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修订间差异
小 →解說 |
小 →解說 |
||
第99行: | 第99行: | ||
*若[[識]]不入[[子宮|母胎]]<ref> |
*若[[識]]不入[[子宮|母胎]]<ref> |
||
《[[雜阿含經]]·三七二經》:「佛告頗求那,……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識食?我則答言:能招未來有,令相續生,有有故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br /> |
《[[雜阿含經]]·三七二經》:「佛告頗求那,……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識食?我則答言:能招未來有,令相續生,有有故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br /> |
||
《[[中阿含經]]·大品·嗏帝經》:「復次、三事合會,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處,母滿精堪耐,[[乾闼婆|香陰]]已至 |
《[[中阿含經]]·大品·嗏帝經》:「復次、三事合會,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處,母滿精堪耐,[[乾闼婆|香陰]]已至;此三事合會,入於母胎。」<br /> |
||
《[[法蘊論]]·緣起品》:「《教誨頗勒窶那經》中,佛作是說:『頗勒窶那,識為食故,後有生起。』此識云何?謂:[[健達縛]]最後心,心、意、識,增長堅住,未斷,未遍知,未滅,未變吐。此識無間,於母胎中,與[[羯剌藍]]自體和合。此羯剌藍自體和合,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是名『識緣名色』。復次、《教誨莎底經》中,佛作是說:『三事和合,入母胎藏,云何為三?謂:父母和合俱起染心,其母是時調適,及[[健達縛]]正現在前 |
《[[法蘊論]]·緣起品》:「《教誨頗勒窶那經》中,佛作是說:『頗勒窶那,識為食故,後有生起。』此識云何?謂:[[健達縛]]最後心,心、意、識,增長堅住,未斷,未遍知,未滅,未變吐。此識無間,於母胎中,與[[羯剌藍]]自體和合。此羯剌藍自體和合,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是名『識緣名色』。復次、《教誨莎底經》中,佛作是說:『三事和合,入母胎藏,云何為三?謂:父母和合俱起染心,其母是時調適,及[[健達縛]]正現在前;如是三事和合,入母胎藏。』此中健達縛最後心、意、識,增長堅住,未斷,未遍知,未滅,未變吐。此識無間,入母胎藏。此所託胎,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是名『識緣名色』。」<br /> |
||
《[[大毗婆沙論]]》:「世尊經中,作如是說:『三事和合,得入母胎:父母俱有染心和合,母身調適無病是時,及健達縛正現在前;此健達縛,爾時二心展轉現前,入母胎藏。』……『及健達縛正現在前』者,謂:即[[中有]]此處現在前,非於餘處,非前、非後。『此健達縛、爾時二心展轉現前、入母胎藏』者,謂:健達縛將入胎時,於父、於母,愛恚二心展轉現起,方得入胎。若男中有,將入胎時,於母起愛,於父起恚,作如是念:『若彼丈夫離此處者,我當與此女人交會。』作是念已,顛倒想生,見彼丈夫遠離此處,尋自見與女人和合。父母交會精血出時,便謂父精是自所有,見已生喜,而便迷悶。以迷悶故,中有麁重,既麁重已,便入母胎。自見己身,在母右脇,向脊蹲坐。爾時,中有諸蘊便滅,生有蘊生,名結生已。若女中有,將入胎時,於父起愛,於母起恚。……諸有情類,多起如是顛倒想已,而入母胎,唯除菩薩,將入胎時,於父父想,於母母想,雖能正知,而於其母,起親附愛,乘斯愛力,便入母胎,餘隨所應,義如前說。」 |
|||
</ref>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ref> |
</ref>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ref> |
||
《[[中阿含經]]·因品·[[大因經]]》:「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br /> |
《[[中阿含經]]·因品·[[大因經]]》:「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br /> |
2016年11月24日 (四) 08:46的版本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緣起(梵語: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 pratītya-samutpāda;巴利語:paticca-samuppāda),重要佛教術語,一切有為法都是因各種因緣和合而成,此理即為緣起。除十二緣起外,還有九緣起和十緣起等說法。
簡介
緣起就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自早期佛教起就不斷的對緣起進行着深入的研討。從現代研究的角度看,所謂緣起,並非一種實體或是某種特定的法門亦或是特定過程,而是佛陀所說一切法的本源起點,所以名為緣起;對無明眾生而言,世間見都歸類成宿命,我所成,神所造,無原因等等邪見;因此佛陀開說因緣和合現象,此理即為因緣。任何的法顯現以及事物,都因為各種條件的相互依存而處在變化中,這是「緣」的現象;在眾生的觀點裡,所以依種種先後、時間而做分別有名「因」、「緣」的現象、作用發生;佛陀為了開悟眾生,對於無明眾生見世間現象的成住壞滅建立了「有生滅見」,因此說了順觀因緣法、逆觀因緣法。佛陀說諸緣起,皆是使眾生能從各種相關法及各類因緣法中,見到真實「緣起」。
