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為運動相聚、更挑戰自己 熟齡社團「中山六君子」備戰2025世壯運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楊定一

楊定一/追憶科學鬥士拉爾夫‧史坦曼

元氣周報

楊定一/長庚生技公司董事長、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
明志科技大學三校董事長。
楊定一/長庚生技公司董事長、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 明志科技大學三校董事長。

【元氣周報/楊定一】

當10月3日諾貝爾獎公布2011年生理與醫學獎由拉爾夫‧史坦曼(Ralgph Steinman)與另兩位免疫專家共享這份殊榮後,我立即撥電話向多年好友拉爾夫傳達恭喜之意。未料,電話另一端卻傳來令人震驚的訊息,拉爾夫在獎項揭曉前三天因胰腺癌辭世。儘管這是1974年後諾貝爾委員會首度頒獎給辭世者,但他本人永遠無法得知自己巳獲得這科學家夢寐以求的榮耀,命運安排竟如此喜悲交集。

回首在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布朗克實驗室一同埋首研究的情景,彷彿昨日才發生。當時他是來自哈佛大學的年輕醫師,我也甫取得生化、醫學雙博士。我們的指導教授寇恩博士(Dr. Zanvil A.Cohn)不僅是巨噬細胞生物學之父,更是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的免疫學大師。

洛克菲勒大學腹地雖小,卻是孕育近30位諾貝爾獎得主的醫學殿堂。在那充滿濃厚且獨特學術研究風氣的校園中,每天都有精彩的科學發表。布朗克實驗室有許多傑出的同事陸續獲頒諾貝爾獎,比如:

3樓布洛貝爾(Gunter Blobel,1999)5樓李普曼(Fritz Lipmann,1953)

6樓帕拉德(George Palade,1974)

7樓杜維(Christian de Duve,1974)9樓艾德曼(Gerald Edelman,1972)每位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有數不清的夜晚,在四樓狹隘的實驗室中,兩個熱衷科學的年輕人隔著實驗桌埋首於研究中,拉爾夫正進行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的研究,我則嘗試解開自然界殺手細胞(包括T及淋巴細胞、變形蟲、菌類等)的暗殺機制。1980年代,我搬到二樓設立新的研究中心,拉爾夫和我各自的實驗室都是當時發表最多免疫研究的單位,雖然吸引各界目光,卻也引起不少質疑。令人安慰的是日後科學都驗證我們各自的大膽推論是正確的。

自1973年拉爾夫確認樹突細胞具有免疫功能至今已38年了。樹突細胞是免疫系統最前線的哨兵,同時具有吞噬病原及抗原呈現細胞的功能,因而曾被認為是巨噬細胞的品系,然而年輕的拉爾夫以堅毅的研究精神力排眾議,開創了日後樹突細胞全新的研究領域。其實,當年拉爾夫試圖研究含量極少,僅占白血球總數0.2%的樹突細胞時,真是歷經千辛萬苦。雖然後來發現樹突細胞的表面特徵(surface phenotype)而突破困境,到今日獲頒諾貝爾獎受到全球的肯定。

在我看來,在漫長研究過程中,拉爾夫不因眾多質疑與爭議而堅持到底,實在是位科學鬥士!

拉爾夫能有今天的成就,可歸功於其踏實執著的人格特質。當時每周四下午,我們會舉辦例行的研討會,由研究員輪流上台分享各自的研究心得。當其他研究員踴躍對主報者提問或交流時,拉爾夫總是微笑傾聽,鮮少發言且用詞簡明扼要、從不浮誇。在工作上也是如此,不論是編輯科學期刊或研究實驗,只要知道目標正確,他總是秉持嚴謹的態度追根究底。

後來拉爾夫和我都各自完成研究中最困難的部份,所以他對我在研究最高峰離開洛克菲勒耿耿於懷。雖然多年來各自在不同領域中各有不同發展,但仍一直保持聯繫與關懷,幾年前拉爾夫曾想來台探訪我,可惜因被診斷出胰腺癌而未能成行。

而今,我真誠地為這位好友的成就感到驕傲,我知道他在免疫學的貢獻是不朽的。

胰腺癌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