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女性主義
外觀
女性主義(或稱女權主義)是指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在對社會關係進行批判之外,許多女性主義的支持者也着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婦女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了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着重在性別政治、權力關係與性意識(sexuality)之上。女性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投票權、代表權、性騷擾、性別歧視、同性戀、跨性別與性暴力等等的議題。女性主義探究的主題則包括歧視、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關於性的物化)、身體、家務分配、壓迫與父權。
女性主義的觀念基礎是認為,現時的社會建立於一個男性被給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權的父權體系之上。
現代女性主義理論主要、但並非完全地出自於西方的中產階級學術界。不過,女性主義運動是一個跨越階級與種族界線的草根運動。每個文化下面的女性主義運動各有其獨特性,並且會針對該社會的女性來提出議題,比如蘇丹的殘割女性生殖器(genital mutilation)或北美的玻璃天花板效應。而如強姦、亂倫與母職則是普世性的議題。
更多關於女性主義... |
特色條目
《女教論》(英語:Thoughts on the education of daughters: with reflections on female conduct, in the more important duties of life)是英國女權主義者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出版的第一本書,1787年由沃斯通克拉夫特友人約瑟夫·約翰遜(Joseph Johnson)出版。該書為英國新興中產階級提供女教建議,體裁為行為指南(conduct book)。該書內容以品行禮儀為主,但也包含基本的育兒指導,如撫育嬰兒等。 |
特色圖片
伊麗莎白二世(英語: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為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及英聯邦16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登基於1952年2月6日(加冕於1953年6月2日),伊利沙伯二世是目前在世的在位時間第2長的國家元首(僅次於1946年即位的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同時也是英國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僅次於維多利亞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63年又七個月)。以她為國家元首的國家中大約生活着1.25億人。她也是英聯邦元首。
當年今月
特色人物
瑪麗·雪萊(英文:Mary Shelley,原名瑪麗·葛德文,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1797年8月30日-1851年2月1日)為英國著名小說家、短篇作家、劇作家、隨筆家、傳記作家及旅遊作家,因其1818年創作之《弗蘭肯斯坦》(或譯科學怪人)而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她是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和哲學家珀西·比希·雪萊之妻,她亦有幫助她的丈夫編輯和推廣他的作品。雪萊的父親是政治哲學家威廉·戈德溫,母親是女權主義者和哲學家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你知道嗎
分類
維基專題
歡迎參與
特色內容
特色條目
優良條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