出處
緣起在《雜阿含經》[1]和巴利三藏《相应部》中多有記述,《長阿含經·大緣方便經》、巴利三藏《长部·大缘经》和《中阿含經·大因經》中也有重要釋義。著名的單行經有玄奘譯《緣起經》和《緣起聖道經》。《緣起聖道經》同於《雜阿含經·二八七經》:
“ | 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2]: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3],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4] 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我復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
” |
解說
對十二因緣法各緣起支的簡略分別可見於《雜阿含經·二九八經》即玄奘譯《緣起經》:
“ | 佛言,云何名“緣起初義”?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起愁、歎、苦、憂、惱,是名為純大苦蘊集,如是名為緣起初義。 云何名為“緣起差別”?謂:
如是名為緣起差別義。 |
” |
《長阿含經·大緣方便經》在《十誦律》中被列為十八大經[13],在《大毘婆沙論》中列為方廣經[14],對「緣識有名色」這個關鍵環節有重要釋義:
“ | 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
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
” |
《中阿含經·大因經》有類似記載並有結論「識、名色共俱」[20]。《瓮喻經》即《雜阿含經·二九二經》將「行」[21]釋義為「福行、非福行、不動行」[22],《識身論》及後世論書多以此釋義為主[23]。
分類
對於緣起的分類,分成一支至十二支,其中最通行的說法為十二支緣起[24],傳統上一般不再於緣起中計入更多的緣生法。
各派見解
上座部《法蘊論》引用文句有微妙差異的《大因緣經》[25]並建立了自己的緣起理論[26],上座部《施設論》提出了「無明」的新解釋[27]。
說一切有部
說一切有部《發智論》提出了時分緣起學說[28],後經過《大毘婆沙論》增釋了“三世二重因果”,而成為說一切有部核心教義分位緣起學說[29]。《大毘婆沙論》中,提出四種緣起理論,分別為剎那緣起、連縛緣起、分位緣起與遠續緣起[30]。
分別說部
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所引用的《大因緣經》不是「九緣起」[31]也是「十二緣起」[32],不同於斷定了「世與行體無差別」[33]的“時分緣起”,有說法如:無明緣現世行,無明緣未來行,行緣現在識,行緣未來識。
註釋與引用
- ^ 《雜阿含經·三七〇經》:「一時,佛住欝毘羅,尼連禪河側,大菩提所,不久當成正覺,往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正身正念,如前廣說。」
《雜阿含經·三六九經》:「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緣生有老死,及純大苦聚集,純大苦聚滅。」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昔持草詣菩提樹,到已敷設,結跏趺坐,順逆觀察十二緣起,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老死緣愁、悲、苦、憂、惱。』……問:此經中說:無明緣行,何故不說無明因行耶?答:餘經亦說:無明因行,如《大因緣法門經》說:『佛告阿難!老死有如是因,有如是緣,有如是緒,謂生。』如說:『生為老死因,乃至說無明為行因。』」 - ^ 玄奘譯《緣起聖道經》:「我復思惟:由誰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復由何緣?我於此事,如理思時,便生如是如實現觀:由有生故,便有老死,如是,老死由生為緣。」
- ^
玄奘譯《緣起聖道經》:「我齊此識,意便退還,不越度轉。」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我齊此識,心應轉還。……』」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我世尊先菩薩位,厭老病死,逾城出家,作是思惟:此老死苦由誰而有?即便現見由續生心。復思此心由誰而起?即知由業。復思此業從何而生?知從煩惱。復思煩惱依誰而生?即知依事。復思此事由誰而轉?即知此轉由結生心。菩薩爾時便作是念,一切過患皆由此心故,於此心深生厭異。雖無廣略,而更重觀,『齊識轉還』,義屬於此。」
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菩薩厭老病死,推求其本,此老病死由何而有?知從相續識生,誰造相續識?知從業而得,業從誰起?知從煩惱起。煩惱為何所依?知依於體。彼復更思惟,誰造此體?知從相續識生。菩薩於是念,從相續識,造一切過患。以是事故,重觀於識,不觀於行,以行無廣略義故,『齊識而止』。」 - ^
玄奘譯《緣起聖道經》:「我齊此識,意便退還,不越度轉,謂識為緣而有名色,名色為緣而有六處,六處為緣而有其觸,觸為緣受,受為緣愛,愛為緣取,取為緣有,有為緣生,生為緣故,便有老、死、愁、歎、憂、苦、擾、惱生起,如是積集純大苦聚。」
東吳支謙譯《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生是意,是何等,咄是識還,不復前在,名像因緣識,亦識因緣名像,名像因緣六入,六入因緣更,更因緣痛,痛因緣愛,愛因緣受,受因緣有,有因緣生,生因緣老、死、憂、哭、苦。不可意愁從是致有,如是但為從五陰,一切苦從習生。」
