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术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8月1日) |
权术或称权谋,是君主或者领导人为达目的、而使用的权谋智巧的手段,这种手段往往涉及操纵他人和欺骗,且有时未必正当。
所谓的心机与权术息息相关。另外权术常与政治相关,但权术并非政治的核心,权术的使用也未必仅限于狭义的政治领域;此外,权术、心机、算计等,被认为是站在诚信的对立面,如《宋史‧徐谊传》就提到徐谊曾上奏说:“上古三代的圣王,他们有的是至高的诚信,而不用权术。因此若把诚信推到最高,就可以让品德达到与天齐平的程度。”[1]
欧美
[编辑]欧美的权术观主要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马基维利为代表,其权术观主要在其钜著《君王论》中,有“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双重角色”等要点。
马基维利提出,君王应该要“狮子般凶猛”与“狐狸般狡猾”,唯有依靠自身的实力,才可解决统治危机。君王如果希望巩固自己的实力,就不要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政治无道德,应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君王务必把要负责任的事情委诸他人办理,出错时将责任推卸干净,并把布惠施恩的事情由自己掌管,让臣下感激不尽。此外,君王要使臣下感恩戴德之外,也得要避开谄媚的奸佞小人。
时至今日马基维利主义(英语:Machiavellianism),在政治哲学中是一个假想的贬义词。心理学上也有马基维利主义。
中国
[编辑]在中国史上政治界必备的权术,也可以称之为“为人之道”、“驭下之道”、“迎上之道”。
中国的权术观主要以法家代表。法家分“法”(商鞅)、“术”(申不害)、“势”(慎到)三派,三派都有权术成分,而申不害的“术”,即完全是权术。 韩非的《韩非子》一书中,则将三派集大成,尤其韩非的权术观点,也融合了道家思想。
韩非的权术是一种君王“潜御群臣”的策略,分为积极之术(如“任能为官”)和消极之术(如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还有故意说反话,“倒言反事”来试探臣下等)。[2]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宋史‧徐谊传》:“知徽州,陛辞,属光宗初受禅,谊奏:‘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至诚不息,则可以达天德矣。’”
- ^ 试论中西方政治监督目标和实践的差异. 2006-02-23 [2012-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5) (中文(中国大陆)).
这是一篇与政治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