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慕尼黑啤酒/1974年世界盃足球賽
Fußball-Weltmeisterschaft 1974 | |
---|---|
File:1 | |
賽事資料 | |
主辦國 | BRD |
比賽日期 | 1974年6月13日至7月7日 |
參賽隊數 | 16隊(外圍賽階段:99隊) |
球場 | 9 個(位於9個城市) |
最終成績 | |
冠軍 | 西德(第 2 次奪冠) |
亞軍 | Template:Country data NEDf |
季軍 | Template:Country data POLf |
殿軍 | Template:Country data BRAf |
賽事統計 | |
比賽場數 | 38 場 |
總入球數 | 97 球(場均 2.55 球) |
入場人數 | 1,774,022 人(場均 46,685 人) |
神射手 | 格爾澤高茲·拉托 (7球) |
第十屆世界盃足球賽的決賽周於1974年6月13日至7月7日在聯邦德國(西德)舉行。本次比賽首次採用雙循環賽的規則,即16支通過預選賽的球隊分成4個小組進行循環賽。之後各小組的前兩名進入第二輪。8支球隊被分成2個小組,每個小組再進行一次循環賽,最後積分排首位的兩支球隊直接晉級決賽,兩小組的第二名之間進行季軍爭奪。
聯邦德國隊在慕尼黑舉行的決賽中以2比1戰勝荷蘭隊,繼1954年瑞士世界盃之後第二次獲得世界冠軍。季軍由波蘭隊獲得,其陣中的格爾澤高茲·拉托也以7個入球獲得該屆賽事的最佳射手金靴獎。
1974年是德國首次舉辦世界盃足球賽,比賽在德國的9個城市中舉行。總計約有177萬人次的觀眾在三個星期的比賽中入場觀看。
主辦權及比賽場地
[編輯]在經歷了幾次徒勞的申辦後聯邦德國終於在1966年7月6日於倫敦舉行的國際足協代表大會上獲得1974年世界盃足球賽的主辦權[1]。在投票中,聯邦德國獲得了大會的一致通過。儘管如此,其申辦競爭對手阿根廷和西班牙亦沒有空手而歸:阿根廷被獲准隨後舉辦在1976年世界盃而西班牙則獲得了1982年世界盃的舉辦權。西班牙提前16年便獲得了世界盃的主辦權,這幾乎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在此3個月之前的1966年4月16日,巴伐利亞州的州府慕尼黑剛剛獲得了197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權。1966年對於德國體育界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年,聯邦德國宣告了在二戰結束21年之後,除了納粹統治之外,還有兩項為世人所熟知世界性活動,這便是獲得夏季奧運會及世界盃足球賽的主辦權。[2]
決賽周的比賽被安排在以下的場地進行:[3]
- 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這座柏林赫塔的主場可容納85000名觀眾(其中有61800個座席),是1974年世界盃足球賽時德國最大的體育場。世界盃組委會花費2500萬馬克對體育場進行重修,用以舉行第一階段的三場比賽。
- 多特蒙德,耗資3300萬馬克新建的威斯法倫體育場是當時仍處於德乙聯賽的多特蒙德的主場,可容納53600名觀眾(其中座席為16500個)。這是唯一一座不設跑道設施的專業足球場,他的正常容納量達不到60000人,雖然可以通過加蓋一層的方式增加約九成的容量,但在當時仍是容量最小的世界盃舉辦場地。它承辦了第一階段的三場比賽和第二階段的一場比賽。
- 杜塞爾多夫,作為杜塞爾多夫福圖納主場的萊茵體育場承辦了兩場第一階段比賽和3場第二階段比賽。這座可容納70100名觀眾(31600個座席)的體育場耗費了組委會2400萬馬克的投入進行翻新。
- 法蘭克福,森林體育場在1974年6月13日舉行了巴西對南斯拉夫的開幕比賽。這座法蘭克福的主場還承辦了第一階段的兩場比賽和第二階段的兩場比賽。
