兩岸外交戰的犧牲者》「我的生活費變成零,得重新找方法活下去」巴拿馬學生溫瑞斌的台灣求學路

2018-07-14 08:40

? 人氣

就讀台大工科海洋學系五年級的巴拿馬籍學生溫瑞斌。(蔡季芸拍攝)

就讀台大工科海洋學系五年級的巴拿馬籍學生溫瑞斌。(蔡季芸拍攝)

咖啡廳門口的鈴鐺聲清脆響起,溫瑞斌提著黑色安全帽,匆忙地坐了下來,一把揮掉臉上的汗珠,不說還以為外面正下著滂沱大雨呢。才剛坐下,他便急忙用拗口的中文說著自己因為前事耽擱而遲到,還笑著說待採訪結束後,又必須立即趕去打工。這位一刻也不得閒的大學生,目前就讀台大工科海洋學系五年級,來自中美洲的巴拿馬。許多大學生下了課與三五好友聚餐,他卻摩托車、腳踏車輪流代步,在學校、打工處來回奔波。很難想像直至一年前,溫瑞斌還是個領著外交部獎學金,不須為學費與生活費苦惱的留學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一切的改變皆來自那天——2017年6月13日,中華民國與巴拿馬正式斷交。

翌日清晨,一聲沈悶急促的震動劃破了寧靜祥和的台大男生宿舍,溫瑞斌睡眼惺忪地滑開手機通知上的朋友來訊。頓時,他倒抽了一口氣,不敢置信這如雷轟頂的斷交消息。「這是開玩笑的吧!」溫瑞斌瞪大了雙眼說道,彷彿周圍空氣瞬間凝結,他感到無所適從,因為他所熟悉的台灣生活在一覺醒來後,完全改變了。

一萬六千公里外的夢想

溫瑞斌是個土生土長的亞裔巴拿馬人,父母是來自中國廣州的移民,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離開家鄉來到中美洲的巴拿馬。溫瑞斌從小就跟著父母工作,一家人在巴拿馬的鄉下開了間雜貨店,為了家計,父母每天工作17個小時,而溫瑞斌放學後,也會幫忙整理、搬運貨品,減輕父母負擔。他說,「爸媽移民到巴拿馬後很辛苦,所以我想要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生活。」語氣平淡,字裡行間卻是對父母的不捨。高中畢業那年,偶然間從留學台灣的朋友口中得知台灣外交部獎學金的資訊,加上心裡一直對父母的母語感興趣,便下定決心爭取獎學金,前往一個自己幾乎一無所知的亞洲小島。

然而,優渥的獎學金吸引了眾多學生爭取,來自鄉下的他,必須與大城市的五百位競爭者角逐。他回憶道,第一年申請失利,父母也不太支持他,認為他只要安分地在巴拿馬唸書、工作即可。但溫瑞斌不願妥協,先在家鄉的大學半工半讀,獨自準備一年後再次申請,「那時候第二次申請都不敢讓爸媽知道,我一個人從鄉下搭了4小時的巴士,到首都申請,還有面試。天黑前,再偷偷搭4小時巴士回家。」

公布名單那一刻,他驚喜到說不出話,原來自己距離夢想,只剩下55小時的飛行距離。一個鄉下來的孩子打敗眾多菁英獲得獎學金,甚至引起了當地媒體的報導。

剛開始,台灣過快的節奏讓溫瑞斌很不適應,「巴拿馬一學期的微積分內容,是這裡的一星期!」他只好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來讀書,抑或辛苦、抑或挫折,但父母的鼓勵與朋友的陪伴是他最好的後盾,「有學到東西,也比上一次的自己更進步就好了!」溫瑞斌開始習慣台大的步調,直到那個手機通知瘋狂震動的6月13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舒晴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email protected]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