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年—1935年),著名英國在華傳教士,在中國溫州傳教26年,牛津大學中文教授,英國知名漢學家

生平

編輯

1861年1月23日出生於英格蘭約克郡的哈利法克斯[1]。1881年冬,年僅20歲的蘇慧廉被英國偕我會(United Methodist Free Church,1911年改名聖道公會,1934年再改名循道公會)派遣來到中國溫州,接替李華慶牧師(Robert Inkerman Exley,1855-1881)在該城開創的傳教事業。三年之後,同查理斯·法勒的女兒露營(Lucy Farrar Soothill)在溫結婚。蘇慧廉在溫州地區傳教26年,先後發展教徒萬餘人,建立9個聯區,270餘處分堂。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是1898年他主持重建的溫州城西堂,至今保存完好。溫州教區是循道公會在華傳教最成功的2個地區之一(另一個是以雲南昭通為中心的西南教區,信徒大部分是苗族)。

他還創製了沒有7、4兩個不易唱的音名,只有1、2、3、5、6五個音名的中調、長調、短調、八七調、七調等五支曲調,有的至今尚為信徒所傳唱。

他在語言方面很有天賦,學習溫州方言(師從湯壁垣、任銘東)僅半年,即能用溫州話登台講道。並與湯壁垣、任銘東一起設計溫州話羅馬字,1903年以此翻譯出版《Sang Iah Sing Shi 新約聖書》。鄉村婦孺學習一、二個月,即可用以通信。後來因民國期間推廣國語而失傳。現北京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尚保存有這種拼音文字的書本和課本。他甚至能用通順的文言文為重建城西堂撰寫的碑文:「中外集資成數,庀材鳩丁,昕夕董治,月圓十度,方始告竣」,為西方傳教士中所罕見。

蘇慧廉還在溫州創辦了最早的西式教育和醫療事業,其中著名的有藝文中學(1897年—1925年)和白累德醫院(1906年—1953年,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前身)。

在溫州傳教26年以後,1908年,蘇慧廉北上太原,任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總教習。1914年至1918年任基督教青年會宗教工作主任幹事。1925年任中國賠償、法律顧問委員會委員,次年任英國派遣中國的惠林頓爵士代表團團員。在僑居中國46年後,蘇慧廉於1928年離開中國,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教授,晚年回英國後,任牛津大學漢學講座教授

1935年5月14日,於牛津寓所去世,葬於牛津玫瑰山墓園(Rose Hill Cemetery)。[2]

著作

編輯
  • 《四福音和使徒傳》
  • 《Sang Iah Sing Shi 新約聖書》
  • 《Soothill 華英袖珍字典》
  • 《A Typical Mission in China》

家譜及子女

編輯

妻子蘇路熙(Lucy SOOTHILL,1858-1931)。女兒謝福芸(Dorothea Hosie,1885-1959)生於浙江寧波,與大英帝國駐大清外交官謝立山結婚,故女兒的漢姓改姓謝。

參考文獻

編輯
  • 鄭張尚芳《溫州方言志》
  1. ^ 沈迦,《尋找· 蘇慧廉》(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年),460。
  2. ^ 沈迦,《尋找· 蘇慧廉》(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年),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