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

  • Yahoo奇摩股市

    6月上市慘跌股出爐!迎廣跌逾兩成最凶

    6月上市慘跌股出爐!迎廣(6117)單月跌逾兩成最兇,所羅門(2359)、世芯-KY(3661)也入榜,但專家表示,投資人可先搶短,因為若是股有望在7月贏得反彈。

  • Moneydj理財網

    輝達、美光漲多休息 分析師看好軟體股接棒

    MoneyDJ新聞 2024-06-28 11:20:42 記者 黃智勤 報導近日輝達(Nvidia)、美光(Micron)漲多拉回,分析師看好,軟體股或許是下個迎來資金行情的族群,資安大廠Palo Alto、CRM軟體龍頭Salesforce近期也明顯走強。 MarketWatch報導,瑞穗分析師克蘭(Jordan Klein)指出,資金可望輪動至軟體類股。軟體業者先前相對不受華爾街青睞,因其面臨客戶削減支出的壓力,人工智慧(AI)帶來的收入成長速度也較慢。然而,「真金白銀」(real money)現在顯然正在流向半導體巨頭之外的大型科技公司。 記憶體大廠美光最新財測僅略勝於預期,引發失望性賣壓,股價27日重挫逾7%,同日AI晶片之王輝達也下挫1.91%。不過,軟體類股表現相對強勢,Palo Alto、Salesforce和Adobe分別勁漲4.78%、3.99%、3.42%。 Palo Alto執行長Nikesh Arora近期指出,資安產業仍然受到總經逆風的影響,但許多客戶已開始增加購買資安產品的種類。 Salesforce為客戶關係管理(CRM)軟體龍頭。該公司5月發表的財報和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中小型股出頭 基金績效跟漲

    【時報-台北電】台股自20日創高後出現回檔整理,但強勢多頭趨勢下,大盤仍維持在10日均線水準,不少個股股價也同步創高,投信法人表示,自端午節以來,共有24檔市值破千億元的大型股股價創新高,中小型股表現也不遑多讓,同期間172檔個股改寫歷史新高,帶動相關基金績效表現。 以整體台股基金績效來看,今年以來加權指數上漲28.2%,第二季上漲13.27%;櫃買指數今年來上漲15.87%、第二季漲7.55%,一般股票型基金今年來平均漲20.77%與第二季的7.52%都輸給大盤;但中小型基金平均漲21.03%與第二季強漲8.29%則都勝過OTC指數表現。整體來看,中小型台股基金不論是第二季或是今年來的平均績效,皆較一般型台股基金強勢。 以單檔基金來看,由於今年第二季台股漲勢大幅優於歷史平均,加上選股策略,讓第二季績效表現超前的中小型台股基金,共有四檔績效高於10%,包括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台新台灣中小基金、富邦精銳中小基金、國泰中小成長基金,這些績優基金今年來的成績也相當亮眼,績效都有2成至3成的漲幅。 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柯鴻旼表示,這波AI狂潮帶動台股今年來漲幅近3成之多,回

  • Moneydj理財網

    日Q1 GDP恐大幅下修 分析師:不利日銀後續升息

    MoneyDJ新聞 2024-06-27 12:30:02 記者 李彥瑾 報導日本內閣府6月25日宣佈,將修正2024年第一季(1-3月)國內生產毛額(GDP),以反映國土資源省下修營建訂單數據。分析師認為,日本第一季GDP可能出現大幅度下調,進而影響日本央行(日銀)的升息步調。 路透社報導,日本內閣府25日表示,將更正2024年第一季GDP成長率,預計7月1日發佈。分析師指出,以營建訂單數據下調幅度來看,修正後的第一季GDP表現不妙,經濟衰退幅度可能比原先預期來得更深。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新家義貴研判,2024年第一季日本GDP成長率將下修至負2.7%,遠遜於先前公佈的負1.8%,可能連帶引發日銀調降GDP成長率預估值,影響後續貨幣政策走勢。 新家義貴提到,倘若日銀大砍2024財政年度的GDP成長率預測,將難以說服外界升息是合理的決定,讓升息路徑變得更加複雜。日銀目前預測全年GDP將成長0.8%。 日銀總裁植田和男6月18日出席議會,預告日銀可能會在7月啟動升息,但採取行動與否,仍要看後續的經濟、物價等數據,再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債券ETF散戶受益人增8.7倍