- 蓋爾森基興,花費5500萬馬克新建的公園體育場曾是沙爾克04的主場,這座可容納70000名觀眾(36000個座席)的體育場承辦了第一階段的兩場比賽和第二階段的三場比賽。
- 漢堡,耗資1500萬馬克翻新的人民公園體育場承辦了三場第一階段比賽,這座漢堡的主場可以容納65000名觀眾(28000個座席)。
- 漢諾威,漢諾威96的主場下薩克森體育場承辦了第一階段了兩場比賽和第二階段的兩場比賽。這座可容納60400名觀眾(40850個座席)的體育場為舉辦世界盃賽事而耗費了2600萬馬克進行翻新。
- 慕尼黑,為1972年夏季奧運會而斥資8500萬馬克(不含頂棚費用)興建的奧林匹克體育場承辦了第一階段的三場比賽、決賽和三四名決賽。這座拜仁慕尼黑的主場可容納超過76000名觀眾(44200個座席)。
- 斯圖加特,作為斯圖加特主場的內卡體育場,承辦了第一階段的三場比賽和第二階段的一場比賽。這座花費2200萬馬克翻新的體育場可容納72200名觀眾(34400個座席)。
參賽資格
[編輯]1974年世界盃足球賽的資格賽報名工作於1971年6月30日結束,於並當年的7月17日在杜塞爾多夫進行了外圍賽的分組抽籤儀式。全部99個報名參賽國中,有2個直接獲得參賽權;之後又有7個國家撤回了報名申請,最終共有90個國家具備參賽資格。[4]衛冕冠軍巴西和東道主聯邦德國按規則自動晉級決賽周,此外的14個決賽周名額則在外圍賽中晉級產生。
令人意外的是前世界冠軍英格蘭在預選賽中不敵波蘭,無緣1974年世界盃。這樣的冷門還發生在保加利亞身上,它們對陣葡萄牙,並終結了由尤西比奧領銜的葡萄牙黃金一代。同樣令人意想不到的還包括西班牙被南斯拉夫淘汰以及墨西哥在預選賽中排在海地及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之後僅名列該區第3。東德、澳大利亞、海地和扎伊爾是首次獲得世界盃決賽周參賽資格,同時也是加勒比海地區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首次有球隊獲得決賽周參賽資格。
歐洲區的8個小組頭名球隊晉級決賽周,第9小組的頭名蘇聯則需要與南美區的第9小組頭名智利進行附加賽。附加賽首回合雙方在莫斯科戰成0比0,在次回合比賽中,由於1973年10月智利發生了拘禁反對黨的軍隊暴動,蘇聯以安全理由單方面取消原本在聖地亞哥舉行的比賽。根據當時的規則,任何一方擅自缺席比賽會被判0比1負,蘇聯上訴未果,智利得以獲得決賽周的參賽資格。[5]
最後獲得1974年在聯邦德國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決賽周比賽資格的球隊共有如下16支:
9 支來自歐洲 | 保加利亞 | 聯邦德國 | 民主德國 | 意大利 | 南斯拉夫 |
荷蘭 | 波蘭 | 蘇格蘭 | 瑞典 | ||
4 支來自南美洲 | 阿根廷 | 巴西 | 智利 | 烏拉圭 | |
1 支來自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區 | 海地 | ||||
1 支來自非洲 | 扎伊爾 | ||||
1 支來自亞洲太平洋地區 | 澳大利亞 |
賽制與新獎盃
[編輯]1974年世界盃足球賽決賽周採用了全新的賽制。16支球隊在第一階段首先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4隊,獲得小組的前兩名球隊晉級第二階段。第二階段比賽同樣摒棄了淘汰制,使用與第一階段相同的循環賽,8支晉級球隊分成2個小組,使得每組每支球隊都要面對相同的對手,2個小組的頭名進入決賽,次名則爭奪季軍。這種賽制最大可能的體現了參賽隊的真實水平,使得賽果的偶然性降低。
在第一階段比賽中,積分相同的球隊將首先計算淨勝球,然後計算雙方對戰成績來排定座次;到第二階段比賽時,首先計算第一階段的結果然後再按上述方法計算,得出最後的排名。
