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抗鹽皮質激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醛固酮拮抗劑的鍵線式.

抗鹽皮質激素(anti-mineralocorticoid、或稱"醛固酮拮抗劑"(aldosterone antagonist)、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醛甾酮拮抗劑)是指一種利尿劑拮抗鹽皮質激素受體(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的醛固酮作用。

這類群的藥物常被用作輔助治療,配合其它藥物用於治療慢性心臟衰竭方面。螺內酯(Spironolactone),該類群的第一種藥品,也可用於高醛甾酮症(hyperaldosteronism)的治療(包括康恩綜合徵(Conn's syndrome))及"女性多毛症"。

作用機制

[編輯]

醛固酮拮抗劑,正如其名稱所暗示的,指在鹽皮質激素受體(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的受體拮抗劑。這些受體的拮抗作用抑制在腎的腎元收集導管(Collecting duct system)對的再吸收。此種機制干擾"鈉/鉀"交換,降低"鉀尿"排泄、及對水排泄增加的弱化(利尿)。[1]

它們被用於除了在其他藥物作利尿作用的添加劑外、也用在充血性心臟衰竭,而如此降低了水腫心臟的工作負荷。

範例

[編輯]

此類群在臨床使用中的藥品包括:

  • 螺內酯(Spironolactone)(安體舒通/螺旋內酯甾酮/螺甾內酯)
  • 依普利酮(Eplerenone) - 在治療目標上比螺內酯更具體
  • 坎利酮(Canrenone) (坎利酸鉀)
  • 丙利酮(Prorenone)(環丙睾酮丙酸鉀)
  • 己烯酮(Mexrenone)(孕甲酯丙酸鉀)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Rossi S, editor. Australian Medicines Handbook英語Australian Medicines Handbook 2006. Adelaide: Australian Medicines Handbook; 200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