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修订间差异
小 机器人: 1个讨论已移除,其中1个讨论已存档;已保留的讨论中0个已修改 |
LuciferianThomas(留言 | 贡献) 标签:2017版源代码编辑 |
||
第245行: | 第245行: | ||
== Phu Phra Bat的译名问题 == |
== Phu Phra Bat的译名问题 == |
||
{{archive top|result=moved by Iokseng--'''[[U:LuciferianThomas|<span style=color:#b00>路</span>]][[UT:LuciferianThomas|<span style=color:#b00>西</span>]][[Special:用户贡献/LuciferianThomas|<span style=color:#b00>法</span>]][[路西法主義|<span style=color:#b00>人</span>]]''' 2024年8月1日 (四) 03:14 (UTC)}} |
|||
如题,在新德里举办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泰国的[[朴菩蝙蝠歷史公園|Phu Phra Bat]]获选入列,势必使其知名度提升、在维基百科的搜索数量增加。然而此地的中文译名「朴菩蝙蝠」过于离谱,即使有泰国观光局背书,也不能认为将泰语的「Bat」按英语译为「蝙蝠」是合理的译法(这个中文名完全可能是观光局职员机翻的结果)。在此地申遗成功的背景下,如不尽早改正译名,则将来恐怕约定俗成,再无改正机会。现在已经出现一些新闻引用「朴菩蝙蝠」的名称,在[[Talk:朴菩蝙蝠歷史公園|条目讨论页]]中还能见到据此反对移动条目的意见。我了解维基百科不作原创研究的原则,然而这一翻译如前所言实在离谱,故此我将此问题提报互助客栈,希望各位发表看法。 |
如题,在新德里举办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泰国的[[朴菩蝙蝠歷史公園|Phu Phra Bat]]获选入列,势必使其知名度提升、在维基百科的搜索数量增加。然而此地的中文译名「朴菩蝙蝠」过于离谱,即使有泰国观光局背书,也不能认为将泰语的「Bat」按英语译为「蝙蝠」是合理的译法(这个中文名完全可能是观光局职员机翻的结果)。在此地申遗成功的背景下,如不尽早改正译名,则将来恐怕约定俗成,再无改正机会。现在已经出现一些新闻引用「朴菩蝙蝠」的名称,在[[Talk:朴菩蝙蝠歷史公園|条目讨论页]]中还能见到据此反对移动条目的意见。我了解维基百科不作原创研究的原则,然而这一翻译如前所言实在离谱,故此我将此问题提报互助客栈,希望各位发表看法。 |
||
第251行: | 第251行: | ||
:见条目脚注,2015年的中文文献有此译名。恐怕只能约定俗成,等待名从主人的变更。此外,[http://ggmeta.cgs.gov.cn/UploadFile/CountryResearchReport/TH.pdf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010年 亚洲卷:泰国]一份文件中,“……的地层命名为帕蝙(Phra Bat)组”。“普普拉巴特历史公园”在日本大宝石出版社的2008、2013年书籍中有称并详细介绍,不过其中原名写成Phu Phura Baat[https://postimg.cc/GBYW5bgQ]、Phu Phra Baat[https://postimg.cc/N9c3hZWw]?--[[User:YFdyh000|<span style="color:#0000DD;">YF</span>]][[特殊:用户贡献/YFdyh000|<span style="color:steelblue;">dyh000</span>]]([[User talk:YFdyh000|留言]]) 2024年7月31日 (三) 13:26 (UTC) |
:见条目脚注,2015年的中文文献有此译名。恐怕只能约定俗成,等待名从主人的变更。此外,[http://ggmeta.cgs.gov.cn/UploadFile/CountryResearchReport/TH.pdf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010年 亚洲卷:泰国]一份文件中,“……的地层命名为帕蝙(Phra Bat)组”。“普普拉巴特历史公园”在日本大宝石出版社的2008、2013年书籍中有称并详细介绍,不过其中原名写成Phu Phura Baat[https://postimg.cc/GBYW5bgQ]、Phu Phra Baat[https://postimg.cc/N9c3hZWw]?--[[User:YFdyh000|<span style="color:#0000DD;">YF</span>]][[特殊:用户贡献/YFdyh000|<span style="color:steelblue;">dyh000</span>]]([[User talk:YFdyh000|留言]]) 2024年7月31日 (三) 13:26 (UTC) |
||
{{archive bottom}} |
|||
== [[文革]]引号之疑 == |
== [[文革]]引号之疑 == |
2024年8月1日 (四) 03:14的版本
討論遞進機制試行案公示結束,進入試行期。 若您對試行期間的實行過程及相關規範有任何疑問,都歡迎在這裡提出。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
- [人事] SCP-2000、ATannedBurger、0xDeadbeef、S8321414、ASid获提名为管理员,Peacearth获提名为行政员、监督员,目前投票进行中,欢迎踊跃参与。
- [公告] 修订高风险模板指引导语、延长RfA提名窗口、修订IP封禁豁免权授予者方针、公佈管理人員任免案投票人數及調整地名命名常規的規定已經通過。
- [公告] 调整《WP:非原创研究#翻译》章节、去掉《消歧义》指引页中(非所有消歧义页面)描述项末的句号、取消部分模板中罗马化转写斜体格式、規限電視節目條目播放資訊、調整WP:列明來源及把最近逝世最後編輯工具加入維基百科:新聞動態候選正在公示,如有意見請儘快提出。
- [討論] 互助客栈方针区正在討論用户组自我除权、擴充ITNR獲選類別及GFDL相關規範加入,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討論管理人員任免制度檢討等事、本地部署安全投票及相关权限及关于仲裁委员会职权的疑问,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有用戶正就仲裁委員會成立後的管理人員解任機制徵求社群意見,請踴躍參與討論。
- [广告] 維基百科拉美月正在举办,欢迎参与。
存檔 | ||||||||||||||||||||||||||||||||||||||||||||||||||||||||||||||||||||||||||||||||||||||||||||||||||||||||||||||||||||||||||||||||||||||||||||||||||||||||||||||||||||||||||||||||||||||||||||||||||||||||||||||||||||||||||||||||
---|---|---|---|---|---|---|---|---|---|---|---|---|---|---|---|---|---|---|---|---|---|---|---|---|---|---|---|---|---|---|---|---|---|---|---|---|---|---|---|---|---|---|---|---|---|---|---|---|---|---|---|---|---|---|---|---|---|---|---|---|---|---|---|---|---|---|---|---|---|---|---|---|---|---|---|---|---|---|---|---|---|---|---|---|---|---|---|---|---|---|---|---|---|---|---|---|---|---|---|---|---|---|---|---|---|---|---|---|---|---|---|---|---|---|---|---|---|---|---|---|---|---|---|---|---|---|---|---|---|---|---|---|---|---|---|---|---|---|---|---|---|---|---|---|---|---|---|---|---|---|---|---|---|---|---|---|---|---|---|---|---|---|---|---|---|---|---|---|---|---|---|---|---|---|---|---|---|---|---|---|---|---|---|---|---|---|---|---|---|---|---|---|---|---|---|---|---|---|---|---|---|---|---|---|---|---|---|---|---|---|---|---|---|---|---|---|---|---|---|---|---|---|---|---|
| ||||||||||||||||||||||||||||||||||||||||||||||||||||||||||||||||||||||||||||||||||||||||||||||||||||||||||||||||||||||||||||||||||||||||||||||||||||||||||||||||||||||||||||||||||||||||||||||||||||||||||||||||||||||||||||||||
早於10日的討論將會由Jimmy-bot存檔。 |
發言更新圖例 |
---|
|
|
|
|
|
特殊狀態 |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
手動設定 |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您可在維基百科:回饋請求系統訂閱特定主題的徵求意見討論通知。 |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有新註冊用戶添加非第三方來源,中共鎮壓一方來源,稱關死去。該來源「中國反邪教網」係由中共專門鎮壓法輪功等信仰群體的610辦公室,於2017年成立。
今天傳主傳出逝世消息,留意到人物資訊模板的圖片臨近編輯戰,故發起討論。個人認同@Will629認為雲飛揚為最具代表性角色,而@Gnonich認為用圖並非只講代表性,未知選用《金玉瑤》劇照有何具體理據?--Factrecordor(留言) 2024年9月15日 (日) 12:54 (UTC)
我查看了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页12,根本没有“韩树峰则从王玄谟于晋末起家徐州从事,判定王家已在晋末定居徐州下邳,故王家应称为下邳王氏,而非太原王氏”这一句或者相似的描述——星辰之叹(留言) 2024年10月22日 (二) 06:08 (UTC)
Talk:西班牙國家航空 § 如何處理「Iberia」這一航空公司在上海市註冊成立並使用的名稱?
