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遇刺後,伊朗的「誓言報復」一直未有蹤影。接著以色列引爆黎巴嫩大量呼叫器、對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在內的真主黨高層發起斬首行動,伊朗也始終維持克制姿態。不過9月30日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後,伊朗似乎終於「忍無可忍」,在10月1日對以色列本土發起了打擊,並稱此舉是對以色列擊殺哈尼亞、納斯魯拉、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准將阿巴斯·尼爾福魯山(Abbas Nilforoushan)的報復行動。
據以色列國防軍統計,伊朗在兩波攻擊中發射約200枚飛彈,發射場包括大不里士、卡尚與德黑蘭郊區,以色列方面當然也進行攔截,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上空因此發生爆炸,一名西岸巴勒斯坦人被火箭彈片殺害,火箭碎片落在傑里科也造成數人受傷。
基本上,這是今年4月以色列空襲伊朗領事館導致報復後,伊朗第二次從本國領土攻擊以色列。前次伊朗共發射約170架無人機、30多枚巡航飛彈和120多枚彈道飛彈,並且事前通過秘密管道向美國發出警告,使得99%飛彈在抵達以色列領空前就已被摧毀,美國、英國、法國和約旦也在過程中協助攔截。
而這次美國雖也協助攔截部分伊朗飛彈,卻是在攻擊發生前兩個小時左右,才公開示警「有迹象顯示,伊朗將對以色列發動飛彈攻擊。」。據五角大廈發言人帕特·萊德(Pat Ryder)表示,「自己不知道伊朗有提前向華盛頓發出攻擊通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同樣確認,「美國沒有收到伊朗政府關於這起攻擊的預先警告」,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更稱,「攻擊前未向美國發出預先警告」。
不論前述說詞是否為真,這些說法都提高了伊朗襲擊的「意外性」與「威懾感」;但可想而知,以色列也誓言要讓伊朗付出代價。有鑑於中東目前的複雜情勢,伊朗這次攻擊當然有自己的內外戰略考量,卻也可能引發以色列的更強硬回擊,導致這輪以巴衝突爆發後,中東各方便竭力要避免的大戰,在衝突一周年時被迫引爆。
伊朗為何突然報復
首先觀察伊朗選擇報復的戰略考量。
最直接的近因,當然就是對以色列北伐黎巴嫩、打擊真主黨的反應。眾所周知,伊朗與以色列的長期緊張既有宗教、民族與意識形態的根源,也源於兩國在中東的地緣對峙。從2000年代起,伊朗便逐步通過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加薩哈馬斯、敘利亞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葉門胡塞武裝,將影響力延伸到了以色列邊境,形成名為「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多層次的包圍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