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20299U - 一种定时开机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时开机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20299U CN203520299U CN201320668525.3U CN201320668525U CN203520299U CN 203520299 U CN203520299 U CN 203520299U CN 201320668525 U CN201320668525 U CN 201320668525U CN 203520299 U CN203520299 U CN 2035202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p microcomputer
- pin
- oxide
- semiconductor
- me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其包括存储有预设开机时间的计时模块,以及用于采集主板的供电电压信号和接收触发信号的主控模块,计时模块计时到开机时间时,输出一触发信号,当主板的供电电压信号呈低电平,并且主控模块接收到触发信号时,该主控模块输出开机指令至主板。该控制电路通过独立的电路结构,外接于主板之上,以电平控制的方式实现对主板的定时自动开机控制,无需通过BIOS即能实现自动开机,其可靠性更好,同时,用户不需要进入BIOS系统进行繁琐的设置,使用过程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定时开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工控行业主板、个人家庭小型服务器主板、客厅电脑、广告机等主板常需要自动控制来实现定时开机、遥控开机、来电自动开机等功能,传统方法是通过BIOS来实现上述自动开机功能,但是,上述自动开机功能通常需要对BIOS设置参数并且通过程序控制实现,由于BIOS系统的功能繁杂,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自动开机方法容易失效,可靠性低;同时,用户需要进入BIOS系统进行设置,倘若不会操作,则难以实现自动开机设置,所以对于不了解计算机底层系统的用户而言,通常闲置这一功能。因此,现有的利用BIOS系统实现自动开机控制的方法,存在可靠性差、不便于使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定时开机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通过独立的电路结构,外接于主板之上,以电平控制的方式实现对主板的定时自动开机控制,不仅可靠性更好,而且易于操作、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其包括有一计时模块,其存储有预设的开机时间,计时模块计时到开机时间时,输出一触发信号;一主控模块,其用于采集主板的供电电压信号以及接收触发信号,当主板的供电电压信号呈低电平,并且主控模块接收到触发信号时,该主控模块输出开机信号至主板。
优选地,计时模块包括有单片机U21,主控模块包括有单片机U9,单片机U21的开漏中断引脚NINT用于输出触发信号,并且将触发信号传输至单片机U9的中断引脚INT2。
优选地,单片机U21的时钟引脚SCL和数据引脚SDA分别连接于主板。
优选地,单片机U21的时钟引脚SCL和数据引脚SDA分别通过上拉电阻而连接于主板的3.3VDUAL电源端。
优选地,单片机U9的IO口P0_7通过限流电阻R326连接于二极管D35的阴极,二极管D35的阳极与主板的供电电压端相连。
优选地,单片机U9的IO口P0_1连接于三端插针P1的第二脚,三端插针P1的第一脚与主控模块的电源端5VSB_ATX相连,三端插针P1的第三脚悬空,该三端插针P1上插设有用于连接第一脚与第二脚或者连接第二脚与第三脚的跳线帽。
优选地,单片机U9的IO口P0_2连接于MOS管Q16的栅极,MOS管Q16的源极接地,其漏极通过电阻R28连接于主控模块的电源端5VSB_ATX,MOS管Q16的栅极还通过上拉电阻R27连接于主控模块的电源端5VSB_ATX,该MOS管Q16的漏极连接于MOS管Q17的栅极,MOS管Q17的源极接地,其漏极通过电阻R30连接于主控模块的电源端5VSB_ATX,MOS管Q17的漏极用于输出开机信号至主板。
优选地,单片机U9的引脚TI0_0连接于MOS管Q5的漏极,MOS管Q5的源极连接于单片机U21的时钟引脚SCL,单片机U9的引脚TI0_1连接于MOS管Q7的漏极,MOS管Q7的源极连接于单片机U21的数据引脚SDA,MOS管Q5的栅极和MOS管Q7的栅极分别通过限流电阻R394和限流电阻R392连接于主控模块的电源端5VSB_ATX,单片机U9的引脚TI0_0和引脚TI0_1分别通过上拉电阻R386和上拉电阻R389连接于单片机U9的供电电源端VREG。
优选地,还包括有一纽扣电池,纽扣电池的输出端3.3VA_RTC与单片机U21的电源端VDD相连,单片机U21的电源端VDD还连接于主板的3.3VDUAL电源端。
优选地,还包括有一红外接收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遥控信号,该红外接收模块输出电信号至单片机U9的中断引脚INT0,单片机U9的引脚D+和引脚D-通过USB串行总线连接于主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定时开机控制电路中,包括存储有预设开机时间的计时模块,以及用于采集主板的供电电压信号和接收触发信号的主控模块,计时模块计时到开机时间时,输出一触发信号,当主板的供电电压信号呈低电平,并且主控模块接收到触发信号时,该主控模块输出开机信号至主板。该控制电路通过独立的电路结构,外接于主板之上,以电平控制的方式实现对主板的定时自动开机控制,无需通过BIOS即能实现自动开机,其可靠性更好,同时,用户不需要进入BIOS系统进行繁琐的设置,使用过程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2为计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主控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主控模块与主板之间的线路连接原理图。