Iberia是西班牙的國家航空公司,於2016年6月進駐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並註冊成立「西班牙伊比利亞航空公司上海代表處」。其後,「西班牙伊比利亞航空公司上海代表處」於2019年1月更名為「西班牙國家航空公司上海代表處」。那這兩個名稱是如何處理?--楫交(留言) 2024年10月6日 (日) 08:03 (UTC)
Talk:西班牙國家航空 § 如何解決「Iberia」這一航空公司的法定名稱?(第一次)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 § 修订MOS:CS4D的指定样式表以允许使用「清朝」指代清国籍
今年2月,Wengier修订用于Wikipedia: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的{{指定样式表}},在清朝样式中加入{{QIN-1862}}
( 清朝)、{{QIN-1889}}
( 清朝)、[[清朝]]
(清朝)三种样式。原先样式表只有「大清」二字,修订后允许使用「清朝」二字。我认为这笔修订应该走公示程序,因此回退并在此重新提出。先前讨论见Talk:清朝#关于清朝相关称谓。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9月14日 (六) 00:12 (UTC)
条目名为“中国地理”,但通篇介绍的内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就是“中国大陆地理”——即少部分涉及主权声索等问题时实质上是在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用“中国”一词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违规;其余不涉及主权等问题时则是单纯介绍中国大陆这片区域的地理,用“中国”一词代表了“中国大陆”,违规。如果是一般的条目,只消将条目名移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或“中国大陆地理”然后明确介绍范围即可。但“中国地理”本身是极重要的“中国”类条目,更是《中国》条目《地理》章节的主条目,可以说中维必须要存在一个名为“中国地理”的条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维“中国”一词的“地理”涵义(类似{{中国历史}}模板和《中国历史》条目对明确中维“历史意义的‘中国’一词指什么”的重要性)。综上,该如何处理本条目?或者说,在中文维基百科,“中国”一词的地理涵义是什么?--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25日 (三) 19:25 (UTC)
我查看了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页12,根本没有“韩树峰则从王玄谟于晋末起家徐州从事,判定王家已在晋末定居徐州下邳,故王家应称为下邳王氏,而非太原王氏”这一句或者相似的描述——星辰之叹(留言) 2024年10月22日 (二) 06:08 (UTC)
Template talk:Country data Afghanistan § 阿富汗国旗
@向史公哲曰近日修改了阿富汗国家数据(Template:Country data Afghanistan),将国旗修改为塔利班旗帜,我猜他没有处理应该挂三色旗的地方,因为我在2013年地震列表看到了错误的旗帜。请求社群讨论是否维持该笔编辑;若维持,请及时修正错误旗帜。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6日 (六) 16:53 (UTC)
Template talk:Lang-grc § 为Lang-grc模板引入多调(polytonic)样式
建议为{{lang-grc}}引入{{Script/Greek}}使用的多调希腊语样式。毕竟古希腊语肯定是用的多调正字法。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9日 (三) 05:44 (UTC)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媒體、藝術與建築
Talk:翡翠台電視劇集列表 (2020年代) § 關於播出與待播出列表的意見
- @Pyruvate,若有來源應直接放於條目內容中,不必放於編輯摘要。
- 那些發表小道消息的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非官方帳號,並非維基接納的可靠來源。
- 對於未發生(未正式播出)的電視內容,我主張採取嚴格的態度。對維基來說,當然什麼都應該有來源,但我不是那麼執著規則,為法律的存在而去執法的人。之所以有此取態,是因為我知道這些維基條目是在維基外受到關注的,真會影響讀者的。一個已發生的事實,若然寫錯了,不少人會知道並予以修正,所以我沒那麼着緊;但一個未發生的小道消息,就很少人敢去處理,只會造成不必要的疑惑;而事實上TVB劇集條目被寫上明顯或不明顯惡作劇內容,屢見不鮮,活躍編者也大多不尊重維基的方針。因此我主張嚴格對待,即來源必須來自主流傳媒或由電視台官方公開發佈,沒來源的內容想也不用想立即刪除,甚至作破壞論,增加半保護的機會(減低IP用戶隨意編輯的機會),唯有這樣才能有助養成放來源的習慣。
- 對於尚未播出但已有較可靠播出消息的劇集,如8月31日的戀上西沙,我認為預計播出日期還遠的一律留在「完成拍攝」列表,可在備註一欄寫上預計播出日期及來源。至預計播出日期一星期前才開始移至播出列表。因以往曾有官方臨時更改播出計劃的先例。副知@Rastinition@Manchiu
--Factrecordor(留言) 2024年7月13日 (六) 10:46 (UTC)
本條目的「李香蘭(山口淑子)早期版本」、「渡邊はま子(渡辺はま子)/霧島昇早期版本」、「翻唱版本」三個章節全都是瑣碎且無來源的流水帳,並且有許多如「1969-01-00」、「1991-00-00」奇怪的日期標記。敝人建議刪除這三個明顯不合適的章節,並請@Alfred Au君不要再花費時間與精力恢復或編輯它們,不知社群意見如何?-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4年9月29日 (日) 00:28 (UTC)
網站沒了,但是找不到任何倒閉的報道。--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0月1日 (二) 09:49 (UTC)
WikiProject talk:中国文化遗产 § 最新要求: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名录身份重叠的,以后要调整成只留一个身份
据今天发布的《国家文物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妥善解决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的身份重叠和保护管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文物部门要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名录进行校核比对,涉及身份重叠的,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依规调整,使保护对象身份具有唯一性,落实更严格的保护管理要求。
中文维基百科这边也涉及到一些条目同时挂着文物保护单位的模板和历史建筑的模板,这个新规出来以后,我们要不要也进行相应调整,把拥有双重身份的建筑条目改为只留文物保护单位模板?——— 红渡厨(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2日 (二) 10:38 (UTC)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 § 修订MOS:CS4D的指定样式表以允许使用「清朝」指代清国籍
今年2月,Wengier修订用于Wikipedia: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的{{指定样式表}},在清朝样式中加入{{QIN-1862}}
( 清朝)、{{QIN-1889}}
( 清朝)、[[清朝]]
(清朝)三种样式。原先样式表只有「大清」二字,修订后允许使用「清朝」二字。我认为这笔修订应该走公示程序,因此回退并在此重新提出。先前讨论见Talk:清朝#关于清朝相关称谓。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9月14日 (六) 00:12 (UTC)
Talk:山海公民拆樑行動 § 山海公民拆樑行動條目需要清理,許多內容在2024年基隆市市長謝國樑罷免案呈現即可
@AverageRedditUser、Kanshui0943: 山海公民拆樑行動是以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為主旨的社會活動,有關罷免相關的內容(可能包括"罷免理由"及"罷免行動"),應該在2024年基隆市市長謝國樑罷免案呈現即可,不太需要在此處重複提及。想問問看大家的意見。謝謝大家。--Wolfch (留言) 2024年10月13日 (日) 23:59 (UTC)
Template talk:Country data Afghanistan § 阿富汗国旗
@向史公哲曰近日修改了阿富汗国家数据(Template:Country data Afghanistan),将国旗修改为塔利班旗帜,我猜他没有处理应该挂三色旗的地方,因为我在2013年地震列表看到了错误的旗帜。请求社群讨论是否维持该笔编辑;若维持,请及时修正错误旗帜。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6日 (六) 16:53 (UTC)
有新註冊用戶添加非第三方來源,中共鎮壓一方來源,稱關死去。該來源「中國反邪教網」係由中共專門鎮壓法輪功等信仰群體的610辦公室,於2017年成立。
Draft:創世記。我根据英文维基百科翻译了本条目,并且根据目前的条目进行补充,请大家看看。感觉这个比目前的条目要更加中立,同时也欢迎熟悉基督教的人来完善翻译。如果没什么争议的话可以发布。--The Puki desu(留言) 2024年9月28日 (六) 10:20 (UTC)
User talk:Msgrjustin § 关于天主教宗教人物词条编写相关问题,现征求大家的意见
近来,我有收到许多维基人在我的讨论页上留言,有本人此前汇编的有关天主教会的教宗,枢机主教,主教在履行牧职期间所开展的相关牧灵访问是否应当被编列在词条内表达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因此,特向广大维基人征求意见,希望大家能提一些意见建议。谢谢--Msgrjustin(留言) 2024年10月3日 (四) 17:53 (UTC)
Talk:2022年世界中學生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 § 有關此條目(及相關條目)的問題
- 目前中文維基還沒有2022年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的資料, 該條目在英文維基有en:2022 Summer Gymnasiade, 但內容很簡略, 在還沒有運動會條目之前就建立代表團條目, 在順序上有點怪。
- 目前代表團獎項,得獎人以及代表團成員都沒有參考資料, 比較不妥--Wolfch (留言) 2024年9月27日 (五) 04:23 (UTC)
Talk:山海公民拆樑行動 § 山海公民拆樑行動條目需要清理,許多內容在2024年基隆市市長謝國樑罷免案呈現即可
@AverageRedditUser、Kanshui0943: 山海公民拆樑行動是以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為主旨的社會活動,有關罷免相關的內容(可能包括"罷免理由"及"罷免行動"),應該在2024年基隆市市長謝國樑罷免案呈現即可,不太需要在此處重複提及。想問問看大家的意見。謝謝大家。--Wolfch (留言) 2024年10月13日 (日) 23:59 (UTC)
WikiProject talk:中国文化遗产 § 最新要求: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名录身份重叠的,以后要调整成只留一个身份
据今天发布的《国家文物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妥善解决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的身份重叠和保护管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文物部门要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名录进行校核比对,涉及身份重叠的,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依规调整,使保护对象身份具有唯一性,落实更严格的保护管理要求。
