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
醫學博士。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2012)大學傑出校友。 是一名重症醫療專業醫師,是一名古文詩賦愛好者,是一名專欄作家。 著有《肺癌診治照護指南》、《生命在呼吸之間:胸腔科病房的真情故事》、《因為愛,讓他好好走》、《還有心跳怎會死?:重症醫師揭開死前N種徵兆》。
●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ooihean/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醫學博士。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2012)大學傑出校友。 是一名重症醫療專業醫師,是一名古文詩賦愛好者,是一名專欄作家。 著有《肺癌診治照護指南》、《生命在呼吸之間:胸腔科病房的真情故事》、《因為愛,讓他好好走》、《還有心跳怎會死?:重症醫師揭開死前N種徵兆》。
●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ooihean/
2021-10-27 14:59:23 黃軒
你有狂挖鼻孔嗎? 一篇1995年2月發表在《臨床精神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的研究,調查1000位居住在威斯康辛州戴恩郡(Dane Coun
2021-10-05 13:57:43 黃軒
感染康復後,還要接種疫苗嗎? 受體結合區域(RBD) 美國西雅圖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利用COVID-19病毒表面突出刺突蛋白(S protein)中,其中主要發生
2021-09-27 12:40:13 黃軒
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syncope) 「迷走神經昏厥」又稱作「血管迷走性昏厥」,它是人體第十對腦神經,包含感覺、運動和副交感神經在內,又由於副交感神經正好是負責抑制血液、心跳、呼吸等
2021-09-06 09:54:38 黃軒
大家都以為,只有那些住院或住加護病房的COVID-19患者,才會有「新冠長期後遺症」,其實是錯誤的觀念! 只要曾經確診病例,不管是輕症/無症狀感染者,也是一樣會有因COVID-19確診之後的長期後遺
2021-08-30 12:43:16 黃軒
BNT疫苗快首度來台灣了,目前在台灣規畫是給在校學生(兒童及青少年)施打,身為父母心中很多疑慮,故今天稍為整理一下一直被問及的問題: 1.副作用和成年人有不同嗎?會不會越年輕副作用越強? 輝瑞 (
2021-08-02 18:25:17 黃軒
那天看到有人戴著手套在賣場,挑選貨品然後又拿貨品,又推車到處在逛賣場,其實她正在到處散播病菌或汙染物,但她自以為是乾淨和安全的。 大家都以為,不是這樣做可以避免COVID-19的汙染物,甚至病毒
2021-07-21 11:18:12 黃軒
解封以後持續不會「加零」?我們怎麼知道要阻隔傳播鏈?「解封以後,我們天天都會有個案呀!」 今天早上閱讀一些相關解封下的研究文章,我也剛好整理一下: 解封下,什麼時候會考慮普篩? 依據歐洲
2021-07-14 11:11:38 黃軒
7月11日歐洲臨床微生物與傳染病學大會(ECCMID)報告稱,一位在今年3月份死於COVID-19病毒的90歲老婦人,曾同時感染了兩種COVID-19變種株,這可能是首例有記錄的此類病例。這一案例告知
2021-07-07 11:31:12 黃軒
注射疫苗後,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注射部位疼痛」,醫護人員和一般民眾,要如何減少這樣的注射部位疼痛呢? 5月份早已經有國際期刊PLOS one,為我們大家系統性回顧分析,共29份之前的研究報告,一
2021-07-06 10:46:34 黃軒
在一樓大廳看到有不同的家庭,對著Uber eats和Food panda送的食物包裝一直噴酒精消毒…… 天啊,你們不是要吃東西嗎?為什麼對食物的外包一直噴消毒酒精,你又不是吃「盒子」,也不是吃「塑膠
2021-07-04 18:25:10 黃軒
對COVID-19病毒疫苗,很大貢獻的因素之一,就是人類開始採用了最新的「mRNA疫苗」技術作為疫苗生產。 大家都一定以為「mRNA疫苗」技術,只作為COVID-19疫苗使用而已,我們才只有了Mod
2021-07-01 11:28:37 黃軒
高雄社區大樓5人染疫 疑「共用電梯」遭傳染? 我早在去年3月8日就寫過,我們生活中的電梯的注意事項,今再向大家複習我所閱讀到的文章記錄。 電梯內的群魔亂舞 去年早已有新聞報導引述,在電梯內沒
2021-06-30 19:46:20 黃軒
我常常想,如果真的大家都COVID-19達成「群體免疫」了,但COVID-19還在社區流行,大家怎麼辦? 先說,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COVID-19流感化? 早上閱讀2篇文章,整理一下,
