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英文原文
在新冠疫情造成多年的破坏后,到目前为止,2023年标志着全球大部分高等教育部门已恢复正常。
然而,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排名得分的波动揭示了最新趋势、崛起的力量和潜在挑战。
随着泰晤士高等教育第20版世界大学排名结果的公布,我们探索了排名新闻背后的趋势,并思考它们揭示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哪些发展。虽然今年排名研究方法的重大变化意味着很难对结果进行直接的年度比较,但我们可以从数据中得出总体性的见解。
Participate in THE's Impact Rankings 2024 - the world's leading impact and sustainability rankings
中国高校向前10位迈进
乍看之下,今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仍保持第一的位置,而美国高校依旧主导排名顶端,在前10名中占据了7席。
但仔细观察一下世界大学排名的前部梯队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最顶尖的大学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前10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名次都上升了几位,分别排在第12位和第14位。
中国大陆目前有13所大学进入前200名,比2020年有所增加(7所),而且这些大学的排名均有大幅提升。
曾供职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凯南-弗拉格勒商学院(Kenan-Flagler Business School)的中国问题专家丹尼斯·西蒙(Denis Simon)表示,问题从来不是中国大学能否进入前10名,而是它们何时进入。
西蒙将中国高校的崛起描述为21世纪的重大事件之一,并表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持续提升是人们意料之中的。
他说:“有一些人认为,在课程中加大政治教育会损害这些大学的潜在发展,但这种情况似乎没有发生。”
“中国大学的进步…建立在与国际高等教育合作中所学习到的经验之上。”
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400位的中国大陆高校从2021年的15所增加到今年的30所,翻了一番。
与此相对的,排名前200位中英美高校的数量持续下降,自2021年以来分别少了4所和3所。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谢菲尔德教育学院(Sheffield Institute of education)高等教育教授程铭表示,尽管美国和英国仍在世界大学排名上保持领先,但它们的“相对实力正在减弱”。
她说:“也许这两个国家的高校可以考虑学习中国的一些优秀实践,并对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多一点欣赏。”
“这一趋势也表明,知识经济实力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可能会鼓励更多的国际学生未来到中国学习。”
程教授表示,中国高校排名的大幅提升可能与它们对排名指标的熟悉程度提高、政府对高等教育部门发展的慷慨资助以及该部门对国际化、教育改革和研究创新的承诺有关。
根据排名数据,中国高校在教学和研究质量等支柱领域的平均得分都有所提高。
虽然中国高校的崛起看似势不可挡,但程教授也警告称,许多金融和地缘政治因素都可能会阻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尽管如此,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仍在一些领域中取得巨大进展。该国高校的研究质量得分中位数提高了12个百分点。研究质量支柱领域除了引文影响外,还包括研究实力、研究卓越性和研究影响力等新引入的指标。
西蒙说,这种改善反映出了中国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巨大投资,以支持其向更偏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变。
然而,他警告称,尽管中国最顶尖的大学非常强大,但在排名前25位之外,中国高校质量的下降非常明显。这与美国的情况不同。在美国,学生可以在大约100所大学里获得世界级的教育。
他表示:“中国必须非常小心,不要营造出一个分裂的高等教育体系,即少数几所精英大学和数量多得多的一般院校。”
“中国的教育部门必须全面投资师资建设、基础设施和图书馆,以确保目前存在的差距能够得到改善。”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中国研究领域的乔治和赛迪·海曼教授(George and Sadie Hyman professor)安德鲁·默萨(Andrew Mertha)指出,中国的崛起与其STEM项目的质量有关。然而,中国在社会科学领域虽然充满了世界级的学者,他们“被无望地与破坏学术自由的政治考虑捆绑在一起”。
他还补充说,在中国,随着学生从本科教育升至研究生教育,一些教育质量和学生数量的结合开始减弱。
默萨曾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国研究中心的首任主任。他表示,如果让更多聪明的毕业生从公共部门横向进入学术界,那么中国的大学将进一步提高。他注意到这种转变已经开始发生。
停滞五年后北美高校开始复苏
专注教育研究和战略的拉伊卡·班达理顾问公司(Rajika Bhandari Advisors)负责人拉伊卡·班达理(Rajika Bhandari)说,中国和印度等国家正在建设和加强高校和研究机构,以成为世界一流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家。
与此同时,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仍由美国等英语国家主导。
“这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在美国高校继续占据世界大学排名前列的同时,我们完全有可能看到世界其他地区涌现出优秀的大学。”
在经历了5年的停滞后,今年北美高校的平均总分有所上升。在维持几年平稳的得分后,美国排名前5大学的平均得分也有所提高,这意味着美国最好的大学仍然一骑绝尘。