    【時報-台北電】過去由數個法人受益人就包下一檔債券ETF的時代確定過去,隨著ETF投資成為全民運動,美債ETF投資亦成小資族理財新趨勢,加上美國降息訊號吸引資金卡位,去年1月至今,國內債券ETF自然人受益人數暴增8.7倍,同期間法人受益人數增加2.2倍;另從壽險資金占整體債券ETF比重來看,也從過去穩占9成下降至7成以下。 去年開始投資人大量湧入債券ETF,受益人結構明顯改變。據統計,去年1月底時國內整體債券ETF自然人與法人受益人數分別為17.56萬人、2,293人,至今年5月底,則分別暴增至170.39萬人與7,422人,分別成長8.7倍與2.2倍。從趨勢上來看,債券ETF自然人受益人數從去年12月突破百萬人後,今年以來每月逐步攀升;反觀法人受益人數則在5月出現首度較上月小幅減少的情況。 投信法人分析,近一年多來散戶搶進債券ETF的實力驚人,隨著美國聯準會年底前可望降息下,不論是債券ETF新基金的募集或是追加募集,都持續受市場資金青睞,也因此推升整體債券ETF規模今年再增超過5,000億元突破2.5兆元,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基金類型。 相較過去兩三家壽險法人持有單檔債券ETF比重經常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國人撿便宜!上千億湧入日本相關基金

    【時報-台北電】日圓貶值,各銀行的日圓兌換量大增,公股銀行初步統計,今年以來日圓交易量至少成長5成以上;同時因日圓便宜,日圓計價的日本基金銷量亦大增,去年至今國人至少千億元湧入日本相關基金。 中信銀指出,個金客戶上半年換匯交易,多元幣別皆有成長趨勢,上半年日圓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成長近6成,6月日圓交易量較5月持續成長,顯示國人對於日圓需求提升。玉山銀行表示,日圓跌破0.205又帶來一波日圓搶購潮,日圓換匯交易維持高檔。 日圓便宜也刺激日本基金銷售大幅成長,第一銀行表示,今年初AI投資熱潮持續延燒,日本半導體相關供應鏈受惠,日股相關基金銷量大增,第一季承作量是去年第四季2.5倍,與去年同期相較則大幅成長超過800%。 華南銀行統計,年初至今日本基金銷量較去年同期增加數十億元,熱度明顯增加。彰化銀行在持續看好日本股市下,亦陸續新增日本相關主題基金及日圓計價級別基金,以利客戶適時參與日股投資。 在巴菲特資金去年前進日本後,台灣資金持續湧入日本,去年7月成立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5月底規模已達276.65億元,若加上其他投信基金及境外基金部位,保守估計去年至今,台灣民眾至少有近千億元資金前進日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國銀H2挺AI股、投資級債

    【時報-台北電】全球景氣復甦中,但製造業景氣、降息、政治及地緣風險等變數仍在,國銀財管紛獻策。中信銀行建議股債並進是最穩健作法,中信、國泰世華、台新銀行普遍看好AI股、健康護理產業;債券包括新興債、投資級債都可布局。 中信銀表示,成熟國家仍是下半年優先布局首選,新興國家建議聚焦長期成長趨勢明確的市場,如半導體成分高的台灣、韓國,或受惠「中國+1」策略的印度。AI熱潮仍是主軸,美國大型科技股領漲,帶動相關供應鏈產業及股市屢創新高,可關注AI帶動電力基建需求成長相關題材,及受惠新藥品帶動獲利成長的健康護理產業。 債市看好新興主要貨幣主權債及當地債市後續表現,成熟債殖利率仍處過去10年的相對高點,票息收益、降息預期具利多,短債可作投資活水儲備,長天期投資級債作震盪緩衝。 國泰世華銀指出,股市上AI趨勢有利相關企業獲利逐季增長,漲多拉回可視為逢低布局的良機;債市研判美債殖利率延續高位震盪格局,10年公債在4至4.3%上緣盤整,債市持逢高鎖利布局的思維;匯市上,短線美元仍偏強整理。 台新銀認為,今年AI相關題材緊抓投資人目光,根據倫敦證交所預測,科技股第二季獲利成長率仍高達16.6%,且其他產業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台股高息ETF 投資人大膽進