北宋法賢譯《佛說舊城喻經》:「由是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是故一大苦蘊集。」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未證得三菩提時,獨居靜處,作是思惟:世間眾生,雖恒為生、老、死、苦之所逼害,而不能如實了知,出離彼法。復作是念:誰有故?老死有,此老死,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生有故,老死有,此老死,生為緣。復作是念:誰有故?生有,此生,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有有故,生有,此生,有為緣。如是乃至,復作是念:誰有故?名色有,此名色,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識有故,名色有,此名色,識為緣。復作是念:誰有故?識有,此識,誰為緣?作是念已,便起現觀,名色有故,識有,此識,名色為緣。便作是念:我齊此識,心應轉還,所以者何?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乃至廣說。』……問:何緣菩薩流轉分中但觀十支?還滅分中具觀十二支耶?答:菩薩憎惡流轉故,但觀十支;愛樂還滅故,具觀十二支。復次、流轉分中,多諸過患,牽心劣故,但觀十支;還滅分中,多諸功德,牽心勝故,具觀十二支。」
「或復有處說,十緣起,如《城喻經》說。」 - ^ 《雜阿含經·二九六經》:「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不求後際:『我於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不猶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於此沒當何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所繫,說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 ^
《雜阿含經·二九八經》:「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
《法蘊論·緣起品》:「於有敵對法無知。」《法蘊論·覺支品》:「云何有敵對法?謂:貪、無貪,互相敵對,瞋、無瞋,互相敵對,癡、無癡,互相敵對,是名有敵對法。」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雜故,名有分。」 - ^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云何?謂:增上慢者,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
- ^
《雜阿含經·五六八經》:「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諸上座比丘俱。時,有質多羅長者,……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謂行者,云何名行?伽摩比丘言: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復問: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答言:長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復問: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答:長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復問:尊者!(文有缺失)答: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名為意行。」
《集異門論》:「三行者,謂身行,語行,意行。身行云何?答:身亦名身行,身業亦名身行,入息出息亦名身行。於此義中意說,入息出息身行,所以者何?入息者,呼吸外風,令入身內,出息者,引發內風,令出身外,由此勢力,令身動轉,通暢安隱,故入出息,說為身行。語行云何?答:語亦名語行,語業亦名語行,尋、伺亦名語行。於此義中意說,尋、伺語行,所以者何?要尋、伺已,能發語言,非無尋、伺,是故,尋、伺說為語行。意行云何?答:意亦名意行,意業亦名意行,想、思亦名意行。於此義中意說,想、思意行,所以者何?以想及思是心所法,依止於心,繫屬於心,依心而轉,扶助於心,是故,想、思說為意行。」
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行品》:「云何身行?謂出入息,是名身行。云何口行?謂覺、觀,是名口行。云何意行?謂想、思,是名意行。」 - ^
《雜阿含經·五八經》:「世尊!何因、何緣?名為色陰,何因、何緣?名受、想、行、識陰。佛告比丘:
- 四大因,四大緣,是名色陰,所以者何?諸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四大緣,四大造故。
- 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陰,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觸緣故。
- 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識陰,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
- 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名色者,寧有心觸不?答曰:無也!
