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8健康新聞網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問8健康新聞網
文:余昊璋 屏東明正耳鼻喉科診所主治醫師/柳營奇美醫院耳鼻喉科兼任主治醫師
「避免自己挖耳朵,有需要醫生會清。」,這句話大概是耳鼻喉科醫生衛教病患,回饋感最差的一個,很是挫折,大家都會反駁説:「很癢吔,不挖忍不住!」、「耳屎不挖,塞住怎麼辦?」、「洗完頭耳朵有水,要用棉花棒吸乾呀!」⋯⋯。
但事實是:
1、沒有挖耳屎,就沒有傷害!急性外耳炎大多都是自己「挖」出來的。
2、為了止癢挖耳朵,只會愈挖愈癢!
耳垢有保溼表皮功能,耳道不乾就不會癢。
3、洗完澡不用挖耳朵吸水!
健康耳道可自行排水,排不出的水靠體溫就可以蒸發了。
4、自己挖得到的耳屎不用挖,自己挖不到的耳屎不能挖!
耳道上皮的移行功能可自行將耳垢清除,另外耳垢本身帶微酸、還可抗菌呢!
常用的鼻噴劑有兩種,一種是鼻黏膜血管收縮劑,另外一種是含有類固醇成分的鼻噴劑。
鼻黏膜血管收縮劑:一般藥局就可以買得到,標榜不含類固醇,可以立即緩解鼻塞,噴了就會通,常常一試成主顧,病患總是説:「不噴就鼻塞睡不著覺!」,因此濫用造成鼻肉裡的血管彈性疲乏,無法順利收縮,反而鼻塞更嚴重,稱之為「反彈性鼻炎」,此類藥品仿單上有註明「不應長期連續使用超過七天」,只是一般民眾易忽略警語,雖然是改善急性鼻塞最有效的藥品,但使用時機與副作用應多加強說明才是。類固醇鼻噴劑:針對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可以改善鼻黏膜的發炎現象,雖然作用效果較慢,但安全性高,低副作用,只是一般民眾,聽到「類固醇」三個字,就棄之如敝屣、畏之如虎狼,其實用噴的類固醇,大多只局部作用在鼻黏膜,進入人體循環中的量少之又少,研究報告顯示用在孩童身上不會顯著影響到生長發育,且能緩和因鼻炎所引發的不舒服與併發症,在醫生的指示下使用是很安全的。
藥品的使用,千萬別只憑自己的感覺或喜好,多與醫師或藥師討論,此外,藥物就是藥物,若沒使用的必要,可以不用就不要用,「藥用的好是新郎、藥用太重像牛郎、藥用不對變流氓」。
老是覺得喉嚨卡卡,明明喉嚨沒東西,卻一直有異物感,吞之不下也咳不出來,喉嚨常常不舒服,變成習慣性清喉嚨,擾己擾人。
喉嚨卡卡(異物感)的可能原因很多,鼻部、扁桃腺、聲帶、頸椎、甲狀腺、食道、胃部疾病都有可能,其他如內分泌、自律神經失調,焦慮、壓力等等都有相關,一般而言,此類症狀常診斷為「慢性咽喉炎」,最常見的病因為以下三類:
1、鼻涕倒流:包括「過敏性鼻炎」與「鼻竇炎」等。2、咽喉胃酸逆流:與一般常聽到的「胃食道逆流」不同,不一定會有胸口灼熱感(火燒心)或明顯的胃酸逆流感,但逆流的胃酸造成喉嚨的慢性發炎。
3、與焦慮、壓力相關的咽喉緊張症:話講多了就會有症狀,一直清喉嚨,放個長假又什麼不舒服都沒有。常見於老師、業務、醫生、服務業等上班需要一直講話的族群。
喉嚨發炎時,一直清喉嚨的動作只會增加聲帶的負擔,使病情惡性循環,就像受傷破皮的傷口在要好不好之際,不去正確的潤敷,反而一直不當的搔抓一樣!
喉嚨保健四大良方:少量多次喝溫開水潤喉,吃好吃對防胃食道逆流,輕聲細語練習腹式發音,戒煙禁酒調整生活作息。
其實正確的養生方法都是老生常談,但人生實在太多身不由己,不然醫生早就失業吃土去了,身體不舒服,勿信偏方,還是找醫生看看吧!
【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余昊璋醫師】明知挖耳朵不好卻控制不了?談耳鼻喉科的三大「身不由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