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拉伯帝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拉伯帝國的擴張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中世紀創建的統治伊斯蘭教穆斯林,由哈里發統治的帝國(本意為「哈里發的領地」)。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如《經行記》、《舊唐書》、《新唐書》、《宋史》、《遼史》等,均稱之為大食波斯語TaziTaziks的譯音,即今塔吉克[來源請求]),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在阿拉伯文中意指「東方人的帝國」)。

阿拉伯帝國包括正統哈里發時期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三個時期。帝國最強盛的時候,疆域東起印度河中國邊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達裏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繼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之後又一個地跨三洲的大帝國。

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改變了周邊許多民族的發展進程,在中世紀的歷史上對科技及醫學的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歷史

[編輯]

帝國的建立

[編輯]

狹義的阿拉伯民族是指源於阿拉伯半島沙漠和半沙漠地帶的游牧民族,不論是根據猶太教的《聖經》還是伊斯蘭教的《可蘭經》中的記載,都認為他們和亞伯拉罕有血緣關係,語言分類中也同屬於閃含語系。原來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島中的以家族為基礎的部落。

從6世紀後半葉開始,由於埃及的混亂以及拜占廷波斯之間的連年戰爭,使得原先的波斯灣-紅海-尼羅河的商路無法通行,商人們改走更為安全的,通過阿拉伯半島的陸路。地處商路中段,東到波斯灣,西至紅海,北往敘利亞,南通葉門的交通樞紐,商業城市麥加因此而變得繁榮起來。

穆斯林認為是在公元610年開始,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開始以真主之名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隨著傳教逐漸公開,伊斯蘭教徒先從貧民開始增加,後來甚至一些商業貴族家族成員也加入,並引起以伍麥葉家族為核心的麥加統治集團的關注。為了自身的統治利益,伍麥葉等貴族開始對穆罕默德進行迫害。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遷往雅特里布城。雅特里布亦因穆罕默德的到來而改名為麥地那·納比,意為「先知之城」,簡稱麥地那

到麥地那後,穆罕默德調解了該城原有部落間的各種爭端,得到了更高的威望。待到時機成熟,便將計劃應用在社會實踐,以麥加的穆斯林遷士和麥地那輔士為基本力量,組建起穆斯林公社烏瑪,並以伊斯蘭教原則制定憲章,作為處理內部和外部事物的準則。

穆斯林相信,為了防範麥加方面的威脅及保護新生政權,穆罕默德受到真主的授權指揮烏馬公社,並以自衛性戰爭方式反擊。624年,穆斯林方襲擊了麥加伍麥葉家族的一支武裝商隊,從而引發了伯德爾戰役,結果以少勝多。這不僅給了伍麥葉家族精神上的沉重打擊,也被穆斯林們視為是阿拉佑助的結果,大大改變了穆罕默德在麥地那人中對他保持觀望態度的看法,擴大了伊斯蘭教的影響。此後數年間,穆罕默德先後兩度與麥加軍隊交鋒。627年,穆罕默德以堅守之策,挫敗麥加萬人大軍對麥地那城的圍攻,穆斯林因此解除了新興政權面臨的軍事威脅。此後,麥地那軍隊愈戰愈強,屢戰屢勝,通過派遣弟子宣揚伊斯蘭教,聯合周圍各部落,擴大伊斯蘭教的影響力,使這個麥地那的伊斯蘭國家成為當時阿拉伯半島上最強大的政治、宗教和軍事力量。

630年初,在半島上的伊斯蘭教勢力日漸鞏固後,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大軍兵臨麥加城下,雙方締結了《侯德比耶和約》,穆斯林兵不血刃就降服了麥加城,居民更主動接受伊斯蘭教,麥加貴族在宗教上的優越地位也得以保持。隨後,阿拉伯半島遠近的各個部落紛紛遣派使者往麥地那表示歸順,少數對抗者遭到鎮壓。自此,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民眾開始以伊斯蘭教為核心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

正統哈里發時期(632年—661年)

[編輯]
632年的阿拉伯帝國領土
最後一位「正統哈里發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的陵墓位於伊拉克納傑夫的阿里清真寺

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逝世。而他在生前亦沒有指定繼承人,有些新加入的部落酋長們認為,他們對穆罕默德的服從,已經隨著穆罕默德的去世而告終結。於是,各部落停止進貢,各行其是。這一變故在伊斯蘭教歷史上視作「叛教」,引起了日後一系列的平叛戰爭。為了讓穆斯林力量得以團結,最後經各派協商,同意由穆罕默德的好友阿布·伯克爾出任穆斯林的領袖,稱為哈里發(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正是在他的領導下,叛教的部落重新回到了信徒的行列,阿拉伯半島恢復了統一,阿拉伯人開始了最早的對外(東羅馬帝國波斯帝國薩珊王朝)戰爭,穆斯林則認為是防衛性進攻。