    【時報-台北電】台股震盪拉回,高股息ETF依舊受投資人青睞,據最新統計,台股ETF受益人達856萬,連續17周創新高,且明顯集中在高股息ETF,受益人數前五大台股ETF合計達487.19萬人,占近6成人氣,且全部都是高股息ETF,若以規模來看,22檔高息ETF規模已達1.5兆元,占整體台股ETF的65.2%。 今年以來台股ETF規模與人氣持續靠高股息ETF撐場,即使近期台股震盪拉回,高息ETF依舊成為台股ETF的中流砥柱。據最新統計,62檔台股ETF受益人數最新一週續增6.58萬人,推升整體受益人數達856.15萬人,連續17週創新高。 依最新受益人數排名,目前台股前五大台股ETF分別為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全部都是高息ETF,其中00878、0056兩檔受益人數突破百萬人,五檔受益人數共計487.19萬人,占總受益人近6成,若以22檔高息ETF整體625萬受益人來算,高息ETF掌握整體台股ETF的7成以上人氣。 高股息ETF績效表現不因配息而失色,是持續保持

  • Moneydj理財網

    博通漲多拉回 分析師喊多、目標價上看2,150美元

    MoneyDJ新聞 2024-06-25 08:51:02 記者 黃智勤 報導美國網通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ANGO.US)近期從歷史高點回檔,分析師看多立場不變,認為該公司憑藉AI優勢躍身成長股,股價還有30%成長空間、上看2,150美元。 MarketWatch報導,美國銀行全球研究(BofA Global Research)分析師阿爾亞(Vivek Arya)指出,在AI帶動下,博通已從「價值股」搖身變為「成長股」,擁有多元成長動能、出色管理團隊,過去也有資本增值、股利成長和殖利率的佳績,值得高本益比;他將博通的目標價從2,000美元上修至2,150美元。 阿爾亞指出,機構投資人目前對博通的持股比例相較其市場權重明顯偏低。而博通的歷史自由現金流利潤率高達43%,僅次於AI晶片之王輝達(Nvidia),博通過去15年來的年均股息成長率達15%、殖利率約1.25%,均高於半導體同業。 除此之外,博通的營收成長也令人期待,阿爾亞預估,2024財年至2026財年之間,博通核心的半導體和軟體業務將實現13%的年複合成長率。 博通6月中旬繳出優於市場預期的財報,並上修本季財測,看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美股基金狂吸金 稱霸全球

    【時報-台北電】在AI、科技股等主題強勁帶動下,美股基金買氣居高不下,近一周資金淨流入擴大至203.69億元,創第二季以來單周流入金額最高,且續居全球股票基金資金淨流入之冠,亞洲不含日本基金則有3.66億美元流入,延續前一周資金淨流入。 投信法人分析,回顧近期市場,科技股持續推動投資風險偏好,美股再創新高,政治風險因素干擾歐洲股市,雜音部分則為極右翼勢力崛起。就股市表現上,美股再創新高,大型晶片股表現突出,帶動台韓等科技為主股市氛圍,近一周日圓略為走貶,但日股變動不大。 安聯投信表示,雖聯準會官員言論偏鷹,但美國經濟數據表現溫和使降息預期延續,多數類股走揚 ,支撐大型科技股持續領漲,科技類股整體表現最為強勢。部分科技股季度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亦有利支撐市場信心。後市只要降息次數減少或降息延後是因需求健康如美國,或經濟成長回升如中國和歐洲,股市就有望獲得支撐。通膨頑固及經濟成長平緩可能較為不利,但這種情況看來暫時不大可能發生。 凱基投信指出,展望下半年全球經濟火車頭美國的製造業呈現復甦,就業放緩但仍穩健,支撐消費溫和擴張,通膨緩步下行,企業獲利維持成長,在企業實質獲利趨動下,股市動能仍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台股重挫 股債ETF兩樣情