2021-06-29 11:21:34 黃軒
在去年,很多不可思議的謠言,例如在蔬果中有COVID-19病毒,在魚類中有COVID-19病毒,在肉類中有COVID-19病毒⋯⋯ 如果我告訴你,COVID-19病毒喜歡的天菜,不在蔬果中,不在魚類
2021-06-24 18:45:12 黃軒
在現今各國都爆發大流行,快速又精準找出COVID-19感染者是當前重要的工作,快篩工具可以有效、快速輔助降低社區傳播的盛行率。 在許多國家,SARS-CoV-2檢測已經延伸到無症狀感染者,例如在學校
2021-06-23 11:30:29 黃軒
官方的認定量體溫標準:肛溫、口溫、腋溫、背溫、耳溫、額溫 1.精準的肛溫 其中以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的溫度,但最不方便的,因為你每次都得脫褲子,肛門口被插上溫度計1至3分鐘測量體溫……
2021-06-16 10:19:41 黃軒
COVID-19潛在疾病的排行榜 我們都已經知道,慢性疾病是嚴重COVID-19的助燃器,也是COVID-19死亡推助器。 A.得COVID-19後「重症者」常見的慢性疾病 如果和完全沒
2021-06-10 10:33:48 黃軒
為什麼到院前,會「隱形缺氧」死亡? 台灣5月11日至6月7日,共有296人死亡,而其中有35位到院前已經死亡,佔了11.8%!指揮中心指出,這些到院前死亡者,都因隱形缺氧難察覺導致而成的。 關於到
2021-06-09 10:02:46 黃軒
死後確診的COVID-19 目前台灣已有破萬人確診,累計至今已有308人因染疫死亡。 其中,全台各地傳出多起染疫後家中暴斃案例,8日連環爆出5起恐怖死亡事件,包括 1.最年輕的30多歲女子 2
2021-06-08 11:31:15 黃軒
由於疫情,全球都在推行「留在家𥚃,stay home 」,因為「家」,是疫情最安全的避風港。但人類,是很奇怪的動物。 「大家天天在家,『家』,卻不一定是抗疫的快樂天堂。」 A. 全球都在推行「留
2021-06-03 09:53:44 黃軒
緊急替COVID-19病患插管,「與死神最短的距離」 看到急診醫師替患者插管染疫的新聞,頓時想起了,台灣之前在抗SARS期間,有1名醫師在2003年4月28日晚上值班時,為救治林姓婦人,因不知林
2021-06-02 18:02:06 黃軒
重症患者生機:雞尾酒療法 台灣目前收治個案有1055人屬於嚴重肺炎或者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重症,不分年齡層重症率上升至14.9%,60歲以上個案重症率更達到27.5%,年紀較大者重症率偏高,而這波確
2021-05-31 20:06:07 黃軒
傳統菜市場,是COVID-19的窩 我們日常民生用品都在傳統市場裡,那些COVID-19病毒也是會聚集在那裡等著人類來接觸。 香港研究人員早在2006年針對傳統菜市場(wet market)做了一
2021-05-27 10:25:17 黃軒
為什麼社區大爆炸開始,重症那麼多,死亡那麼高? 台灣社區感染大爆發,從4月15日算起3850例患者,重症率比去年(2020)高了不少。去年的確診個案中,60歲以上長者和重症比例則是都低於10%,
2021-05-26 12:18:11 黃軒
你如何偵測輕症/無症狀感染者,在家或在檢疫中心病情突然變差了? 近日來,台灣一直關心那些輕症/無症狀感染者,在家或在檢疫中心突然病情變差了怎麼辦? 由於大量的社區傳播,使得醫療體系崩潰邊緣,在國外
2021-05-25 10:41:37 黃軒
社區傳播大爆發時,最有效降低死亡率的政策……就是這些了! 根據去年2020年的慘痛經驗,美國、加拿大和波蘭研究人員,針對198個國家的【圍堵和滅災】兩大政策方向,想要知道哪些政策,是可以有效使得
2021-05-23 10:03:40 黃軒
為什麼COVID-19容易猝死在家中? 台灣,連續3天報導多例死在家中的COVID-19 確診病例 : 1.永和78歲確診男家中無呼吸送醫不治 發佈時間 2021-05-21 21:31 2.
2021-05-20 11:57:06 黃軒
大賣場中的COVID-19 只要一公布任何疫情擴散,人潮擁擠會出現在大賣場。 各國都會如此,而不只是台灣而已,因為那是【海潮效應】的現象。 看看我另一篇文章〈新冠病毒下民眾心理效應:為什麼瘋狂去
2021-05-17 17:38:56 黃軒
台灣,正在恐懼的J線(J Curve)上 台灣,今年的母親節,和去年的母親節不一樣了。 新增COVID-19病例數字,宛如火箭瞬間炸開了…… 台灣現在的本土的新增COVID-19病例數字,將會
2021-05-16 10:17:17 黃軒
社區傳染大爆發,如何避免自己在家中被傳播? 當一個家庭中有一位未確診病例,在「他二天未發病之前,他在家中至少有『5次』的家庭成員接觸史了」。 美國的一個研究指出,家庭內的成員愈多,家庭傳播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