634年,正當兩大帝國因長期互相征伐而國力耗損,人心厭戰之際,奧馬爾一世(634—644年在位)當選第二任哈里發,稱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的繼承人」,從此開始擔任了穆斯林軍隊的總司令。他指揮將領率領貝都因人為主的穆斯林軍隊進入敘利亞地區,接連擊敗拜占廷軍隊,636年攻陷大馬士革,兩年後進軍耶路撒冷地區;繼而分兵東西兩路,展開全面進攻。東線接連攻破波斯軍隊防線,占領了伊拉克伊朗大部地區;西線繼續連敗拜占廷,順勢占領巴勒斯坦埃及

656年的阿拉伯帝國領土

從奧馬爾遇刺到第三任哈里發鄂圖曼在位時,帝國擴張戰爭更是勢不可擋。東線阿拉伯軍隊乘勝追擊戰敗的波斯薩珊王朝,進軍呼羅珊。651年,薩珊王朝滅亡,阿拉伯帝國奪得呼羅珊、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地。帝國西線大軍則繼續攻入北非利比亞昔蘭尼加

正當對外擴張戰爭勢如破竹時,帝國內部發生分裂。以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為首,哈希姆家族中部分親阿里派的人對出身於伍麥葉家族的鄂圖曼出任哈里發的合法性提出質疑,並組建起什葉派,與普遍接受鄂圖曼繼位的遜尼派相對立。穆斯林首次內部分裂由此開端。656年,隨後鄂圖曼亦不幸遇刺,阿里繼任哈里發。但此時反以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為首的伍麥葉家族拒不承認阿里政權。雙方數次火拼,未分勝負,僵持不下。不久,什葉派內部又出現分裂,部分對阿里表現不滿的激進穆斯林組建了一個「軍事民主派」——哈瓦立及派。661年,該派刺殺阿里,神權共和時代(正統哈里發時期)結束。

最初的四大哈里發由穆斯林公社以協商、選舉方式產生,歷史上將這4位領袖統治時期稱之為神權共和時期,又稱四大哈里發時期。一般阿拉伯史學家把神權共和時期的四位哈里發叫做「拉什頓」(al-Rāshidūn,意為正統派)。這一時期,帝國版圖迅速擴張,為阿拉伯帝國奠定了基礎。

在此期間,歷任哈里發利用北方拜占庭波斯兩大帝國長期爭戰的有利時機,以及對當時的阿拉伯社會來說,伊斯蘭教這種新的信仰給他們的部落帶來前所未有的團結和力量,配合他們獨有的沙漠作戰經驗(特別是利用有沙漠之舟稱號的駱駝,而不是像北部的鄰居那樣騎在馬上作戰),以「聖戰」之名進行大規模的武力擴張,功效確是超乎想像的強大。

伍麥葉王朝時期(661年—750年)

[編輯]
伍麥葉王朝的最大疆域
大馬士革的伍麥葉清真寺

公元661年,伍麥葉家族的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即位哈里發,以大馬士革為首都,建立了伍麥葉王朝,由於國內的穆斯林穿著白衣,因此又稱之為白衣大食。他將哈里發改為世襲,實際上成為了帝國的君主。其統治期間,阿拉伯社會開始進入鼎盛時代,阿拉伯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政府文件必須用阿拉伯語書寫。

伍麥葉王朝時代是阿拉伯人軍事擴張的第二個高峰期。8世紀初,伍麥葉王朝的政權鞏固以後,阿拉伯人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在東線、阿拉伯軍隊侵入中亞,占領喀布爾布哈拉撒馬爾罕花拉子模等廣大地區,直至帕米爾高原,與唐朝相對峙。另一支東線軍隊向南攻入南亞次大陸的北端,占領信德一帶。北線的聲勢和規模最為浩大,伍麥葉王朝甚至曾3次發兵,圍攻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直到717年君士坦丁堡戰役慘敗而元氣大傷才終止。西線的進攻最為猛烈,不僅占領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直到摩洛哥馬格里布地區,還以新皈信伊斯蘭教的北非土著柏柏爾人為主力,於711年跨過直布羅陀海峽,攻入西歐伊比利半島。消滅西哥德王國後,阿拉伯人翻越庇里牛斯山脈,攻入西歐法蘭克王國。732年,阿拉伯人在圖爾戰役中失利,停止向西歐內陸的進攻。不過,他們在義大利半島法國地中海沿岸仍頻頻得手。到了8世紀中葉的伍麥葉王朝後期,阿拉伯帝國的版圖西臨大西洋,東至印度河,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龐大軍事帝國,面積達到1340萬平方公里,統治的人口達到約3400萬。

750年的阿拉伯帝國領土

伍麥葉王朝貴族為首的阿拉伯統治者殘暴地統治其征服領地,導致眾多被征服民族的怨恨不斷加劇。同時,遜尼派什葉派及其他派別的教派爭鬥日趨激烈,並逐漸與階級、民族矛盾聯結在一起。帝國不僅未能徹底把什葉派鎮壓下去,反而又出現了一個自稱為先知叔父阿拔斯的後裔的阿拔斯派。各種反抗力量在720年後開始逐漸匯合。

阿拔斯王朝時期(750年—1258年)