图5为主控模块与计时模块之间的总线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该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包括有连接于主板10的一计时模块20及一主控模块30,计时模块20存储有预设的开机时间,计时模块20计时到开机时间时,输出一触发信号,计时模块20用于采集主板10的供电电压信号以及接收触发信号,当主板10的供电电压信号呈低电平,并且主控模块30接收到触发信号时,该主控模块30输出开机信号至主板10,以令主板10开机。该控制电路外接于主板10,无需通过BIOS即能实现自动开机,并且用户不需要进入BIOS系统进行繁琐的设置,使用过程简单方便。
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计时模块20包括有单片机U21,其芯片型号是FCP8563或者AT8563,主控模块30包括有单片机U9,其芯片型号是CY7C63813,单片机U21的开漏中断引脚NINT用于输出触发信号,并且将触发信号传输至单片机U9的中断引脚INT2,该触发信号作为中断指令使得单片机U9将开机信号发送至主板10。
计时模块20中,单片机U21的时钟引脚SCL和数据引脚SDA分别连接于主板10,使得计时模块20与主板10之间通过IIC总线连接,实现串行通讯,节省IO口。为了提高信号的准确性,单片机U21的时钟引脚SCL和数据引脚SDA分别通过上拉电阻而连接于主板10的3.3VDUAL电源端,两路信号通过上拉,呈标准的高、低脉冲状态。实际应用中并且在主板10开机时,计时模块20可通过该IIC总线获取主板10的时间,并且以该时间为准继续计时,直至计时至下个开机时间,再次产生触发信号。
单片机U9的IO口P0_7通过限流电阻R326连接于二极管D35的阴极,二极管D35的阳极与主板10的供电电压端相连,该二极管D35用于防止单片机U9的漏电流传输至主板10,当主板10开机时,其供电电压端产生5V电压,该电压依次通过二极管D35和限流电阻R326传输至单片机U9,使得单片机U9获取这一开机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计算机开机并且计时模块20有触发信号产生时,单片机U9不输出开机信号至主板10,以避免误动作和无效动作。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单片机U9的IO口P0_1连接于三端插针P1的第二脚,三端插针P1的第一脚与主控模块30的电源端5VSB_ATX相连,三端插针P1的第三脚悬空,该三端插针P1上插设有用于连接第一脚与第二脚或者连接第二脚与第三脚的跳线帽,通过上述两种跳线帽连接方式,可以使单片机U9的IO口P0_1处于高电平或者悬空,因此,该引脚可以用来设置开启自动开机或者取消自动开机,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结合图1至图4所示,单片机U9的IO口P0_2连接于MOS管Q16的栅极,MOS管Q16的源极接地,其漏极通过电阻R28连接于主控模块30的电源端5VSB_ATX,MOS管Q16的栅极还通过上拉电阻R27连接于主控模块30的电源端5VSB_ATX,该MOS管Q16的漏极连接于MOS管Q17的栅极,MOS管Q17的源极接地,其漏极通过电阻R30连接于主控模块30的电源端5VSB_ATX,MOS管Q17的漏极用于输出开机信号至主板10,该MOS管Q16和MOS管Q17用以实现单片机U9和主板10之间信号的隔离传输,从而避免因反向电流而产生误判断或者误动作。
结合图1至图5所示,单片机U9的引脚TI0_0连接于MOS管Q5的漏极,MOS管Q5的源极连接于单片机U21的时钟引脚SCL,单片机U9的引脚TI0_1连接于MOS管Q7的漏极,MOS管Q7的源极连接于单片机U21的数据引脚SDA,MOS管Q5的栅极和MOS管Q7的栅极分别通过限流电阻R394和限流电阻R392连接于主控模块30的电源端5VSB_ATX,单片机U9的引脚TI0_0和引脚TI0_1分别通过上拉电阻R386和上拉电阻R389连接于单片机U9的供电电源端VREG,上述电路构成电平转换线路,其中,由于MOS管Q5的栅极和MOS管Q7的栅极处于常高电平状态,所以,两个MOS管均呈开启状态,再结合上拉电阻R386和上拉电阻R389对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进行上拉,提高信号的准确性和带负载能力,利用上述两条支路,可以实现单片机U9与单片机U21之间的总线连接关系,进而实现对单片机U21的标志位清除、时间设置等功能,由于单片机U21亦总线连接于主板10,所以在上述IIC总线连接方式下,还可以实现计时模块20、主控模块30和主板10两两之间的IIC通讯。
在电能供应方面,还包括有一纽扣电池50,纽扣电池50的输出端3.3VA_RTC与单片机U21的电源端VDD相连,单片机U21的电源端VDD还连接于主板10的3.3VDUAL电源端,上述电路采用了双电源的供电方式,主板10开机前,单片机U21通过纽扣电池50得以供电,保证计时过程准确、有效,当主板10上电后,则通过其3.3VDUAL电源端对单片机U21供电,从而减小纽扣电池50的电能消耗。本实施例采用了双供电方式,尤其在两种供电方式间切换时,不会产生间断,使得单片机U21的工作过程有效、持续。