    【時報-台北電】台股24日大跌439.69點,62檔台股ETF僅六檔維持平盤以上,另外56檔都下跌,其中「含積量」較高的市值型ETF、半導體ETF成重災區,高股息ETF相對有撐且交易熱絡,反觀債券ETF,88檔中有81檔收紅,成為股市高檔震盪下避險首選。 台股ETF除四檔槓桿兩倍的台股ETF24日跌幅超過4%,其次跌幅較重超過2%的主要集中在半導體與市值型相關ETF,可見科技股走勢對台股ETF影響甚深。近期人氣旺的高股息ETF多數跌幅在0.18%~1.5%,表現相對抗跌,以成交量來看,逢低就有資金搶進。 台股ETF單日成交量來看,除排名第一的元大台灣50反1成交量達30萬張,其他依序排名為群益台灣精選高息、復華台灣科技優息、元大台灣價值高息與台新永續高息中小,全都是高股息ETF。 反觀債券ETF因市場避險需求而受惠,88檔債券ETF中有81檔24日終場收紅。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今年以來債券ETF規模增加已超過5,000億元,也是目前資產規模最高的基金類別,投信法人預期,隨股市進入高檔震盪,加上聯準會降息時程愈來愈明確,市場資金將持續湧入債券ETF。 投信法人表示,現階段台股上市融資水位

  • 時報資訊

    《國際金融》輝達續抱?快閃?分析師解惑了、「它」也不差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輝達(Nvidia)股價在上周二登上140美元,也推升了該公司成為全球市值王。但是美景不長久,在周三休市一天後,股價連跌兩天,上周五最低在124美元,收盤在126美元,相當於市值蒸發了2200億美元。市場希望了解被拋售的原因,以及這是否會給股票持有者帶來長期的麻煩。 輝達流失了2200億美元,這比Salesforce、高通、Adobe等公司的市值都高。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原因造成突如其來逆轉呢? 如果看輝達在5月22日公布財報前,當時股價為94.95美元。到周四之前,股價漲了50%,這對於一家規模已經當龐大的公司,是相當難得的。這也顯示股票飆漲已經達到某種程度的非理性。 上周三美股休市,輝達在德國法蘭克福上市的股票仍上漲4%,相當讓人驚訝。 周四輝達交易的股數也是達歷史數字,是Netflix的230倍,特斯拉9倍,蘋果的7倍,微軟的36倍,谷歌的35倍。交易量達到難以置信的地步。 所以輝達的投資人是否該退出嗎?分析師Eric Bleeker並不如此認為,因為股票出現波動是健康的,每天都上漲反而是不健康。他認為輝達未來最大風險在於AI硬體支出的減少,而與前一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台股主被動基金帶勁 規模創高

    【時報-台北電】5月加權指數續創新高,帶動整體台股基金規模增胖至5,277億元,台股ETF基金整體規模則增加1,042億元達2.02兆元,今年以來年增率高達43%,台股主被動基金規模同步創歷史新高。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數據,近一月整體台股基金規模增加103.53億元、增幅2%,規模增加最多的基金公司為統一投信,近一月增加21.11億至694.92億,其次為安聯與國泰投信,單月均增加18億元;拉長時間至一年,整體台股基金規模成長940.5億,增幅達21.69%。 台股ETF基金今年以來人氣與規模更逐月攀高,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5月底的數據顯示,5月規模又增加逾千億元,單月增幅5.44%僅次於債券ETF基金,統計今年以來規模大幅成長43.12%,居各類股票型基金之冠。 投信法人分析,台股主被動基金規模持續創高,加上多數基金績效不俗,短線上確實面臨較沈重的獲利了結賣壓,但今年國內上市櫃企業基本面穩健,今明兩年的獲利成長動能上升,科技業景氣從AI伺服器,逐步擴散到AI終端,而包括金融、原物料、營建及航運等傳產族群,獲利也進入上修過程,使台股長線仍不看淡。短線股市可能因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變化,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下半年淘股樂 優選台韓印度

    【時報-台北電】中信銀行20日公布下半年投資展望,預估第三季美國聯準會仍將採取預防性降息,以避免經濟硬著陸,並提醒下半年行情有兩大不確定性,一是美國大選,二是地緣政治。股市投資上,預期企業獲利成長將持續增添股市動能,看好半導體成份高的台灣、韓國或受惠「中國+1」策略的印度;債市因流動性寬裕及景氣緩步復甦影響,波動風險可望下降,看好新興主要貨幣主權債。 中信銀表示,下半年重點需觀察全球經濟回穩下製造業景氣擴張趨勢,美國經濟不墜,使得通膨下滑速度緩慢,聯準會今年降息預期幅度將由7碼大幅縮減至1~2碼,全球下半年流動性延續寬鬆,預期美國第三季仍將採取預防性降息,以避免經濟硬著陸;歐洲已啟動降息,新興市場國家則為維持利差優勢、支持匯率,部分央行降息次數雖有下調,但降息趨勢不變。 大陸因應房市風險,祭出一連串救市政策,使房市底部風險獲支撐,消費信心將逐漸回溫,若政策更積極釋放利多,有機會帶動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加速成長;歐洲製造業築底,待消費信心改善,預期累積的超額儲蓄可望轉為消費力道,支撐歐洲經濟溫和復甦。 中信銀提醒,美國大選、地緣政治風險恐為下半年行情的最大不確定性,中東地緣動盪尚未消弭,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輝達封王 境外美股基金跟漲