[編輯]
公元800年,哈倫.拉希德時期的阿拔斯王朝極盛時的領土疆域

747年,阿拔斯的後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釋奴阿布·穆斯林呼羅珊的力量,聯合什葉派穆斯林,於750年(一說752年)推翻了伍麥葉王朝的統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旗幟多為黑色,故中國史書稱該王朝為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大肆捕殺伍麥葉餘黨。阿布·阿拔斯死後,阿拔斯王朝發生內戰,曼蘇爾勝利後,殺害了阿卜杜拉·伊本·阿里及阿布·穆斯林,並殘酷地鎮壓了呼羅珊人民起義。

哈里發曼蘇爾執政時,以伊拉克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營建了新都巴格達,於762年遷都至此。該城宏偉壯觀,人口眾多,商貿繁盛,是與當時的長安君士坦丁堡齊名的國際性大都市。阿拔斯王朝建立後最初的近100年,特別是哈倫·拉西德麥蒙執政時期,是阿拉伯帝國的極盛時代。

公元8—9世紀時,帝國政治較為穩定,生產力發展較快,經濟和貿易繁榮,成為帝國的鼎盛時期。此間,帝國的科學文化也獲得許多重要成就,對東西方文化交流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9世紀初阿拉伯帝國的領土面積為1260萬平方公里,人口為2860萬。

但是,為了維持國家的運轉,帝國一直不斷加強對農民、手工業者和奴隸的殘酷剝削,致使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處於不斷激化之中,人民起義、教派鬥爭此起彼伏。早在阿拔斯王朝創建之初,伍麥葉家族的後裔就在伊比利半島割據獨立,建立後伍麥葉王朝(756年—1236年),由於服色尚白,中國史書稱為「白衣大食」,與阿拔斯王朝分庭抗禮。788年,北非摩洛哥又出現了什葉派的伊迪里斯王朝

進入9世紀之後,人民起義遍及帝國全境,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有巴貝克起義黑奴起義卡爾馬特起義。阿拔斯王朝因此國勢日衰。同時,9世紀中葉以後,從中亞來的突厥人逐漸取得權勢。突厥將領掌握軍權,任意廢立甚至殺害哈里發。哈里發完全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

帝國內部經濟基礎的差異和由軍事封土制造成的強大地方勢力,促使割據局面的形成。各地總督和軍事統帥因封土製的推行而逐漸獲得的強大的經濟基礎和軍事力量,對阿拔斯王朝統治構成了嚴重威脅。東西各地幾十位總督、軍事統帥皆乘機自立,相互攻伐征戰,並力圖染指中央政權。800年,大將伊本·艾格萊卜在獲得突尼西亞封土之後,當年便建立艾格萊卜王朝(822年-875年)。868年,埃及總督阿哈默德·圖倫宣布獨立,建立圖倫王朝(868年—905年)。東方各省繼塔希爾王朝之後,又相繼出現了薩法爾王朝(867年-903年)、薩曼王朝(874年-999年)。909年,什葉派穆斯林在突尼西亞建立法蒂瑪王朝(或哥疾寧王朝),先後征服阿爾及利亞敘利亞埃及撒丁島,973年遷都開羅,由於服色尚綠,中國史書稱為「綠衣大食」。890年,由阿布·阿杜拉創立的卡爾馬特教派哈馬丹·卡爾馬特領導下於伊拉克南部庫法地區舉行起義,勢力迅速擴及波斯、中亞一帶,並於899年在波斯灣西岸的巴林建立了卡爾馬特國家,先後延續200餘年。

此外,阿拉伯人在北非西部建立了伊德里斯王朝摩蘇爾阿勒坡建立了哈姆丹尼王朝波斯人和突厥人在波斯中亞小亞細亞等地建立了薩曼王朝白益王朝加茲尼王朝塞爾柱帝國;在埃及敘利亞葉門也建立了阿尤布王朝。大小王國在這一時期忽生忽滅。

10世紀以後,帝國四分五裂,實際統治區域僅限於巴格達及其周圍地區,名存實亡。由裡海南岸的德萊木人白益第三子阿里於934年占領瓦爾斯的都城設拉子;945年其弟艾哈邁德進入巴格達,哈里發穆斯台克非成為白益家族的傀儡。各地封建主擁兵割據,獨霸一方。1055年,另一支塞爾柱突厥人攻陷巴格達,解除了哈里發的政治權力,僅保有宗教首領的地位。

帝國的滅亡

[編輯]

紊亂的政局,為東羅馬帝國西歐封建主和基督教會向東方入侵提供了有利的契機。早在9世紀末,東羅馬帝國的軍隊便開始再度入侵敘利亞,十世紀時更曾一度幾乎兵臨巴格達。11世紀開始的十字軍東征更曾多次侵蝕阿拉伯帝國的疆域,聖城古都斯(耶路撒冷)更多次被血洗。塞爾柱突厥人等外來勢力被迫相繼引進以對付各種內憂外患。