中文维基百科这边也涉及到一些条目同时挂着文物保护单位的模板和历史建筑的模板,这个新规出来以后,我们要不要也进行相应调整,把拥有双重身份的建筑条目改为只留文物保护单位模板?——— 红渡厨(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2日 (二) 10:38 (UTC)
用于表示日本节庆活动的“祭”是否可以视为恰当的中文用法
看到将“Category:琉球節日”改为“Category:沖繩縣的祭”现象,产生的疑惑--苞米(☎)💴 2024年6月14日 (五) 09:14 (UTC)
- 你成功勾起了我对“纪”这个字的心理阴影。--MilkyDefer 2024年6月14日 (五) 12:22 (UTC)
- 大草,你是在说这个?--BigBullfrog(𓆏) 2024年6月16日 (日) 18:38 (UTC)
- 不应视为中文。汉语“祭”无此用法(可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国语辞典》《辞源》等等)。--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14日 (五) 12:33 (UTC)
- 如果此處的祭如同戰祭、豐年祭,是指慶典或活動的話,可參見《教育部異體字字典》釋義五。[3]--夜月辰星(留言) 2024年6月14日 (五) 12:44 (UTC)
- 如果此處討論的是Category名的話,或許可以參照Category:日本鐵路公司,條目名使用特例的鐵道,而Category名則用慣例的鐵路。--夜月辰星(留言) 2024年6月14日 (五) 12:57 (UTC)
- 既然《教育部异体字字典》给出了这个义项,那么说明“祭”在汉语中确实可以表示“庆典活动”的意思,但我仍不认为可以用来作标题,理由有三:一、《异体字字典》没有给出词性说明,不过从例句(例词)为「雪祭」、「海洋祭」、「音樂祭」等来看,“祭”表示此义时可能只能用作词缀(例如“作者”“读者”的“者”字、“产业化”“绿化”的“化”字等),“冲绳县的祭”中“祭”直接作为成词语素,这可能是不合法的,至少很不符合语感;二、目前只有台湾的词典给出这种用法,可能不是所有汉语地区广泛的用法;三、即便在中国大陆等地区的词典中找到了这种用法,用“祭”来表示庆典活动在汉语中仍是不常见的,完全可以用更常见的方式来表达。--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14日 (五) 12:57 (UTC)
- 这两个节日名称本来就是沿用日治时期的日文写法吧?--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7月8日 (一) 05:03 (UTC)
- 意味不明啊?維基人接納某些活動常用名稱為中文就算了,分類可以自己命名就或許不必如此了吧?不過日本相關分類好像都這樣,有整體考慮必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6月14日 (五) 12:47 (UTC)
- 可以改用祭典。--AT 2024年6月14日 (五) 13:20 (UTC)
- 中文普通名词“节日”不应换成日语的“祭”,并非是专有名词。现代标准汉语中“祭”一般是祭祀的意思。反对使用祭典,祭典不是節日。百科全书面向的是普通的中文读者。--Kethyga(留言) 2024年6月14日 (五) 14:05 (UTC)
- 條目祭 (日本)在2007年由武藏創建並使用了「祭」,分類:日本的祭>分類:日本各都道府县的祭>……亦依從了這樣的命名。如需更改應一併更改,可使用「祭典」。--紺野夢人 2024年6月14日 (五) 14:08 (UTC)
- 如果祭是普通日语词汇而非有特别意义和限定,不应这样用。--YFdyh000(留言) 2024年6月14日 (五) 14:13 (UTC)
- 同意Kethyga君,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可以,但Category:沖繩縣的祭不行,因為前者是專有名詞,而且用「祭」表達活動或慶典仍不是中文圈普遍的用法。固然語文是活的、會改變、會交流的,語文也可以有外來語,但此種用法尚未成為中文外來語。-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4年6月14日 (五) 15:26 (UTC)
- 应该是一种日文汉字借入中文汉字语境的情况,但仅限于专用名词化(例如札幌雪祭等),如果作为一个独立语素作为其他语素的被修饰对象,类似上述举例,应该没有对应类似“节日”、“祭典”的意思,可能需要对应替换为相应语言的独立语素“节日”或者“祭典”。——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15日 (六) 00:53 (UTC)
- 但纠结下去的话,“祭”在中文汉字的语言有“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供奉鬼神或祖先”的意思,对应日文汉字其意思也有类似的语义:因为日本这些“祭”的前身有相当是与“供奉鬼神”等的仪式。——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15日 (六) 00:53 (UTC)
- 經我再三考慮,我建議全面廢除「日本的祭」以下所有分類,改以「神道祭事」取代(有需要的話可再按都道府縣細分),與神道無關的如札幌雪祭等則劃入日本年度活動(有需要的話可再按都道府縣細分),只有明確區分祭典和活動才能解決目前的問題。--AT 2024年6月15日 (六) 08:52 (UTC)
- "祭"可以作爲日語漢字直接引入漢語的外來詞。--小河仔(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10:22 (UTC)
- 未经词典等收录,不得人为“引入”外来词,这属于原创研究(原创新词)。另外,您是新注册用户,第一条编辑便是在条目探讨内突然回复,这是为何?(这种现象难免令人多想,故需确认)--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10:29 (UTC)
- 在編輯條目時看到了互助客棧。--小河仔(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10:30 (UTC)
- 上一条回复是您的第一笔编辑。按理说,新用户并不熟悉客栈。如您有其他主账号,还请根据WP:傀儡政策公开。若真是新注册用户,那可以忽略我说的。--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10:33 (UTC)
- 我剛剛接觸互助客棧,覺得很新奇,像BBS論壇一樣。--小河仔(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10:39 (UTC)
- 哦哦,好的。欢迎来到维基百科。--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10:45 (UTC)
- 我剛剛接觸互助客棧,覺得很新奇,像BBS論壇一樣。--小河仔(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10:39 (UTC)
- 上一条回复是您的第一笔编辑。按理说,新用户并不熟悉客栈。如您有其他主账号,还请根据WP:傀儡政策公开。若真是新注册用户,那可以忽略我说的。--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10:33 (UTC)
- 在編輯條目時看到了互助客棧。--小河仔(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10:30 (UTC)
- 未经词典等收录,不得人为“引入”外来词,这属于原创研究(原创新词)。另外,您是新注册用户,第一条编辑便是在条目探讨内突然回复,这是为何?(这种现象难免令人多想,故需确认)--自由雨日(留言) 2024年6月26日 (三) 10:29 (UTC)
- 但纠结下去的话,“祭”在中文汉字的语言有“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供奉鬼神或祖先”的意思,对应日文汉字其意思也有类似的语义:因为日本这些“祭”的前身有相当是与“供奉鬼神”等的仪式。——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6月15日 (六) 00:53 (UTC)
- 据我所知,“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作为一个词使用,即使在日本文化相关的语境下也是如此。因此即使表示日本节庆活动的“祭”可以视为恰当的中文用法,“XX节日”也不宜改为“XX的祭”。--CuSO4 · 龙年大吉 2024年6月15日 (六) 17:12 (UTC)
- 也許從分類命名一致性出發,所有相關分類都應該使用「節日」為後續。現在Category:各國節日分類之下,也就是「日本的祭」顯得獨行獨立。
- 看了一下日維,對方是ja:Category:各国の祭,日本的分類有點過分名從主人。--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6月16日 (日) 01:36 (UTC)
- 日本節日是可以有的,但是這不等同於祭,例如御盆節本身是個節日,而非祭,盡管在這些節日期間很大機會舉行各種各樣祭,兩者還是不對等的。因此,神道祭事本身也不打算歸類至各國節日,日本節日則應該是日本年度活動的子分類。--AT 2024年6月16日 (日) 09:48 (UTC)
- 就算是「Category:神道祭事」這個分類,在Category:宗教節日也顯得獨行獨立,其他都是「佛教節日」、「基督教節日」。對比其他語言維基,英維也是「Shinto festivals」(宗教名+festivals),日維是「神道行事」(宗教名+行事)。
- 還是上面說的
日本的分類有點過分名從主人
,感覺應該使用「分類命名一致性」處理一下。 - 就算不說XX祭這個問題,退一步講,當前應該先建立「日本節日」分類,沖繩縣的祭也應該恢復「琉球節日」。--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6月17日 (一) 02:22 (UTC)
- 「沖繩縣節日」與「琉球節日」是否有差別?嚴格意義上肯定有(後者傳統一些),但寬泛一些的分類是否也有?——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6月17日 (一) 06:36 (UTC)
- 琉球可以指曾經一個國家(琉球国),沖繩縣是現在日本一個行政區。當前的移動本來就很怪。
- 退一步說,未來有祭祀活動的分類,也應該另建「沖繩縣宗教節日」,在「沖繩縣節日」之下。
- 關係如下:
- 琉球節日》沖繩縣節日》沖繩縣宗教節日--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6月17日 (一) 08:01 (UTC)
- 琉球除了是个国家,还是个民族,“琉球节日”在当前语境中更应该不理解为琉球民族的节日--苞米(☎)💴 2024年6月17日 (一) 13:00 (UTC)
- 歡迎補充,那麼你是否支持改回「琉球節日」,以作為整合琉球文化相關節日的分類,再另建「沖繩縣節日」作為下行分類。--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6月17日 (一) 16:52 (UTC)
- 其實分類的話不用那麼嚴格,分類重新導向即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6月25日 (二) 10:58 (UTC)
- 琉球除了是个国家,还是个民族,“琉球节日”在当前语境中更应该不理解为琉球民族的节日--苞米(☎)💴 2024年6月17日 (一) 13:00 (UTC)
- 分類收錄的確實是沖繩縣的節慶,這樣命名是考慮到與d:Q8447345對應及與本站既有分類一致(隨討論結果同步修改)。琉球國是沖繩縣的建前歷史(類比Category:夏威夷州>Category:夏威夷州歷史>Category:夏威夷建州前历史>Category:夏威夷王國),琉球民族是來自這一地域的族群(類比Category:夏威夷州>Category:夏威夷原住民),這樣分類是可行的,如需細分也可再設立子分類。但這已經不是本則討論的主旨了。--紺野夢人 2024年6月18日 (二) 04:02 (UTC)
- 我翻了一些分類,明白為何有種違和感,因為中維有Category:亚洲各民族节日這個分類體系,英維沒有這個體系,你將一個原本是基於「各民族节日」建立的分類,轉換成「各國節日」。有點生搬硬套導致的違和感。--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9日 (二) 02:52 (UTC)
- 「沖繩縣節日」與「琉球節日」是否有差別?嚴格意義上肯定有(後者傳統一些),但寬泛一些的分類是否也有?——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6月17日 (一) 06:36 (UTC)
- 日本節日是可以有的,但是這不等同於祭,例如御盆節本身是個節日,而非祭,盡管在這些節日期間很大機會舉行各種各樣祭,兩者還是不對等的。因此,神道祭事本身也不打算歸類至各國節日,日本節日則應該是日本年度活動的子分類。--AT 2024年6月16日 (日) 09:48 (UTC)
上面討論都大致認為應該日本的相關分類統一為「Category:XX的節日」。如果沒有其他意見,會稍後進行操作。
