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雜誌

  • 理財周刊

    危機+勇氣+愛=意外「無數美好時刻」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的出生率逐年降低,2023年新生兒人數約13.9萬,其中未婚懷孕的比例卻逐年上升。這不僅反映了年輕世代生活方式與社會價值觀念的改變,現行的性教育和避孕知識須更有效地推進。面對這個現象,台灣社會是否有準備好應對的措施呢?

  • 理財周刊

    感受生活點滴盡情演繹 你就是自己人生舞台上的明星

    採訪中,郎祖筠隨意扮演起老生憤怒的一個橋段,眼神、手勢、動作,維妙維肖,彷彿親臨戲劇現場,讓人拍手叫絕。 從表演、編劇、導戲、主持到開創「FUN演生活學」,無時無刻扮演好每個角色,渾身上下都充滿了「戲」味,不但自己演戲,也影響身邊的人入戲。

  • 理財周刊

    中捷運量衝新高 文心崇德受矚目

    隨著四期重劃區發展成熟,豐邑機構在文心崇德站前推出新案「文心O’Live」,擁浮島花台的森林建築,在捷運沿線十分罕有。

  • 理財周刊

    一年銷千戶 中央公園再現美式宅

    過去一年台中房市逐步增溫,呈倒吃甘蔗態勢,當中格外受矚目的當屬中央公園周邊的水湳生活圈,儘管房價高居7~8字頭,短短一年間預售市場依然銷售逾千戶,堪稱是核心區中的「熱核心」,在全區呈現缺貨之際,「當代首馥」於第二季全新登場,以總價低於豪宅線的美式3房,搶攻自用、置產族群。

  • 理財周刊

    規劃完美旅程:從財務規劃到旅遊預算的全面指南

    在台灣,學校的暑假通常是從每年的七月初至八月底,具體時間會因學校而異。這段時間對許多家庭來說是安排度假的最佳時機,全家可以一起享受旅遊的樂趣。根據我服務的客戶經驗,幾乎每個人在人生的財務規劃中,都會安排出國旅遊這項計劃,因為旅遊有很多好處。以下是旅遊的主要好處:

  • 理財周刊

    AI概念不死 但要撐過半年報與日圓貶值的考驗

    上週適逢小道瓊股指的四巫日,引述媒體對四巫日的解釋:「四巫日,指的是每年三月、六月、九月和十二月的第三個星期五,這一天同時有四種金融衍生工具到期,包括股指期貨、股指期權、個股期貨和個股期權。每逢四巫日,市場波動性劇增,交易量暴漲,對於投資者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 理財周刊

    專法陸續解禁資金回流 Sunland Mark打造企業總部絕佳標的

    在中美貿易戰之下的台商回流擴廠、企業整合旗艦總部等,以及「全球淨零排放」趨勢下,企業勢必得升級辦公室,以達到歐美客戶減碳或碳中和需求,尤其明年碳費開徵後,商用不動產波動將更劇烈。尤其房地產市場,整棟商用不動產釋出稀缺,去年崇越科技以53.5億入駐中國開發西湖段廠辦、中壽以83.5億元標得精英電腦大樓,今年第一季台達電更砸下約47.9億元,帶租約買下內湖科技園區「南山瑞光大樓」、「南山立豐大樓」,總交易金額最高,顯示企業更傾向整棟交易,商用不動產需求持續熱絡。

  • 理財周刊

    自然又高級!「媽生感」偽素顏的精緻關鍵額頭成為整型新潮流

    現代社會醫療發達,技術的進步使許多人能更安心的追求「精緻的自己」,來改善對外貌的滿意度,進而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不過隨著審美的改變,民眾已經不再追求過於精緻的單一部位,而是更看重整體協調性,追求「自然感」,透過微調來調整缺陷,同時還能保有自己的特性,最好能夠讓別人看不出來哪裡動過,因此臉型、額頭、顴骨等,也躍升成為精緻型男靓女的重點。

  • 理財周刊

    AI黑洞的磁吸效應 重電與生技 大同拿出看家本領 有機會發股利了! 文.林澤義

    隨著AI浪潮一波波席捲而來,無論是新聞焦點、全球資源或是涉入領域,人工智慧彷彿黑洞般將其吸入,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不受到AI的影響。若檢視NVIDIA目前涉足的產業,包含汽車、能源、金融服務、智慧城市、機器人、醫療等至少十九個領域,因此無論您是否了解AI,都已經無法自絕於這波AI科技趨勢之外。

  • 理財周刊

    南台灣AI地產熱

    六月台指期的月最後結算在23209.5點,累積1905漲點,連續五個月創新高,牛氣沖天,多頭幾乎可以說:「市場沒空頭了」。偏偏世間事到了極致就是反轉,就在多頭揮劍四顧心茫然之際,6月24日冷不防的下跌-439.69點,跌破五日均線支撐,收盤價22813.7點,平心而論,-1.89%跌幅其實還是在台股平常的波動率的範圍內,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恐慌情緒上升,因為台股正享受著輝達掀起的AI浪潮所帶來的股市與房市的財富重分配紅利。

  • 數位時代

    iPhone16傳可輕鬆換電池!蘋果為何研發「換電池新技術」?看懂歐盟電池規範3原則

    據外媒報導,為了因應歐盟新規,Apple正在重新設計iPhone電池,以便使用者更容易自己換電池。歐盟規範如何訂定?為何蘋果如臨大敵?

