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是指因為嗆咳,導致上呼吸道的分泌物、逆流的胃酸、嘔吐物、食物等嗆入肺部造成的肺炎。
吸入性肺炎區分為兩類:
- 細菌性肺炎
- 反覆將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嗆入,造成細菌從上呼吸道跑進肺部,引起肺炎。病原菌除了常見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外,還常包含厭氧菌。臨床症狀常合併咳嗽、痰量增加、呼吸窘迫、發燒等症狀。
- 化學性肺炎
- 如嗆入胃酸等有害物質造成急性的肺部損傷,臨床表徵有突然出現呼吸困難、低氧血症、心搏過速等。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更新時間:2023-09-23
吸入性肺炎是指因為嗆咳,導致上呼吸道的分泌物、逆流的胃酸、嘔吐物、食物等嗆入肺部造成的肺炎。
吸入性肺炎區分為兩類:
1.吸入性肺炎之照顧的主要重點在於預防吸入異物。
2.長期吞嚥問題的人,可以通過改變飲食質地(如軟、細碎食物),攝取流質液體時,則可加入食物增稠劑,來預防防吸入性肺炎。需要時可與醫師討論,視情況諮詢言語治療師評估。
3.睡眠以側卧為宜:吸入性肺炎多發生在睡眠中。睡眠時吞嚥能力下降,咳嗽反射減弱,口腔分泌物倒流入氣管,致病菌很容易到下呼吸道引起肺炎。建議臥床時,應採半側臥姿並將頭部搖高為30-45度,特別是灌食過程以避免胃酸逆流與降低吸入性之危險性。
4.注意排痰:咳痰不易的病人,有時會因痰液長期積蓄於氣管,造肺炎,因此長期卧床的人宜每2小時翻身、背部扣擊(約15~20分鐘)。早期可利用姿勢引流或手助式咳嗽,以避免發展成肺炎。另可搭配噴霧治療,若痰液仍難以排出則視情況予抽痰治療。
1.下呼吸道的防禦機制被破壞:包括聲門關閉與咳嗽反射功能受損。
2.口腔衛生不佳,導致更多可能致病菌吸入。
3.毒性作用直接通過,例如胃酸、液體或顆粒物直接進入下呼吸道產生細菌感染(主要是口腔厭氧菌、鏈球菌;胃酸中的細菌)或阻塞所引起炎症過程。
如果是由於氣管吸入而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常於一至三小時後才會出現症狀;若是在神志不清情況下吸入,經常沒有明顯症狀,而在一至二小時後突然發生呼吸困難,面色發紫及低血壓,咳出泡沫痰液,可能帶血,嚴重者會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
要作出吸入性肺炎的診斷應該包括病人有吸入性肺炎的危險因子或是有嗆到的情形、有肺炎的表現及胸部X光有不正常的浸潤。
肺炎的表現通常會有:
咳嗽帶有黃綠色膿痰、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燒畏寒、食慾不振、嗜睡、意識不清、休克。
吸入性細菌性肺炎如果治療不當或是未能及時治療,都可能會造成反覆性肺炎或是肺膿瘍,甚至引起肋膜積水或膿胸的情形。
治療上來說與一般的肺炎治療相同,包括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及有效的痰液引流(拍痰)。但是在細菌性吸入性肺炎的病原菌除了常見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外,比起一般肺炎更常包含厭氧性細菌。
就醫前,病人和家屬應該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