賽會還利用1974年世界盃足球賽的契機首先在三四名決賽中採用點球決勝制,意指雙方在法定時間內未能分出勝負時,則通過互射點球的方式決出勝者。之後賽會又宣佈決賽也將採用這個規則[6]。
國際足協原有的冠軍獎盃是雷米特杯,巴西在墨西哥舉行的1970年世界盃足球賽中第三次獲得世界冠軍,按照規則,南美人得以永久保留該座獎盃。為此國際足協需要為接下來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重新設計一座獎盃。共有來自7個國家的設計師提交了53份新獎盃的設計草案,國際足協最終從中採納了由意大利設計師西爾維奧·加扎尼加(Silvio Gazzaniga)設計的方案,外觀是兩個象徵勝利的足球運動員共同用雙手托起世界之球。
新獎盃又名大力神杯,在1974年世界盃足球賽被首次使用,它由18k的黃金鑄成,高36.8厘米,重6175克。基座用孔雀石鑲成兩條圓環,底部可以刻下1974年至2038年間所有世界盃冠軍的國家名稱。
與雷米特杯相反,新獎盃的所有權將一直歸屬國際足協,並且不會由任何國家永久擁有。應屆冠軍得主只可將其保存至下屆決賽周之前,獲得3屆以上冠軍的則可以永久保留一座重製的獎盃,但也只能是鍍金的仿製品而非足金的原件。[7]
抽籤
[編輯]1974年世界盃足球賽決賽周的抽籤儀式於1974年1月5日在法蘭克福的黑森廣播電台演播大廳舉行,全球約有8億電視觀眾收看了這次抽籤過程。
取得決賽周參賽資格的球隊被劃分為4個檔次,每個檔次的球隊在每個小組各一支,具體劃分的決定是國際足協在經過討論後於當天產生的。劃分綜合以下各方面的因素決定:包括過往成績與現在的成績疊加、同時考慮地理上各大洲的足球發展水平等因素。抽籤當天原本應有16支球隊,但當時僅確定了15支球隊的參賽資格,因為西班牙與南斯拉夫之間的歐洲區預選賽的附加賽在1974年2月13日才舉行。最終南斯拉夫出人意料地戰勝西班牙而獲得決賽周參賽資格。四個檔次的球隊劃分如下:
- 第一檔:巴西,意大利,西德,烏拉圭 (上屆杯賽的前4名球隊)
- 第二檔:阿根廷,智利,荷蘭,蘇格蘭 (南美和西歐球隊)
- 第三檔:波蘭,保加利亞,東德,南斯拉夫或西班牙 (東歐球隊)
- 第四檔:扎伊爾,澳大利亞,海地,瑞典 (其它球隊)
聯邦德國和巴西隊作為種子隊被分入第1和第2小組,其餘各球隊在35分鐘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分檔依次抽入各小組,來自柏林的舍納貝格童聲合唱團則在一旁獻藝助興[8] 。處在第二的阿根廷和智利將不會抽到與巴西或烏拉圭同在的小組,這是為了保證在第一階段比賽中每個小組都有一支南美球隊。兩支來自德國的國家隊被共同抽入第一小組引起了轟動,在國際足協主席斯坦利·羅斯爵士(Sir Stanley Rous)宣佈了這一消息後,現場瞬間寂靜下來,隨後爆發出經久的掌聲。抽籤結束後有消息稱民主德國因不滿與聯邦德國同分在一個小組而抵制世界盃,但民主德國的球隊發言人很快便否認了這條謠言。[9]
分組抽籤的結果如下:
第1小組 | 第2小組 | 第3小組 | 第4小組 |
---|---|---|---|
智利 | 南斯拉夫 | 荷蘭 | 海地 |
聯邦德國 | 巴西 | 烏拉圭 | 意大利 |
民主德國 | 扎伊爾 | 瑞典 | 波蘭 |
澳大利亞 | 蘇格蘭 | 保加利亞 | 阿根廷 |
開幕式
[編輯]第十屆世界盃足球賽的開幕式於1974年6月13日在衛冕冠軍巴西與南斯拉夫進行的開幕比賽之前進行。這是世界盃歷史上首次,東道主不參加開幕比賽中,而是由衛冕冠軍取代。這個做法延續到了2002年日韓世界盃,直到2006年德國世界盃,才又恢復了由東道主參加開幕比賽。