塞爾柱突厥人的到來,使阿拉伯帝國一度出現中興局面,1071年,曼奇克特戰役成功地暫時重創了東羅馬帝國並解除其威脅。當時,雖然帝國名義上的統治者還是哈里發,但是實權已經旁落到了塞爾柱突厥的「蘇丹」手中。塞爾柱當權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帝國的傳統,基本承襲了帝國以往的各種封建典章制度。帝國又暫時恢復了統一局面。

但是,各種社會矛盾仍然存在,人民反抗繼續發展,各種教派紛爭愈發殘酷。11世紀末,什葉派主要派別伊斯瑪儀派(即「七伊瑪目派」)中出現了一個極端恐怖的阿薩辛派,它以波斯西部的阿剌模忒堡為根據地,在神秘的山中老人哈桑·薩巴赫(又譯霍山)統率下專門從事暗殺哈里發、蘇丹及達官貴人等排除異己的恐怖活動。

此外,軍事封土制再次顯示出對統一政權的侵蝕作用。11、12世紀之交,阿拉伯帝國又被那些手握重兵、擁有大片地產和稅收大權的突厥封疆大吏分裂成10餘個封建小邦。

12世紀末年,中亞新興的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塞爾柱人,控制了哈里發,但突厥諸邦分立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觀。

13世紀初,強大的蒙古帝國開始興起,第一次蒙古西征就消滅了花剌子模。13世紀中葉,蒙古鐵騎衝入西亞大地。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發動第三次西征。他率領蒙古軍隊洗劫了波斯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並於1258年摧毀帝國首都巴格達,1260年攻占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據說,除少數技藝高超的工匠外,巴格達全城居民都被屠殺,被屠殺人數約為9萬人(《多桑蒙古史》中記載為80萬人)。為了不讓皇族的鮮血被戰刀玷污,把巴格達哈里發穆斯台綏木裹在地毯裏被戰馬踩死,阿拉伯帝國滅亡。

阿拉伯帝國滅亡之後,「哈里發」的頭銜作為伊斯蘭教宗教領袖的稱號,一直被繼承下去。哈里發國由位於開羅馬穆魯克王朝的控制之下,這奠定開羅在阿拉伯的地位。

1517年,鄂圖曼帝國征服了埃及,時任哈里發的穆台瓦基勒被俘。1543年,穆台瓦基勒死去,鄂圖曼蘇丹蘇萊曼一世宣布自己繼承哈里發的職位,成為全世界穆斯林的領袖。直到1924年,哈里發制度最終才由土耳其共和國凱末爾完全廢除,但土耳其人不是阿拉伯人,加上凱末爾的世俗主義政策,並不被視為穆斯林的代表。直至1932年伊本·沙烏地統一阿拉伯半島並建立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地區才重新建立一個統一的政權。

政治制度

[編輯]

除保持伊斯蘭教(神權統治)原則外,阿拉伯帝國大量吸收以拜占廷帝國為主的其他文明國度的制度,形成一種伊斯蘭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專制政體。

阿拉伯帝國的繼承制度既不同於中國的冊封制,也不同於西方的長子繼承制或是被某些地方所採用的幼子繼承制,而是一種被伊斯蘭世界所普遍接受的長者繼承制,即由皇族中的現存的最年長者繼承。由於政治鬥爭的殘酷性,例如在帝國的後期,一個新皇位的繼承者有時會將其所有的兄弟姐妹全部殺掉或將其關在自己的寢宮中,數十年不見天日。這樣極易造成王位潛在繼承者的心智扭曲或是知識匱乏,最終造成哈里發的素質低下,無力治國的局面出現。

經濟和貿易

[編輯]

出產

[編輯]

富饒的兩河流域為帝國提供了充裕的產品,主要作物包括小麥大麥稻米椰棗橄欖。在阿撥斯王朝期間,耕地面積和產量由於灌溉工程的發展而得以大幅增加。

此外,各省還提供了豐富的礦產資源:來自努比亞黃金興都庫什山脈白銀伊斯法罕以及中亞西西里島,還有帝國境內豐富的寶石蘊藏。

在手工業方面,各地出產製造的亞麻布、絨毯陶器等製品(有時還有絲綢)既有利於本地消費,又有利於出口。阿拉伯人還從在751年怛羅斯戰役中俘虜的中國戰俘那裡學會了造紙術

商貿

[編輯]

商業在阿拉伯帝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首都巴格達不僅是阿拉伯帝國的政治中心,也是商業碼頭。此外,巴斯拉安條克開羅大馬士革亞歷山卓凱魯萬撒馬爾罕尼沙布爾赫拉特布哈拉、哥多華等城市也都是東西方中介貿易的重要商埠。

