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宮穴:清瀉火氣、舒緩腸胃不適症狀
日本和光鍼灸治療院/漢方藥局代表、針灸師平地治美表示,因氣溫高,身體累積熱導致汗水噴湧而出的時候,建議冷卻手掌的勞宮穴,可手握包著保冷劑的毛巾達到此效果。若是離水龍頭近的話,手掌沖水也不錯。
而炎熱夏天民眾總是汗流浹背,也恐對心臟帶來負擔。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中奎則受訪指出,汗為「心之液」,若過度流汗恐過度消耗心氣,使心氣虛弱,出現心跳快、喘、疲倦等心臟不適症狀。尤其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更是要注意。
此時除了多喝水補充元氣外,欣悅中醫診所中醫師程良雯受訪建議,此時按壓勞宮穴,可清瀉心經、心包經火氣,達提神醒腦、穩定思緒之效。
日本野木醫院副院長加藤士郎也曾受訪表示,夏季不適常因自律神經混亂,而導致血液循環變差,造成失眠、疲勞等狀況。此時可透過按壓勞宮穴調整自律神經,改善身體倦怠。
勞宮穴位置:手掌正中央
中脘、足三里:保健腸胃、促進足部、腹部血液循環
夏季腸胃出問題是不少民眾每年的困擾。而根據仁心聯醫的衛教資料,漫長的夏季是脾最易受損的時節,且台灣夏季濕熱天氣容易造成脾胃功能下降,出現消化不良、煩躁、疲倦無力等症狀。幸好,夏季同時也是養脾的最佳時節,當夏季脾胃功能好,病毒、病菌易入侵的秋冬,脾胃就可有效吸收營養,增強抵抗力。
而中脘穴、足三里穴都是相當重要的養脾穴位。中脘穴可健脾和胃、補中益氣,對各種胃腑疾患有治療效果;足三里穴則有理脾胃、調氣血、主消化、補虛弱等功效。
綜合中醫師詹景琦、洪靜慧與日本漢方養生指導士余慶尚美資料,即便民眾不敢針灸,平時在家針對中脘穴、足三里穴點按,都是很好的腸胃日常保健。按壓中脘穴可消除消化不良;而按壓足三里穴則有緩和便秘、腹瀉、脹氣之效。
中脘穴位置:腹部正中線,肚臍上方4指處。
足三里穴位置:膝蓋外側凹陷處下方3寸(約4指寬)。
魚際穴:咽喉疼痛、乾燥、止汗、頭暈、頭痛
除了腸胃不適外,夏天上火的民眾也不少。中國著名中醫內科專家孔繁祥曾於《滋陰補陽不生病》中指出,夏天陽氣逐漸增強,若民眾陰虛陽剩,便會出現咽喉乾痛、眼睛乾澀、流鼻血等上火症狀。而上火、喉嚨不適時,按摩魚際穴能改善因上火導致的咽喉疼痛、乾燥症狀。
綜合正元中醫診所中醫師陳俊明及中醫師詹景琦的資料,炎炎夏日若民眾發現排汗過多,甚至出現坐著也流汗的症狀,可透過按壓穴位改善。臨床上,多汗患者常肺氣不足,此時透過按壓魚際穴,可調理肺氣、清熱瀉火、止咳平喘,達指汗功效。此外,也有舒緩頭暈、頭痛的效果。不僅患者,一般民眾也可常按此穴保健,按摩3~5分鐘即可。
魚際穴位置:拇指本節後凹陷處,約第一掌骨內側。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