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米哈伊爾一世 (俄羅斯):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top:​ 內容擴充 增加或調整參考來源
标签移除维护性模板
第33行: 第33行:
米哈伊爾的祖父{{link-en|尼基特·羅曼諾維奇|Nikita Romanovich}},是[[伊凡四世]]的中央顧問,亦是其皇后[[安娜斯塔西婭·羅曼諾夫娜]]的兄長。 1598年,[[鮑里斯·戈都諾夫]]當選沙皇,米哈伊爾的父親被誣告[[叛國]],米哈伊爾和母親於1600年一起遭到[[發配]]至[[別洛焦爾斯克]]。<ref>The Romanovs: Ruling Russia 1613-1917</ref>
米哈伊爾的祖父{{link-en|尼基特·羅曼諾維奇|Nikita Romanovich}},是[[伊凡四世]]的中央顧問,亦是其皇后[[安娜斯塔西婭·羅曼諾夫娜]]的兄長。 1598年,[[鮑里斯·戈都諾夫]]當選沙皇,米哈伊爾的父親被誣告[[叛國]],米哈伊爾和母親於1600年一起遭到[[發配]]至[[別洛焦爾斯克]]。<ref>The Romanovs: Ruling Russia 1613-1917</ref>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在1613年2月21日被國民議會推選為沙皇,當時他還是一個16歲的少年,此前名不見經傳。雖若按照家譜算起來,米哈伊爾也可以算是皇親國戚,和留里克王朝有些淵源:他是伊凡四世的第一個妻子,也就是皇后阿納斯塔西婭的侄孫。此外,羅曼諾夫家族在俄羅斯內憂外患交迫的“王朝混亂時期”也因為大義不屈的舉動贏得俄羅斯人的愛戴,獲得一定的聲譽。當年戈東諾夫把米哈伊爾的父親費奧多爾·尼基季奇·羅曼諾夫強行送進修道院,當了教士,改名為神父菲拉列特;後來季米特里三世又把菲拉列特神父掠走,任命他做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在波蘭被米寧和波扎爾斯基起義軍趕出莫斯科後,菲拉列特大牧首拒絕與波蘭國王西格蒙德合作,在民族利益上不作絲毫讓步,遭到波蘭軍隊逮捕並被長期關押。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在1613年2月21日被[[國民議會]]推選為沙皇,當時他還是一個16歲的少年,此前名不見經傳。雖若按照家譜算起來,米哈伊爾也可以算是皇親國戚,和[[留里克王朝]]有些淵源:他是[[伊凡四世]]的第一個妻子,也就是皇后[[阿納斯塔西婭]]的侄孫。此外,[[羅曼諾夫家族]]在俄羅斯內憂外患交迫的“王朝混亂時期”也因為大義不屈的舉動贏得[[俄羅斯人]]的愛戴,獲得一定的聲譽。當年[[戈東諾夫]]把米哈伊爾的父親[[費奧多爾·尼基季奇·羅曼諾夫]]強行送進修道院,當了教士,改名為神父菲拉列特;後來季米特里三世又把菲拉列特神父掠走,任命他做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在[[波蘭]]被米寧和波扎爾斯基起義軍趕出[[莫斯科]]後,菲拉列特大牧首拒絕與波蘭國王西格蒙德合作,在民族利益上不作絲毫讓步,遭到波蘭軍隊逮捕並被長期關押。   


米哈伊爾當選沙皇,莫斯科全城向他發誓效忠,此後又向俄羅斯各城市發去詔書,宣告新沙皇的誕生,並由莫斯科的使者在各地教堂接受民眾的效忠宣誓。 同時莫斯科組織了隆重的使團,前往米哈伊爾的封地科斯特洛馬,迎接他來莫斯科登基。1613年7月22日,米哈伊爾正式加冕為沙皇。 米哈伊爾首先收復了領土,然後解決和瑞典及波蘭的矛盾。 他最初由父親費奧多爾·尼基季奇·羅曼諾夫在幕後掌握政權。
米哈伊爾當選沙皇,莫斯科全城向他發誓效忠,此後又向俄羅斯各城市發去詔書,宣告新沙皇的誕生,並由莫斯科的使者在各地教堂接受民眾的效忠宣誓。 同時莫斯科組織了隆重的使團,前往米哈伊爾的封地科斯特洛馬,迎接他來莫斯科登基。1613年7月22日,米哈伊爾正式加冕為沙皇。米哈伊爾首先收復了領土,然後解決和[[瑞典]][[波蘭]]的矛盾。他最初由父親費奧多爾·尼基季奇·羅曼諾夫在幕後掌握政權。


米哈伊爾早年由於騎馬意外腿部受了傷,此后腿部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导致他在晚年无法行走。他是一個溫柔和虔誠的沙皇,没有过度依赖背后的谋士。米哈伊爾是比較誠實和能幹的人,像他父親一樣,他也很固執。他結過兩次婚,第一次婚姻在1624年和瑪麗亞公主結婚,這位公主在婚後4個月就死了。然後在1626年和多迦結婚,有七女三子,這些孩子身體都不好,只有三女一子活到成年。米哈伊爾自己也疾病纏身,1645年7月23日因病去世,死後長子阿列克謝即位。<ref>Sebag Montefiore, Simon (2016). The Romanovs. United Kingdom: Weidenfeld & Nicolson. p. 37-38.</ref>
米哈伊爾早年由於騎馬意外腿部受了傷,此后腿部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导致他在晚年无法行走。他是一個溫柔和虔誠的沙皇,没有过度依赖背后的谋士。米哈伊爾是比較誠實和能幹的人,像他父親一樣,他也很固執。他結過兩次婚,第一次婚姻在1624年和瑪麗亞公主結婚,這位公主在婚後4個月就死了。然後在1626年和多迦結婚,有七女三子,這些孩子身體都不好,只有三女一子活到成年。米哈伊爾自己也疾病纏身,1645年7月23日因病去世,死後長子阿列克謝即位。<ref>Sebag Montefiore, Simon (2016). The Romanovs. United Kingdom: Weidenfeld & Nicolson. p. 37-38.</ref>

