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摩
外观
汉传密宗 |
---|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
印度教系列模板 |
印度教 |
---|
护摩(होम,homa),意译为火供,最早来自于婆罗门教的吠陀祭祀[1],用以供养火神阿耆尼(梵 Agni)以为驱魔求福之作法。后融入佛教成为修行仪式的一种,目前主要盛行于佛教金刚乘和日本神道教。
婆罗门教
[编辑]护摩源自于吠陀时期印度人的宗教仪式[2],是以火为印度天神之口,烧供品于火,天神食之,再赐人以福。婆罗门教有四十四种的火供方法。[3]
佛教
[编辑]佛教早期不做祭祀,至大乘佛教中后期吸收部分印度教仪轨,以摄召事火外道。[4]护摩又有内外两种说法:
内护摩
[编辑]内护摩属于佛教的“出世法”[5],自身为坛,以如来之智火,烧烦恼之薪。[6]
以自身为坛场,于观想中,以如来之智火烧除诸业烦恼,此种于心内作观修法之护摩则称内护摩。内护摩通常又有五法之别,即:(一)息灾法,观想大日如来之本性。(二)增益法,观想宝生如来之本性。(三)敬爱法,观想无量寿如来之本性。(四)钩召法,观想不空成就如来之本性。(五)调伏法,观想阿閦如来之本性。
外护摩
[编辑]外护摩属于佛教的“入世法”,需设外坛,以世间之火烧化供品,是密宗事续经常进行的仪式,由上师择地择日筑坛以供物投火烟供,达“息、增、懐、诛”之效。在东密,要先修十八会瑜伽,再修完胎藏界念诵法及金刚界念诵法,才可修护摩法。[7]外护摩也是密宗三大成就法(持明成就、护摩成就、三昧地成就)之一。[8]
- 息灾(梵:śāntika, śānticāra,藏:zhi-ba):
- 求消除种种灾难,如口舌官非、治种种病厄、除烦恼障碍、灭恶业重罪等等。(除贪瞋烦恼或止息国家之灾难,佛部)
- 增益(梵:pauṣṭika, puṣṭika,藏:rgyas-pa):
- 求福报,如财宝、生意、加薪、升官、延寿等等。(增长定慧之功德或外在之诸种福德,宝部)
- 降伏(梵:abhicāra, ābhicāruka, ābhicāraka,藏:drag-po):
- 以慈悲为出发点,调伏自身或他人的恶心恶念,使其向善信佛。(摧破无明、灭诸灾殃,金刚部)
- 敬爱(梵:vaśya, vaśīkaraṇa,藏:dbang-ba):
- 求圆满一切人际关系,如增进人际善缘、求婚姻、配偶合和等等。(无战乱诤斗之事,并得诸佛菩萨之庇护,莲华部)
- 钩召(梵:ākarṣaṇa, ākarṣaṇī,藏:dgug-pa):
- 敬爱法所衍。召来人心之诸种秘法,又能摄召三恶趣有情,令生善处,如钩(aṅkuśa)牵引诸物(诸善集生、万法现集,羯磨部)。
此五种修法与金刚界五部、五智之内证相应。佛部为息灾法,金刚部为降伏法,宝部为增益法,莲华部为敬爱法,羯磨部为钩召法[9][10]。
神道
[编辑]护摩自随着东密传入日本后,便逐渐融入神道,成为神道修炼的仪式之一。较著名的神道火供仪式有:
- 爱宕神社(京都府京都市):千日诣の夕御馔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安井金比罗宫(京都府京都市):春季金比罗大祭、秋季火焚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八菅神社(神奈川県爱川町):例大祭の护摩供养火生三昧の修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印顺导师. 印度佛教思想史. 台湾: 正闻出版社. 1998-08-01. ISBN 9789579826105 (中文).
- ^ 卢胜彦. 密教奧義書: 瑜伽靈修的口訣金句. 台湾: 大灯文化. 2007-06-01. ISBN 9789867903488 (中文).
源自于吠陀时期印度人的宗教仪式,印度人遇有献祭仪式,即择地架台,将圣火点燃,主持人唱赞偈,并念诵诸神的名与咒语,而且加上祈求的话语,一切供养之物,便投入火中焚化。
- ^ 卢胜彦. 魔眼: 另類的天眼. 台湾: 大灯文化. 2009-08-01. ISBN 9789866564246 (中文).
- ^ 释迦牟尼佛. 大日經疏 (中文).
外典净行吠陀,有火祀法,然大乘真言门,亦有火法,所以然者,为摄伏外道火祀者也……佛陀所以如此说,欲伏诸外道,分别邪正,令彼知有真护摩故。佛成正觉,复说十二种火供法,能除尽一切垢障而成大事,不同往昔邪道非法之行也。
- ^ 卢胜彦. 密教奧義書: 瑜伽靈修的口訣金句. 台湾: 大灯文化. 2007-06-01. ISBN 9789867903488 (中文).
以自身为坛,入火光三昧,除贪瞋痴烦恼。(出世法)
- ^ 释迦牟尼佛. 大日經疏 (中文).
护摩是如来慧火,能烧因缘所生之灾横……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饭,令诸弟子食。
- ^ 卢胜彦. 密法百問. 台湾: 真佛宗出版社. [2013-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
- ^ 宗喀巴. 密宗道次第廣論. 台湾: 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6-08-01 (中文).
- ^ 《摄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经计一法中出无量义南方满愿补陀落海会五部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仪形色执持三摩耶幖帜曼荼罗仪轨》:“一息灾法(用佛部尊等。是故有五智佛)二增益法(用宝部尊。是故有宝、光、幢、笑。求福德者宝。求智慧者光。求官位者幢。求敬爱者笑)三降伏法(用金刚部尊等。是故有五大忿怒尊等)四爱敬法(用莲华部尊。是故本尊观世音等)五钩召法(用羯磨部尊。是故有钩、索、锁、铃等)”
- ^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一切如来真实摄经说。大曼茶啰有五部。初佛部。毗卢遮那佛为部主。次金刚部。阿閦佛为部主。次宝部。宝生佛为部主。次莲华部。阿弥陀佛为部主。次羯磨部。不空成就佛为部主。”
来源
[编辑]- 黄柏棋:〈从伺火到护摩: 东亚秘密佛教中火祠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