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未見停火跡象,是否回復為期1年的義務役,成為近來國內討論焦點。對此,政大外交系副教授賴岳謙指出,役期延長會有2個問題,首先是等同讓非當事人決定當兵者前途、其次是學術論證發現,1、2年役的兵不能打仗,至少要3、5年。
針對兵役議題,賴岳謙在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中表示,當初會有替代役是因為常備兵太多,為維持兵役公平性,所以才把多餘的兵撥出來做為社會替代役,這是效仿德國和法國,目的就是補足並維持公平性。
賴岳謙指出,如今要把兵役延長回1年會產生2點問題,首先,已經不用當兵的人或是不當兵的人,來決定要當兵的人的前途,「這豈有此理?」這不該以普遍的社會問卷方式來調查,應該要問現在的高中生、國中生、家長才對,不應該讓非當事人決定,這樣才合理。
其次,賴岳謙提到,當初要把役期縮短,是因為針對戰爭的學術研究論證發現,當1、2年役的兵不能打仗,至少要當3到5年;美國也是如此,後來法國也發現徵兵不能打仗改成募兵,論證很久才發現1年兵不能打仗,現在又說要改回去,「有權力的人不能這樣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