    【時報-台北電】輝達股票分割後股價續揚,18日擠下微軟登全球市值最大企業,持有輝達的境外美股基金也跟著水漲船高,據統計,近一年績效超前的境外美股基金,前十名報酬率至少33%起跳,表現最佳高達4成,且各檔基金輝達幾乎都位於前十大持股之內。 統計近一年績效超前的境外美股基金中,前十大持股中幾乎都可見到輝達,但因各檔基金的投資風格不同,基金選股邏輯也不盡相同,因此持股比重有差異,像是PGIM Jennison美國成長基金、富蘭克林高科技基金、貝萊德美國增長型基金持有輝達的比重最高,占基金持股的9.1%至11.8%不等,也有同類型基金持有輝達僅約5%上下。 PGIM Jennison 美國成長基金產品經理彭子芸指出,輝達穩居AI產業領導者,未來將推出新一代資料中心平台,並持續發展軟體與生態系統,加速AI在企業運用的滲透度,除AI題材挹注獲利大幅成長,激勵股價與市值同步節節高升,6月以來的股價分割也成為輝達資金面有利的因子。 統計BIG 7加上博通、AMD和Netflix等美國十大科技龍頭股,在過去有史以來每次進行股票分拆,後六個月以及一年的股價表現往往令市場驚艷,在股票分拆後的六個月,平均有1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債券ETF前五月吸金力 奪冠

    【時報-台北電】儘管美國聯準會降息時程延後,但國內外資金仍是追捧債券,每月淨申購多逾千億元,據CMoney統計,前五個月債券ETF淨流入金額累計近5,500億元,居各類型基金之冠,其次是台股ETF的4,200億元,即台灣投資人幾乎都是買債券ETF與台股ETF。 據CMoney統計,去年第一、二季單季淨申購債ETF金額都在千億元,分別是1,327億元、1,899億元,第三、四季單季跳升至2,000億元,分別是2,107億元、2,404億元;今年第一季進一步超過3,000億元至3,425億元,且申購債券ETF已不是一季1,000億元,而是一個月逾1,000億元,凸顯資金瘋狂前進債券ETF。 依基金觀測站資料顯示,至5月底債券ETF淨申購前三名分別是群益ESG投等債20+ETF、國泰美國債券ETF傘型基金之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指數基金、元大美國政府20年期(以上)債券基金,淨申購金額分別是1,466億元、937億元及893億元。雖然20年長債ETF表現不如短債,但吸金力卻最強,這三檔債券ETF今年已追募六次到八次。 基金業者表示,主要因配息穩健,未來有機會享受聯準會降息的債資本利得,為空

  • 中央社財經

    三大法人買超313.97億元 分析師:台股無轉弱訊號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台北2024年06月20日電)今天台股指數以23406.1點作收,上漲196.56點,成交值新台幣5093.11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13.97億元;分析師指出,台股各族群良性輪動,目前沒出現轉弱訊號。法人指出,台股收長紅K棒,再創歷史新高,大盤僅於早盤稍有震盪,中場過後隨即再創新高,近期只要成交金額控制在20日均量4900至5000億元附近,不要出現單日量能過大,或者連續數日量能萎縮,台股多頭格局或將延續。觀察台股盤面結構,權值電子股漲勢稍有放緩,中小型電子股、非金電個別族群較具表現空間,盤面呈現良性輪動。三大法人中,自營商買超93.41億元,投信賣超6.53億元,外資及陸資買超227.09億元。鴻海出現土洋對作,外資買超鴻海3萬3662張,投信賣超鴻海4374張,觀察外資買超前10名,鴻海(2317)3萬3662張居首,第2為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2萬3743張,其餘依序為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聯電(2303)、仁寶(2324)、元大金( 2885)、英業達(2356)、國泰金(2882)、南亞科(2408)、力積電(6770)。投信賣超第1