「神道祭事」分類個人提出應該與其他「宗教節日」統一為「神道節日」,這個有其他看法嗎。--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5日 (五) 07:27 (UTC)
- 「的」字多不必。——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7月5日 (五) 07:30 (UTC)
- (-)反对更改神道祭事分類,祭事不是節日,例如葵祭僅僅是個別神社的儀式,在神道內沒有作為節日的共通性。另外,日本節日分類的設立仍然要考慮如何歸類,不是有個「祭」字就是節日。--AT 2024年7月5日 (五) 08:28 (UTC)
- 能否解釋一下,英維為何用festivals(en:Category:Shinto festivals),日維用ja:Category:神道行事(年中行事),而中維使用「祭事」一詞。
- 你不反對前面的吧,畢竟你也說
日本節日則應該是日本年度活動的子分類
。分出另一個「祭」作為下級分類是一回事,「日本節日」還是要有的。--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7日 (日) 02:07 (UTC)
- (-)反对「祭」不等於「節日」,參照《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祭」確實是中文用法。-Hierro) 2024年7月6日 (六) 16:31 (UTC)
- 认同“祭”不等同“节日”,但反对根据《教育部异体字字典》将其认定为“中文用法”,重复一下前面的论证:
一、《异体字字典》没有给出词性说明,不过从例句(例词)为“雪祭”、“海洋祭”、“音乐祭”等来看,“祭”表示此义时可能只能用作词缀(例如“作者”“读者”的“者”字、“产业化”“绿化”的“化”字等),“冲绳县的祭”中“祭”直接作为成词语素,这可能是不合法的,至少很不符合语感;二、目前只有台湾的词典给出这种用法,可能不是所有汉语地区广泛的用法;三、即便在中国大陆等地区的词典中找到了这种用法,用“祭”来表示庆典活动在汉语中仍是不常见的,完全可以用更常见的方式来表达。
另外为什么您的UTC时间超前1小时……——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6日 (六) 15:39 (UTC)
- 认同“祭”不等同“节日”,但反对根据《教育部异体字字典》将其认定为“中文用法”,重复一下前面的论证:
- 現在都國際化,讓我們直接看日本旅遊局的資料,有提供官方中文,日文「日本の祭りとイベント」,英文Japanese Festivals & Events,繁體中文是節慶活動、簡體中文是日本祭典与盛会。
- 個人合理懷疑目前「日本的祭」的翻譯是「日本の祭り」機翻,中文應該翻譯「節慶」或者「祭典」。--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7日 (日) 02:20 (UTC)
- 祭典不是指節日。--Daniel1023(留言) 2024年7月8日 (一) 05:09 (UTC)
- 從翻譯角度來說,我舉例的時日本給出的官方翻譯,「日本の祭りとイベント」其中一個官方翻譯就是「節慶」,可以理解為節日和慶典的縮寫。
- 上面很多關於「祭」的討論,都是中文語境的「祭」,變成語言考據的原創研究現場,「祭典不是指節日」這個問題也是如此。根本不是在討論「日本の祭り」的翻譯問題。
- 就我目前找到的資料來看,「日本の祭り」應該翻譯作「日本祭典」或者「日本節慶」,如果有人強調要「祭」,選用日本官方的簡體翻譯「日本祭典」更好。--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9日 (二) 01:52 (UTC)
- 祭典不是指節日。--Daniel1023(留言) 2024年7月8日 (一) 05:09 (UTC)
繼琉球節日,我再翻看了一些相關分類。明白一直存在的違和感在哪裡了。
有好幾套的分類系統,也由於不同編者的想法,導致一些概念和分類混在。Category:亚洲各民族节日這個分類方式搞出來的Category:日本傳統節日。實際操作上,英維是連「日本電影節」都歸到「日本節日」(請見en:Category:Film festivals in Japan)。按現在日本節日條目的說法,「日本節日包括日本的傳統節日、公共假日、主題日和地方祭典」,很直觀表達了「各國節日」這個分類方式要記錄什麼。Category:日本节日重複創建和刪除的記錄,可以看出各種想法衝突導致的混亂。
補充現狀:英維很早就將Matsuri(祭り)重定向到Japanese festivals(本地日本節日),而日維很早就把「祭り」重定向到ja:祭(本地節日)。
除了改名,也許需要在wikidata改變其他語言維基的關聯的分類,作為有很多知日派的中維,這裡也可以採用折中道路,建立兩個平衡分類,一個「日本節日」(日本的傳統節日、公共假日、主題日),一個「日本祭典」(日本各地祭典),達至遙遙領先,與眾不同。--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9日 (二) 09:39 (UTC)
- 如果沒有其他意見,會採用折中做法。--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19日 (五) 15:23 (UTC)
- (+)贊成。--AT 2024年7月20日 (六) 09:37 (UTC)
- (+)贊成。
- --Daniel1023(留言) 2024年7月21日 (日) 04:11 (UTC)
- @Nostalgiacn:屆時「祭典」與「節日」的母子分類關係?祭典算是一種節日吧,所以前者歸至後者?然後我可以協助恢復「日本節日」分類的編輯歷史。——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7月21日 (日) 08:22 (UTC)
- 「祭典」與「節日」為Category:日本年度活動的平行分類,恢復「日本节日」分類以對齊其他語言維基,減少混亂與不協調。--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21日 (日) 14:58 (UTC)
已經更新了相關分類,並在「日本節日」和「日本祭典」加入說明。
由於平衡分類的做法,原本「沖繩縣的祭」是用於記錄琉球傳統節日,沒有符合「祭典」,所以先恢復到原本的「Category:東亞傳統節日」和「Category:亚洲各民族节日」分類方式。日後如有這些沖繩祭典的條目,可以另建「沖繩縣祭典」分類歸納。
沖繩的分類涉及一個問題,法律上日本不承認有少數民族,實際上日本有少數民族。由於中維在兩岸問題的多年鑽研,所以對類似問題更為敏感,相關分類處理應該更為細膩,兼容一些中維獨有的分類系統。--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23日 (二) 03:22 (UTC)
中国大陆文物类条目命名中的“旧址”二字
前情提要:Talk:李凡诺夫公馆旧址#建议更名:“汉口季凡诺夫公馆”→“李凡诺夫公馆旧址”
U:Sanmosa阁下提出,“旧址”一般用于某组织现时仍然存在,但不在原址的情况
,我考虑后认为Sanmosa阁下讲的是有道理的,我同意他的观点。但同时考虑到此事可能涉及到大量文物条目的更名,兹事体大,特发至客栈寻求共识,若无异议,希望能将本条确立为方针或指引。--——— 红渡厨(留言・贡献) 2024年7月18日 (四) 14:03 (UTC)
- @YFdyh000:我看到你也表達了類似觀點,我認為你也應該參與這個討論。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18日 (四) 15:15 (UTC)
- 若條目以「文物保護單位」本身為主題,命名一般可跟隨官方。但若超出此範圍,包含更加豐富的歷史陳述,則「舊址」一詞則可儘量不用。——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7月18日 (四) 16:04 (UTC)
- “若条目以‘文物保护单位’本身为主题”,你这个意见在实务中不好判定。--——— 红渡厨(留言・贡献) 2024年7月19日 (五) 02:59 (UTC)
- 同Eric Liu。倾向旧址作别名留在条目序言和叙述中,而条目命名,取决于条目主要内容是被保护单位还是原单位沿革。--YFdyh000(留言) 2024年7月18日 (四) 16:13 (UTC)
- 「舊址」二字是以現在為中心的叫法,某種意義上跟地域中心問題一樣,只是維度從空間變成了時間而已。--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7月18日 (四) 17:07 (UTC)
- 乱解,旧址是指该地原来有什么组织事件,与这个组织现今存不存在、这个建物现今存不存在都没有关系。特别在文物条目,官方定名更加不容瞎改。->>Vocal&Guitar->>留言 2024年7月18日 (四) 23:46 (UTC)
- @Ohtashinichiro:官方名稱也是針對有關地點的現況而加上「舊址」等後綴。假如條目著眼於該設施(或者其用途)的整個歷史,我不認為這個官方後綴適用。--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7月19日 (五) 00:57 (UTC)
- 這或許是中國大陸的特殊用法吧,但這種意思在中國大陸以外是肯定不存在的。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19日 (五) 10:43 (UTC)
- 如果某个事物的原始专用名称就包括了“旧址”的话,那这部分就是这个专用名称的一部分,不应该忽略。——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19日 (五) 01:32 (UTC)
- 阁下不妨举个例子?--——— 红渡厨(留言・贡献) 2024年7月19日 (五) 03:04 (UTC)
- 例如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旧址、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19日 (五) 06:34 (UTC)
- 中華全國總工會(與黃埔軍校,某程度上)現時好像仍然存在?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19日 (五) 10:44 (UTC)
- 归根到底,与其现在组织是否存在并没有关联,主要是这个事物的“命名”是否作为专用名词,是的话,里面存在“旧址”就保留下来,没必要花更多的讨论去争执组织是否存在或延续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名称中选择的问题就是很简单地通过命名常规去解决。——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20日 (六) 00:17 (UTC)
- 就是因为命名常规的各种原则不好选择,选择的时候各种观点容易打架,所以我想有形成共识的必要。--——— 红渡厨(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0日 (六) 02:39 (UTC)
- 归根到底,与其现在组织是否存在并没有关联,主要是这个事物的“命名”是否作为专用名词,是的话,里面存在“旧址”就保留下来,没必要花更多的讨论去争执组织是否存在或延续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名称中选择的问题就是很简单地通过命名常规去解决。——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20日 (六) 00:17 (UTC)
- 中華全國總工會(與黃埔軍校,某程度上)現時好像仍然存在?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19日 (五) 10:44 (UTC)
- 不过对于这里的问题,或者从命名常规的常用与名从解决更好?——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19日 (五) 06:34 (UTC)
- 例如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旧址、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19日 (五) 06:34 (UTC)
- 阁下不妨举个例子?--——— 红渡厨(留言・贡献) 2024年7月19日 (五) 03:04 (UTC)
- 归根结底一句话:情况太多,需要视情况而定。要我来说,与其说是讨论“旧址”一词该不该有,不如说是讨论一个章程来说“旧址”一词在什么环境下使用。另外注意一些情况:1.“旧址”一词也用在了一些会议的会址上(诸如还没建立条目的汉口杨森公馆,省保公布名为“国共汉口会议旧址”,我认为建立条目时显然汉口杨森公馆作为条目名称更好)。2.有一些文物的使用者甚至组织(算上多次改制的后继者)都没有变化,诸如既济水电公司宗关水厂旧址,因为现今仍是宗关水厂的生产办公设施,我便将组织与文物联合叙述,这些又毋须考虑条目名用不用旧址了。3.诚然在现实称呼中称呼某栋建筑以“旧址”一词指代的情况并不少见,毕竟一栋建筑的业主常有变化,但是带旧址的称呼反而能更全面地概括这个建筑本身的使用历史,否则就得使用门牌号作为条目名了(但事实上门牌号也并不算得上是长期一致)。总而言之,“一刀切”的论证“旧址”一词应该存在与否,可能使得后续条目的建设困难加大。—— 西行寺海苔子 ハナノモトニテ 2024年7月19日 (五) 03:28 (UTC)