開幕式的地點被選擇在了位於德國足協總部所在地的法蘭克福,由於開幕式當天場地周邊的雲層較低,因此在不斷的下雨,並且氣溫也只有13 °C。開幕式於下午3點在法蘭克福森林體育場正式開始,頭90分鐘是德國聯邦國防軍的軍樂團表演。接着是極具16個參賽國特色的民俗團隊或藝術家出場。他們隱藏在體育場草坪中央的16個大型塑膠欖球內,並像花朵綻放一般打開。首先出場的是南斯拉夫劇團「格拉德米爾(Gradimir)」,此外一同表演的還包括來自佛羅倫薩的耍旗人(Fahnenschwinger),來自蘇格蘭的吹笛者,來自智利的高卓人(Gaucho),來自荷蘭的木屐舞者,來自波蘭的流行歌手瑪麗拉·洛多維茨(Maryla Rodowicz)和來自巴西的桑巴組合「熱情芭蕾(Ballett Tropical)」。聯邦德國的表演者是來自摩澤爾的盛裝團隊,民主德國則請出了音樂家弗蘭克·索貝爾,同時還有一個由東西德成員共同組成的芭蕾舞團表演曲目《四海之內皆兄弟》(Freunde gibt es überall)。
烏韋·席勒和貝利在場地中央象徵性地交換了新舊兩座世界盃,隨後組委會主席赫爾曼·紐貝格發表致辭,歡迎來自全世界的朋友。當超過2000名身着白色服裝的法蘭克福小學生在草坪上組成象徵1974年世界盃足球賽的圖案時,前德國聯邦總統古斯塔夫·海涅曼在觀禮台發表開幕講話:「我們熱烈歡迎來自全世界的客人,為了世界盃足球賽而來到聯邦德國。我希望,第十屆世界盃足球賽會是一屆友好和公平的比賽。我宣佈,第十屆世界盃足球賽正式開幕!」[10]
比賽
[編輯]第一階段比賽
[編輯]第1小組
[編輯]排名 | 球隊 | 得失球 | 積分 |
---|---|---|---|
1 | 民主德國 | 4:1 | 5 |
2 | 聯邦德國 | 4:1 | 4 |
3 | 智利 | 1:2 | 2 |
4 | 澳大利亞 | 0:5 | 1 |
(括號內為半場比分,下同)
民主德國在實力相對平均的第1小組中出人意料地獲得頭名。在他們以2比0戰勝澳大利亞和1比1戰平智利之後,小組賽最後一輪就只剩下了同聯邦德國的對決。結果民主德國憑藉尤爾根·斯帕瓦瑟攻入全場唯一的入球以1比0戰勝了聯邦德國。
被寄予厚望的聯邦德國作為應屆歐洲杯冠軍和世界盃熱門,肯定不會滿意自己在第一階段比賽的表現。他們先是以1比0吃力的戰勝智利和3比0戰勝魚腩澳大利亞,之後又歷史性的負於民主德國——這也是聯邦德國在這屆世界盃賽上唯一的一次輸球。但失利也有一個正面意義:他們得以在第二階段的小組賽被分入B組,成功的避開了與巴西、荷蘭、阿根廷等強隊的過早相遇。失利導致聯邦德國全隊當晚在下榻的酒店展開了一場非凡的檢討(俗稱「馬倫特之夜」[11]),事後弗朗茨·貝肯鮑爾在球隊發表聲明稱「這讓大家從一盤散沙走向了團結」。[12]
智利在該屆杯賽上的表現令人失望。他們在首場比賽負於聯邦德國後又接連被民主德國和澳大利亞逼平。這樣兩支德國球隊在小組賽還剩一輪的情況下便已提前出線,智利遭到淘汰。能夠引起關注的僅是困擾在球隊身邊的政治問題。在第一場與聯邦德國的比賽就受到了反對1973年智利暴動而舉行的示威遊行的干擾。智利與民主德國的比賽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當時民主德國接收了許多在智利暴動中流亡的難民。
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周的澳大利亞帶來了驚喜。首場比賽民主德國花了將近1小時才在澳大利亞身上取得領先,並最終以2比0取勝。在與聯邦德國的比賽中澳大利亞也表現得相當積極,他們並沒有被對手橫掃,儘管最後以0比3落敗。而在小組賽最後一場比賽中,澳大利亞逼平了智利後慶祝他們拿到了該國在世界盃歷史上的第1個積分。
第2小組
[編輯]排名 | 球隊 | 得失球 | 積分 |
---|---|---|---|
1 | 南斯拉夫 | 10:1 | 4 |
2 | 巴西 | 3:0 | 4 |
3 | 蘇格蘭 | 3:1 | 4 |
4 | 扎伊爾 | 0:14 | 0 |
令人稍覺意外的是南斯拉夫以小組第一的身份晉級第二階段比賽。他們在揭幕戰以0比0逼平了實力更勝一籌的衛冕冠軍巴西,又以9比0的大比分戰勝扎伊爾,末戰則與蘇格蘭戰成0比0平手。
巴西的表現令人失望。衛冕冠軍無法找到有如四年前的貝利一般出色的世界級球星,貝利的作用不可取代,因此他們不得不犧牲攻擊力以加強防守,而無法展現出漂亮的場面。兩場平局以及對扎伊爾的一場勝利使得巴西人以小組第二的身份波瀾不驚的進入第二階段比賽。