據傳,早在伊斯蘭教先知時期,穆罕默德曾說過,「商人是世界的信使和阿拉在大地上的忠實奴僕」,並斷定忠實的穆斯林商人在復生日將「居於阿拉寶座的蔭影之下」。《可蘭經》也明確規定鼓勵和保護商業是所有穆斯林必備的義務和道德。隨著帝國的形成,商業貴族也成為上層統治階級的重要組成。文化傳統、地理位置、商人的社會地位和商業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穆斯林國出現了與當時東西方封建文明不盡相同的工商業繁榮局面。很多穆斯林商人活躍於亞歐非三大洲,從事以中介貿易為主的商業活動。阿拉伯斯林商人的活動範圍從東南亞蘇門答臘馬來亞到南亞印度,再到西南歐的西班牙、北非的摩洛哥,甚至北歐波羅的海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都有。當時,廣東廣州福建泉州江蘇揚州等地也聚居著大批穆斯林商人。中國的絲綢瓷器,印度和馬來群島的香料礦物染料蔗糖,中亞的寶石,東非的象牙金砂,北歐和羅斯的蜂蜜、黃蠟、毛皮和木材等都是阿拉伯斯林商人經營的商品。

大規模的阿拉伯商業貿易,促進了亞歐非蘭大洲各個農耕文明區域間的經濟文化交往,推動了中世紀印度洋區域和地中海區域海上貿易的繁榮與發展。

海運

[編輯]

阿拉伯人的海上航行在發展航海業、造船業帆船駕駛技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促進了航海所必需的地理知識和其他知識的積累。阿拉伯海員在長期的航行過程中,研究和詳細記述了印度洋上的季風,並且在航行中巧妙地利用了這種季風從而大大縮短了航行所需的時間。在古代阿拉伯的地理書籍中也記錄了大量的海洋地理資料。

13—15世紀,阿拉伯人的航海技術得到了新的發展。十五世紀初,當中國明朝的航海家鄭和的船隊到達印度之後,鄭和雇用了阿拉伯導航來繼續前往東非的航行。一個世紀之後,卓越的阿拉伯航海世家的後代伊本·馬吉德(自稱「怒海之獅」)以熟諳如何在紅海和印度洋的驚濤駭浪中航行而聞名,後被阿拉伯海員奉為「保護神」。正是在他的指引下,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的船隊才順利渡過印度洋,開闢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這一時期,阿拉伯海船上的裝備也更加先進,從事遠洋航行船隻已擁有整套的航海儀器,如指南針、測岸標方位的等高儀、測太陽和星體高度的量角儀、水陀等,還繪製了標有岸上方位物坐標、水深和風向的海圖和對景圖。阿拉伯航海家的活動範圍也日益擴大。在西歐沿海,非洲的東岸、北岸和西北岸,亞洲的南岸和東南海域,包括菲律賓摩鹿加群島,都留下了阿拉伯海員和商人們的足跡。

文化、藝術和宗教

[編輯]
12世紀時的《可蘭經

穆罕默德和歷代哈里發都奉行較開明的文化政策,這使得以伊斯蘭教阿拉伯語這兩個將不同民族文化混成在一起的紐帶為基礎的阿拉伯文化得以高度發展。

文學

[編輯]

阿拉伯文學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最具特色,也是阿拉伯人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領域之一。早期阿拉伯文學題材多為諺語、詩歌、故事,語言簡潔明快、犀利、樸實,體現了阿拉伯人灑脫而率直的性格。帝國強盛的時代,文學作品以散文為主,文字優美,比喻的使用趨於上風。《天方夜譚》(或《一千零一夜》)在數百年時間中被不斷完善。它汲取了印度希伯來波斯埃及中國和阿拉伯民間文學的精粹,使其成為阿拉伯乃至世界文學中的明珠。

除了自身的文學成就以外,在整理、翻譯和改編古典著作方面,阿拉伯人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9世紀初,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為給伊斯蘭神學尋找「理論支持」竭力鼓勵並組織對希臘古典哲學的大規模翻譯活動。「智慧之城」巴格達擁有一大批專門的翻譯人才。據說,翻譯的稿酬以與譯著重量相等的黃金來支付。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歐幾里得托勒密蓋倫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臘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學、科學和醫學名著的譯本經過整理、注釋之後,相繼問世。這一人類翻譯史上的偉大工程,使得人類古典文明的輝煌成果得以延續至中世紀,又為阿拉伯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經歷了神權統治的中世紀,古希臘的著作在義大利與西歐等地並不多見,而這些區域的人們在當時曾靠住在希臘半島向西遷徙的人們攜帶的希臘羅馬著作以及這些阿拉伯文的譯本才得以了解先人的思想,繼而開始他們的文藝復興的。

哲學

[編輯]

阿拉伯人認為,除神學外,哲學是了解世界的必備知識。在融合伊斯蘭教「天啟」與希臘「賢哲探求」精神的事業中,帝國湧現出一批哲學家。阿拉伯第一位哲學家肯迪(一譯「金迪」,801年-873年)、倡導原始精神的法拉比(Al-Farabi,870年-950年)、完成融合希臘哲學與伊斯蘭教神學的巨匠伊本·西拿(980年-1037年)和獨樹「雙重真理」學說的伊本·魯德(1126年-1198年)等,對中世紀和後來人類哲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歷史學

[編輯]

