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第22屆有庠科技獎 表揚28位科研菁英

遠東集團暨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中)與四位有庠科技講座得主合影。 吳佳汾╱攝影
遠東集團暨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中)與四位有庠科技講座得主合影。 吳佳汾╱攝影

本文共1537字

經濟日報 吳佳汾

「第22屆有庠科技獎頒獎典禮」,昨(17)日下午在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3F遠東宴會廳舉辦,頒獎典禮充滿感動與喜悅,共表揚28位科技菁英,且發出總獎金1440萬元。今年「有庠科技講座」得主每位可獲得新台幣150萬元獎金,為國內學術界重要的獎項。

遠東集團暨徐有庠基金會董事長徐旭東致詞表示,有鑑於國內的公益資源大多集中在社會福利或文化教育,因此徐有庠基金會是少數選擇以「科技創新」為宗旨的民間基金會。台灣經濟要持續發展前進,就要倚靠科技,因此,有庠科技獎將繼續努力鼓勵更多科技人。

徐旭東強調,科技獎項的選拔困難但也有趣,因科技是高知識,選拔高科技很難,故選出優勝者的過程需要非常慎重,本屆申請件數眾多,經過耗時長達半年審查過程,超過百名的評審共同參與,才決定出本屆得獎名單,每位得獎人可謂實至名歸。

「有庠科技獎」今年邁入第22屆,在長期深耕與推廣之下已成為科研界的指標性獎項之一,並持續聚焦在「奈米科技」、「資通訊科技」、「光電科技」、「生技醫藥」、「綠色科技」及「人工智慧」等六大新興科技領域,舉辦至今已累計頒發495個獎項,總獎金逾新台幣2億元,成果卓著。

「第22屆有庠科技獎」頒發「有庠科技講座」、「有庠科技論文獎」、「有庠科技發明獎」、「有庠元智講座」與「有庠傑出教授獎」等五個獎項,共有28位得獎人。

其中「有庠科技講座」四位得主包括國立台灣大學劉致為教授(奈米科技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劉柏村教授(光電科技類)、楊慕華教授(生技醫藥類)及國立中央大學張木彬教授(綠色科技類),他們在學術界多年耕耘的成就,贏得評審委員會一致肯定。

奈米科技類講座得主劉致為教授表示,AI新革命同時也帶來高耗電量,與研究團隊最大目標就是降低電晶體的耗電量,讓半導體的發展更有未來性,而這項遠大目標,也希望不會因日後在台大退休而停止。徐董事長詢問奈米科技是否可以改善紡織品的應用,劉致為教授笑回,這個題目他要帶回去研究看看。

有趣的是,徐旭東詢問本屆「有庠科技講座」得主,過去十年做的研究,再走一次的話,會想改變嗎?

光電科技類得主劉柏村教授表示,學校給了很多支援,若十年重新走過,一定還是會留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做自己有與趣的研究。

生技醫藥類得主楊慕華教授則說,這十年生技醫藥領域變化非常迅速,如果十年重來,會提早和跨領域的專家合作,特別是特殊腫瘤的治療,應有所助益。

今年「有庠科技講座」獎金大幅提高,從100萬元增加至150萬元,徐旭東也特別跟得主請益對基金會的建議,綠色科技類得主張木彬教授認為,徐有庠基金會舉辦獎項,從高中生到資深教授都在獎勵範疇,且獎金額度相當很高,希望有庠科技獎能對社會大眾及產業界多加宣傳,讓獎項的影響力持續擴大,同時能夠方方面顧及,尤其是過往容易忽略的冷門領域。

楊慕華則認為,近年年輕人較少投入生技醫藥領域,相對熱門的資通訊領域來說,生技醫藥的吸引力有下滑趨勢,希望基金會能夠舉辦更多獎項,尤其鼓勵年輕人加入生技醫藥研究的行列。

淨零排放 科技創新的實踐與挑戰

淨零排放是現在最熱門的議題,今年頒獎典禮基金會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林麗瓊院士以「邁向淨零減碳–以關鍵奈米催化科技為例」為題發表演講,提出科學界應該積極運用前瞻科技,解決當前面臨全球氣候變遷挑戰,實現淨零排放需要多方面的科技創新,例如透過奈米材料的改良,可以提升能源轉換效率和降低能耗。並指出遠東集團下的各公司都朝向此方面努力,且做了很多科技創新的努力,也有很大的成果。

與師大物理系合作 扎根科技教育

徐有庠基金會贊助高中學生參加IYPT國際賽獲得金牌,由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右一)...
徐有庠基金會贊助高中學生參加IYPT國際賽獲得金牌,由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右一)代表頒獎。 吳佳汾╱攝影

由2008年開始徐有庠基金會與台灣師範大學合作,每年舉辦高中物理辯論競賽,培養年輕學生並選出5位組成台灣代表隊,參與國際賽年年獲獎,今年更一舉獲得金牌,讓台灣站上世界舞台,基金會善盡本份讓台灣科技教育愈來愈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2024中華郵政大數據競賽 廣納全臺42校AI創意
下一篇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精選64項技術TIE亮相自行車中心發表電輔自行車技術 引領低碳移動潮流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