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若攻打台灣,將重蹈納粹與日本帝國的歷史性錯誤

2023-06-19 11:00

? 人氣

希特勒(Adolf Hitler),攝於1931年12月5日,慕尼黑(AP)

希特勒(Adolf Hitler),攝於1931年12月5日,慕尼黑(AP)

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外交政策建立在這樣一些基本假設上:在一個公正的世界裡,中國應稱霸東亞,其他區域強國則以東亞為中心,尊重中國,接受中國指導,就像在19世紀之前的兩千年裡一樣;那些被北京方面視作中國一部分的地區,應該與中國「統一」;復興的中國至少應該在制定國際事務的規範和規則方面擁有平等的發言權。習近平斷言,這些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因為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美國力量的衰退。習近平說,「時與勢在我們一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可否認,近幾十年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大國,並獲得了巨大的全球實力和影響力。即使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中國勢頭見頂」,它已然成為東亞經濟霸主,如果不是因為美國,它還可能成為該地區的政治和軍事霸主(儘管在不與日本發生衝突的前提下可能不會實現)。如果任由其發展,現代化的中國有朝一日會主宰其鄰國,就像統一的、現代化的德國曾經橫行歐洲,以及現代化的日本曾經橫行中國和東亞其他地區一樣。這些昔日的霸主也相信「時與勢」站在它們一邊,而且在許多方面它們是對的。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然而,這些例子應該讓中國領導人停下來想一想,因為日本和德國雖然在短時間內完成了驚人的快速擴張,但他們最終在稱霸一方的野心中落敗。他們低估了美國的實力與潛力。他們沒能明白,美國在20世紀初作為一個大國崛起後,國際環境已經改變,以至於長期的霸權野心再無法實現。在關係因為台灣和間諜氣球等問題變得高度緊張的時刻,習近平冒著犯同樣歷史性錯誤的風險。

20世紀初,美國崛起為一個大國時,世界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正如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在1900年指出的那樣,美國由於其「實力和地理位置」,已「日趨成為全球力量的平衡者」。這並非比喻。正如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現的那樣,美國可以撬動其龐大的財富、人口和生產能力,來支持一方或另一方,從而決定任何重大區域衝突的結果。儘管德國人正確地計算了他們相對鄰國的軍事和經濟優勢,但來自美國的數百萬額外兵力和價值數十億美元計的物資很快就使德國難以為繼。正如一位德國高級將領所說,「我們不能與全世界作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日本可能正確地判斷了他們與區域對手作戰的勝算。到1942年初,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產能都在軸心國——德國、日本和意大利的控制之下。然而,即便在那時,美國的參戰也標誌著這三個強國及其政權末日的開始。正如氣急敗壞的希特勒(Adolf Hitler)所觀察到的那樣,美國人和英國人聯手令「世界由他們支配」。除了美國的體量、財富和產能之外,它還擁有一些面對外國入侵近乎無懈可擊的優勢。希特勒曾經說過,德國征服美國的機會和美國征服月球的機會差不多大,他在美國參戰後不久就承認,他不知道要如何打敗美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email protected]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