阿拉伯歷史學家多採用敘述的方式,除應用個人的判斷,對於不同的若干組資料加以抉擇,對於論據加以組織外,很少致力於史料的分析、批判、比較或推斷。

保存下來的最早的阿拉伯語歷史作品最初的題材,是以前的傳奇以及環繞著穆罕默德的各種宗教傳說。第一部以宗教傳說為基礎的著作,是《天使傳英語Prophetic biography》,著者是伊本·易斯哈格;接著而來的歷史著作,是記載穆斯林征戰的著作,叫做《武功紀英語Al-Maghāzi》,著者為瓦吉迪英語Al-Waqidi。後來較正規的歷史學家中,包括阿卜杜拉·伊本·穆斯林·伊本·古太白(著有《知識書》(Kitāb al-Ma'ārif)),艾卜·哈尼法·艾哈邁德·迪奈韋里(著有《長篇記述》(al-Akhbår al iwål),葉耳孤比(著有《世界史摘要》),哈木宰·伊斯法哈尼等。

泰伯里麥斯歐迪是公認最偉大的阿拉伯歷史學家,其成就是後人難以逾越的高峰。

泰伯里的名字是穆罕默德·伊本·哲利爾,號艾卜·哲耳法爾(838年—923年),寫下了兩部偉大的著作:《歷代先知和帝王史》(Ta'r khal-Rusul w-al-Mulk),另一部是《可蘭經注》。

艾卜·哈桑·阿里·麥斯歐迪,被稱為阿拉伯的希羅多德,他是採用紀事本末體編寫歷史的第一個阿拉伯人。他把所搜集到的資料編成三十冊的偉大著作,可惜保存到現在的,只有一部摘要:《黃金草原和珠璣寶藏》(Mur jal-Dhahab wa-Ma'din al-Jawhar)。在這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中,麥斯歐迪除研究正規的穆斯林的題目外,還用研究了印度波斯羅馬猶太的歷史和宗教。麥斯歐迪還是一位博物學家,他把關於礦物、植物、動物之間的秩序的見解總結起來,寫成一本專論,叫做《提醒和監督》。

藝術

[編輯]

阿拉伯世界對於藝術美有獨特的追求。由於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阿拉伯藝術作品中缺少對人物和動物造型的塑造。藝術家們的才思智慧都集中在書法藝術、幾何圖案和巧妙別致的構思中,具有明顯的抽象法和形式化的特徵。

阿拉伯藝術家的獨特構思在華美壯麗的清真寺建築的結構裝飾上集中地體現出來。高高的宣禮尖塔、大圓屋頂、半圓凹壁和馬蹄形拱門為基本特點的千萬座清真寺,形成了世界建築中的獨特風格。

教育

[編輯]

昆它布(kuttāb,意為「小學校」):接受六歲以上兒童學習,以《可蘭經》為核心,學習朗讀和書法;此外,加之阿拉伯語法、歷代先知的故事、初等算術原理和詩詞。女子可接受初級的宗教教育。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較低。

第一所著名的高等教育機關,是麥蒙於830年建立的智慧館。這是一個翻譯館,科學院和公共圖書館的綜合體。

尼采米亞大學尼札姆·穆勒克在1065年創建的,是一所宗教大學,專門研究沙斐儀派教律學和正統的艾什耳里派教義學。《可蘭經》和古詩,是這所學校人文學的主要課程。

清真寺在教育體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除了昆它布附屬於清真寺之外。其中有舉行聖訓學的課程,還有不少學者集會講授各種學科,所有穆斯林都可以自由進入清真寺聽講。清真寺還是圖書收藏所。

科學技術

[編輯]

天文

[編輯]

帝國的天文學在宗教、生產和航海貿易的需求下得以高度發展。阿拉伯人在巴格達、大馬士革、開羅、哥多華等地建有當時世界一流的天文台,並研製了相當精密的天文觀測儀器。以花剌子密白塔尼馬吉里等為代表的阿拉伯天文學家們所取得的成就,代表著當時人類天文學的最高水平。現代許多行星的命名和天文學術語都源自阿拉伯人。他們連續的天文觀測,為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天文學家提供了約900年的記錄資料。

地理

[編輯]
伊本·白圖泰

遼闊的阿拉伯帝國還培養了一批地理學家。花剌子密所著的《地形志》、伊本·胡爾達茲貝的《各地知識的最佳分類》、雅各特的《地名辭典》等,都是後人認識當時中亞、西亞、北非等地理概貌的經典文獻。14世紀,伊本·白圖泰歷時30年,行程12萬公里,東到中國、西至格拉納達、北達欽察汗國薩萊、南抵西非馬里的廣大區域內,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留下了長篇遊記《在美好國家旅行者的歡樂》,同時具有很大的史學價值。

數學

[編輯]

阿拉伯人在數學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體現在對印度數字符號體系的改造與推廣,它不僅方便了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也導致了人類計算領域的一場革命。另外,來自花剌子模的波斯人花剌子密用印度數字(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阿拉伯數字)編寫了《積分和方程計算法》一書,系統闡述了最早的三角函數表,並首次將代數理論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歐麥爾·海雅木和艾卜·瓦法在方程計算理論上也頗有造詣。

