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3年9月29日) |
果实,是被子植物(也称开花植物)花的部分组织衍生成的生殖器官,通常在开花授粉之后,以子房为主体而形成,其中包含有种子。植物借由果实来传播种子。其中有许多可供食用,人类或动物食用果实后移动,有助于种子传播,而果实可以提供人类或动物营养,两者之间有共生关系,而果实也是人类及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之一[1]。世界农业产品中,果实占了其中很大部分。
水果是指可以生食,多汁液,有酸味或甜味的果实,像苹果、橙、西瓜、葡萄、香蕉及柠檬等。但在植物学的定义上,也有一些不被视水果的果实,例如豆子、玉米粒、小麦的麦穗及番茄(亦可作为水果生食)。[2][3]。“野果”则是相对于水果,生长于非果园或野地植物所结的果实,有些可食但水分不多,有些则具毒性。
果实的结构通常可分为种子和果皮两部分。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但在多数情况下难于区分),其中外果皮的表面有时有各种形态的附属物,如腺毛草属、钩、翅等。对于可食用的果实来说,一般所谓的果肉,实际上是果皮的一部分,比如桃的肉质部分即为中果皮。
除被子植物外,某些植物也可以通过单性结实形成果实,这样形成的果实在外形上与正常果实相似,但其中的种子没有生殖能力,通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完全消失。
果实和水果之间的关系
[编辑]在日常生活上,水果一般是指植物和果实有关,有酸味或甜味的部分。蔬菜是指植物有鲜味或比较没有酸味或甜味的部分。坚果是指硬的、有油脂的、有壳的植物产物。
有些植物学上的果实,在日常生活中视为蔬菜,例如葫芦科稙物(像南瓜、黄瓜)、蕃茄、豌豆、豆类、玉米、茄子及菜椒。此外,有些香辛料,像多香果、辣椒等,也属于果实[4]。
功能和定义问题
[编辑]果实对于种子有保护功能,并能帮助种子的传播。由于不同植物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了多种多样传播种子的方式,所以各种果实不仅在外观上具有极丰富的多样性,而且彼此的发育史相差很大。例如豆科植物的子房均只有1心皮,边缘胎座,习惯上把这一科植物的果实统称为荚果,但是不同的荚果外观相差很大,小的可以只有几毫米长(如黄芪属的一些种类),大的可以长达1米多(如榼藤子),有的不开裂(如落花生),有的纵向开裂(大部分种类如此),也有的横向断裂成数节(如岩黄芪)。又如在蔷薇科中,同样是成熟时红色、借助鸟类和其他动物的食用而传播种子的果实,东方草莓和覆盆子为不同类型的聚合果,山楂为梨果,而樱桃却是核果,它们的发育过程及与之前的花或花序的关系是非常不同的。
有的果实虽然富含营养物质,但这是为了吸引动物来摄食,以为其传播种子,这些营养物质本身是无法再为植物体所利用的,所以不能说果实是贮藏器官。有的果实的果皮中还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化学物质,种子只有在脱离果皮之后才能萌发,从而保证种子在萌发时能够有一个真正适于新一代植株生态的环境。这样的例子如西瓜、番茄和柑橘[5]。
习惯上,人们在定义果实和划分果实类型时,不仅要考虑果实的形态,还要考虑植物分类系统。仍以豆科为例,该科大部分植物的荚果在成熟时开裂,因此荚果通常被归为裂果的一类,但是落花生等的果实虽然不开裂,仍被归为荚果,这样就可以做出“豆科的果实全为荚果”的简明归纳。又如菊科的蒲公英的果实上的冠毛与果体连为一体,而且在果实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为同科尚有果实无冠毛的种类(如向日葵),所以蒲公英的果实仍被认为是瘦果,由此则可得出“菊科的果实多为瘦果”的简明结论。Spjut(1994)对于这种做法提出了质疑,并从果实的功能入手,重新为果实下了定义:
“果实是一种繁殖单元,由多个包被于珠被之内、附着在大孢子叶或大孢子叶-鳞片复合体之上的一或多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稀为通过单性结实发育而来)。这些大孢子叶或大孢子叶-鳞片复合体可以构成单轴孢子叶球、复轴孢子叶球、单一雌蕊群、复合雌蕊群,或者在果实本身或种子从植物体散落的同时彼此散落的雌蕊群,或者只在种子在植物体上萌发前才彼此散落的雌蕊群。此外,果实还包括任何附着于其上的鳞片、苞片、变态枝、花被或部分花序。”[6]
按他的看法,则果实不再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裸子植物也有果实;换句话说,一切种子植物都有果实。但是Spjut的观点并没有获得植物分类学界的普遍赞同。
形成过程
[编辑]花的雌蕊中所含的胚珠经过受精作用之后,子房逐渐发育为果实(真果)。有些花的花托、苞片、花萼,以及子房上部的花柱、柱头等与子房外壁相结合,并随子房的生长而膨大,成为果实的一部分。[7]
子房发育成果实时,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8]。胚珠分为珠被和卵细胞。如果是单子叶植物,胚珠则还有极核。珠被发育成种皮,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胚,单子叶植物的极核也和精子结合形成胚乳(这是双受精现象)。
构造
[编辑]果实的结构通常可分为种子和果皮两部分。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但在多数情况下难于区分),其中外果皮的表面有时有各种形态的附属物,如腺毛草属、钩、翅等。[9]
对于梅、李、樱桃等可食用的果实来说,外果皮为一层薄膜;中果皮为厚而多汁的肉质部,即所谓的果肉;内果皮则为坚硬的核壳。[9]
分类
[编辑]果实按其发育的不同,构造的不同,特征的不同等可以有多种分类。
根据发育成果实部位
