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6 養生.人生智慧
退休生活是什麼模樣?裴偉:閱讀、種花、下廚…就是現在日常,出書傳承美味緊繫父子情
你們家用什麼方式過年? 資深媒體人裴偉說:「好好吃飯。」裴偉的兒時記憶裡,父親很重視節慶,每個節日都有應景食物,尤其是過年,爸爸會在一個月前布局—肉先抹料風乾、帶米請手藝好的社區老阿嬤蒸年糕……,每年春節前,裴偉就會想起:要張羅年菜了、要蒸年糕了,自然而然氣氛來了,年也來了。餐桌維繫了家庭,食物創造了屬於家的儀式。後來裴偉成為父親,過年的方式就是「全家團聚好好吃飯」,「我們家過年不會出國玩,一定在家裡。」新年之外的尋常日子,全家人周末也有默契地一起吃飯—每到周末,裴偉會親自下廚,外宿的兩個兒子會回家,吃爸爸的料理。嘗盡百味 才懂人間有味是清歡裴偉懂吃愛吃,從小跟著爸爸吃,初入媒體當記者跑休閒產業路線,到各飯店試菜還胖了25公斤,如今,他成為寫食譜也用饗宴記錄故事的人。從年幼至今,裴偉對食物的熱情沒有改變,但是對「味道」的體會卻不同了。年輕的裴偉追求新奇事物,喜歡嘗試各種味道,例如他的原生家庭是不吃辣的山東人,但他有段時間會刻意吃很多辣的食物,在味覺上獵豔,追求極致。「但年紀大了後,我喜歡返璞歸真,愛吃每種食物應有的、原本的味道。」裴偉想起年輕時當記者,許多仕紳宴客並不追求高級食材,但求每道食物如何發揮最好的味道。他接著舉例分享豬肉的每個部位要如何料理才會釋放最好的味道,說起新的粵菜餐廳「朧粵」的「粥水芥菜百合」如何讓米粥、芥菜與百合的味道恰到好處,還有台菜名店「明福」的「鮑魚糯米雞」的湯汁,因糯米菁華釋放而稠滑圓潤……。「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裴偉念了蘇東坡的詞來說明他的人生狀態—尋常的飲茶、時令的野菜,都是簡單且易得的尋常食材,但也似乎到了人生某個階段,才會理解這清淡的歡愉原來是人間最美味。媒體人出書 滿足一家人口味裴偉是媒體界名人,過去他以《壹週刊》前社長、《鏡週刊》創辦人身分被認識,去年他出版了《裴社長廚房手記》一書,大家開始注意裴偉不只是個強悍媒體的負責人,還可能是個願意為家人烹煮、有耐心把繁複的菜做出來的父親,「工作以外」的他因此被認識。「很多人都是這樣的,白天做著各自的工作,回到家想好好做一道菜跟家人分享,滿足也在於家人喜歡你做的菜。這和職場上的滿足不同。」裴偉一開始是為太太做月子餐、為兒子磨嬰兒泥,後來爸爸的燴海參、哥哥的滷牛腱、岳母的乾煸秋蟹、媽媽愛吃的雞粒烏魚子蛋炒飯、為愛妻料理的什錦菜、兒子點的石鍋拌飯和春捲,都是裴家餐桌菜。周周教做菜 心訣撇步全都有這些家常菜會成為食譜書,起於兩年前,兩個兒子可能要出國念書,裴偉問:「國外餐廳很貴,買食材自己做比較便宜,要不要跟爸爸學做菜?」於是開始每周六下午的「烹飪課」。單純想要傳給孩子「吃的技藝」,意外喚起了他生命裡「吃的記憶」。例如教「香煎鱸鰻」那次,裴偉聊起父親帶年幼的他去抓鱸鰻,父子在天未亮時拿手電筒照溪裡的鱸鰻洞穴,用魚叉叉起遇到強光便停住不動的鱸鰻。他想起在基隆暖暖生活的日子,那時的暖暖是青石街道,很美,又說起,「你們媽媽是那邊的老師」分享了年輕時追求太太的故事。菜裡皆故事 兒時滋味漸交棒「為人父母總是很少聊自己的事,這時就會很自然地分享這些故事。」每周的烹飪課創造了過去沒有過的父子時光,兒子也因此認識未曾謀面的祖父以及那個還是孩子的父親。後來兒子沒出國念書,但父子烹飪課卻還持續,至今已做超過150道菜,每道菜都在創造新的父子時光、創造關於味道的記憶。閱讀、種花、下廚… 退休藍圖 就是現在日常退休生活是什麼模樣?「會和現在很像。」裴偉沒有遲疑:「我是個不把工作帶回家,和家人不談工作,在家也不想工作的人。」在家,他閱讀、聽音樂,每天種花、每周下廚為家人料理。裴偉年輕時看達爾文傳記,有個段落影響他至今。達爾文喜歡拉小提琴,天分也好,年輕時曾想當小提琴家,後來他選擇投入科學,把喜愛的小提琴暫時放下。達爾文在年老接受訪問時提到,自己曾經是個喜愛拉小提琴的人,但當人生走到最後里程,功成名就時重拾小提琴,「我已經忘記怎麼拉了。」「我很年輕時讀他的傳記就提醒自己」裴偉說起達爾文的遺憾停了一秒,加重語氣:「永、遠,不要把你曾經拿起的東西放下來。」對裴偉來說,人生是繁花滿路的旅途,雖然每個人總是有某些成就要追求、某個目的地要前去,但在往目的地前進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路途上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