醫學

[編輯]
穆罕穆德·拉齊斯所著《論天花和麻疹》

相傳先知說學問有兩種:一是教義學,二是醫學,可見阿拉伯人對醫學的重視。伊斯蘭教的醫藥學希臘醫藥學為基礎,但帝國地理上的擴展,使得穆斯林們獲得了更多新的疾病和新的藥物的相關知識。藥劑師醫生要經過考試,才能營業。他們在古代的醫藥典籍中增加了水銀丁香肉桂龍涎香樟腦等藥物藥劑。當時阿拉伯商船曾將藥物大批運往義大利。15世紀初,中國明朝鄭和的船隊也在阿拉伯採購了大量的藥材,並交流醫學知識。直到17世紀以前,被歐洲人尊稱為「穆罕穆德·拉齊斯」的艾卜·伯克爾·穆罕默德·伊本·宰克里雅·拉齊(865年—925年)和「阿維森納」的艾布·阿里·海珊·伊本·西拿(980年—1037年)的醫學著作,一直被用作歐洲醫學院的教科書。

當時的經典醫學書籍有:

  • 阿里·伊本·賽海勒·賴班·泰伯的《智慧的樂園》(Fir-daws al-Hikmah);
  • 艾卜·伯克爾·穆罕默德·伊本·宰克里雅·拉齊的《曼蘇爾醫書》(Kītāb al-Tibb al-Mansūri)和《醫學集成》(al-Hāwi);
  • 阿里·伊本·阿拔斯·麥朱西(Haly Abbās al-Majūsi)的《醫學全書》(Kitab Kamil as-Sina'a at-Tibbiyya)
  • 伊本·西的《治療論》(Kitāb al-Shifā')和《醫典》(al-Qānūn fial-Tibb);
  • 阿里·伊本·伊薩(Jesu Haly)的《眼科醫生手冊》(Tadhkirat al-Kahhālin);

化學

[編輯]

阿拉伯人在研究化學等自然科學中,採用客觀實驗的方法。這是當時一個決定性的改革。在化學方面,阿拉伯人也做出了傑出貢獻。他們在巴比倫古埃及古希臘的傳統和實踐的基礎之上,增添了印度中國的化學知識,並且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尋找點金石和研究煉丹術。但是根據他們的記錄表明,他們已發展起了尖端的實驗技術,能夠製造各種藥物,生產蘇打明礬硫酸鐵等各類用於工業生產(特別是紡織業)的化學製劑。由於化學的進步,阿拉伯人很早就改良了化妝品、香水、肥皂的製造工藝,後來在十字軍東征,香水和肥皂一起傳入歐洲。

阿拉伯鍊金術的開創者是查比爾·伊本·哈彥,他比早期的希臘埃及鍊金術師更能夠認識而且陳述實驗的重要性,在化學的理論和實踐方面,他都有了顯著的提高。查比爾在其論文中科學地敘述了化學上的兩種主要操作:煅燒還原。還改良了蒸餾升華熔化結晶等手段。這對後來阿拉伯,乃至歐洲都有著很大影響,穆斯林化學家稱查比爾為先師。

物理

[編輯]

阿拉伯學者對物理學的貢獻也非常大。他們製作了許多精確的儀器,測量物質密度大氣層引力。

伊本·海賽姆(965年—1038年)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和阿拉伯光學之父,他研究光的反射折射,說明光在同物質中是在一條直線上傳播的,著作《論光學》,奠定了光學的基礎。

社會結構

[編輯]

帝國的社會結構發生過一些變化,但主要分為四層:

阿拉伯人

[編輯]

上層由先知家族、歷代哈里發家族、重要的遷士輔士家族及各地總督等組成,下層為普通的阿拉伯武士。他們享有許多特權。

麥爾瓦利平民

[編輯]

麥爾瓦利平民是非阿拉伯血統的新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或半阿拉伯血統穆斯林,多為敘利亞人波斯人,在帝國初期,他們的社會待遇大大低於阿拉伯血統的穆斯林。

保護民

[編輯]

或是吉米人,屬帝國境內的有經人,主要是基督徒猶太教徒和瑣羅亞斯德教徒。根據伊斯蘭教傳統,穆斯林不可逼迫他們,但如遇到少數暴君,政治壓迫、經濟剝削和種種宗教、社會歧視都可能出現:曾有殘暴的君主違反伊斯蘭教原則,強迫所有吉米必須穿著規定的服裝,不許穿綠色衣服,不許騎馬。或必須把木製魔鬼置於房屋牆上,下令法庭不可接受吉米人作證等,但是過去和現今社會、還是很多以伊斯蘭教為主要目的,唆使或者強迫進教的不在少數。與中世紀歐洲境內非基督教徒相比是差不了多少。雖然他們可以保持原有信仰,享有財產權,甚至可以在國家的高級機構中任職,無須參加聖戰,也不用擔心因信仰異教而被流放或被送上宗教審判所火刑柱。但是現今情況不同,所以對此有所保留。

奴隸

[編輯]