- 我本來也無意「一刀切」地論證,但我確實認為多數的「舊址」屬於濫用,我的主張就是只有真正適合用「舊址」的才能用「舊址」,僅此而已。就好比我寫的老隆福建會館,全國重點文保的用名是「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指揮部舊址」,但這顯然地使老隆福建會館的歷史扁平化,因此我當時選擇了以省市縣文保的用名來命名條目。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19日 (五) 10:41 (UTC)
- 我觉得阁下提到的只有真正适合用“旧址”的才能用“旧址”需要有一个判断标准。--——— 红渡厨(留言・贡献) 2024年7月19日 (五) 11:06 (UTC)
- 不適合用「舊址」的主題分幾種情況:
- 第一種是用「舊址」會產生某組織現時仍然存在,但不在原址的誤解(比如條目名現作“李凡诺夫公馆旧址”的李凡諾夫公館,還有條目名一度作“伪满建国忠灵庙旧址”的建國忠靈廟);
- 第二種是用「舊址」不會產生如此的誤解,但會使主題的歷史扁平化(比如老隆福建會館的全國重點文保用名「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指揮部舊址」忽略了老隆福建會館本身其他豐富的歷史);
- 第三種是即使用「舊址」既不會產生誤解,也不會使主題的歷史扁平化,如果不用「舊址」不會引申任何其他誤解的話,那也沒必要用(比如虎门炮台現在根本不是炮台,因此“虎門炮台舊址”這個名字不會產生誤解,而且虎門炮台的功能性本來就很單一,因此“虎門炮台舊址”這個名字也不會使主題的歷史扁平化,然而“虎門炮台”這個名字並不會引申任何其他誤解)。
- 故此,只有使用「舊址」既不會產生誤解,也不會使主題的歷史扁平化,而不使用「舊址」會引申任何其他誤解的情況才能算是真正適合用「舊址」的情況。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19日 (五) 12:12 (UTC)
- 补充一个情况,中国大陆很多文保有中国共产党革命旧址的性质,官方将其列入保护名录时往往会以“旧址”“遗址”命名之,比如以战役命名的霍童暴动旧址、西竹岔战斗遗址(该链接重定向到了战役条目的章节中),以战役之外事件命名的,如宁德天后宫(列入县保时名称为“国共和谈旧址”)、闽东独立师集训地,以及以组织机构命名的,如周宁闽东独立师旧址、新四军六团留守处旧址(条目实际名称没有“旧址”)、中共闽东特委独立团旧址(条目使用其建筑原名西胜寺),如前文所说,确实会存在拎不清究竟要不要在条目中加入“旧址”的情况,需要一个标准来界定。----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4年7月19日 (五) 12:45 (UTC)
- 不適合用「舊址」的主題分幾種情況:
- 我觉得阁下提到的只有真正适合用“旧址”的才能用“旧址”需要有一个判断标准。--——— 红渡厨(留言・贡献) 2024年7月19日 (五) 11:06 (UTC)
- 我本來也無意「一刀切」地論證,但我確實認為多數的「舊址」屬於濫用,我的主張就是只有真正適合用「舊址」的才能用「舊址」,僅此而已。就好比我寫的老隆福建會館,全國重點文保的用名是「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指揮部舊址」,但這顯然地使老隆福建會館的歷史扁平化,因此我當時選擇了以省市縣文保的用名來命名條目。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19日 (五) 10:41 (UTC)
- 還有,還需要補充的一點是“遺址”一詞也同樣地被濫用,我認為也應當明確客觀上並非遺址的地方的條目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以“遺址”命名,此外上面提到的第三種情況對“遺址”比照適用。Sanmosa 蚌埠 2024年7月20日 (六) 03:46 (UTC)
- 遗址在中国大陆也是有很多用法,如果地方文保管理部门拎不清文物保护单位的分类,就会把一些带有“遗址”名称,但已建立新建筑的文保划到“古遗址”的分类。据我所知的文保以遗址命名的主要有这么几类,一个是考古遗址,比如这块地挖出来过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石块陶片,就可能会被列入“xx遗址”的文保,这种遗址就没什么好争议的了;一个是古建筑遗址,但不排除这些建筑原址已经有重新建造的建筑或者照旧修旧的情况,比如圆明园遗址、大山庙遗址、宁德文庙遗址等,我认为如果有修建新的建筑,或者原建筑历史意义比较重大,那么这类建筑不应以“旧址”“遗址”做结尾;一个是前面提到的战役遗址,这个一般来讲也只是一片土地,有的地方可能会有纪念馆,但整体保护范围会是很大的,所以用遗址或者旧址我觉得没有问题;还有就是前面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组织机构的发生地遗址,这种遗址大概率是建筑,我认为尽量以建筑命名为好,但如果建筑本身不出名,也就是说其关注度完全来源于这一历史事件,那可以使用中国大陆公布的旧址名称作为条目名。----FradonStar|八闽风云 2024年7月20日 (六) 05:01 (UTC)
- (!)意見:这很简单。条目名称当然要和首句定义相符。如果定义是文保单位,那么用文保单位的官方名称OK。如果定义是建筑物,可以叫旧址也可以不叫。但如果定义是曾经存在的组织,比如某某银行,某某公司之类的,当然是不应该叫“旧址“。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4年7月22日 (一) 08:16 (UTC)
- 我的意思就是這樣。——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7月23日 (二) 13:15 (UTC)
省直管县级行政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省直管县级行政区到底有哪些,如何將其歸入分類:中国省直管县级行政区?條目久未更新,對於部分政區到底是不是「省直管县级行政区」又語焉不詳。--紺野夢人 2024年7月24日 (三) 09:22 (UTC)
- 大陸當局沒給出「官方」定義?——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7月27日 (六) 09:02 (UTC)
- 大陆行政区划一直是一团乱()别说“省直管县级行政区”这种全国不统一且各种乱七八糟具体政策不同的试点,就连“行政区划到底分为几级”都是有争议的。宪法中目前都还是三级行政区划,但实际运作和民间观感普遍认为是四级。《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都不统一,《行政区划》条目说中国是“省—地—县—乡”四级制,《中国行政区划》条目却又说“省—县—乡”三级制……另外学界甚至还有关于大量存在的“地级市下的县级市”是否违宪之类的争议……——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7日 (六) 09:15 (UTC)
- 這樣的話作為概念的條目或許可以存在,分類可能需要考慮提刪了。--紺野夢人 2024年7月27日 (六) 09:20 (UTC)
完美世界的國際版
「中国共産党」問題
近日無意間發現諸多中文維基百科條目的正文中寫有「中国共産党」字樣(詳見此處的搜尋結果,請注意這些結果裡面並非全都是在正文中出現的,但有很多正文中出現如此字樣的結果)。儘管當使用者在啟用在地化語言變種顯示後能夠依照使用者的設定正確地顯示成「中國共產黨」或者「中国共产党」,但是這樣的原文本身是否有日文之嫌?中文維基百科可以使用任何一種中文變體去撰寫,但應該不包括日文罷?
這當然不是甚麼大問題,只是無意間發現的一個小問題。但對於這一問題的產生我百思不得其解,畢竟無論使用何種輸入法,都不應該能夠流利地打出「中国共産党」來(除非用的是日文輸入法並輸入 chyuugokukyousanntou~)。
至於社群是否應當做一次批次轉換來照顧我等「不轉換」語言變種使用者,就交付給社群的諸位討論罷。我個人不覺得這是一個大問題,只是一個很奇怪的小問題。--Boreas Sawada 2024年7月26日 (五) 00:00 (UTC)
- 這屬於繁簡混用。既然繁簡轉換能處理,不用管它。維基從來沒要求純粹用正體或簡體來照顧「不轉換」。--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7月26日 (五) 00:13 (UTC)
- 繁简转换的小问题,因为系统转换表有单字转换“'産' => '产'”,转换完后就是简体的“中国共产党”,搜索系统也有应用这个转换,所以能够匹配到代码中相关字符串序列。不要用“不转换”,参见Help:字词转换的模式选择说明,只用六种特定地区用词转换,“不转换”只能算是技术上检查没转换前的代码渲染情况。——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26日 (五) 00:45 (UTC)
- “産”是大陆繁体字,不是日文(见《通用规范汉字表》或《现代汉语词典》等)。输入法打不出来那是因为市面上绝大部分输入法(包括所有大陆开发的)的繁体基本都是“港台中心”[開玩笑的]。我心里一直希望能有“大陆繁体”变体,不过用的人太少,且大大增加字词转换负担,确实暂无必要。--—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6日 (五) 04:46 (UTC)
- “產”才是传承字字型,现在繁体用字地区跟随这个字型;“産”是前者的异体字,日本(日汉)跟随使用这个字型;“产”又成了前者的简化字,现在大陆反而跟随这个字型。按照字型源流的话,三地的繁体或者传承字型应该差别不大,但实际使用下有些字型可能变形了(可能是港澳的分裂),形成差异,然后更多的变化是用词差异(类似“圆珠笔”和“原子笔”的词级差别)。按照民国还在大陆的话,可能现在的“大陆繁体”会跟“台湾繁体”同源。——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26日 (五) 06:43 (UTC)
- 这我明白()我记得“產”上面的部件实际上是“文”。我说的“大陆繁体”就特指目前《通用规范汉字表》(外加《现汉》等)的规范,即只考虑当代大陆政府采用什么规范,不考虑“源流”“正字”等历时问题(就像“教”的正字实际上是“敎”但目前两岸四地均罕用);另外日文采用了“産”未必代表大陆的“産”跟随日文,也可能只是单纯和日文一样采用异体。“
按照民国还在大陆的话
”是说假如民国赢得内战胜利吗…………这跟政权无关吧,大陆繁体和台湾繁体目前也是同源的,都是传承自古代(近代)汉字,只不过目前台湾繁体比大陆繁体(即《字表》中的规范)倾向更“存古”一些。--—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6日 (五) 06:55 (UTC)
- 这我明白()我记得“產”上面的部件实际上是“文”。我说的“大陆繁体”就特指目前《通用规范汉字表》(外加《现汉》等)的规范,即只考虑当代大陆政府采用什么规范,不考虑“源流”“正字”等历时问题(就像“教”的正字实际上是“敎”但目前两岸四地均罕用);另外日文采用了“産”未必代表大陆的“産”跟随日文,也可能只是单纯和日文一样采用异体。“
- “産”的确是大陆繁体字,但“国”不是,日语是同时使用“産”、“国”和“党”的。--杰里毛斯(留言) 2024年7月26日 (五) 08:25 (UTC)
- 我主要是根据“中维经常出现一词(包括较长的专名短语)内繁简混杂”和“繁体字可能是大陆繁体字形”来论证和日文无关的(即“中国共産党”是繁简混杂,“国”“党”是简体字,“産”是繁体字大陆字形),不过如果说将“中国共産党”看成一个整体并且如果这个整体明显比其他繁简混杂/大陆繁体字形出现频率高,那确实可能和日语有关……不过就算有关(比如编者是根据日文输入法输入或复制日文汉字等),既然“産”属于中文正确用字(大陆繁体字形),程序上也不会视作日文进行修改。--—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6日 (五) 08:29 (UTC)
- “產”才是传承字字型,现在繁体用字地区跟随这个字型;“産”是前者的异体字,日本(日汉)跟随使用这个字型;“产”又成了前者的简化字,现在大陆反而跟随这个字型。按照字型源流的话,三地的繁体或者传承字型应该差别不大,但实际使用下有些字型可能变形了(可能是港澳的分裂),形成差异,然后更多的变化是用词差异(类似“圆珠笔”和“原子笔”的词级差别)。按照民国还在大陆的话,可能现在的“大陆繁体”会跟“台湾繁体”同源。——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26日 (五) 06:43 (UTC)
关于中国大陆的省道条目
今天看了这两个条目,有些问题我不吐不快:
- 鬼畜这个条目,前面说什么佛教,抗战,此类云云,弄的人一头雾水,很明显是在介绍希望“鬼畜”这个称呼在日语里的意思,但很明显汉语语境中鬼畜就没有这个意思,代指的就是一种视频类型,可以拆分出去或者做成消歧义页面。顶头的提示还错误的把音MAD归类为鬼畜文化,但经过鬼畜的发展,音mad早就已经只是鬼畜的一种了,像鬼畜剧场,(部分)人力VOCALOID等都是鬼畜文化的一种了,若是只把音mad看作鬼畜文化,哪其他的鬼畜类型又如何呢?