蘇格蘭成為唯一一支沒有輸球卻慘遭淘汰的球隊,他們不幸地由於淨勝球少而屈居巴西之後。這是因為他們在對陣有「足球矮子」之稱的扎伊爾時只取得了很少的入球,僅以2比0戰勝對手,相比之下南斯拉夫的9比0和巴西的3比0則顯得遊刃有餘。
魚腩球隊扎伊爾在小組賽中三場皆負並且淨失14球已經被人們賽前所預料到。對南斯拉夫的0比9更是創造了世界盃決賽周歷史上單場比分最懸殊的新紀錄。儘管輸了比賽,非洲人並沒有沮喪,反而贏得了許多同情。輸給了「巴西式控球」和「歐洲式體質」,人們普遍理解扎伊爾缺少的只是參加國際賽事的經驗。
第3小組
[編輯]排名 | 球隊 | 得失球 | 積分 |
---|---|---|---|
1 | 荷蘭 | 6:1 | 5 |
2 | 瑞典 | 3:0 | 4 |
3 | 保加利亞 | 2:5 | 2 |
4 | 烏拉圭 | 1:6 | 1 |
荷蘭是唯一一支在第一階段被公認為最受歡迎的球隊。在令人信服的擊敗烏拉圭和保加利亞以及戰平瑞典使得他們在第一階段小組賽後,成為世界冠軍的最熱門的候選者。
瑞典,這個在分組抽籤中僅列第四檔的「魚腩球隊」,作為小組賽的次名,成功晉級第二階段比賽。這得益於此前有國際比賽經驗的前鋒羅蘭·桑德貝格、拉爾夫·艾德斯托姆,中場球員比約·諾奎斯特和守門員羅尼·赫爾斯托姆的出色發揮,令瑞典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仍以0比0的比分破壞了荷蘭的連勝設想。
連續第4次入圍世界盃決賽周的保加利亞依舊未能未能突破一場未勝的尷尬歷史紀錄,他們在與對陣瑞典和烏拉圭的兩場平局中,僅由克里斯托·博內夫取得唯一的進球,隨後又在小組賽末戰中以1比4不敵荷蘭。
第3小組的對手用實際行動告訴烏拉圭,這個有曾奪得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等輝煌頭銜的傳統強隊在1974年不會獲得更多。這支平均歲數達到29歲零3個月的「大齡球隊」在速度和防守上都有明顯劣勢。因而作為上屆杯賽的四強以及世界盃歷史上的前八球隊,烏拉圭也只能在保加利亞身上獲得僅有的1分。
第4小組
[編輯]排名 | 球隊 | 得失球 | 積分 |
---|---|---|---|
1 | 波蘭 | 12:3 | 6 |
2 | 阿根廷 | 7:5 | 3 |
3 | 意大利 | 5:4 | 3 |
4 | 海地 | 2:14 | 0 |
波蘭在第一階段比賽當中的表現十分出色。作為唯一一支在小組賽中以全勝出線的球隊,他們的成績引起公眾的高度關注。這支1972年奧運會冠軍球隊非常乾淨利落的分別戰勝了阿根廷、意大利和海地,既是在意料之外,又是在情理之中。
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阿根廷的表現,他們給了像卡洛斯·巴賓頓等一些等技術優秀的球員提供了表演的空間。在以2比3負於波蘭和1比1逼平意大利之後,阿根廷人需要表現得更好才有可能從小組中出線,結果末戰他們以4比1戰勝海地,並以較佳的得失球而獲得最後一張晉級名額。
廣受球迷追捧的意大利在第一階段比賽即遭淘汰,爆出了一個不小的冷門。在首場與弱旅海地的比賽中,意大利人便已顯得十分吃力:比賽進行到下半場,守門員迪諾·佐夫保持的1143分鐘不失球記錄即被打破,海地以1比0領先。南歐人這才如夢方醒並追終連追3球獲得勝利。此後他們又尷尬的以1比1被阿根廷逼平和1比2負於波蘭。進攻能力的不足使意大利失去了晉級第二階段比賽的機會。
海地最終沒有逃脫送分者的命運。在與意大利的比賽中雖由艾曼紐·薩儂先開記錄取得領先,但最後還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勝出。第二場比賽由於戰術上的失誤而輸給了波蘭。海地在比賽中忽略了防守,結果波蘭毫不費力的以7比0輕鬆取勝。最後一場比賽中海地吸取了與波蘭比賽時的教訓,希望通過拖慢阿根廷的節奏,儘量減少其控球時間。但阿根廷只是在開始階段對這種不尋常的策略稍感不適,隨後便調整了相應的策略,最後海地仍以1比4告負。