[编辑]果实可以分为真果和假果。由受精后雌蕊子房单一发育起来而形成的果实,叫做真果,如桃、梅、李等果实。 它们外面薄薄的一层一外果皮,肥厚多汁的果肉是中果皮,坚硬的核是内果皮,而核里面的仁是种子。而假果则由子房加上花的其它部分(花萼、花被、花轴等)形成的果实。如苹果、梨的果肉是由花托、雄蕊、花被的基部共同发育而成的,可吃的部分主要是花托。有萼和花萼参与的,如草莓,果肉实际上是增大而肉质的花托,真正的果实是分布在花托上的小硬粒,叫瘦果。这种由许多小果实集生在一个花托上的果实,又叫聚合果。除草莓外,还有莲蓬、玉兰等。如果果实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花序参与了果实的组成,则称为聚花果,如桑椹、无花果等。
根据果皮质地
[编辑]根据形成果实的花及子房数目
[编辑]按形成果实的花的雌蕊数目划分:由一花内单雌蕊或复雌蕊形成单一果实的,称为单果。单果内可以有多个心皮,如桃为单心皮,苹果为五心皮。一花内有多个离生的心皮,每个心皮都分别形成果实,但仍复生在同一花萼上的,称为聚合果,如草莓、八角茴香等。
- 单果也称单花果、单生果。一朵花如果只有一枚雌蕊,由此形成的果实,称为单果。大多数被子植物的果实都属单果。根据单果的质地、结构特点,成熟时开裂与否,可分成若干类型:形成单果的雌蕊,可以是单心皮的,也可能是合生心皮的。单心皮雌蕊(单雌蕊)形成的如核果(桃,梅等),荚果(豆科植物的果实)等,合生心皮雌蕊(复雌蕊)形成的如蒴果(棉花,茶等),颖果(稻,麦,玉米等)、角果(十字花科植物的果实),瓠果(浆果中的一类,如西瓜,冬瓜等)等。;中果皮为厚而多汁的肉质部,即所谓的果肉;内果皮则为坚硬的核壳。[10]
- 复果也称聚花果、花序果、多花果,如菠萝、无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如桑的果实是由雌花序发育成的聚花果,每一雌花的子房发育成一个小单果,包藏在厚而多汁的花萼中,食用的肉质多汁部分为雌花花萼。无花果的果实也是由花序发育成的聚花果,着生在肥厚肉质化的花轴内壁的每一雌花的子房发育成一个小坚果,包藏在肉质花萼内,食用部分实际是隐头花序的肥厚多汁的主轴。凤梨(即波罗)的聚花果则是由肥厚肉质的中轴、肉质的苞片和螺旋状排列的不发育的子房共同形成的球果状体。[11]
- 聚合果也称聚心皮果。在一朵花内有多枚离生的雌蕊(心皮),每一枚雌蕊形成一个小单果,许多小单果聚生在同一花萼上所形成的果实。如草莓、毛莨等的果实。构成聚合果的单果因植物种类而不同。如草莓、毛莨的单果为瘦果,所构成的聚合果为聚合瘦果;番荔枝和南五味子的单果为浆果,所构成的聚合果为聚合浆果;悬钩子、覆盆子的单果为核果,所构成的聚合果为聚合核果;玉兰、金莲花的单果为蓇葖果,所构成的聚合果为聚合蓇葖果。[12]
演化
[编辑]被子植物的第三次共同进化,即多肉的水果和营养丰富的坚果和种子在始新世才完成[13]。
根据Eriksson O.(2000)等人的统计,在马阶晚期,即6600万年前,被子植物的最大果实体积还不到10mm3(立方毫米),跟大米粒的体积差不多。直到始新世,平均果实大小达到人类拳头大小。在渐新世之后,由于菊科、禾本科、唇形科的大扩散从而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出现,平均果实大小再度被变小[14]。
通常复果比单果进步,单果比聚合果进步。肉质果比干果进步。温科勒(Winkler)将果实根据演化程度分为4种基本型式:毛莨型为被子植物果实中最原始的型式,茄型和蔷薇型为中间型式,山茱萸型最进步。依据这一分类,毛莨的瘦果为原始型式,而葵花的瘦果则为进步型式[15]。
产量
[编辑]十大鲜果生产国— 2005 | ||||
---|---|---|---|---|
国家 | 产量(Int $1000) | 注脚 | 产量(MT) | 注脚 |
印度 | 1,052,766 | C | 6,600,000 | F |
越南 | 438,652 | C | 2,750,000 | F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271,167 | C | 1,790,000 | F |
印度尼西亚 | 255,216 | C | 1,600,000 | F |
尼日利亚 | 223,314 | C | 1,400,000 | F |
伊朗 | 223,314 | C | 1,400,000 | F |
缅甸 | 183,436 | C | 1,150,000 | F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129,203 | C | 810,000 | F |
尼泊尔 | 82,945 | C | 520,000 | F |
朝鲜 | 78,160 | C | 490,000 | F |
无记号 = 官方数据,F =FAO预估值, * =非官方数据, C = 统计数据; Production in Int $1000 have been calculated based on 1999-2001 international prices |
十大热带鲜果生产国— 2005 | ||||
---|---|---|---|---|
国家 | 产量(Int $1000) | 注脚 | 产量(MT) | 注脚 |
菲律宾 | 389,164 | C | 3,400,000 | F |
印度尼西亚 | 377,718 | C | 3,300,000 | F |
印度 | 335,368 | C | 2,930,000 | F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77,413 | C | 2,164,000 | F |
哥伦比亚 | 131,629 | C | 1,150,000 | F |
泰国 | 83,556 | C | 730,000 | F |
巴基斯坦 | 60,893 | C | 532,000 | F |
巴西 | 55,513 | C | 485,000 | F |
孟加拉 | 31,934 | C | 279,000 | F |
墨西哥 | 28,615 | C | 250,000 | F |
无记号 = 官方数据,F =FAO预估值, * =非官方数据, C = 统计数据; Production in Int $1000 have been calculated based on 1999-2001 international prices |
安全性
