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家和萬事興」有方法!家家難念的經?孝順是應該?心理師解析。
2024-09-04「家和萬事興」可說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不過這並非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更不單只用來作為家訓要求家人。確切來說可以怎麼做?其實有方法。立翎心理諮商所郭禺廷諮商心理師詳細解析。
關係中最常見的問題關鍵!
心理師:沒能互相理解。
為何「家和萬事興」?
郭禺廷心理師表示,之所以家和萬事興,是因為人大多需要人,家庭可以說是人人需要的底氣,以家做為靠山、做為避風港、做為支持、做為分享,這個底氣充足,自然可以穩穩的做好自己的事,也就能夠興榮。
家不和萬事難興?
反觀,家不和則萬事難興。從各種家庭紛爭來看,常見可如夫妻之間的怨懟、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代溝等等,當中運作的常見可如要乖、要聽話、要孝順、要開心等等,雖大多出自好意,但若沒注意對方需求也可能成為潛藏地雷。各個問題最常見的共通點往往就是在「沒能互相理解」,不斷要求對方,甚至無法尊重對方的想法,通常對方也就只能獨自奮戰。大多數的關係問題、家庭問題常見出自於此。
每個人都有各自想法,需要理解。
郭禺廷心理師表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沒能互相理解,小至代溝、大至埋怨,在沒有互相理解的情況下,各種的「要XXX」也就只是要求。雖說家庭各個成員各司其職是好事,但若對方已因不被理解等各種原因而做不到,維持的恐怕也將只是表面上的和平。
各種要求、應該,是否出自個人期待?
回過頭來看,也可以思考「要XXX」各種要求、應該是否為個人的期待?例如要乖、要聽話、我是為了你好,是否出自「這樣才滿足我的期待」?何況「好」並非只有一條聽從個人認為的好路能走。要孝順,是否為「因為這樣我會比較舒服」或者「因為上一代也是這樣、大家都是這樣。」又或者其他原因?許多想法其實世代傳承,但卻阻礙關係。關係的重點在於「關係」,而非僅於個人,包括對方,這會是需要留意的。
如何「家和萬事興」有方法!
心理師指重要前提:「人和」。
家和萬事興的前提:人和。
郭禺廷心理師表示,從前述來看,「人和」可說是重要前提,也就是回歸自我,了解自己的美好及不足,包含自己的需求是出自於何處。也可檢視看看是不是有什麼事視為理所當然了,有什麼事情是「大家都這麼做的,這很正常,你那樣不正常」或「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又有什麼覺得自己才是對的,而沒有去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甚至忽視了對方的感受。
想法分歧?邀請、建立有效溝通!
難就難在各自出現不同觀點、感受、想法的時候,尤其和自己有關,而且沒有共識。於個人能做的,可以是先接受自己的情緒,然後說說自己的想法並試著理解對方,或至少尊重對方的想法。若自身狀態允許,也可以再更多以引導、提醒、協助等方式照顧對方的想法,而非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對方身上。也可以邀請對方也一起建立有效的溝通環境,取得共識,而非評論是非對錯、誰要照著誰的方式做。每種路都有各種可能性,避免覺得自己才是對的而要對方照著做,不只忽略對方的感受,也增加對方壓力,更抹去了對方將走之路的可能性。而很多時候彼此理解了,誰對誰錯也沒那麼重要了。
當大家的想法都被照顧到了:
在各自的想法都可以立足、不被否定、不被批評,甚至明白不管怎樣都有人支持,底氣充足,各自所做的事情自然也有利興榮。如此人和之下,便有利促進家和,有助漸漸達到萬事興。甚至即便擁有的不多,但家庭成員的內心相當富足。許多真的家和萬事興的家庭,可能有意識到或沒有意識到,大多就是如此運作著。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常見情境心理師解析。
情境:當孝順變成一種「應該」。
孝順是種自然的美意,但於現實更像是要求。不過若是孩子自小鮮少受父母支持、想做的事情被否定,長大後背負期待做著不擅長的事而難以成功、或者壓抑等等,這不論是對於孝順的意願或資源都難以執行。此時要求孝順往往強人所難。相反的,若孩子自小受到支持、被理解、幸福感足夠、充分感受到愛,也從中學到愛,這份愛也自然容易回應於父母,形成孝順,而不單是履行責任。換言之,感到孩子不孝順,或許也可以像朋友修復關係一樣,了解當中發生什麼事了。
情境:當家人做出影響他人的事。
接著也可以來看看,當家人做出影響他人的事時,例如小朋友在學校打架、例如家人在外言行失序等。人心裡的苦總希望能被看見、被理解,若此時著眼點能在於「你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以理解優先、取代批判,相信會比直接「你怎麼可以這麼做?」來得更加溫暖,也自然更有利找出折衷的方法,或甚至在事情難以挽回前止損。
能做的都做了,關係還是一樣?
心理師:回歸自我、劃好界線。
當然,很多事情只能身體力行,郭禺廷心理師表示,引導、溝通等等的能做的都做了,若家人就是在做自己沒辦法接受的事情,可以視個人能力、意願劃設好界線,回歸到自我、尊重彼此,各自負起自己的責任即可。不用將所有事情的責任都背在自己身上,也讓對方自由發展。後續可以考慮再溝通,或者適時的詢問需求,可以適度的關心,讓各自都可以過好各自的生活即可,「回家就好。」。
《延伸閱讀》
.好的「情緒價值」助關係升溫!如何妥善運用、不透支、不情勒?心理師詳解。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