第二階段比賽
[編輯]A組
[編輯]排名 | 球隊 | 得失球 | 積分 |
---|---|---|---|
1 | 荷蘭 | 8:0 | 6:0 |
2 | 巴西 | 3:3 | 4:2 |
3 | 民主德國 | 1:4 | 1:5 |
4 | 阿根廷 | 2:7 | 1:5 |
B組
[編輯]排名 | 球隊 | 得失球 | 積分 |
---|---|---|---|
1 | 聯邦德國 | 7:2 | 6:0 |
2 | 波蘭 | 3:2 | 4:2 |
3 | 瑞典 | 4:6 | 2:4 |
4 | 南斯拉夫 | 2:6 | 0:6 |
這是世界盃歷史上首次在八強賽中沒有使用淘汰制,而是繼續分組進行循環賽。但這與1950年世界盃的第二階段分組賽也有所不同,當時是4個小組的頭名進行循環賽,積分最高者為冠軍,並沒有設立決賽。新賽制一方面避免了出現像1970年的英格蘭那樣的熱門球隊過早被淘汰出局的場面,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比賽場次,可以藉此獲得更多的門票和轉播收入。新賽制也意味着一支球隊若想奪得世界冠軍則必須經歷7場比賽而非過去的6場。賽事總場次從32場增加至38場,對此需要投入更多的新建或翻新體育場以滿足比賽需求,而相比之下1970年世界盃僅投入了5個場地進行比賽。
這個規則也被應用到了4年之後在阿根廷舉辦的世界盃決賽周。當時的第二階段分組賽結束後阿根廷與巴西積分相同,阿根廷僅以較佳的得失球僥倖進入決賽。在成功的過渡到1982年世界盃之後,1986年世界盃的第二階段比賽又重新採用淘汰制。
第二階段的分組確定了原本作為第一階段小組頭名熱門的東道主聯邦德國和衛冕冠軍巴西不會碰面。按照人們預期,聯邦德國應在A組,巴西在B組。但由於雙方在此前的小組比賽中均只獲得第二,使得情況正好顛倒:聯邦德國作為小組次名被分入B組,民主德國則獲得小組頭名,與另一小組中因為得失球少於南斯拉夫而位列次席的巴西一同分入A組。民主德國也成為第一支在世界盃上對陣巴西的德意志球隊。
在第二階段小組賽中同樣不設有真正意義上的半決賽,因此爭奪小組第一的比賽名次在某種意義上便造就了兩場類似的半決賽。A組的巴西與荷蘭相遇,在此之前雙方在都取得了對阿根廷和民主德國的勝利,在最後一場比賽中,荷蘭只要打平就能進入決賽。 在比賽中巴西踢得十分艱苦,最終荷蘭人以2比0取得完勝。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B組的最後一場比賽前:聯邦德國的狀態比起第一階段有所回升,他們先後戰勝了南斯拉夫和瑞典,波蘭的表現也同樣如此出色。得失球較佳的德國在最後一場與波蘭的比賽呈膠着狀態。這場於1974年7月3日在法蘭克福森林球場進行的比賽在足球史上被稱為「法蘭克福水戰(Wasserschlacht von Frankfurt)」。賽前的一場暴雨令草地不適宜比賽,主辦方不得不出動消防車來抽走場上的積水。總體而言當時波蘭在技術上略勝一籌,但是由於場地的狀況,他們無法很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聯邦德國得以1比0取勝進入決賽。射入唯一入球的是蓋德·穆勒,他從此成為與朱斯特·方丹齊名的世界盃歷史上進球最多的球員之一。
第二階段的的12場比賽中共取得30個入球,聯邦德國與荷蘭最終進入稍後舉行的決賽。
季軍爭奪戰
[編輯]1974年7月6日 | 慕尼黑 | 波蘭 | – | 巴西 | 1:0 (0:0) |
1974年7月6日,衛冕冠軍巴西與表現出色的波蘭在季軍爭奪戰中相遇,這場比賽是在決賽的前一天於慕尼黑的奧林匹克體育場進行,並吸引了77500名觀眾到場觀看。比賽的高潮出現在波蘭右邊鋒格爾澤高茲·拉托在79分鐘的一次個人突破,他在距球門前30米處晃過澤馬利亞,沿右中場將球帶入禁區邊緣,在距球門約13米處推射入網,將比分定格為1比0。拉托憑藉他在的第7粒入球幫助波蘭獲得世界盃季軍,並且由於在其後的決賽中無人超越他的進球紀錄,他最終以7粒入球獲得該屆賽事的最佳射手金靴獎。
