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处
外观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業處(巴利語:kamma-ṭ-ṭhāna;梵語:karma-s-thāna),佛教術語,本指工作處、職業[1];“業”(kamma)指:造作、行為、工作,“處”(ṭhāna)指:位置,環境,因素,站立在,停留,“業處”即造作、行為、工作之處所、因素;在南傳佛教巴利註釋書和清淨道論中,特別用來指禪修時心所關注的處所[2]。巴利語系佛教論典《清淨道論》舉出四十種,稱爲四十業處[3]。
分類
《清淨道論》將業處分為止业处(巴利語:samatha-kammaṭṭhāna)与观业处(巴利語:vipassanā-kammaṭṭhāna)两大类。[3]修止的方法是集中專注在同一對象上,讓心趨向於安樂、一境 。修觀的方法是觀察、分析、抉擇對象。
止業處
四十業處,是四十種修止時心的著落處,即心關注點在何處[3]。
- 十遍
- 地、水、火、風、青、黄、赤、白、光明、限定虚空
- 十不凈(墓園九相、不淨觀、白骨觀)
- 膨張、青瘀、膿爛、断壞、食残、散乱、斬斫離散、血塗、蟲聚、骸骨
- 十随念
- 佛、法、僧、戒、施、天、死、身至、安般、寂止
- 四無量心(四梵住)
- 慈、悲、喜、捨
- 四無色界
-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 食厭想
- 四界分別(四界差別)
- 地・水・火・風
觀業處
修智慧就是修毗婆舍那觀。觀的業處是如實存在的蘊、處、界等(真實作意),不同於修止的假想對象(勝解作意)。
- 五蘊
- 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 十二處
- 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
- 十八界
- 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 二十二根
-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根,男根,命根,意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 四諦
- 苦聖諦、集聖諦、 滅聖諦、道聖諦
- 十二緣起
-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安那般那念業處
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是十隨念之一,指通過細緻地關注呼吸的一入一出,澄清蕪雜的妄想,顯現內在光明,培養定力的一種修行法門。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业处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門,也是根機普適的禪修入門法,以此為例解釋何謂“禪修時心的著落處”。
- 呼吸本身就是造作,是一種业处,故說专注呼吸,细致地观察一入一出,也就是專注业处。
- 专注点再具体一点,是指鼻头一带区域,将心落在自己的鼻头处,不落在任何外境,也不随便移动到其他部位,这样可以一直保持专注,止住妄想。[2]
註释
- ^ 《中部·婆羅門品·蘇玻經》:「學生婆羅門!猶如大工作、大義務、大作務、大勞力的農耕工作處(kasiyeva-kammaṭṭhāna),當失敗時有少果。同樣的,學生婆羅門!大工作、大義務、大作務、大勞力的居家工作處(gharāvāsa-kammaṭṭhāna),當失敗時有少果。學生婆羅門!猶如大工作、大義務、大作務、大勞力的農耕工作處,當成功時有大果。同樣的,學生婆羅門!大工作、大義務、大作務、大勞力的居家工作處,當成功時有大果。學生婆羅門!猶如少活動、少義務、少作務、少勞力的買賣工作處(vaṇijjā-kammaṭṭhāna),當失敗時有少果。同樣的,學生婆羅門!少活動、少義務、少作務、少勞力的出家工作處(pabbajjā-kammaṭṭhāna),當失敗時有少果。學生婆羅門!猶如少活動、少義務、少作務、少勞力的買賣工作處,當成功時有大果。同樣的,學生婆羅門!少活動、少義務、少作務、少勞力的出家工作處,當成功時有大果。」
《中阿含·梵志品·鸚鵡經》:「摩納!若在家者有大災患,有大鬥諍,有大怨憎,行正行者,得大果報,有大功德,猶如田作有大災患,有大鬥諍,有大怨憎,行正行者,得大果報,有大功德。如是,摩納!若在家者亦復如是。摩納!出家學道少有災患,少有鬥諍,少有怨憎,行正行者,得大果報,有大功德,猶如治生少有災患,少有鬥諍,少有怨憎,行正行者,得大果報,有大功德。如是,摩納!出家學道亦復如是。」 - ^ 2.0 2.1 上座部佛教百科【業處】. [2019-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4).
- ^ 3.0 3.1 3.2 覺音尊者《清净道论·第三·说取业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