- 若使一切眾生,無形色相貌者,寧有身觸不?答曰:無也!
-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觸不?答曰:無也!
《中阿含經·因品·大因經》:「當知所謂:『緣名色有更樂』,- 阿難!所行、所緣,有名身,離此行,離此緣,有有對更樂耶?答曰:無也!
- 阿難!所行、所緣,有色身,離此行,離此緣,有增語更樂耶?答曰:無也!
- 設使離名身及色身,當有更樂、施設更樂耶?答曰:無也!
- ^
《雜阿含經·四三經》:「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異我、相在。見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亦隨轉。心隨轉已,亦生取著,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愚癡無聞凡夫,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見識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識,若變、若異,彼心隨轉。心隨轉故,則生取著,攝受心住。住已,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是名取著。」
《雜阿含經·二四〇經》:「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所取法及取法。云何所取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所取法。云何取法?謂欲貪,是名取法。」
《雜阿含經·二八四經》:「世尊告諸比丘,若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縛心,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 ^
《集異門論》:「三有者,一、欲有,二、色有,三、無色有。欲有云何?答:若業,欲界繫取為緣,欲感當有,彼業異熟,是謂欲有。色有云何?答:若業,色界繫取為緣,欲感當有,彼業異熟,是謂色有。無色有云何?答:若業,無色界繫取為緣,欲感當有,彼業異熟,是謂無色有。」
《法蘊論·緣起品》:「云何取緣有?謂取為緣,施設多有。謂:佛或說三界五蘊名有,或說能感後有業名有,或說生分五蘊名有。- 云何說三界五蘊名有?如說三有,謂欲有、色有、無色有。
- 云何說能感後有業名有?如世尊告阿難陀言:『若業能感後有,名有。』
- 云何說生分五蘊名有?如世尊告頗勒窶那:『識為食故,後有生起。』」
- 如說:『頗勒懼那!當知識食,能令後有生起。』彼說:結生心及眷屬,名有。
- 如說:『阿羅陀!當知若業能令後有相續,是名有者。』彼說:能引後有思,名有。
- 如說:『取緣有』,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彼說:時分五蘊,名有;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彼說:能引後有諸業,名有。……
- 如說:『云何欲有?謂諸業,欲界繫取為緣,能趣後生,乃至廣說。』彼說:業及異熟,名有,不說取緣。……
- 問:何故名有?答:有增有減故,名為有。」
- 如說:『沛仇!當知有生時,以識為食。』此中說:生相續時心眷屬,名有。
- 如說:『佛告阿難,若業能令後生相續,是有是亦名有。』此中說:造未來有思,名有。
- 如說:『取緣有』,阿毘曇者作如是說,此中說:時五陰,名有;尊者瞿沙作如是說,造未來有業,名有。……
- 如說:『云何欲有?欲界繫取緣,能生未來有業。』此中說:業、業報,不說取緣。……
- 問曰:何故名有?答曰:生滅故,名有。」
- ^
《法蘊論·緣起品》:「云何有緣生?……復有一類,於人趣樂,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人趣同分,與諸人眾,同受快樂。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身、語、意妙行,此三妙行,說名業有。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眾同分中,於彼諸生、等生,乃至命根起,說名生。此生緣有故起,是名有緣生。……」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生云何?謂:於胎、卵二生,初託生時。等生云何?謂:即於彼,身分圓滿,仍未出時。趣云何?謂:從彼出。起云何?謂:出已增長。出現云何?