2022年4月17日 (日) 19:39的版本

米哈伊尔一世
俄罗斯沙皇
統治1613年2月21日-1645年7月23日(32年152天)
前任瓦迪斯瓦夫
繼任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羅曼諾夫
出生(1596-07-22)1596年7月22日
俄羅斯沙皇國莫斯科
逝世1645年7月23日(1645歲—07—23)(49歲)
俄羅斯沙皇國莫斯科
安葬
配偶玛丽亚·弗拉迪米洛夫娜·多尔戈鲁科娃
叶夫多基娅·卢基扬诺芙娜
子嗣
among others...
阿列克谢
全名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
王朝罗曼诺夫王朝
父親费奥多尔·尼基季奇·罗曼诺夫
母親森雅·伊万诺夫娜
簽名米哈伊尔一世的签名
年轻时的米哈伊尔一世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俄语:Михаил Фёдорович Романов羅馬化Mikhaíl Fyodorovich Románov,1596年7月22日(儒略曆7月12日)—1645年7月23日(儒略曆7月13日)),是俄國沙皇(1613年-1645年在位),羅曼諾夫王朝的開創者。

父亲是菲拉列特大主教費奧多爾·尼基季奇·羅曼諾夫,为罗曼诺夫家族族长,被强迫剃髮出家,进入修道院成为僧侶,但一直不願意跟侵略者合作,1613年,米哈伊尔被选为沙皇。他得知自己被选为沙皇之後一度惊慌失措,躲在伊帕提耶夫修道院中,最后很不情愿地接受了沙皇的王位(主要是由于前面几位沙皇的命运不祥)。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代表着王朝混乱的结束。在位初年先後由母親Matha、父亲攝政。1645年去世后,王位由长子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继承[1]

統治

米哈伊爾的祖父尼基特·羅曼諾維奇英语Nikita Romanovich,是伊凡四世的中央顧問,亦是其皇后安娜斯塔西婭·羅曼諾夫娜的兄長。 1598年,鮑里斯·戈都諾夫當選沙皇,米哈伊爾的父親被誣告叛國,米哈伊爾和母親於1600年一起遭到發配別洛焦爾斯克[2]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在1613年2月21日被國民議會推選為沙皇,當時他還是一個16歲的少年,此前名不見經傳。雖若按照家譜算起來,米哈伊爾也可以算是皇親國戚,和留里克王朝有些淵源:他是伊凡四世的第一個妻子,也就是皇后阿納斯塔西婭的侄孫。此外,羅曼諾夫家族在俄羅斯內憂外患交迫的“王朝混亂時期”也因為大義不屈的舉動贏得俄羅斯人的愛戴,獲得一定的聲譽。當年戈東諾夫把米哈伊爾的父親費奧多爾·尼基季奇·羅曼諾夫強行送進修道院,當了教士,改名為神父菲拉列特;後來季米特里三世又把菲拉列特神父掠走,任命他做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在波蘭被米寧和波扎爾斯基起義軍趕出莫斯科後,菲拉列特大牧首拒絕與波蘭國王西格蒙德合作,在民族利益上不作絲毫讓步,遭到波蘭軍隊逮捕並被長期關押。   

米哈伊爾當選沙皇,莫斯科全城向他發誓效忠,此後又向俄羅斯各城市發去詔書,宣告新沙皇的誕生,並由莫斯科的使者在各地教堂接受民眾的效忠宣誓。 同時莫斯科組織了隆重的使團,前往米哈伊爾的封地科斯特洛馬,迎接他來莫斯科登基。1613年7月22日,米哈伊爾正式加冕為沙皇。米哈伊爾首先收復了領土,然後解決和瑞典波蘭的矛盾。他最初由父親費奧多爾·尼基季奇·羅曼諾夫在幕後掌握政權。

米哈伊爾早年由於騎馬意外腿部受了傷,此后腿部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导致他在晚年无法行走。他是一個溫柔和虔誠的沙皇,没有过度依赖背后的谋士。米哈伊爾是比較誠實和能幹的人,像他父親一樣,他也很固執。他結過兩次婚,第一次婚姻在1624年和瑪麗亞公主結婚,這位公主在婚後4個月就死了。然後在1626年和多迦結婚,有七女三子,這些孩子身體都不好,只有三女一子活到成年。米哈伊爾自己也疾病纏身,1645年7月23日因病去世,死後長子阿列克謝即位。[3]

後嗣

参见

  1. ^ 賀允宜 <俄國史> P135起
  2. ^ The Romanovs: Ruling Russia 1613-1917
  3. ^ Sebag Montefiore, Simon (2016). The Romanovs. United Kingdom: Weidenfeld & Nicolson. p. 37-38.
米哈伊爾一世 (俄羅斯)
出生于:1596年逝世於:1645年7月23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
瓦迪斯瓦夫
俄羅斯沙皇國沙皇
1613年-1645年
繼任:
阿列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