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時代劇《茶金》的感動原點
北埔姜阿新洋樓守門人──廖運潘的少年成長過程
如果姜阿新是一代「茶虎」,
那他的女婿廖運潘,更是土生土長、臺灣戰後一代的商業人才!
身為客家刻苦子弟,他投入岳父事業,戮力運籌,撐起茶金歲月的榮衰,
他身上銘刻著臺灣近一世紀的發展痕跡。
茶金序曲,記錄廖運潘的成長故事,造就不凡…
|
|
|
《源氏物語》是日本小說的頂峰,即使到了現代,還沒有一部作品及得上它。
――川端康成
多情公子光源氏,光與影交織變幻的一生,
紫式部筆下千迴百轉的愛恨痴怨,
彷彿聽聞怦然跳動的心房和美麗哀愁命運的絮語。
《源氏物語》敘述了夢幻般俊美人物源氏的一生。這位失去繼承帝位資格的皇子,才華洋溢不爭功利,卻因對已逝母…
|
|
|
《源氏物語》是日本小說的頂峰,即使到了現代,還沒有一部作品及得上它。
――川端康成
《源氏物語》是紫式部在11世紀創作的文學巨作,這部小說不僅是纏綿悱惻的愛情傳奇,更是一幅描繪日本平安時代貴族生活的全景畫卷。透過紫式部細膩的筆觸,得以窺見當時的宮廷文化、社會結構、宗教信仰及日常生活。
跨越千年之後,鑽研…
|
|
|
原住民文學獎.散文、小說類雙首獎得主──桂春.米雅
獻給島嶼的深情之作
從前從前,一隻受傷的鯨魚游過海灣,女子見鯨魚受傷,用彩線為牠縫合傷口,又拿芭蕉葉為牠醫治。為感謝她,鯨魚吐出五顏六色的小米送給她,更承諾將守護在腰際綁上彩色絲線的女人。然而,人們卻忘了天空的顏色,再也染不出大海的色彩⋯⋯
凌子來自…
|
|
|
為何我們依舊需要閱讀歷史?歴史的範圍不斷擴大,愈來愈包括沒有個人意志,或個人意志不直接表現在史事上的歴史。傳統史學中的宏大鑑誡觀,或「歴史作為人生導師」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人與歴史的直接關係上的「史用學」,現在是否已失效?
王汎森主張,各種型態的歷史,都可能提供我們意想不到的資糧。古人每每希望在特定事情上得到前史的啟示,但他除了期待歴史幫助我們在特定事情上成功,更應强調的是,讀史如何提升人們整體的心智能力——心量。
|
|
|
「現在我要獨自走了,我的門徒們!從此你們也獨自往前走去!
……現在我告訴你們,要將我丟失,並且尋找你們自己;
而當你們所有人否認我時,我才會向你們歸返。」
人類是一種過渡和橋梁,通往成為超人之路
這是尼采帶給世人的「第五福音」,查拉圖斯特拉從山中走向人間,他要帶給人類智慧的禮物。他聲如雷鳴,穿透了精神枯…
|
|
|
▍榮獲豪森登獎、泰晤士報年度傳記
「我知道自己的宿命。總有一天,一提到我的名字就會聯想到某種恐怖的東西
──我不是人,我是炸藥。」
撼動西方的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他所提出的超人哲學、上帝已死、奴隸道德……深深影響了後世,其文字如同炸藥一般,引發了西方思想世界的震盪。在德意志帝國對外征伐的同時,…
|
|
|
《日常犯罪與清代社會》以四川巴縣檔案為主要史料,深入探討十八至十九世紀中國地方的竊盜犯罪史,為清代社會史研究開闢新視野。作者採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結合法制史、法律社會史、歷史犯罪學、物質與消費文化研究,以及城市史與都市社會學等多元視角,全面剖析清代竊盜犯罪的複雜面向。
在宏觀層面,本書關注同治朝巴縣竊盜案件與重大歷史事件及社會變遷的關聯;在微觀層面,則呈現了犯罪動機的多樣性,挑戰了「貧窮即犯罪」的觀點。此外,也詳細考察清代竊盜相關法令、竊賊身分與行竊類型、案件審理流程及機制,並透過分析被盜物品,揭示了當時的物質消費情況和城鄉差異。
經由對日常犯罪的探討,書中的論述在史料、方法與觀點上均有所突破,開拓了史學研究的新領域。作者意在喚起對犯罪史的重視,尤其是注意犯罪者的能動性,且藉司法檔案來探析社會結構的變化,對於研究清代社會史、法律史、犯罪史的學者而言,本著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
|
|
|
和戰是南宋朝野長期關注、激烈爭辯的議題。倚江南立國的南宋,長期面臨金、蒙強敵的虎視與侵凌,和戰既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國政,更是承繼北宋議政傳統,高唱春秋大義的士大夫最關注、議論的核心議題。
到寧、理二帝的南宋中晚期,和戰議題更提升到相繫國家安危的重大國是,引發激烈論辯。寧、理二帝的繼位掀起黨爭,引發南宋內政嚴重對立,又在境外蒙古崛起、南侵及政權遞嬗的過程中,被迫捲入爭戰的漩渦,讓和戰及其衍生的邊防、流民議題相互糾結,甚至互相攻訐,演成嚴重政爭。
黃寬重長期深入研究宋代的政經環境與社會議題,並提出獨到論述,本書是認識南宋內政、外交、士大夫議政風格及晚宋政局發展,最關鍵的課題。
|
|
|
本書透過具體而細緻的實證研究,探討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的消費文化,希冀打開晚明消費史的多元面向,豐富這一段歷史。全書的兩大主軸,其一是嘗試把近代早期中國的消費史,放在世界史的脈絡下,觀察晚明時期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晚明已形成「消費社會」的現象,以修正英國史學家關於「消費革命」的歷史解釋。本書另一個主軸是士大夫的消費文化。從消費文化的角度,一方面可以看到晚明社會結構的變動,特別是士、商關係的變化;另一方面士大夫也透過消費文化,塑造消費品味與流行時尚,來重新建構他們的身分地位。
|
|
共200筆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目前
Go
/共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