为了便于功能扩展和用户操控,本实施例还包括有一红外接收模块40,红外接收模块40用于接收红外遥控信号,该红外接收模块40输出电信号至单片机U9的中断引脚INT0,单片机U9的引脚D+和引脚D-通过USB串行总线连接于主板10,上述电信号单片机U9处理之后,以USB串行总线方式传输于主板10,因此,可以通过设置遥控器的按键指令,对主板10作进一步控制,比如,在遥控器上设置字母、数字以及功能按键。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有一个6PIN的接头,主要功能有两个,第一个功能是用外部烧录器接到此接口上,通过USB信号为单片机U9烧录程序,可以方便的实现程序的更新;由于红外接收模块40需固定在机箱上,所以该接头的第二个功能在于连接红外接收模块40,从而更好地可以实现红外遥控功能,此接头设计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意把红外接收模块40放到一个最佳信号接收位置,达到很好的接收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定时开机控制电路中,包括存储有预设开机时间的计时模块20,以及用于采集主板10的供电电压信号和接收触发信号的主控模块30,计时模块20计时到开机时间时,输出一触发信号,当主板10的供电电压信号呈低电平,并且主控模块30接收到触发信号时,该主控模块30输出开机信号至主板10。该控制电路通过独立的电路结构,外接于主板之上,以电平控制的方式实现对主板的定时自动开机控制,无需通过BIOS即能实现自动开机,其可靠性更好,同时,用户不需要进入BIOS系统进行繁琐的设置,使用过程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计时模块,其存储有预设的开机时间,所述计时模块计时到开机时间时,输出一触发信号;
一主控模块,其用于采集主板的供电电压信号以及接收所述触发信号,当主板的供电电压信号呈低电平,并且主控模块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该主控模块输出开机信号至主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时模块包括有单片机U21,所述主控模块包括有单片机U9,所述单片机U21的开漏中断引脚NINT用于输出触发信号,并且将所述触发信号传输至单片机U9的中断引脚INT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21的时钟引脚SCL和数据引脚SDA分别连接于主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21的时钟引脚SCL和数据引脚SDA分别通过上拉电阻而连接于主板的3.3VDUAL电源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9的IO口P0_7通过限流电阻R326连接于二极管D35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35的阳极与主板的供电电压端相连。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9的IO口P0_1连接于三端插针P1的第二脚,三端插针P1的第一脚与主控模块的电源端5VSB_ATX相连,三端插针P1的第三脚悬空,该三端插针P1上插设有用于连接第一脚与第二脚或者连接第二脚与第三脚的跳线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9的IO口P0_2连接于MOS管Q16的栅极,MOS管Q16的源极接地,其漏极通过电阻R28连接于主控模块的电源端5VSB_ATX,所述MOS管Q16的栅极还通过上拉电阻R27连接于主控模块的电源端5VSB_ATX,该MOS管Q16的漏极连接于MOS管Q17的栅极,MOS管Q17的源极接地,其漏极通过电阻R30连接于主控模块的电源端5VSB_ATX,所述MOS管Q17的漏极用于输出开机信号至主板。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U9的引脚TI0_0连接于MOS管Q5的漏极,MOS管Q5的源极连接于单片机U21的时钟引脚SCL,所述单片机U9的引脚TI0_1连接于MOS管Q7的漏极,MOS管Q7的源极连接于单片机U21的数据引脚SDA,所述MOS管Q5的栅极和MOS管Q7的栅极分别通过限流电阻R394和限流电阻R392连接于主控模块的电源端5VSB_ATX,所述单片机U9的引脚TI0_0和引脚TI0_1分别通过上拉电阻R386和上拉电阻R389连接于单片机U9的供电电源端VREG。
9.如权利要求2至8任一所述的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的输出端3.3VA_RTC与单片机U21的电源端VDD相连,所述单片机U21的电源端VDD还连接于主板的3.3VDUAL电源端。
10.如权利要求2至8任一所述的定时开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遥控信号,该红外接收模块输出电信号至所述单片机U9的中断引脚INT0,所述单片机U9的引脚D+和引脚D-通过USB串行总线连接于主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68525.3U CN203520299U (zh) | 2013-10-28 | 2013-10-28 | 一种定时开机控制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68525.3U CN203520299U (zh) | 2013-10-28 | 2013-10-28 | 一种定时开机控制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20299U true CN203520299U (zh) | 2014-04-02 |
Family
