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维基百科标志

中文维基百科标志

维基百科标志维基百科的图形象征,以立体拼图球体为主体,每块拼图附有不同语言系统的字母,图形底下的文字分别为“维基百科”和其标语“自由的百科全书”(The Free Encyclopedia)。

维基百科标志历史

编辑

采用现时拼图球标志前,历史上维基百科曾接连采用不同标志。

暂代标志

编辑

2001年1月15日,为维基百科成立的首天。吉米·威尔士美国国旗作为维基百科的临时标志。此标志并不打算成为永久的标志,参见meta:OldWikiPediaLogo有关旧标志的讨论。

原官方标志

编辑
 
首个维基百科标志

维基百科首个真正标志是由Bjørn Smestad[1]原先为2000年Nupedia标志竞选递交的图像。[2] 吉米认为这是较美国国旗更合适的标志,并沿用了八个月,直至2001年终为止。此后,它仍继续在特殊页面使用,例如搜寻结果。[来源请求]

标志包含路易斯·卡罗欧几里得与其现代对手英语Euclid and his Modern Rivals》的引文;因放大效果关系,只能显示部分文字。

In one respect this book is an experiment, and may chance to prove a failure: I mean that I have not thought it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roughout the gravity of style which scientific writers usually affect, and which has somehow come to be regarded as an ‘inseparable accident’ of scientific teaching. I never could quite see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is immemorial law: subjects there are, no doubt, which are in their essence too serious to admit of any lightness of treatment – but I cannot recognise Geometry as one of them. Nevertheless it will, I trust, be found that I have permitted myself a glimpse of the comic side of things only at fitting seasons, when the tired reader might well crave a moment’s breathing-space, and not on any occasion where it could endanger the continuity of the line of argument.

第二标志

编辑
 
第二个维基百科标志

2001年11月,维基人开始建议新的标志。2001年11月至12月期间,维基百科举行首个标志竞选,并挑选了24个领先候选标志。胜出者为最末的标志(#24),由The Cunctator贡献。

标志包含以下引文(粗体示),摘自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第一部第六章

Desire to know why, and how, curiosity; such as is in no living creature but man: so that man is distinguished, not only by his reason, but also by this singular passion from other animals; in whom the appetite of food, and other pleasures of sense, by predominance, take away the care of knowing causes; which is a lust of the mind, that by a perseverance of delight in the continual and indefatigable generation of knowledge, exceedeth the short vehemence of any carnal pleasure.

国际化改编

编辑

因标志内只使用英文文字,此标志并非维基百科其他语言版本的理想标志。有些维基选择了近似的设计,但文字则改成它们的语言(如西班牙语维基百科),有些则沿用英文版本标志,但加入各自国家的国旗颜色(多为北欧语言计划,如丹麦语版本),或加入“自由的百科全书”的翻译(如德语版本)。有些还另外设计完全不一样的标志(例如法语版本)。

原拼图球标志 (2003年–2010年)

编辑

国际竞选

编辑
 
Paullusmagnus胜出竞选的标志

接纳了Erik Möller意见后,元维基举行了国际标志竞选,以寻找适合所有语言版本的新标志。经两阶段投票后,Paul Stansifer (前名Paullusmagnus)的设计以大比数胜出。英语维基百科2003年9月26日转用此设计。

Stansifer的标志描画出一个以彩色弧面拼图块构成的球体,并以混杂连结的文字覆盖球面,象征着本计划的持续建设和发展。此标志是由POV-Ray制作,使用此拼图图像覆盖球体。其.pov档可于这里存取。

变体

编辑
 
David Friedland的拼图球标志

不久,为确认社群共识,标志批准投票的举行紧随其后。结果,社群提出了十二个对设计的直观修改方案

David Friedland(Nohat)的其中一项修改方案,有时被称为“银球”(silver ball),随即被接纳采用。Stansifer概念的修订版本则移除了颜色,并将覆盖文字改为每块拼图显示一字元或符号。Friedland和Stansifer二人均向维基媒体基金会授予标志的版权。

第三标志的最终定案

编辑
 
第三个标志,附以Hoefler Text写成的小型大写字母标题

由于某些原因,当转换英语维基百科标志时曾引起一些争议,其中一项是维基百科服务器的效能在大部分过程进行时反复无常。

发布至所有维基百科前,标志曾作小量调亮。

发生席根塔勒传记事件后,《泰晤士报》的一专栏[3]含沙射影地暗讽此标志是整个计划的比喻。罗斯玛丽·莱特(Rosemary Righter)写道:“欧米加字母之上,即他们曾经在人头上动前脑叶白质切除术的位置,数块拼图丢失了。”(Just above the omega, at the point where, on human heads, they used to perform frontal lobotomies, bits of the jigsaw are missing.)