最低等級,沒有身為人的基本權利。

奴隸買賣在阿拉伯帝國境內十分興隆。936年夏天,一個波斯商人用400艘船從非洲運來約12,000名黑奴。11世紀的布哈拉有一整條「人販子街」。奴隸市場上還出售來自希臘俄羅斯奴隸和來自中亞印度突厥人奴隸。奴隸用於採礦、水利工程、宮廷作坊和軍隊,也用於私人的宅內勞動和手工業勞動。

外交

[編輯]

阿拉伯帝國和唐朝

[編輯]

據說,默罕默德曾經告誡他的弟子們說:「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據《舊唐書·西域傳》記載,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國第三任正統哈里發鄂圖曼派遣使節抵達長安與唐朝通好,唐高宗即為穆斯林使節敕建清真寺。此後雙方來往頻繁。在中國史書的記載中,大食使節來訪次數達37次。

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阿拔斯王朝及其屬國的軍隊在怛羅斯戰役中交戰並擊敗了唐朝將領高仙芝率領的唐朝和葛邏祿部聯軍,成功鞏固了中亞西部河間地區的控制權,與唐帝國隔蔥嶺相對,此戰是唐阿兩國第三次軍事衝突。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亂爆發後,吐蕃趁唐將西域兵力調回、防務空虛之際,聯合阿拉伯人進攻唐朝。安史之亂後,吐蕃與阿拉伯又在蔥嶺以西多次交兵,爭奪匈奴的控制權。在這個過程中,回紇作為唐的盟友得以崛起。

751年後,中國之外的第一個造紙作坊出現在阿拉伯境內的撒馬爾罕。《旅程和王國》一書有這樣一句話:「紙是由俘虜自中國引入撒馬爾罕的。」幾乎與此同時,巴格達也出現了造紙作坊。他們的造紙技術都是由來自中國的工匠師傅傳授的。造紙術後來從阿拉伯傳往歐洲。

繼造紙術之後,其他一些中國發明也通過絲綢之路傳進阿拉伯帝國,後來通過帝國的西班牙西西里法國部分地區傳遍歐洲,對西方的文明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公元8世紀中葉,唐朝的杜環去過阿拉伯地區,足跡遠至北非馬格里布地區的摩洛哥,並且將其所見所聞寫成書籍《經行記》,為中阿交往留下珍貴的記錄。

伴隨科學與文化交流的發展,不僅伊斯蘭教傳入了中國,而且阿拉伯帝國先進的數學、天文曆法與航海、地理知識也開始被中國人了解。

公元10世紀,阿拉伯商人蘇萊曼與航海家伊本·瓦哈比的商船由巴斯拉與希拉(Siraf)經海上絲綢之路駛進中國的廣州港。之後,他們對於中國風土人情的大量的敘述(由Abu Zeid Hassan整理),使得當時的阿拉伯世界進一步認識了中國。此類故事可能為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提供了與中國有關的素材。

統治者列表

[編輯]
四大哈里發時期(632年-661年)
哈里發 統治時期 在位時長
阿布·伯克爾 632年-634年 2年
奧馬爾一世 634年-644年 10年
鄂圖曼 644年-656年 12年
阿里 656年-661年 5年
伍麥葉王朝(661年-750年)
哈里發 統治時期
穆阿維葉一世 661年-680年
葉齊德一世 680年-683年
穆阿維葉二世 683年-684年
馬爾萬一世 684年-685年
阿卜杜勒·馬利克 685年-705年
瓦利德一世 705年-715年
蘇萊曼 715年-717年
奧馬爾二世 717年-720年
葉齊德二世 720年-724年
希沙姆 724年-743年
瓦利德二世 743年-744年
葉齊德三世 744年
易卜拉欣 744年
馬爾萬二世 744年-750年
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
哈里發 統治時期
阿布·阿拔斯 750年-754年
曼蘇爾 754年-775年
邁赫迪 775年-785年
哈迪 785年-786年
哈倫·賴世德 786年-809年
阿明 809年-813年
馬蒙 813年-833年
穆阿台綏姆 833年-842年
瓦提克 842年-847年
穆塔瓦基勒 847年-861年
蒙塔塞爾 861年-862年
穆斯塔因 862年-866年
穆塔茲 866年-869年
穆克塔迪 869年-870年
穆塔米德 870年-892年
穆塔迪德 892年-902年
穆克塔菲 902年-908年
穆克塔迪爾 908年-932年
卡希爾 932年-934年
拉迪 934年-940年
穆塔基 940年-944年
穆斯塔克菲 944年-946年
穆提 946年-974年
塔伊 974年-991年
卡迪爾 991年-1031年
凱姆 1031年-1075年
穆克塔迪 1075年-1094年
穆斯塔茲希爾 1094年-1118年
穆斯塔爾希德 1118年-1135年
賴世德 1135年-1136年
穆克塔菲 1136年-1160年
穆斯坦吉德 1160年-1170年
穆斯塔迪 1170年-1180年
安-納西爾 1180年-1225年
查希爾 1225年-1226年
穆斯坦綏爾 1226年-1242年
穆斯台綏木 1242年-1258年

參考文獻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大食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唐書·卷198》,出自劉昫舊唐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唐書·卷221下》,出自《新唐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90》,出自脫脫宋史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