ID=50379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6852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0299U (zh) | 2013-10-28 | 2013-10-28 | 一种定时开机控制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2029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40130A (zh) * | 2017-07-11 | 2019-01-18 |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程序化接脚位准的控制电路 |
CN110120702A (zh) * | 2018-02-07 | 2019-08-1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电源控制电路 |
CN112504460A (zh) * | 2020-07-30 | 2021-03-16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集成有害气体检测功能的电子测温盒 |
-
2013
- 2013-10-28 CN CN201320668525.3U patent/CN20352029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40130A (zh) * | 2017-07-11 | 2019-01-18 |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程序化接脚位准的控制电路 |
CN109240130B (zh) * | 2017-07-11 | 2020-09-25 |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程序化接脚位准的控制电路 |
CN110120702A (zh) * | 2018-02-07 | 2019-08-1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电源控制电路 |
CN110120702B (zh) * | 2018-02-07 | 2022-07-0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电源控制电路 |
CN112504460A (zh) * | 2020-07-30 | 2021-03-16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集成有害气体检测功能的电子测温盒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872406U (zh) | 一种接口复用电路及移动终端 | |
US8502414B2 (en) | Power saving apparatus and power saving method thereof | |
US8862916B2 (en) | Wireless control of power sockets based on host and signal quality | |
CN101566870A (zh) | 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786887B (zh) | 一种充电控制系统 | |
CN105929922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05119339A (zh) | 一种基于智能产品的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 |
CN203520299U (zh) | 一种定时开机控制电路 | |
CN207752441U (zh) | 一种软硬件开关机电路 | |
CN103592861A (zh) | 一种多功能单键开关电源管理系统 | |
CN102436413B (zh) | 板卡电源调试系统及调试方法 | |
CN201203775Y (zh) | 待机控制电路 | |
US11372470B2 (en) |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intelligent system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based on bluetooth device | |
CN203085882U (zh) | 一种智能遥控插排 | |
CN201425723Y (zh) | 双硬盘电源线路的切换开关 | |
CN201114445Y (zh) | 具有待机控制电路的电子设备 | |
CN203397130U (zh) | 一种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开关机电路 | |
CN103888556A (zh) | 一种家庭终端设备及家庭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 | |
CN213751063U (zh) | 一种串行通信总线的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04890035U (zh) | 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cpld电源管理电路 | |
CN112467863A (zh) | 血糖仪双电源切换通讯装置及方法 | |
CN203965892U (zh) | 一种家电开关控制装置 | |
CN105896662A (zh) | 单端口移动电源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158060U (zh) | 一种智能电源管理结构 | |
CN204680869U (zh) | 一种智能电源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