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商学教授琳达·韦德林(Linda Wedlin)表示,北美高等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为全球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模板,并将把示范效应继续下去。
她表示:“这一地位主要是由这些顶尖院校对研究质量的重视,以及它们历来在全球享有的良好声誉所推动的。”
但韦德林补充称:“越来越多来自其他大洲的高校正在进入排名……这正在慢慢改变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整体图景,既反映了个别院校的努力,也反映出了更宏观的战略。”
北美高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五个支柱领域中的平均得分都有所提高,但在最近更新的行业支柱领域中上升幅度最大,并且这些高校国际得分提升幅度超过了其他任何大洲。行业支柱领域现在包括了一项衡量一所大学的研究在专利中被引用频率的指标。
班达里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和移民总统联盟(Presidents’ Alliance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Immigration)的高级顾问。她表示,行业支柱领域的改善反映了坚实的大学和业界伙伴关系,这是美国和加拿大许多大型研究型高校的标志,尤其是那些非常重视科学和技术的大学。
她补充说:“这也反映出,这些高校的研究和活动越来越具有现实相关性,它们对本地的业界和企业的适用性也越来越强。”
新冠疫情后大洋洲高校国际得分下降
尽管北美高校复苏,但大洋洲高校的平均得分连续第四年保持领先,为55.1分(满分100分)。
澳大利亚有6所大学进入前100名,11所大学进入前200名,但只有一所大学的排名比去年有所提高。
排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下降了23位并跌出前100名。
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际学生比例减少,二者国际学生指标的平均得分都大幅下降。国际展望一级指标的计算方法变化也导致新西兰高校在这一领域的得分下滑。
因此,大洋洲是唯一一个国际展望平均得分下降的大洲。
墨尔本高等教育研究中心(Melbourn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的副教授格威利姆·格劳彻(Gwilym Croucher)说,尽管很难确定确切的原因,但很难忽视疫情对澳大利亚高校的声誉和运营的潜在延迟影响。
他说,澳大利亚在2020年和202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对国际学生关闭了边境,这对声誉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这可能反映在该国高校的排名表现上。
他补充说:“虽然疫情暴发后,澳大利亚许多排名较高的大学在财务上表现相对较好,但它们排名的总体变化也能反映出长期封锁对教学和研究造成的干扰。”
澳大利亚顶尖大学排名下滑的一个共同因素是教学和研究声誉的下降。
格劳彻说,鉴于最近的政府调查显示学生体验有所下滑,教学声誉的下降或许并不出人意料。
他补充说:“我们很难看出是什么导致了澳大利亚研究声誉的改变……毕竟澳大利亚仍在进行重要的研究,尤其是考虑到其人口相对较少的背景。”
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IE)高等教育项目负责人克莱尔·奥弗曼(Clare Overmann)提出了能让澳大利亚高校在来年扭转局面的一种方法。
她建议说:“国际学术合作是所有提高全球知名度的战略的关键方面。澳大利亚在国际伙伴关系方面一直很强大,如能继续在联合研究、学生和教师流动等领域建立和发展这些伙伴关系,将会得到良好发展。”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副校长詹妮弗·米拉姆(Jennifer Milam)表示,新冠疫情对国际科研合作旅行的干扰,可能会导致未来世界大学排名中国际合著率的下降。
她说:“但这将是暂时性的。澳大利亚仍然坚定致力于通过研究解决全球问题。”
排名中亚洲高校数量的增加
最新版的世界大学排名涵盖了108个国家/地区,参与排名的高校数量从去年的1799所增加到1904所,其中大部分来自亚洲。
在新进入排名的大学中,有20所来自印度,这意味着在2024年的排名中,新进入排名的印度高校数量多于其他任何国家。
印度国际教育研究所(IIE India)主任维韦克·曼苏哈尼(Vivek Mansukhani)表示:“如果说有一个时刻人们需要关注印度的高等教育,那就是现在。”
“高质量的教育(尤其是工程和技术领域),由1100多所大学、4.3万所学院和1.1万所独立机构组成的广阔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格局,以及印度高等教育机构的性价比,这些只是印度高等教育优势中的一小部分。”
领跑印度高校的印度科学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自2017年以来首次重返前250名。
然而,它是印度唯一一所进入前500名的大学,这是自2016年该排名扩大到400多所大学以来印度表现得最差的一次。
平均而言,印度高校的排名下降了14位,这主要是由于衡量研究质量的方法有所变化。
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今年有相当一批高校新加入排名(分别为14所和11所),这意味着亚洲在总体和前200名的代表高校数量方面都进一步扩大了领先优势。
就平均总分而言,非洲大陆高校增长最快,从31分上升到35.7分。它在教学和研究质量一级指标的平均得分也比其他任何国家或地区都要高。
东亚国际教育研究所(IIE East Asia)前主任、顾问保罗·特纳(Paul Turner)表示:“在研究方面的大量投资和吸引顶尖人才,继续成为亚洲各地大学排名提升的推动力。”
“保持这一增长的关键是,在过去几年因新冠疫情导致人才外流之后,各高校有能力继续吸引学术和非学术人才。”
“这样的基础对于确保亚洲和西方大学能够合作,实现气候目标和应对全球挑战来说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在19所非洲大学新加入排名后,非洲高校的排名院校数量几乎与南美洲持平。
本文由陆子惠为泰晤士高等教育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