決賽
[編輯]對陣雙方 | 聯邦德國 – 荷蘭 |
比分 | 2:1 (2:1) |
日期 | 1974年7月7日 |
場地 | 奧林匹克體育場, 慕尼黑 75.200 觀眾 |
裁判 | 約翰·泰勒 (英格蘭) |
入球 | 0:1 內斯肯斯 (2.) 1:1 布萊特納 (26.) 2:1 穆勒 (43.) |
聯邦德國 | 邁耶 – 福格茨 ,貝肯鮑爾 ,施瓦岑貝克,布萊特納 – 邦霍夫,霍內斯,奧弗拉特 – 格拉波夫斯基,蓋德·穆勒 ,霍岑拜恩 教練: 赫爾穆特·舍恩 |
荷蘭 | 永布羅德 – 蘇爾比爾,里耶斯伯根(68. 德容),哈恩,克羅爾 – 揚森,內斯肯斯 ,范哈內根 – 雷普,克魯伊夫 ,倫森布林克 (46. 范德克霍夫) 教練: 里努斯·米歇爾斯 |
決賽一開球隨即便成為荷蘭球員約翰·克魯伊夫施展個人表演的舞台。克魯伊夫帶球狂飆至德國的禁區附近,並博得對方球員烏利·霍內斯的犯規,而此時德國球員仍未有過一次觸球的機會。當值主裁判英格蘭人約翰·泰勒果斷的判罰一個有爭議的點球——爭議的焦點在於,犯規地點是否處于禁區線內。內斯肯斯主罰這個點球並一蹴而就,荷蘭在開場後僅兩分鐘便取得1比0領先。德國人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逐漸恢復,並且顯得更加強大:第25分鐘,霍岑拜恩帶球至對方禁區內晃過兩名荷蘭球員,並在突破第3個名防守球員(揚森)時摔倒。英國裁判再次判罰了一個有爭議的點球。
布萊特納主罰點球將比分改寫為1比1。聯邦德國在將比分扳平後表現得更為積極。貝肯鮑爾射出的任意球被對方守門員永布德羅撲住,而福格茨而加布羅夫斯基也同樣獲得反超比分的機會。第42分鐘邦霍夫將球傳至埋伏在中路的穆勒。雖然穆勒被兩名荷蘭防守球員夾攻,但仍然能帶球突破,他用一個轉身起腳的假動作騙過門將,永布羅德醒悟時為時已晚,足球平緩的滾入球門左下角。德國隊憑藉這一入球將比分反超為2比1。
下半場德國將戰術調整為防守戰。第48分鐘邦霍夫在荷蘭門前左側的頭球攻門差之毫厘。此後荷蘭逐漸佔據場上優勢,雷普和范哈內根卻在德國守門員邁耶面前浪費了不少機會。而蓋德·穆勒的一個進球幾乎將比分改寫為3比1,卻被判罰越位在先。第85分鐘裁判對霍岑拜恩的一次明顯犯規拒絕判罰點球。內斯肯斯在終場前的一次射門未果,德國隊終於將領先的比分保持到最後。蓋德·穆勒攻入的制勝球是其第14個世界盃入球,也是他的最後一粒國家隊入球,使他成為世界盃入球最多的球員。這個紀錄直到2006年世界盃才被巴西人朗拿度打破,他以總共15粒的世界盃入球成為新的紀錄保持者。
世界冠軍
[編輯]對於1974年世界盃決賽的媒體評論[13] 「雖然比賽有爭議,但這勝利是德國人應得的。」 「如果球隊保持住自己一開始的節奏,就很有可能成為世界冠軍。」 「荷蘭人為他們紀律上的弱點付出了代價」 「球隊的勝利,展現了頑強的拼搏精神和求勝欲望。」 「德國隊舉起了冠軍獎盃,但是輿論卻都偏向荷蘭隊。」 「德國隊找到了對付克魯伊夫的武器:貝爾蒂·福格茨。」 「荷蘭隊必須為驕傲和愚蠢付出昂貴的代價。」 「德國—颶風!邁耶—巨人!」 |
隨着決賽的完場哨在1974年7月7日的17點47分吹響,聯邦德國國家足球隊繼1954年之後第二次獲得世界冠軍。這支由主教練赫爾穆特·舍恩和助理教練尤普·德瓦爾共同挑選的國家隊共有22名隊員,其中18名參與比賽輪替:
- 門將:塞普·邁耶(Sepp Maier)
- 後衛:弗朗茨·貝肯鮑爾(Franz Beckenbauer),保羅·布萊特納(Paul Breitner),霍斯特-迪特·霍特格斯(Horst-Dieter Höttges),格奧格·斯瓦岑貝克(Georg Schwarzenbeck),貝爾蒂·福格茨(Berti Vogts)
- 中場:萊納·邦霍夫(Rainer Bonhof),本哈特·庫爾曼(Bernhard Cullmann),海因茨·弗洛赫(Heinz Flohe),烏利·霍內斯(Uli Hoeneß),金特·內策爾(Günter Netzer),沃爾夫岡·奧弗拉特(Wolfgang Overath),赫爾伯特·維默(Herbert Wimmer)