尽管Nohat版本是由POV-Ray制作(参见此讨论),它却只是投影在球体的一幅图像,并使用凹凸贴图以营造浮雕和模拟数块拼图块拼凑的效果。

自此,已有不少尝试制造真实三维物件的试验,使每块拼图能被独立雕刻出来,以便做出不同的显示方式。参见制作3D维基百科拼图球的模型 - 首次尝试于Blender显示程式制作标志及维基百科拼图球动画(雏形)

亦请参见foundation-l电邮名单的讨论帖“标志背后是什么模样?”(What is on the back of the logo?)。

实体版
编辑
 
分发给2007年维基媒体国际大会出席者的拼图球
 
最新维基百科拼图球实体版的钥匙扣

一个名为维基球的巨型拼图球体成为2007年维基媒体国际大会的特色,轻描淡写出维基百科的标志。球体的小型版本亦被分发给参与者。闭幕礼完结后,该巨型拼图球体亦被一同拆卸,许多参与者更保留了一块或多块拼图。

标志所展示的字元
编辑
 
辨认球体字母的早期尝试,有些推测是对的
 
维基百科标志内的字元,不含背景

拼图标志包含15种不同语言的字元,许多(但非全部)都能代表“维基百科”(Wikipedia)中最接近英文字母“W”的字元。以下为标志所展示的字元:

 
亚美尼亚文 ini
(Ւ)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高棉文
(ល)
不适用  
日文片假名 wa + i
(ワィ)[4]
 
克林贡语 r
PUA[5]U+F8E1 — "")
 
藏文 wa + i
(ཝི)
 
希腊文 omega(带柔气符
(Ώ)
 
拉丁文 W
(W)
 
阿拉伯文 yeh(带下句点
(ۑ)
 
天城文 va + i
(वि)[6]
 
中文 部首145(衣)+5
(袓)
 
西里尔字母i
(Й)[7]
 
朝鲜语谚文 wi
(위)
 
蒙古文 Todo I (旋转90度)
(ᡅ)
 
卡纳达文 va + i
(ವೖ)[8]
 
希伯来文 resh
(ר)
 
泰文 cho ching
(ฉ)

历年来,有不少维基人均建议改正标志内的某些字元,以更准确反映“维基百科”在各语言的真实拼法和发音。[9]

2010年5月标志

编辑
 
使用新字体Linux Libertine的英文版现时标志

2009年末,维基媒体基金会承诺修正若干有关拼图球体设计上的轻微错误,定义在“隐藏”拼图块上所显示的字元,以及特别将球体重制为三维电脑模型,以便生成球体的其他角度。

新标志于2010年5月亮相。它以新3D形式显示拼图球体作为特色,并附有已修正的字元(当中克林岗文阿姆哈拉文取代)。字体由Hoefler Text改为开源字体Linux Libertine,副标题亦不再使用斜体。

维基媒体基金会网志有更多有关本亮相的资讯,WMF官方Wiki网站亦有更多有关新标志的详细资讯。

新标志字元

编辑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亚美尼亚文 vav
(Վ)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泰卢固文 va + i
(వి)
 
高棉文 vo + i(旋转90度)
វិ
不适用  
日文片假名 u + i
(ウィ)
 
阿姆哈拉文 we
(ው)
不适用 不适用
 
爪哇文 wa + i
ꦮꦶ
 
古吉拉特文 va + i
(વિ)
 
哥德文 vinja
(𐍅)
 
拉丁文 E(带尖音符
(É)
 
孟加拉文u
(উ)
 
希腊文 omega
(Ω)
 
拉丁文 W
(W)
 
阿拉伯文 wāw
(و)
 
古木基文 vava + sihari
(ਵਿ)
 
西里尔字母 ya
(Я)
 
西里尔字母 ve
(В)
 
隆塔拉文 w + i
ᨓᨗ
 
奥里亚文 wa + i
(ୱି)
 
缅文 v + i
(ဝီ)
 
天城文 va + i
(वि)
 
繁体中文
(維)
 
西里尔字母 i
(И)
 
朝鲜语谚文 wi
(위)
 
拉丁文 H
(H)
 
老挝文 w + i
(ວິ)
 
叙利亚文 wāw
(ܘ)
 
格拉哥里字母 vědě
(Ⰲ)
 
马拉雅拉姆文 va + 短i
(വി)
 
因努伊特文u
(ᐅ)
 
格鲁吉亚文 vin
(ვ)
 
卡纳达文 va + (i)
(ವಿ)
 