- 音mad这个条目,“华文圈内又被称为鬼畜”这句话显然已经过时了。而且不长的全文很多都是写制作时使用的软件和被删除的风险,但这篇条目的受众不应该是没有接触过音mad这个鬼畜类型,想要了解这种视频的人吗,这样写,反而像是写给那些制作音mad的创作者的。--蓝叶alan 2024年7月27日 (六) 10:00 (UTC)
- 鬼畜条目的主体就是关于佛教的概念。对于ACG类乃至音MAD的说明是其衍生意。音MAD有一类主流风格在中国大陆语境下被称为“鬼畜”。(如果形容的话,应该是一类主观上给人类似混乱感的题材?),这类题材(或者在弹幕视频网站转载的)早期就是源于Niconico的相关创造风格(素材好像有创价学会、藍藍路、比利·海灵顿、范·达克霍姆相关的Guy片等)。——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0日 (二) 01:40 (UTC)
我正著手翻譯(英文版近4萬位元組,中文版僅6千位元組出頭,而且英文版中列出有六種毒素(包含蛇毒)),我建議將條目改為[[抗毒液血清]]會較好。--ThomasYehYeh(留言) 2024年7月28日 (日) 02:24 (UTC)
如果有条目的明星恰好有维基账号,TA在TA本人的条目里没有引用的添加内容是否应该回退
如题,比方说某明星有维基账号(有足够证据证明是TA本人的号且该明星也承认的那种),TA想在TA本人的条目里添加他的出生日期,却没加来源,那应不应该回退TA的编辑?--Coddle Bean 2024年7月28日 (日) 14:12 (UTC)
- 只要出生日期不是公开可查证的,毫无疑问当然回退(否则岂不是可以随意声称年龄?)。除非该明星在可靠来源或直接在共享资源上传了身份证等可证明出生日期的资料。--—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8日 (日) 14:47 (UTC)
- 老實說,除非是像那種明星接受採訪並現場編輯(例如《GQ》的Actually Me系列),不然其他的可靠度都要打折。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7月28日 (日) 16:09 (UTC)
- 同意樓上。有些東西還是留在用戶頁說,不然就走程序,就是把它變成公開可查證的資料再加回來這裏。不過這又衍生了利益衝突問題--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7月28日 (日) 16:29 (UTC)
- WP:自传认为“唯一参考来源是你自己,读者将无法验证这个事实”,所以不符合可供查证。接受采访或被报道的内容,媒体记者和大众更有可能查证,所以可靠性高一点;不过维基条目中的事实真实性,有时会比媒体报道内容更受重视。我觉得明星社交账号上非贴文的个人信息(如生日、姓名),可能有点类似。--YFdyh000(留言) 2024年7月29日 (一) 02:28 (UTC)
墨西哥航空相关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在原墨西哥航空(Mexicana, MX)还在运营的时候,Aeromexico(AM)被翻译为墨西哥国际航空。但MX已于2010年结业,之后很多地方已开始使用“墨西哥航空”称呼Aeromexico(参见天合联盟东航华航成田机场等)。Talk:墨西哥國際航空也有一个不了了之的讨论。
因此(&)建議采取主从消歧义:Aeromexico移动至[[墨西哥航空]]或[[墨西哥航空公司]],原Mexicana条目(►)移动至墨西哥航空 (1921年)或其他名称。--MNXANL 贡献 讨论 2024年7月28日 (日) 16:12 (UTC)
- 請至Talk:墨西哥國際航空討論此移動請求。--路西法人 2024年7月29日 (一) 02:00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提议在所有(西北太平洋)台风条目增加单向字词转换以适应中国大陆习惯
一、在中国大陆,可靠来源中台风名几乎都带有引号。
- 在新闻报道中明文规定:
台风中文译名和中文名称在稿件正文中使用时应加引号
(该规范的其他一些部分已经过时,正好会在下面第二点提到;这里只参考引号规定部分)。从目前报社的行文来看(如[4]、[5]、[6]、[7]),这一规定显然早就得以贯彻。 - 在气象局发布的预报预警等中,暂未找到引号相关的规定,但看具体行文,台风名始终带引号(参看中国气象局网站)。
- 在书籍出版中,@Cwek 表示其出版社编审的朋友说没有这样的规范,但就我阅读的许多气象出版社专业书籍来看,台风名也几乎都带有引号。
- 在学术论文中,带引号的显然是绝大多数(如[8]、[9]、[10]等),仅很少部分论文有时台风名不带引号,且它们很多是仅几处不带引号、其余各处仍带引号的,难以不认为是格式上的疏漏。
- 方才我请教了气象局里的前辈,他表示气象行业的论文著作、气象局的预报用语等中台风名总是带引号;我进一步请求相关的明文规定,他表示这几乎是约定俗成的,都没有在意过相关规范,不过会帮我寻找。(目前我这里暂未能给出相关成文规定。)
- 补充:气象局前辈答复称,他暂未在国家标准和气象行业标准中发现相关规范,但他和他的同行均表示,在撰写预报预警和论文著作时,均会在所有场合给所有台风名全部打上引号。(气象局的前辈可能较注重预报预警而非学术研究,我仍在请教学术界的相关人士中。)
综上,一些领域的可靠来源已确定有规范规定台风名必须带有引号,另一些领域暂未找到明文规定或没有明文规定,但事实上基本都带引号。因此,台风名在书面上须加引号已经类似于书籍须加书名号,我想对于经常阅读中国大陆气象类文献(包括仅向发布面向公众的预报的报纸等)的读者来说,看到台风名不带引号是感觉非常奇怪的。因而,应当像单双书名号、{{顿号}}等那样,对大陆简体模式来说,应给台风名加上引号,这是中国大陆可靠来源的习惯。另外,尽管如新闻报道规定中只要求了在“正文”中使用引号,但可以看到,台风名出现在文献标题中时仍基本都带引号,甚至在关键词中都带有引号,故我仍支持条目标题中台风名也应带引号。
二、中国大陆在2013年以后,已很少使用“<最高强度>‘<台风名>’”的方式称呼台风。
在2013年以前,“台风”只是“热带气旋”的一个强度等级(12~13级)而非热带气旋本身,称呼热带气旋时规范使用“XXYY年第ZZ号<最高强度>‘<台风名>’”或“YYZZ号<最高强度>‘<台风名>’”的方式(一些语境使用“<当前强度>‘<台风名>’”)且要求必须使用这种方式即“根据热带气旋的发生和演变,准确使用‘台风’‘强热带风暴’等术语
”([11]),采用“最高强度”实例如“2011年第(0)9号超强台风‘梅花’”或“1109号超强台风‘梅花’”([12]),采用“YYZZ号<当前强度>‘<台风名>’”实例如[13](台风“梅花”已曾加强为超强台风过,但首句仍称“今年第9号强台风‘梅花’
”,这里“强台风”就是当前强度而非最高强度。)直称最高强度的用法可以算是普遍且规范的,尤其是当台风已经消亡后,指称它时就直称“第ZZ号<最高强度>‘<台风名>’”。在2013年后,这种用法在气象服务与一般新闻媒体中全面废除。“台风”直接成为了(热带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代称,且台风名之前不再冠以“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等强度等级,强度等级只在台风名后的括号内进行括注,且只标注当前等级而非最高等级。在有时需要强调台风强度的情况下,有时仍会用“<当前强度>‘<台风名>’”,如[14],但可以看到,只用“当前强度”(即登陆时的强度)“强台风‘格美’”而不用“最高强度”“超强台风‘格美’”,且仅在标题强调了一次“强台风‘格美’”,正文均为“台风‘格美’”或“台风‘格美’(强台风级)”等。【对,所以目前“新闻动态”中使用的语句“超强台风‘格美’在台湾宜兰县登陆,造成10人死亡、897人受伤
”也是不符合大陆习惯的,确认以强台风级别登陆,大陆是不会冠名“超强台风”的(一般就说成“台风‘XX’以某某强度登陆”或干脆忽略强度,参看[15]、[16]、[17]、[18]、[19]等等)。要是真的从新闻角度审视这句话,它就是错误信息,因为在大陆语境下,这句话目前一般表示它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且也是不规范的,准确的表述是“台风‘XX’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
上一段中“全面废除”来源主要说的是气象服务与普通新闻媒体的用语。但其实可以看到,“台风‘<台风名>’”的用法(而非“<最高强度>‘<台风名>’”)目前在学术论文等可靠来源中也早已明显更普遍。如称“台风‘烟花’”而不称“强台风‘烟花’”,称“台风‘梅花’”而非“强台风‘梅花’”,在该文中,哪怕是风王“威马逊”前面仍仅“冠名”“台风”二字而非“超强台风”。用“<最高强度>‘<台风名>’”指称台风的用法曾是普遍、规范的,但在目前中国大陆可靠来源中已十分少见。根据WP:命名常规,条目命名应该尽量使用可靠来源中人、物或事项的常见的名称。
在2013年前,由于“台风”只是强度等级,而不能用来直接指称“热带气旋”,所以“<强度>‘<台风名>’”的命名才是合理的;但目前在中国大陆,普通来源中“热带气旋”一词已非常罕用,基本都用“台风”,学术来源中“台风”一词也大量使用(知网中“台风”结果数已经远超“热带气旋”)。所以一方面,“台风‘<台风名>’”已是常用名称,另一方面,在其他条目使用“热带风暴‘<台风名>’”“强台风‘<台风名>’”的情况下,“台风‘<台风名>’”已可给读者造成困惑(因为目前中国大陆“台风”一词出现在台风名前时已不再有等级的含义,那么“台风”在维基百科标题出现到底是泛指热带风暴级以上的热带气旋,还是指某个热带气旋强度等级?按照目前中国大陆用法它不能用来指代等级,但按维基百科用法却是指代最高等级)。故用“<最高强度>‘<台风名>’”这种方式命名所带来的“提示该台风最高强度”的好处已经无法掩盖其带来的弊端,而“该台风的最高强度是什么”的信息其实可以直接从信息框简单获取,没必要用在标题里,这种好处其实可以舍弃。
综上一、二两点,我提议,在大陆简体模式下,所有西北太平洋台风(不包括热带低压)条目中:1. 台风名应始终带有引号,包括正文与标题;2. 标题仅使用“台风‘<台风名>’”的模式。例如目前的超强台风格美 (2024年)条目,增加字词转换规则将命名为台风“格美” (2024年)或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其中第2点,目前话题标题我说的是“所有”——对2013年之后的台风我想应全部可以适用——但对2013年前的台风是否适用我还没有非常强烈的意向(适用的理由有命名一致性、当前可靠来源常用等,不适用的理由有过去可靠来源常用等)。
以上。另@Teddy910208:--—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9日 (一) 06:46 (UTC)
- 最具参考意义的新华社总编室的《新闻报道中有关热带气旋名称使用规范》中“台风中文译名和中文名称在稿件正文中使用时应加引号”,这句话表明的意义是“引号是中文译名的一部分”还是“引号只起到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引号的说明)”?因为相关的文献后面还有说明和例子(
稿件第一次出现台风等热带气旋的名称,应在括号中将台风编号与名称对应表述,如:2006年第8号超强台风(中文名“桑美”)于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或,超强台风“桑美”(2006年第8号台风)于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