謂:於濕、化二生,身分頓起。蘊得云何?謂:即於彼諸生位中,五取蘊轉。界得云何?謂:即彼諸蘊,因緣所攝性。處得云何?謂:即彼諸蘊,餘緣所攝性。諸蘊生起云何?謂:即彼諸蘊,日日飲食之所資長。命根出現云何?謂:即彼諸蘊,餘壽力故,得相續住。」 - ^ 《十誦律》:「多識多知諸大經有:波羅紗提伽(晉言《清淨經》),波羅紗大尼(晉言《一淨經》),般闍提利劍(晉言《三昧經》),摩那闍藍(晉言《化經》),波羅小闍藍(晉言《梵經》),阿吒那劍(晉言《鬼神成經》),摩訶紗摩耆劍(晉言《大會經》);阿羅伽度波摩(晉言《蛇譬經》),室唳咆那都叉耶時月提(晉言《索滅解脫經》),釋伽羅波羅念奈(晉言《釋問經》也),摩呵尼陀那波梨耶夜(晉言《大因緣經》),頻波紗羅波羅時伽摩南(晉言《洴沙迎經》);般闍優波陀那肝提伽(晉言《五受陰却經》),沙陀耶多尼(晉言《六情部經》),尼陀那散猶乞多(晉言《同界部經》);波羅延(晉言《過道經》),阿陀波耆耶修妬路(晉言《眾德經》),薩耆陀舍修妬路(晉言《諦見經》也)。」
- ^ 《大毘婆沙論》:「方廣云何?謂諸經中廣說種種甚深法義,如《五三經》,《梵網》,《幻網》,《五蘊》,《六處》,《大因緣》等。」
- ^
《雜阿含經·三七二經》:「佛告頗求那,……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識食?我則答言:能招未來有,令相續生,有有故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
《中阿含經·大品·嗏帝經》:「復次、三事合會,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處,母滿精堪耐,香陰已至;此三事合會,入於母胎。」
《法蘊論·緣起品》:「《教誨頗勒窶那經》中,佛作是說:『頗勒窶那,識為食故,後有生起。』此識云何?謂:健達縛最後心,心、意、識,增長堅住,未斷,未遍知,未滅,未變吐。此識無間,於母胎中,與羯剌藍自體和合。此羯剌藍自體和合,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是名『識緣名色』。復次、《教誨莎底經》中,佛作是說:『三事和合,入母胎藏,云何為三?謂:父母和合俱起染心,其母是時調適,及健達縛正現在前;如是三事和合,入母胎藏。』此中健達縛最後心、意、識,增長堅住,未斷,未遍知,未滅,未變吐。此識無間,入母胎藏。此所託胎,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是名『識緣名色』。」
《大毗婆沙論》:「世尊經中,作如是說:『三事和合,得入母胎:父母俱有染心和合,母身調適無病是時,及健達縛正現在前;此健達縛,爾時二心展轉現前,入母胎藏。』……『及健達縛正現在前』者,謂:即中有此處現在前,非於餘處,非前、非後。『此健達縛、爾時二心展轉現前、入母胎藏』者,謂:健達縛將入胎時,於父、於母,愛恚二心展轉現起,方得入胎。若男中有,將入胎時,於母起愛,於父起恚,作如是念:『若彼丈夫離此處者,我當與此女人交會。』作是念已,顛倒想生,見彼丈夫遠離此處,尋自見與女人和合。父母交會精血出時,便謂父精是自所有,見已生喜,而便迷悶。以迷悶故,中有麁重,既麁重已,便入母胎。自見己身,在母右脇,向脊蹲坐。爾時,中有諸蘊便滅,生有蘊生,名結生已。若女中有,將入胎時,於父起愛,於母起恚。……諸有情類,多起如是顛倒想已,而入母胎,唯除菩薩,將入胎時,於父父想,於母母想,雖能正知,而於其母,起親附愛,乘斯愛力,便入母胎,餘隨所應,義如前說。」 - ^
《中阿含經·因品·大因經》:「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
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無問分·緣品》:「阿難!識不入胎,有名色生不?世尊!無也。」 - ^
《中阿含經·因品·大因經》:「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答曰:不會。」
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無問分·緣品》:「阿難!識入胎不出,有名色集不?世尊!無也。」 - ^
《中阿含經·因品·大因經》:「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答曰:不也。」
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無問分·緣品》:「阿難!若嬰兒,識斷壞非有,彼有名色增長廣大不?世尊!無也。」 - ^