希伯来文 vav
(ו)
 
泰文 wo waen + sra i
(วิ)
 
它拿字母 vaavu + (i)
(ވި)
 
西里尔字母 u
(У)
 
他加禄文 wi
ᜏᜒ
 
拉丁文 U
(U)
 
胡都木蒙古文 wa
(ᠸ)
 
林布文 wa + i
(ᤘᤡ)
 
切罗基文 wi
(Ꮻ)
 
藏文 wa + (i)
(ཝི)
 
泰米尔文 va + (i)
(வி)
 
僧伽罗文 va + i
(වි)
 
拉丁文 A(带曲音符)
(Ä)
 
文言中文
(典)
 
德宏傣文 wa
 
拉丁文 V
(V)
 
西里尔字母 de
(Д)
 
希腊文 pi
(Π)
 
阿拉伯文 yāʾ + ʾalif
(يا)
 
拉丁文 I(带点)
(İ)


维基百科标志规范

编辑

作为一个网站的形象标识,标志是一个网站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文维基百科的标志图档被存放在File:Wiki.png。由于这个标志是维基百科用户界面的重要部分,因此这个档案已获上传保护,只有管理员才能修改这个档案。

颜色规范

编辑

以下是维基百科标志的颜色规范,更多详细内容请参看元维基对各维基计划标志的格式规定

名称 颜色 RGB CMYK
图案 #979797
文字 #000000 0/0/0/100

修改标志

编辑

如要永久改变维基百科的标志,必须得到所有维基百科社群和基金会的同意才可以修改,详细说明请参考m:Logo

如果只是临时性的更换标志,也需要获得社群的同意才进行可以修改,基金会永远拥有禁止或者迫使更改标志的权利,并须于更换原因消失或社群同意的显示时间过后换回原有标志。

一般来说,维基百科改变标志是用来宣示条目里程碑等与维基百科有关的事务,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自2005年起,中文维基百科会更换标志以庆祝农历新年(不是每年都换)。此外有时候也会有用户提出更改标志以庆祝其他节日。但是为了保持维基百科的中立避免地域中心的原则,应当尽量避免更换标志。更重要的是,不应通过改变标志来表达对政治性、宣传性或纪念性的日子/事件等的立场,除非这个改变已获基金会的授权进行。

虽然如此,如果您想提出短期更换标志的提议,欢迎到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建立一个新的讨论议题以开展讨论。如您是标志设计者,我们请您将您的作品预先上载并展示于该讨论中,以促进讨论。

中文维基百科历年特别标志

编辑

以下是中文维基百科历年的特别标志:

2005年

编辑

2006年

编辑

2007年

编辑

2008年

编辑

2009年

编辑

2010年

编辑

2012年

编辑

2013年

编辑

2018年

编辑

2020年

编辑

2021年

编辑

2022年

编辑

更换标志

编辑

如社群决定更换标志(无论是永久还是临时更换),请遵循元维基上的操作指南进行。

自行变更标志

编辑

若您想要自己换显示的图示,却又不想打扰他人时可以用以下方法让自己登入时显示出自己想要的图案,在自己的common.css加入:

.mw-wiki-logo {
    background-image: url(圖片網址) !important;
    background-size: 135px auto;
}

例如:

.mw-wiki-logo {
    background-image: url(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Wikipedia-logo-v2-zh-2020_Chinese_New_Year-TC.svg/600px-Wikipedia-logo-v2-zh-2020_Chinese_New_Year-TC.svg.png) !important;
    background-size: 135px auto;
}

参见

编辑

注释及参考文献

编辑
  1. ^ 根据Nupedia网页有关递交图像的存档页,Bjørn Smestad创作了首个维基百科标志 - 可见于该页页底"Logo ideas posted with permission of their designers. Click on a logo to go to its designer's website."该页图像连结指往此存档页"Assistant Professor Bjørn Smestad"
  2. ^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_talk:Mosca&diff=prev&oldid=291698049
  3. ^ Righter, Rosemary. Unreliable (adj): log on and see. Times Online. 9 December 2005. 
  4. ^ ui (ワィ)的明显打字错误,应为ウィ是不同字元。David Friedland拼图标志的属过时拼法。参见commons:Category:Japanese character for Wikipedia logo
  5. ^ 此字元位于Unicode私人使用区。没有正确字体,它不能正确显示出来。
  6. ^ 因一格式错误,此字元在球体图像是颠倒的,显示为िव。某些网页浏览器亦有此问题。
  7. ^ 某些标志为大阶 і(І)。参见User talk:Nohat
  8. ^ 应为ವಿ
  9. ^ m:Talk:Errors in the Wikipedia logo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