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族
草莓族是起源於臺灣的中文新詞,通常指1980年代出生的臺灣人,即俗稱七年級生。偶爾也會泛指七年級生之後的所有年輕人。[1][2][3]該詞主要指責年輕人像草莓空有外表,但卻難以承受壓力與挫折[2][4][5]。除此以外,也有指責年輕人不願服從長輩、權威者或團體等[6][7][8];或是被寵溺、自私、傲慢、工作怠惰等。[9][10]
概論
[编辑]「草莓族」一詞最早出自翁靜玉著、1993年出版的《辦公室物語》一書,用來形容1960年代出生的臺灣人世代。從1990年代開始,在大學生逐漸擴張、世代觀念變遷、以及臺灣媒體大量引用翁靜玉著作下,該詞開始於臺灣社會間流傳。[6][11][12]
「草莓族」一詞被普遍視為極具冒犯性。2005年3月22日,臺灣一名婦人因肩痛求診,因療效不彰憤而怒罵醫生為「草莓族」。後經臺灣高等法院認為草莓族是指「年輕沒經驗禁不起挫折的人」、「屬於貶抑性詞彙」而的確貶低其名譽,而判婦人敗訴。[13]2012年,《遠見雜誌》與Yahoo!和無名小站共同調查當時青年對各種負面標籤的看法。結果顯示「草莓族」一詞是青年最厭惡、最想平反的標籤。[3]
約在2000年前後,媒體上也曾經流行「水蜜桃族」這樣的詞彙,用來描寫當時的年輕人,尤其是針對當時的「七年級生」。[14][15]
刻板印象
[编辑]評論
[编辑]周祝瑛認為「草莓族」的產生主因,是父母習慣以物質需求滿足小孩、而社會也過度注重物質,使得小孩長大缺乏心靈生活、自律精神與抗壓性,也不願為自己和他人負責。[4]時任教師詹孟傑則認為「草莓族」是因為小孩從小缺乏與失敗共處的經驗,並建議師長給小孩磨練與挑戰,讓小孩學會如何面對失敗並與之共處。[14]
與此對比,臺灣年輕人普遍對「草莓族」一詞反感。國立交通大學學生記者林潔在學生報紙《喀報》上,指責這個用詞「不負責任」,忽略1970年代到1980年代的臺灣社會背景。[17]梁家瑜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大專事工委員會發行、面向年輕人的《新使者雜誌》上,更批評臺灣企業令勞動條件惡化同時、還使用「草莓族」攻擊年輕人的行徑,如同出埃及記中奴役猶太人的法老。[19]《Career就業情報》的專欄作家臧聲遠則批判社會的工作條件惡化同時,還要以年紀為藉口剝削別人沒有道理可言。[6][11]
李維倫認為「草莓族」一詞的流行反應華人社會普遍敬老、貶抑年輕人現象的縮影。[8]阮曉眉與湯志傑則認為,該流行背後除了代表敬老精神取向外,還代表臺灣媒體與部份民眾對臺灣社會個體化與個人主義深感焦慮。[7]楊令瑜則認為媒體與該詞的流行有關,背後反映出媒體對年輕人他者化、[20]並帶有自身評價的傾向。[21]
參見
[编辑]資料來源
[编辑]腳註
[编辑]- ^ Rachel. The Strawberry Generation. sex.ncu.edu.tw. 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1 Jul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 2.1 2.2 楊令瑜 2023,第14頁.
- ^ 3.0 3.1 林珮萱. 青年最討厭被當成 草莓、啃老、低頭族. 遠見雜誌. 2012-07-30 (中文). | access-date=2024-07-16}}
- ^ 4.0 4.1 4.2 周祝瑛. 挫折容忍力與多元智慧. www.tmac.com.tw. 臺灣麥克. [2024-07-16].
- ^ 5.0 5.1 黃立立 2009.
- ^ 6.0 6.1 6.2 6.3 林宗弘 2014,第172頁.
- ^ 7.0 7.1 7.2 阮曉眉 2014,第55頁.
- ^ 8.0 8.1 李維倫 2020「草莓族」與「啃老族」等名稱在大眾媒體一再出現,透露出對年輕人貶抑是一種理所當然。
- ^ Schott, Ben. Strawberry Generation. Schott's Vocab (column). The New York Times. 30 November 2008 [202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4).
- ^ Strawberry generation. People's Daily Online. 7 January 2010 [202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3).
- ^ 11.0 11.1 臧聲遠 2003.
- ^ 楊令瑜 2023,第14-15頁.
- ^ 《罵醫師「草莓族」 判賠2萬登報道歉》,蘋果日報,2007年9月8日
- ^ 14.0 14.1 詹孟傑 2015.
- ^ 身體當工具 「水蜜桃族」性愛錯亂. [201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5).
- ^ 楊令瑜 2023,第21頁.
- ^ 17.0 17.1 林潔 2008.
- ^ 林珮萱 2012.
- ^ 梁家瑜 2016.
- ^ 楊令瑜 2023,第94頁.
- ^ 楊令瑜 2023,第98頁.
參考書目
[编辑]- 翁靜玉. 辦公室物語. 臺北市: 就業情報. 1993. ISBN 957864504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論文期刊
[编辑]- 楊令瑜. 從新新人類到躺平族 — 分析臺灣年輕人自1990至2022年在報導中的再現與轉變 (学位论文). 國立台灣大學學位論文. 2023-01-01. doi:10.6342/ntu202300761 (中文(臺灣)).
- 林宗弘. 趙永佳; 蕭新煌; 尹寶珊 , 编. 台灣的民主轉型與世代政治,1995-2010 (PDF). 一衣帶水:台港社會議題縱橫談 (香港: 香港亞太研究所). 2014: 171–214. ISBN 9789624415988.
- 阮曉眉; 湯志傑. 石瑞仁 , 编. 從台灣社會的演變探討個體化風險的問題 (PDF). 風險社會︰個體化的德國當代藝術新世代 (台北市: 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 2014: 52–59.
- 黃立立. 草莓族與啃老族?談青年過度依賴現象與輔導策略. 諮商與輔導. 2009: 10–13. doi:10.29837/CG.200908.0006.
- 詹孟傑. 教孩子面對失敗. 師友月刊. 2015, (574): 45–48. doi:10.6437/EM.201504_(574).0010.
- 梁家瑜. 在《過勞之島》安慰拉結. 新使者. 2016, (154): 57–58.
網路來源
[编辑]- 林潔. 「草莓」學生談政治 態度大不同態度大不同 (PDF). 喀報. 2008-11-21 [2024-07-16].
- 臧聲遠. 六、七年級生,你為何不生氣?. Career就業情報網. 2003-09-20 [200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8).
- 李維倫. 《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上):「尊老年,貶青年」論述源於華人家庭主義.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20-11-17 [2024-07-1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