《中阿含經·因品·大因經》:「阿難!若識不得名色,若識不立、不倚名色者,識寧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答曰:無也。」
玄奘譯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名色緣識者,如《大緣起經》:『佛告阿難陀,識不依名色,為得住不?不也,世尊!』」
《雜阿含經·二八八經》:「尊者舍利弗復問:尊者摩訶拘絺羅!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云何?尊者摩訶拘絺羅答言:今當說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 ^
《中阿含經·因品·大因經》:「阿難!若有問者,名色有緣耶?當如是答:名色有緣;若有問者,名色有何緣?當如是答:緣識也。當知所謂:『緣識有名色。』
- 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無也。
- 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答曰:不會。
- 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答曰:不也。
阿難!若有問者,識有緣耶?當如是答:識亦有緣;若有問者,識有何緣?當如是答,緣名色也。當知所謂:『緣名色有識。』
- 阿難!若識不得名色,若識不立、不倚名色者,識寧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答曰:無也。
阿難!是為『緣名色有識,緣識亦有名色』,由是增語,增語說傳,傳說可施設有,謂:識、名色共俱也。」
北宋施護譯《大生義經》:「當知此識與彼名色,互相為緣,而得生起。」
玄奘譯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佛於《城喻》《大緣起經》說:識與名色,更互為緣義。為據前後?為約俱生?識緣名色,亦據前後;名色緣識,唯約俱生。所以者何?識入母胎故,與羯剌藍合,成有情身故,識緣名色,亦得有前後。非名色合已,更結餘識;非識未已,起名色為緣故,唯約俱生。……又彼經但言:識依名色住故,契經說:『佛告阿難陀,識不依名色,為得住不?不也,世尊!』此經不言:名色依識住,如何展轉?」 - ^
《雜阿含經·八九三經》:「如是業,煩惱、有愛、見、慢、無明,而生行,若有業,而無煩惱、愛、見、無明者,行則滅。」
《雜阿含經·三七四經》:「若比丘,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諸行增長;行增長故,當來有增長;當來有增長故,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若於四食,無貪無喜,識不住、不增長;識不住、不增長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行不增長;行不增長故,當來有不生不長;當來有不生長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起,如是純大苦聚滅。」 - ^
《雜阿含經·二九二經》:「比丘!思量觀察,正盡苦,究竟苦邊。時,思量彼識何因?何集?何生?何觸?知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觸。作諸福行,善識生;作諸不福、不善行,不善識生;作無所有行,無所有識生。是為彼識,行因,行集,行生,行觸。彼行欲滅無餘,則識滅。彼所乘行滅道跡,如實知,修習彼向次法,是名比丘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所謂行滅。」「譬如力士,取新熟瓦器,乘熱置地,須臾散壞,熱勢悉滅。如是,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身分齊受所覺,如實知,壽分齊受所覺,如實知,身壞命終,一切受所覺,悉滅無餘。」
《法蘊論·緣起品》:「復次《瓮喻經》中,佛作是說:『無明為緣,造福、非福、及不動行。』云何福行?謂有漏善身業、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如是諸行,長夜能招可愛、可樂、可欣、可意諸異熟果,此果名福,亦名福果,以是福業,異熟果故,是名福行。云何非福行?謂諸不善身業、語業,心、心所法,不相應行。如是諸行,長夜能招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諸異熟果,此果名非福,亦名非福果,是非福業異熟果故,是名非福行。云何不動行?謂四無色定,諸有漏善,是名不動行。」