  • 數位時代

    Google翻譯史上最大更新!新增110種語言「廣東話也能翻」,為何AI模型PaLM 2是幕後功臣?

    Google翻譯更厲害了!Google宣布,其支援語言總數從133種增加到243種,一共新增了哪些語言?

  • 遠見雜誌

    每一次跨界合作成功與否的關鍵—經典或創新

    是什麼讓我對一個跨界合作或新的提案Say Yes?答案是:能為某個領域帶來全新改變,也就是self elevate(自我提升);其次是historical value(歷史價值)。近期像是東方快車、金澤的石引城堡、RAW十週年「川粵臺法」企劃、與永利澳門呈現的全新精緻鍋物等,在我選擇投入每一項目的前

  • 遠見雜誌

    香港沒救了嗎?更重要的是找出路

    今年6月初訪港,幾位企業界、學界、媒體朋友聊天中不約而同都提到一個人——羅奇(Stephen Roach)和他在《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上的文章:「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 (說香港沒救了,我很痛苦)。羅奇是關注中國的經濟學家。

  • 遠見雜誌

    保險業因應IFRS與ICS魔王級挑戰的在地解方

    2026年保險合約會計準則(IFRS17)以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將同時上路,台灣保險業以長年期及高利率保單居多,此次接軌造成保險業者需認列龐大負債,甚至必須逐年增資,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考驗。除IFRS17外,台灣同時接軌ICS更進一步提高保險監理資本要求。ICS比過去RBC制度更

  • 遠見雜誌

    托勒的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

    上個月接到世界級身心靈大師艾克哈特.托勒基金會的邀請,希望我到加州和托勒一同共度四天時光。我其實當時人在海拔一萬英尺的洛磯山脈,生活節奏非常慢,慢到文字、聲音、語言,都融入月亮、星星、白雪、松柏和太陽中,除了教課,很多俗事都可以暫時放下。而且山上天氣寒冷,生活諸多不便,下山一次更是舟車勞頓,但是我真

  • 遠見雜誌

    如果太魯閣請假7年

    0403花蓮地震兩個月後,《遠見》團隊前進花蓮,探訪震後重建與復甦進度。「嗯∼隆∼」沒想到,隔天清晨就在低沉的地鳴聲中被搖醒,而後四個小時內共歷經三次芮氏規模5左右的地震,其中兩次收到國家警報。將跨入午夜,大地又傳來5級地震道晚安。對於外地人來說,這可能是場震撼教育,但對位處搖滾區的花東人,卻早已是

  • 遠見雜誌

    當健康成為奢侈品,我們為自己做了什麼?

    2014年,《遠見雜誌》有遠見地針對近9000名醫事人員進行調查,並發表了「台灣醫療關鍵報告」,其中提出一些醫事人員的擔憂,包括:健保給付過於廉價、醫療資源過度使用、人力短缺與社會大眾對醫事人員的不尊重等。十年來,當初揭示的種種問題與隱憂隨著不同專家學者與雜誌媒體評論,一一浮現。台灣的健保制度名聞遐

  • 遠見雜誌

    聽音樂、彈鋼琴,延緩老化不是夢

    老是一個自然現象,只要不衰,老並不可怕。只是我們的身體為什麼會衰老呢?原來身體中有個叫骨鈣素的荷爾蒙,調節我們的新陳代謝、血清素和跟記憶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它跟老化、糖尿病和阿茲海默症有關。人到中年以後,血液中骨鈣素的濃度會下降,導致我們的記憶和認知功能下降,又因為骨鈣素會增加肌肉中三磷酸腺苷(AT

  • 遠見雜誌

    嶄新AI時代經營者的腦科學,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像是宇宙飛船,突然降臨地球一樣,嶄新的AI時代,對大小企業來說,是存亡的挑戰,也是突變的機遇。眼前科技迅猛發展,市場競爭加劇,再沉著的經營者,也要戒慎。什麼才是應有的大策略?在這樣的時代,繼續追求卓越,又能增強競爭力,還要符合SDGs的目標?看來,三、五年內,快速「機構轉型」是經營者要面對的嚴肅課題

台股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國際股市資料來源請參考 Yahoo Finance。使用Yahoo奇摩股市服務前,請您詳閱相關使用規範與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