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
七十歲的莊先生,六年前發現自己腹部腫脹,出現「鮪魚肚」,他平常有運動習慣、飲食也節制,看了三位醫師,才發現是淋巴癌末期,腹中有顆十六點五公分、烏魚子大小的腫瘤。
淋巴癌在國人十大癌症盛行率中排名第九,根據癌症登記報告,九十九年新增兩千九百一十五名淋巴癌患,過去十年來已成長一倍。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淋巴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且類似感冒,近七成的患者都是末期才發現;不過淋巴癌治療效果佳,即使末期都有六成的治癒機會。
癌症希望基金會昨日發表淋巴癌宣導短片,並邀請抗癌成功病友現身說法,莊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莊先生說,他和大一家一樣,都不了解淋巴癌的症狀,原來之前發燒、過度流汗都是淋巴癌的症狀,他還以為腫脹的肚子是運動有成的肌肉。
淋巴癌的症狀以「燒、腫、癢、汗、咳、瘦」等六大症狀表現,王正旭說,患者多有在下午時出現輕微的發燒、頭頸部、腋下、鼠蹊部等淋巴結部位出現無痛的腫塊、全身發癢、晚間盜汗、無痰咳嗽、體重突然減輕等,只要符合一、兩種症狀,就應盡速就醫檢查。
台北萬芳醫院癌症中心副主任賴基銘說,目前淋巴癌致病的危險因子尚不明確,僅知道參與越戰的美國大軍,因為暴露大量落葉劑,之後多出現淋巴癌,因此發現落葉劑相關的農藥與淋巴癌有關。
雖然淋巴癌早期診斷不易,僅三成患者能早期發現,但有不錯的治療效果。王正旭說,一到三期的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近六成的末期患者也可以存活超過五年,呼籲患者積極治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