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緣品》:「云何無明緣行?無明緣福行、非福行、不動行。」 - ^
提婆設摩《識身論》:「
- 又諸無明,未斷未知,為因為緣,諸行生起,謂:隨福行、隨非福行、隨不動行。
- 如是諸行,未斷未知,為因為緣,諸識生起,或往善趣,或往惡趣。
- 如是諸識,未斷未知,為因為緣,名色生起,或在此世,或在後世。
- 如是名色,未斷未知,為因為緣,六處生起,或有圓滿,或不圓滿。
- 六處和合故,有其觸。隨觸領納故,有其受。受生欣喜故,有其愛。即愛增廣,說名為取。能感後有業,名為有。
- 諸蘊現起,說名為生。諸蘊成熟,說名為老;諸蘊棄捨,說名為死。」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身行云何?謂身業,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動。語行云何?謂語業,餘如前應知。意行云何?謂意業,若在欲界,名福、非福,在上二界,唯名不動。」 - ^
《大毘婆沙論》:「復次世尊為受化者,施設緣起,少多不定:
- 謂或有處,說一緣起,謂:一切有為法,總名緣起。如說:『云何緣起?謂一切有為法。』
- 或復有處,說二緣起,謂:因與果。
- 或復有處,說三緣起,謂:三世別;或煩惱、業及事為三,無明、愛、取說名煩惱,行、有是業,餘支是事。
- 或復有處,說四緣起,謂:無明、行及生、老死。現在八支攝入四種,謂:愛、取入無明,有入行,識入生,名色、六處、觸、受入老死。
- 或復有處,說五緣起,謂:愛、取、有及生、老死。前際七支攝入此五,謂:無明入愛取,行入有,識入生,名色、六處、觸、受入老死。
- 或復有處,說六緣起,謂:三世中,各有因果。
- 或復有處,說七緣起,謂: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後際五支攝入此七,謂:愛、取入無明,有入行,生入識,老死入名色、六處、觸、受。
- 或復有處,說八緣起,謂:現在八支。過去、未來四支攝入此八,謂無明入愛、取,行入有,生入識,老死入名色、六處、觸、受。
- 或復有處,說九緣起,如《大因緣法門經》說。
- 或復有處,說十緣起,如《城喻經》說。
- 或復有處,說十一緣起,如智事中說。
- 或復有處,說十二緣起,如餘無量契經中說。」
- ^
《法蘊論·緣起品》:「《大因緣經》中,尊者慶喜問佛:名色為有緣不?佛言:有緣,此緣謂識。佛告慶喜:
- 識若不入母胎藏者,名色得成羯剌藍不?阿難陀曰:不也,世尊!
- 識若不入母胎藏者,名色得生此界中不?不也,世尊!
- 識若初時已斷壞者,後時名色得增長不?不也,世尊!
- 識若全無,為可施設有名色不?不也,世尊!
「尊者慶喜問佛:諸識為有緣不?佛言:有緣,此謂名色。佛告慶喜:- 若無名色,諸識轉不?阿難陀曰:不也,世尊!
- 若無名色,為所依止,後世所受生、老、死識,為得生不?不也,世尊!
- 若諸名色,都無所有,為可施設有諸識不?不也,世尊!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能續後有者,如說:『識若不託母胎,名色得成羯邏藍不?不也,世尊!』」
真諦譯世親《阿毘達磨俱舍釋論》:「若眾生觸一切位,說名具生,非於中陰死,非託色無色界生,何以故?於《大因緣經》中,但約欲界眾生說,經言:『阿難!若識不託母胎赤白,為得變異成柯羅邏不?不得,世尊!』」
玄奘譯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補特伽羅,歷一切位,名圓滿者,非諸中夭及色無色,但據欲界補特伽羅,《大緣起經》說具有故。彼說:『佛告阿難陀言,識若不入胎,得增廣大不?不也,世尊!』」
玄奘譯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補特伽羅,歷一切位,名圓滿者,非諸天中及色無色,羯剌藍等諸位闕故,世尊但約欲界少分補特伽羅,說具十二,如《大緣起契經》中說:『佛告阿難,識若不入胎,得增廣大不?不也,世尊!』」 - ^ 《法蘊論·緣起品》:「云何愛緣取?謂彼初生,說名為愛,愛增盛位,轉名為取。」
- ^ 《大毘婆沙論》:「《施設論》說:『云何無明?謂過去一切煩惱。』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則捨自相。」
- ^
