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士超(1755年—1808年),字卓仁,別字貫亭,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1]。原居臺灣,後隨祖父遷居廣東陽山縣新圩鄉楊梅坑[1]

而雖然他已遷居廣東,但《淡水廳志》卻仍將在收錄在進士列表,不過只有列出名字[註 1][1]。林文龍〈「竹塹七子」成員新證──兼談謎樣的進士鄭士超〉認為可能是鄭士超中進士的消息傳回臺灣淡水廳,但日後修志時撰稿者無法取得具體資料,又不願割捨,結果只以籠統列名的方式處理[1]

生平

编辑

鄭士超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生於臺灣,後來在乾隆卅四年(1769年)左右,即十五歲時隨祖父離開臺灣,定居在廣東省陽山縣新圩鄉楊梅坑[1]。年輕時家裡貧窮,但仍力學不倦,每日記誦2千句話[1]。另外放牧時會帶書去讀,讀到牛都不知去處[1]。後來有同鄉的李濟堂認為他日後必有成就,便將女兒嫁給他,又幫助他上下疏通,協助鄭士超參加科舉[1]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鄭士超鄉試中舉[1]。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以二甲第三名登進士,任官工部補都水司主事[1]。嘉慶六年(1801年)會試同考官,之後先擔任工部營繕司員外郎,次年升為郎中[1]。在此之後又先後擔任浙江、廣西、河南道監察御史[1]

嘉慶十三年(1808年)時去世[1]

其他

编辑

鄭士超在某些資料中,被列為竹塹七子之一[1]。然而林文龍〈「竹塹七子」成員新證──兼談謎樣的進士鄭士超〉一文中認為鄭士超很早便已離開臺灣,應該不是竹塹七子成員之一[1]

註釋

编辑
  1. ^ 排在黃驤雲(道光九年進士)與楊士芳(同治七年進士)之間[1]

參考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林文龍. 〈「竹塹七子」成員新證──兼談謎樣的進士鄭士超〉. 《臺灣科舉家族軼聞與傳說》.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6-10: 88–90. ISBN 978-986-05-0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