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1月6日) |
尿(urine)又称尿液,俗称小便,是由脊椎动物肾脏排出的液体。尿液的形成是由血液经肾小球过滤,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排泌而产生,属于终末代谢产物。
在胎盘动物中,尿液从肾脏经输尿管流入膀胱,于排尿时通过尿道从阴茎或外阴排出。在其他脊椎动物中,尿液则通过泄殖腔排泄[1]。
排出的尿液可以调节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清除代谢废物(尤其是退化变性的蛋白质和核苷酸所产生的含氮化合物),同时还有散热的作用。
正常成年人日均排尿量约为1500~2500mL。pH值約為6.5。尿液的组分变化与身体状况关系密切,因而尿液检查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类和哺乳动物
编辑成分
编辑人类尿液之中有91-96%为水。[2]
比重
编辑1.010-1.030
形成
编辑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浆中的水分和所有晶体物由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为原尿(initial urine)或血浆超滤液(plasma ultrafiltration fluid)。
肾小管将原尿的营养物质、大部分水分和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然后排出含有少量氨的代谢产物和盐类的水溶液为终尿(final urine)。
尿经过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簡單來說分三部分:腎絲球過濾作用→腎小管再吸收作用→腎小管分泌作用
着色
编辑普通人的尿液是由亮白色至深黃色液体。依濃度及所吃的食物而有所變化。
氣味
编辑其他动物
编辑結石
编辑尿液的用途
编辑生活與工業
编辑古羅馬婦女飲用松節油,帶有紫羅蘭氣味的尿液則被用來洗滌衣物及紡織品加工上。
農業
编辑經發酵的尿液常作為肥料使用。
中醫學認為人尿無毒,可以入藥,以用童便為好。《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多種和人尿有關的中藥,如人尿、溺白沂、人中白、回龍湯、秋石等。其用途從肺痿到痔瘡不一而足。
苏恭《唐本草》记载认为治胃癌可用人尿,“症积满腹,诸药不愈者,人溺服一升,下血片块,二十日即出也。”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說「人尿主卒血攻心,又主症積滿腹」,「烏牛尿主消渴黃疸水腫腳氣小便不通」[3]
参考文献
编辑- ^ Marvalee H. Wake. Hyman's Comparative Vertebrate Anatom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5 September 1992: 583 [16 April 2024]. ISBN 978-0-226-87013-7.
- ^ 徐长福,魏强. 泌尿系统.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ISBN 9787117212168.
- ^ 千金翼方 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生物谷.
延伸閱讀
编辑[编]
- Definition of oliguria and anuria
- Hermogenes on ur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Urin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ctober 29, 2008 OED.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eoffrey Chaucer, Department of English. Dept. home page. October 3, 2006. Harvard University October 27, 2008 Harvard.edu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Kelly, John F. "The Urine Cure and Other Curious Medical Treatme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ippocrates Magazine. (May/June 1988)
外部連結
编辑- Urinanalysis at the University of Utah Eccles Health Sciences Library
- Urine Chemistry at drugs.com
- Urinary Health Educ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redurine.com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