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血癌好發於小朋友身上,所以常令家長擔心不已,為人父母都深怕孩子的身體受到嚴重的破壞,甚至於危急孩子的生命安全。簡單來說,這種癌症是受到骨髓造血細胞不正常增生所致,進而影響到人體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
專家看法
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王士忠表示,血癌是白血球沒有正常分化成熟,導致不受控制而異常增生,這些異常的白血球會逐漸取代骨髓內正常的造血細胞,最後就影響到紅血球或血小板。不過,血癌的致病因素至今還不是很清楚。
從臨床表現來看,血癌可分為急性、慢性兩大類;從產生病變的白血球種類來看,血癌可分為淋巴性、骨髓性兩大類。
當醫師懷疑患者可能罹患血癌的時候,通常基本檢查方法就是血液檢查、血液抹片檢查,如果需要進一步確診的話,則必須進行骨髓穿刺檢查來確診,骨髓檢查時將會先注射麻醉劑之後,再以針穿刺骨頭來抽取少量骨髓,骨髓檢查除了略微感到疼痛之外,通常不太會出現其他的後遺症。
臨床症狀
1.發生不明原因的發燒不退症狀。
2.牙齦出血、流鼻血、皮膚瘀青、皮膚出現出血點、不容易止血、不明原因出血。
3.可能有貧血的情形。
4.淋巴腺腫大。
5.不明的體重減輕或生長遲緩現象。
6.關節或骨頭發生疼痛的症狀。
7.肝臟、脾臟等器官產生腫大的情形。
8.男童的睪丸也可能發生腫大的情形。
9.患者相對較容易受感染。
10.臨床上還可能會出現嘔吐、抽搐、頭痛、腦神經或肢體痲痺等症狀。
統計數據
根據統計顯示,在台灣地區,年紀在十八歲以下的小朋友最常發生的癌症為血癌,大約佔兒童癌症的三成一左右,而且男性略高於女性,同時每年平均約有二百多位新發病個案。好發年齡以二歲到五歲的小朋友居多數。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