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利(Dame Joan Varley)回憶1940年9月7日晚上,她正在英國倫敦南部的父母家,突然天上落下三枚炸彈,四周瞬間寂靜,接著傳出一陣異常地哀嚎。這陣哀嚎使人寒毛直立,社區裡的貓狗也因恐懼而嗥叫。瓦利的父親抱怨,希特勒讓他沒辦法好好上床睡覺,瓦利家人也懶得叫他閉嘴,然而他們沒想到這場轟炸會持續10小時,且接下來的夜晚他們都無法一覺好眠。
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間納粹德國(德意志第三帝國)對倫敦實施戰略轟炸,集中攻擊英國各大城市和工業中心,但以倫敦受創最為嚴重。由於閃電戰術在歐洲大陸奏效,納粹德國希望用同樣的方式一舉擊潰英國皇家空軍(RAF),拿下英國。這場轟炸後演變為兩方空軍對抗的「不列顛戰役」(The Battle of Britain)。
然而希特勒無法在短時間內拿下英國,損失過多的戰機和飛行員,又無法取得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優勢,最後只得放棄。這場轟炸被稱為「倫敦大轟炸」(The Blitz),德軍幾乎傾盡全力轟炸倫敦,光24個晚上就丟下5,300噸炸藥,導致倫敦10萬棟房屋遭毀,超過4萬人死亡。
早在1939年,英國政府就預料納粹德國將攻擊英國,中央和地方就已著手準備,在各地建設大大小小的防空洞,製作文宣指引民眾欲空襲該如何應變,且為預防納粹占領英國,政府也製作了呼籲民眾「保持冷靜,繼續前進」(Keep Calm and Carry On)的海報。倫敦大轟炸後,空襲次數越來越頻繁,民眾在家與防空洞間疲於往返,最後乾脆睡在防空洞或是地鐵站內,男女老少都帶著自己的家當直接睡在地鐵站。
考文垂大轟炸
納粹德國持續對倫敦和英國工業大城進行空襲,其中考文垂(Coventry)遭遇的攻擊特別慘烈。當時考文垂是個人口約23萬的工業城市,以機械加工為主,具有製造軍事設備潛力,因而成為德軍鎖定目標。最慘烈的一次空襲在1940年11月14日,一夜裡,考文垂三分之二的建築被破壞。
英國在經歷慘烈轟炸後仍努力奮戰,最後德國與蘇聯爆發戰事,將戰力集中東線戰場,大轟炸才逐漸停止。後世以「大轟炸精神」(The Blitz spirit)讚揚當時英國人團結一心、不屈不撓的精神。然而,英國媒體在戰後陸續訪問到經歷倫敦大轟炸的民眾,發現「大轟炸精神」美好故事後,掩藏的卻是老百姓的無奈和戰時亂象。住在利物浦(Liverpool)的普萊斯(Marie Price)回憶:「邱吉爾只會說我們有多勇敢,我們不會投降。我告訴你,當時住在利物浦的人如果能投降,當晚就投降了。那些權勢的人可以躲在他們堅固防空洞內,當然說得好聽,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就在空襲現場,真的非常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