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駕崩後,後宮妃子都是如何陪葬的?揭密4種死法,活埋不是最殘忍

2023-08-14 15:29

? 人氣

皇帝駕崩後,後宮嬪妃都是如何殉葬的?揭密4種殘忍死法,她們的生前經歷令人難以想像。(示意圖/取自imdb官網)

皇帝駕崩後,後宮嬪妃都是如何殉葬的?揭密4種殘忍死法,她們的生前經歷令人難以想像。(示意圖/取自imdb官網)

中國古代盛行殉葬制度,宮中的嬪妃被視為君主的附屬品,不但要在皇帝生前誠心侍奉,就連皇帝駕崩後,也難逃被迫陪葬的命運,而這些無辜的妃子在犧牲前,究竟都經歷了什麼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古代皇帝為何實施殉葬制度?

根據《搜狐網》報導,皇帝通常自稱為「天子」,他們享受著偌大的權力與財富,品嘗珍饈美食、身著絲綢錦帛,也總是簇擁著大批侍從在一旁伺候。然而他們的欲望並不僅止於此,帝王期望在自己死後,能將這些榮華富貴一同帶到九泉之下,繼續享受奢華的待遇,於是殉葬制度應運而生。

殉葬制度的歷史淵源

最早的殉葬制度可追溯到殷商時代,君主們相信死後的靈魂將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因此身邊的奴隸或貴族也會一同被葬,以便在逝世後繼續為他們服務。相傳成吉思汗殞沒時,靈柩經過之處,所遇之人「盡殺之」以殉葬,一路上殺了近2000人,另外還用了40名貴族女子陪葬,雖然這些記載的可信度尚有爭議,卻已能彰顯出殉葬的殘酷。

千百年來,殉葬制度經過了歷代帝王的禁止與重啟,包括漢景帝、明太祖、清世祖駕崩後,都有多位妃子陪葬,直到清朝時期,康熙對於活人殉葬的習俗深惡痛絕,明令徹底廢除,於是如此慘無人道的陋習,到了公元17世紀才真正廢止。

古代殉葬的4種殘忍死法

一、御賜毒

皇帝會在死前事先擬定好一份殉葬名單,這份名單除了負責執行的太監之外,不會讓其他人知道,等皇帝駕崩後,就會把名單上的人聚在一起宴請她們,然而食物和酒水早已被下了毒,這些人毒發身亡後,便隨著一起皇帝下葬。

此外,由於妃子們是到陰間伺候已故皇帝的,可以算是有功之臣,所以會盡量減少她們的痛苦,而賜毒酒相對來說是比較有尊嚴的死法,可以讓妃子的面容較為體面。

二、御賜白綾

太監會於居室內放置太師椅,在每個太師椅上方都懸掛白綾,接著勸說被召集至此的妃子自縊,當她們將頭伸向白綾結成的套扣內,再用腳推開太師椅,過幾分鐘便沒了呼吸,但若有心生畏懼或反抗的妃子,太監便會強制施刑,手段相當殘暴。

三、活埋

在皇帝下葬當天,嬪妃會被注入令人昏迷的藥物,當她們再次醒來,就會發現自己身處在漆黑的墓穴中。為了防止她們逃跑或破壞墓穴,身體會被牢牢綁住,即使拚盡力氣也無法掙脫,這也是為什麽在墓穴中,會發現一些骨骸在生前奮力掙扎過,而呈現蜷縮或雙腿張開的姿態。

有不少人好奇這些陪葬的妃子能在墓中存活多久,根據研究,這取決於墓穴大小和殉葬人數的多寡。若墓穴寬大且殉葬者不超過18人,她們約能掙扎5天左右;若人數在18到50人之間,則只能茍延殘喘3天;若超過50人,甚至是上百人,最多活1天就會窒息而死。

四、灌水銀

這是為了確保陪葬妃子的遺體不會輕易腐爛而發明的方法,由於灌水銀的過程較為困難,太監會先讓她們喝下具有安眠效果的茶水,等妃子昏迷過去後,在她們的頭部及身體各處挖洞,使用銅勺往裡頭灌入水銀,再用針線縫好,使水銀隨血液流通全身,最後慢慢死去。

資料來源:《搜狐網》《百科知識》

責任編輯/蔡惠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email protected]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