[编辑]在食品卫生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生食的水果需经适当的处理,以减少食物中毒或食物污染的风险。在商店中需避免水果因碰撞而受损,若是已经切开的水果,需要冷藏处理。水果在食用前需先清洗,即使是外皮不能食用的水果也需清洗。清洗最好是在要食用或是处理前才清洗,以避免水果提早变质。水果需和生的肉类、家禽、蛋和海鲜等分开储存,也不能接触到有接触上述生食的餐具。若水果接触到上述生食,又没有要立刻烹调,就要扔掉。所有切开、去皮或烹调过的水果,需要在二个小时内冷藏,否则细菌会开始生长,增加食物中毒的可能性[16]。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Lewis, Robert A. CRC Dictionar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RC Press. 2002-01-01. ISBN 0-8493-2327-4.
- ^ Schlegel, Rolf H J.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Plant Breeding and Related Subjects. Haworth Press. 2003-01-01: 177. ISBN 1-56022-950-0.
- ^ Mauseth, James D. Botany: An Introduction to Plant Biology. Jones and Bartlett. 2003-04-01: 271–272. ISBN 0-7637-2134-4.
- ^ McGee, Harold. On Food and Cooking: The Science and Lore of the Kitchen. Simon and Schuster. 2004-11-16: 247–248. ISBN 0-684-80001-2.
- ^ 陆时万等编著。植物学(第二版)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74.
- ^ Spjut RW. A Systematic Treatment of Fruit Types. Mem. New York Botanical Gard. 70:4. 1993.原文为:A fruit is a propagative unit developing from one or more fertilized egg cells (or rarely by parthenocarpy) enclosed by integuments and attached to megasporophylls, or a megasporophyll-scale complex, in a strobilus, cone, gynoecium, concrescent gynoecia, or gynoecia that disseminate together at the time it or its seed (s) are dispersed from the plant, or just prior to germination on the plant, and it may also include any other attached scales, bract, modified branches, perianth, or inflorescence parts.
- ^ 植物学辞典,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9,37页,果实的定义
- ^ 植物学辞典,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9,37页,果实的发育
- ^ 9.0 9.1 植物学辞典,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9,37页,果实的构造
- ^ 植物学辞典,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9,38页,第五节 单果
- ^ 植物学辞典,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9,40页,第七节 复果
- ^ 植物学辞典,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9,40页,第六节 聚合果
- ^ Dilcher D. Toward a new synthesis: major evolutionary trends in the angiosperm fossil record[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0, 97(13): 7030-7036.
- ^ Eriksson; Friis; Löfgren. Seed Size, Fruit Size, and Dispersal Systems in Angiosperm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to the Late Tertiary.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2000, 156 (1): 47. ISSN 0003-0147. doi:10.2307/3079030.
- ^ 植物学辞典,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9,40页,第八节 果实之演化
- ^ Food Safety Basics for Fruits and Vegetable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05-09. at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植物学辞典,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9,ISBN 9570500689,37-40页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