玄奘譯《發智論》:「一補特伽羅,於此生十二支緣起,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耶?答:二過去,謂無明、行;二未來,謂生、老死;八現在,謂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如世尊說:『無明緣行,取緣有。』云何無明緣行?云何取緣有?答:無明緣行者,此顯示業,先餘生中,造作增長,得今有異熟,及已受異熟。取緣有者,此顯示業,現在生中,造作增長,得當有異熟。無明緣行,取緣有,何差別?答:無明緣行者,廣說如前,此業緣,世尊說一煩惱,謂無明。取緣有者,廣說如前,此業緣,世尊說一切煩惱,謂諸取。是謂差別。」
僧伽提婆譯《阿毘曇八犍度論》:「無明緣行者,於是現行,前世時所作行,彼行報,今生得有,是謂無明緣行。受緣有者,於是現行,於此生所作行,諸行受報,當得未來有,是謂受緣有。無明緣行,受緣有,有何差別?答曰:無明緣行,於是現行,前世時所作行,彼行報,今生得有,彼行緣,說一結,無明。受緣有,於是現行,今生作行,彼行報,當得未來有,彼行緣,說一切結。無明緣行,受緣有,是謂差別。」
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云何無明緣行?答曰:為顯示、分明、施設、解說、諸業相故,若於餘生中作業,亦令增長,彼業報,今得此身,彼業,此生中俱受報,是名無明緣行。……云何取緣有?若於此作業,亦令增長,彼業報,使未來有相續,諸未來如是等業,當知盡攝在有分中。……問曰:無明緣行,取緣有,有何差別?……答曰:無明緣行,為顯示業,廣說如上,彼業緣,世尊說是一結,謂無明結也。取緣有者,若於此作業,乃至廣說,彼業緣,世尊說是一切結,所謂諸取。」 - ^
《大毘婆沙論》:「此論所說,十二有支,皆具五蘊,時分各異。《施設論》說:……應作是說:云何無明?謂過去煩惱位。云何行?謂過去業位。云何識?謂續生心及彼助伴。云何名色?謂結生已,未起眼等四種色根,六處未滿,中間五位,謂羯剌藍、頞部曇、閉尸、鍵南、鉢羅奢佉,是名色位。……」
「分位者,羯剌藍等十種分位。(羯剌藍,遏部曇,閉尸,鍵南,鉢羅奢佉,初生,嬰孩,童子,少壯,衰老位。)」 - ^ 《大毗婆沙論》:「《品類足論》作如是言:『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問:此(《發智論》)與彼論,所說何異?答:此說不了義,彼說是了義。……復次緣起有四種: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四、遠續;此說分位遠續,彼說剎那連縛。」
- ^
《長阿含經·大緣方便經》:「阿難!我以是緣,知觸由名色,緣名色有觸。」
《中阿含經·大因經》:「阿難!是故當知是更樂因、更樂習、更樂本、更樂緣者,謂此名色也。」
《法蘊足論·緣起品》:「《大因緣經》中,尊者慶喜問佛:諸觸為有緣不?佛言:有緣,此謂名色。……是故,慶喜!諸觸,皆以名色為緣,是名『名色緣觸』。」
《大毘婆沙論》:「或復有處說,九緣起,如《大因緣法門經》說。」 - ^
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無問分·緣品》:「如佛說:阿難!觸有緣,如是阿難問已有答。觸有何緣?六入緣觸,此是答。……」
「阿難!六入有緣,如是阿難問已有答。六入何緣?名色緣六入,此是答。……」
「阿難!識有緣,如是阿難問已有答。識有何緣?行緣,此是答。……」
「阿難!行有緣,如是阿難問已有答。行何緣?無明緣行,此是答。……」 - ^
《大毘婆沙論》:「復有三法,謂過去、未來、現在法。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世與行異。』如譬喻者分別論師,彼作是說:『世體是常,行體無常。行行世時,如器中果,從此器出,轉入彼器;亦如多人,從此舍出,轉入彼舍;諸行亦爾,從未來世入現在世,從現在世入過去世。』為止彼意,顯世與行體無差別,謂世即行,行即是世。……復有愚於三世自性,謂撥無過去未來,執現在是無為法。為止彼意,顯過去未來體相實有,及顯現在是有為法。……
問:何故名世?世是何義?答:行義是世義。問:諸行無來、無去,云何行義是世義?所以者何?諸行若來,不應有去,來相合故;諸行若去,不應有來,去相合故。復次,諸行若來,則來處應空缺;諸行若去,則去處應盈礙。是故尊者世友說言:諸行無來,亦無有去,剎那性故,住義亦無。諸行既無來去等相,如何立有三世差別?答:以作用故,立三世別,即依此理,說有行義,謂:有為法未有作用,名未來;正有作用,名現在;作用已滅,名過去。……」
「一補特伽羅,於此生十二支緣起,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或有執,過去未來體非實有,現在雖有而是無為。為止彼宗,顯過去未來體是實有,現在是有為,世所攝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