  • 財訊快報

    摩根大通知名空頭分析師改口看好中國科技股,估仍有20-25%上漲空間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知名空頭分析師、摩根大通Asia TMT研究聯席主管Alex Yao改口表示,看好中國科技股。在4月的報告中稱中國科技行業觸底的Yao表示,考慮到成本結構的改善和競爭的減弱,仍預計股價還有約20%至25%的上漲空間。隨著北京從廣泛的監管整頓轉向專注於提振經濟的政策,騰訊等指標股引領了大盤反彈。Yao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自上而下的觀點是,如果宏觀經濟復甦,那麼電商企業將受益於消費的週期性復甦。這次的主題是中國宏觀穩定。投資者密切關注中國的數據包括消費成長、通膨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藉以尋找有關經濟復甦力度的線索。Yao表示,宏觀指標顯示出穩定的早期跡象,一直是該行業今年迄今上漲的主要推動力,並將成為未來股價趨勢的關鍵因素。不過,中國的成長仍然極不平衡。全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在5月份惡化,工業生產不如預期。然而消費改善及出口強勁為投資人帶來了一些鼓勵。兩年前,Yao下調騰訊、阿里巴巴等28家企業評級,震驚了市場。當時他還表示,由於地緣政治和監管風險,該行業「不可投資」。

  • Moneydj理財網

    高通通吃AI手機、PC商機 分析師喊讚股價飆新高

    MoneyDJ新聞 2024-06-20 08:59:22 記者 李彥瑾 報導全球科技巨頭強攻AI應用,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QCOM.US)也跟上AI狂歡,股價水漲船高。6月18日,高通股價衝上歷史新高,利多包括券商CFRA點名按讚高通,後市行情看好。 MoneyDJ 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6月18日,高通股價延續多頭氣勢,盤中衝到230.63美元,終場也收漲2.19%,來到227.09美元,盤中與收盤同創歷史新高,今年累計漲幅高達57.01%。 由於智慧型手機市況不佳,高通股價一度受壓,如今已被AI手機問世以及高通進軍PC晶片的樂觀情緒蓋過。基於上述兩大因素,CFRA分析師Angelo Zino看多高通股票,6月18日發表研究報告,將高通的投資建議評級由「持有」(Hold)上調至「買進」(Buy),目標價也從200美元提高到260美元。 Zino基於高通2025年的獲利預估,給予22倍的本益比,因此調高目標價。 Zino正向看待高通,主要是看好下半年AI手機商機開戰,尤其是搭載AI功能的蘋果iPhone 16即將登場,可望掀起換機潮,三星(Samsung)與中國品牌

  • 時報資訊

    《研究報告》今年新基金募集 兩類型最夯

    【時報-台北電】統計今年已募集、即將募集及待審的33檔新基金中,以二類型基金最夯,一是ETF,多達18檔,二是多重資產基金有11檔,其餘的則是股票基金及其他類。 基金業者表示,由於ETF比主動式基金吸金強,最重要的ETF規模在上市掛牌後,多可大幅成長,不像過去新基金閉鎖期結束後,就立即「消風」,因此,國內投信密集發行,連境外基金資產管理機構都陷入長考。在新ETF標的大幅增加後,初次募集金額預期會日漸縮小,未來恐已不易再見到初次募集即達百億元以上、甚至千億元的盛況。 今年以來高息ETF雖持續發燒,隨著高息ETF產品線爆量後,投信近期申請募集的新ETF標的開始出現多樣化,經投信業者市調顯示,自從之前有數檔ETF跌破發行價後,投資人已害怕台股股票ETF一上市就「破發」,不但投資人不愛,主管機關也較謹慎,因此,新台股ETF案件明顯減少,改以日本ETF以及債券ETF(追募)等為主。此外,由於台股及全球股市已來到歷史新高,且距離美國聯準會降息的時間愈來愈近,新基金募集重心轉向多重資產基金。 在近期展開募集新基金有復華日本護城河優勢龍頭企業ETF、凱基全球10年期以上美元A級公司債券ETF等兩檔ET

台股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國際股市資料來源請參考 Yahoo Finance。使用Yahoo奇摩股市服務前,請您詳閱相關使用規範與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