- 前鋒:尤爾根·格拉波夫斯基(Jürgen Grabowski),迪特·赫爾佐格(Dieter Herzog),尤普·海因克斯(Jupp Heynckes),本德·霍岑拜恩(Bernd Hölzenbein),蓋德·穆勒(Gerd Müller)
後備門將沃爾夫岡·克列夫(Wolfgang Kleff)和諾伯特·尼格布爾(Norbert Nigbur)沒有獲得出場機會,同樣沒有出場的成員還包括赫爾穆特·克雷默斯(Helmut Kremers)和尤普·卡佩爾曼(Jupp Kapellmann)。
聯邦德國隊展示了乾淨簡練的技術風格,卻不是傳統的華麗足球。與兩年前在比利時獲得歐洲杯冠軍的那支國家隊相比,它在比賽中的技術特點並不顯得華麗,卻更具攻擊性。因此從1974年世界盃的第二階段比賽開始,球隊更為注重自身的戰鬥力,決心和取勝欲望。
這支球隊在1974年最為強大的是防守。球門前的安全保障是塞普·邁耶,他在賽事中的表現令他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守門員之一。而在他前面的後衛,也同樣能相當負責的全面完成任務,比如攔截、組織進攻和射門。
獎項
[編輯]組織及其它
[編輯]Organisationskomitee
[編輯]Visuelles Erscheinungsbild
[編輯]Sicherheit
[編輯]Schiedsrichter
[編輯]Unterkünfte und Transport
[編輯]Finanzierung
[編輯]Zuschauer und Stadien
[編輯]Berichterstattung
[編輯]總結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註釋
[編輯]- ^ (德文)fifa.com: 《世界盃的舉辦者的公告》
- ^ (德文)迪特里希·舒爾策-馬梅林: 《國際足協世界盃的歷史》 出自 「Das Parlament」, 2006年第19期
- ^ (德文)哈里·瓦列連: 《1974年世界盃和1974年世界盃體育場》, 第166頁
- ^ rsssf.com: World Cup 1974 finals
- ^ spiegel.de: Chile gegen UdSSR 1973: Das absurdeste Spiel der Fußballgeschichte
- ^ Kicker Sonderheft WM 74: Nur das Endspiel wird wiederholt, S. 131
- ^ fifa.com: Der FIFA WM-Pokal™
- ^ zdf.de: Ein Elfjähriger schreibt Fußball-Geschichte
- ^ Karl Adolf Scherer: Die Deutschen in einer Gruppe: Die Auslosung am 5. Januar 1974 aus Fußballweltmeisterschaft 1974, S. 114 ff.
- ^ Harry Valérien: Fernseh-Show im Dauerregen aus Fußball 74 – Weltmeisterschaft, S. 24
- ^ Nacht von Malente,因聯邦德國隊下榻的酒店位於德國北部城鎮馬倫特(Malente)而得名。
- ^ faz.net: Angestrengter Jubel nach einem selbstverständlichen Titel
- ^ Harry Valérien: Fußball 74 – Weltmeisterschaft, S. 232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