),基于语感,我倾向为“引号只起到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就是为了表达出现一个台风,台风名称需要着重论述,所以需要用引号将其中文名括注。将严格的传统媒体审编下,需要保持一个严格的上下文语境避免歧义的话,特殊用词使用引号括注我认为合乎逻辑,但鉴于本wiki项目,长久以来的语境是使用“台风(或其他风级类型修饰词)<中文台风名>”,在这个上下文语境,添加引号并非必要。而且这样可以与其他地区的用语模式共通,统一编写模式,也避免过度使用字词转换机制。 - 另外,前述“稿件第一次出现台风等……”,加上中国气象局介绍相关台风信息,仅第一次声明“某个命名台风”这个概念时才会描述为“今年第X号台风“<中文台风名>””,之后对于这个概念均为““<中文台风名>””,因此在中国大陆语境下第一次声明“今年第X号台风“<中文台风名>””这个描述可以放到“历史”章节上(由于该章节一般会按时间顺序列出各地区对这个台风监测与命名次序,正好对应“今年第X号台风”在中国大陆监测部门命名时刻的顺序描述),而不应该放到条目标题上,也不应该用于条目命名上。——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29日 (一) 07:39 (UTC)
- 这句话的意义显然既不是“
引号是中文译名的一部分
”,也不是“引号只起到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的作用)”,而是类似于“书籍外需加书名号”的“台风名外需加引号”的文本格式要求;你不去跟(用逗号)紧跟在“台风中文译名和中文名称在稿件正文中使用时应加引号
”这句话后面的“英文首字母应大写
”(明显是格式问题)类比,为何偏偏去和完全和讲述引号/大写格式的第3点的无关的第4点类比?(第4点完全是和前面几点并列的用语规范,而不是和引号有关的“说明和例子
”)并且维基百科的格式手册其实应遵循各地习惯而非某一规范,即便没有该规范,(大陆)可靠来源中显然绝大部分(保守估计超过95%,有可能超过99%)台风名外都加引号,这已经是非常强的习惯。本wiki项目长久以来如此使用的原因是地域中心而非没有必要,否则为何气象类专著、论文基本都加引号,难道这些文章中台风名还会与其他事物名称混淆,或是难道需要全篇从头到尾一直加引号来强调? - 至于命名采用台风“格美” (2024年)而非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按我个人来说其实认为2403号台风“格美”这种命名最合适,但这种表述主要在学术来源中出现,可能不符合“常用”原则),这我没有意见,我主要论述的是不应使用其他地区+中国大陆2013年前的习惯“<最高强度>‘<台风名>’”这种标题(上段引文中“
2006年第8号超强台风(中文名“桑美”)
”正是2013年前的习惯,现在是极少使用“第X号<最高强度>”这种表述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9日 (一) 07:47 (UTC) - 另外给台风名加上引号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过度使用字词转换”(和一些条目中动辄使用含有上百条甚至几百条规则的公共转换组比起来)。只要加上一组
|1=格美=>zh-cn:“格美”;凱米=>zh-cn:“格美”
和另一组防过度转换的|2=“格美”=>zh-cn:“格美”;「格美」=>zh-cn:“格美”;「凱米」=>zh-cn:“格美”
即可轻松实现。另外或许还可以写个{{台风}}的模板,在该模板中填入两岸任一地台风名,即可直接按字词转换模式输出符合各地习惯的引号格式与两岸不同的台风名称。——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29日 (一) 09:47 (UTC)
- 这句话的意义显然既不是“
- 全加引號恐流於冗贅,沒有必要。另外,本站似乎不總是必須遵守大陸當局格式規範(如「涉臺用語」)。——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7月29日 (一) 21:53 (UTC)
- 这样类比就有点偷换概念了……不遵守涉台用语是因为中立性(五大支柱、三大方针之一),在台风名外加引号能影响中立性(或抵触任何维基百科方针指引)吗?而且涉台用语不是大小写、标点这种小格式,“用语”已经是词汇层面而不是标点层面了(当然某些标点也是足以影响词汇含义的,如在“文化大革命”外加引号,但台风名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对习惯不加引号的群体来说确实可能认为没必要,但对习惯了几乎所有文献必加引号的格式规范的群体来说,这种不适感当然也会跟书籍不加书名号一样(书名号要是想,同样可以论证它冗赘)。不论是Cwek的“引号是台风名一部分/引号用于表示强调”还是您的“用引号冗赘”,我认为这都是典型的“原创研究”思路,不适用于维基百科。在格式上,本站向来是努力做到最大限度适应各地标准的——我想假如我说“(篇名、文章题目等)单书名号可以用双书名号代替,没必要遵守台湾格式规范”,您肯定也会觉得我不尊重其他维基人。假设
“丛书”“文库”“系列”“书系”等系列著作的选题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
不是使用引号
而是不使用任何标点符号,且维基百科遵从了大陆习惯,然后有台湾用户提出要在台湾正体模式下显示出书名号,我想这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另见MOS:书名号)——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0日 (二) 05:13 (UTC)- 在本站來說,加引號的規矩我祇看過有人寫軍艦條目會用,但這屬於編者個人偏好,未形成廣泛共識。正文另說,標題我覺得不加引號也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7月31日 (三) 00:26 (UTC)
- 主要应根据各地的文本格式来考虑(而非编者个人偏好)。若某地规定所有军舰名称必须加引号,那维基百科自然也应加引号(每地区分别考虑,下同);若无明确规定,但既有文献中超过95%的军舰名称均加引号,那自然也应加引号;若文本中可加可不加,则编者可根据个人偏好自行选择;若文本基本都不加引号或只在强调、特殊用法等时才加引号(即引号对于该词相对其他词来说“一视同仁”),那编者不能以自己个人偏好加引号。台风名显然是属于“大陆地区一些文献有明确规定必须加,另一些可能尚无规定但实际上几乎都加;港澳台基本都不加”的情况,故按前面的推论就是须实现“大陆需加引号,港澳台如无特殊情况不应加引号”,这种效果只可按地区词模式来实现。--—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06:24 (UTC)
- 在本站來說,加引號的規矩我祇看過有人寫軍艦條目會用,但這屬於編者個人偏好,未形成廣泛共識。正文另說,標題我覺得不加引號也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7月31日 (三) 00:26 (UTC)
- 这样类比就有点偷换概念了……不遵守涉台用语是因为中立性(五大支柱、三大方针之一),在台风名外加引号能影响中立性(或抵触任何维基百科方针指引)吗?而且涉台用语不是大小写、标点这种小格式,“用语”已经是词汇层面而不是标点层面了(当然某些标点也是足以影响词汇含义的,如在“文化大革命”外加引号,但台风名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对习惯不加引号的群体来说确实可能认为没必要,但对习惯了几乎所有文献必加引号的格式规范的群体来说,这种不适感当然也会跟书籍不加书名号一样(书名号要是想,同样可以论证它冗赘)。不论是Cwek的“引号是台风名一部分/引号用于表示强调”还是您的“用引号冗赘”,我认为这都是典型的“原创研究”思路,不适用于维基百科。在格式上,本站向来是努力做到最大限度适应各地标准的——我想假如我说“(篇名、文章题目等)单书名号可以用双书名号代替,没必要遵守台湾格式规范”,您肯定也会觉得我不尊重其他维基人。假设
- 专门去气象局的留言回复([20])问了,找标题“关于台风命名的编写规范”,摘抄回复内容:
“ | 您好,关于台风命名的编写规范,确实存在一套国际公认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主要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制定,并被全球气象机构及媒体广泛遵循。在我国,结合中央气象台业务中相关中文使用的习惯,一般采用以下规则: 1.命名规范。台风命名时,通常会给每个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及以上的热带气旋分配一个名字,这个名字由台风委员会的成员国或地区提供,并按顺序循环使用。在中文语境中,这些名字通常直接采用其汉语音译或意译。 2.引用习惯。在首次提及某个特定命名的台风时,为了明确指向并突出该台风的名称,通常会在其名字两侧加上引号(如“‘格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该名字与文章中的其他可能相似的字符或词汇混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易读性。 3.引号作用。在首次提及台风名字时,引号的主要作用是突出和强调该名称,帮助读者快速识别并区分出这是一个特定的、已命名的台风实体。随着文章的推进,当读者已经熟悉并记住了该台风的名称后,引号可省略(例:台风格美)。需要明确的是,引号内的内容(如“格美”)是台风的正式命名,引号本身并不构成命名的一部分。它们仅仅是一种书写和排版上的辅助手段,用于在文本中突出和区分特定的信息元素。 综上所述,对于台风名称的引用,遵循的是清晰、准确、简洁的原则。在首次提及时使用引号以明确标识,后续则可根据上下文适当简化。 | ” |
- 印证了我的理解,引号并不是台风中文译名的一部分,只是“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的作用。——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0:01 (UTC)
- 请(※)注意我从未说过“引号是台风中文译名的一部分”,并且我在前天早上(UTC+8)已经明确表示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已经多次强行以该理由曲解我的论述,在此表示(!)強烈抗议。所以(就“引号不是台风译名一部分”而言)这根本不是“印证了你的理解”,而是“任何人都不会这样理解”。至于气象局回复中所谓的“
在首次提及时使用引号以明确标识,后续则可根据上下文适当简化
”,明显与实践不符,可以参考中国气象局发布的预报预警、新闻媒体、气象专著、学术论文,不再赘述。(既然他说“后续则可根据上下文适当简化
”,那你能否找出气象局文章中“简化”的例子?如果能,它占多少频率?)我曾经与气象局对外服务的人员有过多次“交手”,可以说,我对他们的专业水平非常遗憾。--—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10:19 (UTC)- 你抗议又好,不服气又好。你的理解为中国大陆引述台风名时都需要加引号,所以我们也应该加引号,还问了出版相关的人,他们都是沿袭下来加的(货物崇拜?),也没有明文规范要求的,所以还是加。我的理解(或者推测我们项目的理解),“台风<台风名>”在我们项目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特定命名的台风”的实体,所以在我们的上下文语境下,台风名外的引号可以加但不必要。我的理解为,为了在上下文中强调出某一个可能平凡的名词(例如类似百合等)是指示为一个特定的台风名称或者特定命名台风的概念,所以需要添加引号括注作为强调(尤其是首次出现时),但如果上下文对这个名词建立起了概念关联的话,可以省略这个引号。所以导语部分我认为可以单独括注一次作为声明,之后的提及可以省略。如果“我曾经与气象局对外服务的人员有过多次“交手”,可以说,我对他们的专业水平非常遗憾。”的语气,我怎么听上去是一股“ 预报司/中国气象局(是的,最后留言办结的是这个部门)只不过一个臭打字的,没有人比我更懂台风编写规范”的味道?——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0:35 (UTC)
- “所有场合都要打(引号)”可以认为来源于新华社总编室《新闻报道中有关热带气旋名称使用规范》,但气象局给出的回复给出了“引号作用”的说明,如果能理解这些说明的话,这个引号几乎是“不买立省100%”的写法,一个命名台风条目,存在“台风<台风名>”的导语段(导语词部分或者可以考虑单独引号括注一下台风名),后面一般还会引号括注“<台风名>”并且说明一次台风名的来源,到后面还是要依靠引号来提醒读者自己“这是一个命名台风”或者“这是一个台风名”的话,大概这语言能力好像不太适合阅读这个体量的条目?——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0:52 (UTC)
- 首先,留言办结的是这个部门但不代表这个部门的核心人员,在任何部门回复留言的人一般都是对外服务人员,我并没有说“
预报司/中国气象局只不过一个臭打字的
”,你又在曲解我的发言;其次,我说这句话主要是因为,我曾经遇到过多次气象局对外服务人员明显错解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等规范的情况(即直接引用条文但实际上却被我指出其错解了条文的情况),具体不在这里透露,既然国标行标都可能掌握得不好,这种格式没掌握好不是很正常吗?最后,“没有人比我更懂台风编写规范
”同样是你无中生有,我只是说,他的留言里所谓的“后续则可根据上下文适当简化
”是不是真实?你能不能在气象局自己发布的文章中找到很多“适当简化”的例子?如果不能,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他的回复其实并不反映实践中的格式要求?--—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10:49 (UTC)- 你可以认为“我在曲解”(当然,那是你的“认为”),但对不住,你的说法让我认为连最接近主题的人员说法都如此蔑视。而且考虑气象局作为政府部门的用文严谨性,在全文引括台风名来保证上下文语境是合理的,但在我们项目的语境下,我认为是没必要。——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0:55 (UTC)
- 连气象学者都在论文中全文使用引号(“烟花”“梅花”),难道他们是由于科研工作者的语言能力差于中文维基百科读者才需要加引号提醒其他科研人员“这是一个台风名”吗?--—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11:00 (UTC)
- 在严谨的上下文语境下,可以加。但我们需要不?而且新华社有些编写规范也有跟足?——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1:05 (UTC)
- 严谨性不是百科全书必备的性质吗?“
新华社有些编写规范也有跟足?
”没看懂。--—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11:10 (UTC)、- “另外,本站似乎不总是必须遵守大陆当局格式规范”。在我们项目的语境长期使用中已经存在这样省略的编写习惯,其次直接的业务部门给出了做法的原因和允许宽松的做法,我认为可以适当从简。——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1:24 (UTC)
- 已经解释不能和“涉台用语”等规范类比。“
我们项目的语境长期使用中已经存在这样省略的编写习惯
”,极可能是由于地域中心,如果台风类条目是由中国大陆主编,就很可能形成加引号的格式。--—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11:31 (UTC)- 也可能跟着过往的写法,不加也可。一言以蔽之,我们的语境下,可以不用这么累赘。——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1:55 (UTC)
- 已经解释不能和“涉台用语”等规范类比。“
- “另外,本站似乎不总是必须遵守大陆当局格式规范”。在我们项目的语境长期使用中已经存在这样省略的编写习惯,其次直接的业务部门给出了做法的原因和允许宽松的做法,我认为可以适当从简。——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1:24 (UTC)
- 严谨性不是百科全书必备的性质吗?“
- 在严谨的上下文语境下,可以加。但我们需要不?而且新华社有些编写规范也有跟足?——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1:05 (UTC)
- 首先,留言办结的是这个部门但不代表这个部门的核心人员,在任何部门回复留言的人一般都是对外服务人员,我并没有说“
- 请(※)注意我从未说过“引号是台风中文译名的一部分”,并且我在前天早上(UTC+8)已经明确表示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已经多次强行以该理由曲解我的论述,在此表示(!)強烈抗议。所以(就“引号不是台风译名一部分”而言)这根本不是“印证了你的理解”,而是“任何人都不会这样理解”。至于气象局回复中所谓的“
- 书名号的例子不完全可以类比,在两岸的编写规范下,作品名必加书名号,但其字型有差异,这的确需要地区化区分。但这个引号的意义,港台习惯不引注,新华社一份在2007年的编写规范中写了要引注(但没有说明为什么这样写),但现在更直接的气象局工作人员说明了引注的理由并且补充的编写规范中允许省略(如果了解中国大陆的政府内部办事流程,基本上很多业务都需要向上级部门或者相应业务部门请示,然后才能批准落实;这个留言周一提出,周三才出结果,我认为这应该是有请示过其上级领导或者撰文部门的意见)。我不认为有盲目地照壶画瓢地延续连普通出版机构只是延续过往做法的货物崇拜写法来保留括注,在我们项目的语境长期使用中已经存在这样省略的编写习惯。——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7月31日 (三) 11:22 (UTC)
Independent Baptist的譯名問題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詳情:Talk:独立浸信会#自立浸信会应该改回原译名独立浸信会
參與討論的Fanwumao訴諸編輯戰「你直接无视,仍要回退,如此霸道,我只好奉陪到底」。原條目討論頁的議題已經沒有討論空間,已經「經討論頁討論仍無果」應該是符合討論遞進機制提到的情況,在此開討論頁。
參與過討論的人士@Fanwumao、CaryCheng、LuciferianThomas、HYHJKJYUJYTTY、Taydou:。--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29日 (一) 07:28 (UTC)--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29日 (一) 07:28 (UTC)
- 建議雙方分別給出中文來源,再來比較可靠程度。現在條目基本啥都沒有。——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7月29日 (一) 07:56 (UTC)
- 噢原來是被移除了Orz⋯⋯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7月29日 (一) 07:57 (UTC)
請用戶至Talk:独立浸信会繼續參與討論。--路西法人 2024年7月29日 (一) 08:07 (UTC) |
有關WP:CON/TRIAL的查詢
|
---|
WP:CON/TRIAL是寫「討論無果可發送討論通告」,不是在這裏討論。請用戶至Talk:独立浸信会繼續參與討論。--路西法人 2024年7月29日 (一) 08:07 (UTC) @LuciferianThomas:「過往曾討論而未達成共識或需要改變共識的議題」,下面可有「編者可往互助客棧發送討論邀請通告及將討論加入徵求意見系統以獲取第三方意見」。--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29日 (一) 08:18 (UTC)
@LuciferianThomas:WP:CON/TRIAL是一套很新的東西,熟悉站務的人,熟練使用各類第三方工具的人固然認識是「常識」。對一般人來說未免太理所當然,畢竟之前我在Talk:永恆艾莉絲工坊的問題上,連RFC模板位置都放錯。所以虛心問一下,在討論區發起的討論,改為「Independent Baptist譯名的討論邀請通告」是否就符合要求。--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7月30日 (二) 06:23 (UTC)
|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Phu Phra Bat的译名问题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如题,在新德里举办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泰国的Phu Phra Bat获选入列,势必使其知名度提升、在维基百科的搜索数量增加。然而此地的中文译名「朴菩蝙蝠」过于离谱,即使有泰国观光局背书,也不能认为将泰语的「Bat」按英语译为「蝙蝠」是合理的译法(这个中文名完全可能是观光局职员机翻的结果)。在此地申遗成功的背景下,如不尽早改正译名,则将来恐怕约定俗成,再无改正机会。现在已经出现一些新闻引用「朴菩蝙蝠」的名称,在条目讨论页中还能见到据此反对移动条目的意见。我了解维基百科不作原创研究的原则,然而这一翻译如前所言实在离谱,故此我将此问题提报互助客栈,希望各位发表看法。
又及,在UNESCO有关项目的中文介绍中,此地名为「普普拉巴特」。UNESCO项目页面--C.-S. Hsie PER‧ASPERĀ‧AD‧ASTRA. 2024年7月31日 (三) 13:06 (UTC)
- 见条目脚注,2015年的中文文献有此译名。恐怕只能约定俗成,等待名从主人的变更。此外,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010年 亚洲卷:泰国一份文件中,“……的地层命名为帕蝙(Phra Bat)组”。“普普拉巴特历史公园”在日本大宝石出版社的2008、2013年书籍中有称并详细介绍,不过其中原名写成Phu Phura Baat[21]、Phu Phra Baat[22]?--YFdyh000(留言) 2024年7月31日 (三) 13:26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文革引号之疑
不算《“文化大革命”简史》等个别条目,其他条目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词汇的处理,并未统一。例如:
南京事件,或稱南京反「文革」勢力運動,是1976年在南京發生的反對「文化大革命」、支持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進行經濟建設政策的活動……
此处的文革打了引号,但也有打和不打皆有的情况:
傷痕文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70年代末「撥亂反正」時期出現的文學創作思想,是中國大陸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出現的文學潮流,一度成為1980年代文學思潮的主流。傷痕文學主要表現文化大革命為人們帶來的精神、物質上的巨大傷害……
——伤痕文学
虽维基百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但窃以为统一用法,对于权威性还是较为重要的。望提出看法,不任区区向往之至。--WPCD-DTV 2024年7月31日 (三) 14:15 (UTC)
- 南京事件 (1976年)中是原创命名、应是“文革势力”?伤痕文学等条目中,感觉不必要,尤其是有内链时。--YFdyh000(留言) 2024年7月31日 (三) 14:57 (UTC)
- 文革引号可能是受大陆出版物影响?因为大陆官方要求所有出版物该词都必须打引号。(前几天刚好提到过)用在维基百科我觉得应该是不中立的。--—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7月31日 (三) 15:0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