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姚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姚襄(4世纪—357年)[1]景国南安赤亭(今甘肃省陇西县西)羌族酋长五胡十六国时期诸侯军阀,是姚弋仲的第五子,也是后秦开国君主姚苌之兄。

生平

[编辑]

雄武羌将

[编辑]

姚襄父亲姚弋仲是南安羌酋长,在后赵前赵后归降后赵并接受其官爵。而姚襄雄健威武,多才多艺,观察入微且善于安抚人心,故获得部众爱戴和敬重,众人并因此请求姚弋仲立姚襄为继承人。姚弋仲起初以姚襄不是长子,并不允许,然请求的百姓很多,姚弋仲才开始给姚襄带兵。

永和六年(350年),冉闵杀后赵皇帝石鉴,建立冉魏。随后后赵新兴王石祗就于襄国即位为后赵帝,并以姚襄为使持节、骠骑将军、护乌丸校尉、豫州刺史、新昌公。永和七年(351年),姚襄奉父命领二万八千骑兵营救正遭冉闵围攻的石祗,姚弋仲并于出发前作训诫:“冉闵背弃仁义,屠灭石氏。我受了人家的优厚待遇,就应为其复仇,我却因年老患病而不能亲身去做;你才能比冉闵高出十倍,若果不能擒杀他回来,就不要再来见我了!”姚襄虽然联同前燕石琨及襄国守军大败冉闵,暂时解了襄国的危机,却因无法擒得冉闵,遭姚弋仲以一百杖作处罚。

归降东晋

[编辑]

同年,后赵为冉魏所灭,姚襄随其父向东晋投降,获晋廷任命为为持节、平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平乡县公。次年(352年)姚弋仲去世,死前命诸子在其死后归降晋室,作晋的忠臣。姚襄接手统率父亲部众,不发布父亲去世的消息,并攻下阳平(今山东莘城)、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及发干(今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驻于碻磝津(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古益河上);但不久却败给前秦,南走至荥阳(今河南荥阳市)才发丧,后在荥阳与洛阳之间的麻田与前秦军作战时,座骑中箭死亡,因姚苌赠马及援军赶到才免于被擒。此时姚襄才以五个弟弟为人质,归降东晋。东晋以姚襄驻屯谯城(今安徽亳州),而姚襄随后单人匹马渡过淮河,于寿春(今安徽寿县)面见豫州刺史谢尚,当时谢尚对其名气亦有所听闻,于是撤去卫士,以代表高雅的幅巾接见他。二人一见如故,又因姚襄博学及善于谈论,很得江东人士敬重。

同年,姚襄与谢尚一同进攻据守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的后赵豫州牧张遇,但遭前秦丞相苻雄等击败,谢尚因大败而退守淮南,得姚襄弃辎重而护送至芍陂,故此将善后工作都委托给姚襄。谢尚因战败而受贬降,及后更被调回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市),而当时驻屯历阳(今安徽和县)的姚襄亦以当时占据北方的前秦及前燕皆强盛,无意北伐,反在淮河两岸大兴屯田,训练将士,不过当时主政的殷浩就要北伐,更忌惮姚襄兵力强盛,不但囚禁姚襄送去当质子的弟弟,更屡次派刺客行刺姚襄,但刺客不能下手,反告诉姚襄实情。后殷浩再暗中派魏憬率兵袭杀他,但魏憬反被姚襄所杀,于是令殷浩更加厌恶姚襄,迁姚襄到梁国蠡台,表授他为梁国内史。

叛晋自立

[编辑]

永和九年(353年),殷浩北伐,以姚襄为前躯,而当时姚襄已决心叛离东晋,于是算好殷浩快来到时就假意命部众乘夜逃遁,其实暗中设伏伏击殷浩。殷浩听闻姚襄部众逃遁,追至山桑(今安徽蒙城县北)就被姚襄伏兵击败,被逼退守谯城,而姚襄就俘杀万多人,尽收其辎重,南据淮南郡一带。不久姚襄北屯盱眙(今江苏盱眙县),在当地收纳流民,令部众增至七万人,并分置地方官员,鼓励农事生产,又遣使到建康状告殷浩,并作道歉。永和十年(354年),姚襄向前燕归降。

永和十一年(355年),姚襄因应部众要求北归,于是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北攻晋冠军将军高季,却为高季所败。姚襄抚恤散败的兵众,重新集结力量,及后乘高季去世而据有许昌。次年,姚襄进攻当时据有洛阳的周成,但用了一个多月都不能攻下,当时长史王亮就劝他放弃进攻,免得被他人有机可乘,危及自己。不过姚襄没有听从。然而,桓温不久就发动北伐,征伐姚襄,姚襄被逼放弃围城而抵抗桓温,并在伊水以北的树林中设下精兵,并声称自愿归降,请桓温稍为退兵。然而桓温没有答应,并亲身督战,组以兵阵进攻沿河岸抵抗的姚襄军,姚襄兵败而北逃至北芒山。姚襄随后西逃,桓温因追不到而放弃。姚襄逃到平阳(今山西临汾市)时得时为前秦并州刺史的旧部尹赤叛秦归附,于是据守襄陵(今山西襄汾县);同据并州的张平因而攻打姚襄,姚襄虽不敌,但与张平结为兄弟,换取两者和平。

败死关中

[编辑]

升平元年(357年),姚襄谋取关中,先移镇北屈(今山西吉县),后进屯杏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命姚兰进攻敷城(今陕西富县)、姚益王钦卢联结关中一带的羌胡外族,共收得胡汉共五万多户。不过姚襄就与时据关中的前秦军发生冲突,前秦帝苻生苻黄眉苻坚邓羌进攻,姚襄坚守不战。但邓羌就在其军垒门外列阵,激得姚襄不听僧人智通的劝言,亲自率众出战,最终被邓羌诈败诱至三原(今陕西三原县)。姚襄遭受到邓羌及苻黄眉的合击,所乘骏马“黧眉䯄”倒地,姚襄为前秦军所擒斩,享年二十七岁。其弟姚苌率馀众投降。苻生后以公爵之礼葬姚襄。

后来,姚苌称后秦帝时,追姚襄为魏武王

性格特征

[编辑]
  • 姚襄深得人心,如在他大败给桓温而北逃时,就有五千多人于当晚抛下妻儿去追随他。前后几次败仗,百姓只要知道他在哪里就奔赴投靠。当时谣传姚襄重伤而死,被桓温俘虏的百姓没有不痛哭流涕的。姚襄部属杨亮后来归降桓温,桓温向杨亮询问姚襄的为人,杨亮的评价是:“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

评论

[编辑]
  • 杨亮:“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
  • 姚苌:“吾不如亡兄有四: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人望而畏之,一也;当十万之众,与天下争衡,望麾而进,前无横阵,二也;温古知今,讲论道艺,驾驭英雄,收罗儁异,三也;统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四也。所以得建立功业,策任群贤者,正望算略中一片耳。”
  • 吕思勉:“其(姚襄)才略或在苻健之上。然寄居晋地,四面追敌,不如健之入关,有施展之地矣。”[2]

后代

[编辑]

墓葬争论

[编辑]

2009年12月27日,河南有关方面宣布在安阳发现曹操墓。这一发现,引发许多质疑。 西安市委党校历史教授胡觉照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安阳“曹操墓”实则五胡十六国时期军阀姚襄墓穴。[3]

注释

[编辑]
  1. ^ 《晋书·卷一一六》载:“襄败,为坚所杀,时年二十七,是岁晋升平元年(357年)也。”以此推姚襄生年当为331年;同卷载其弟姚苌“太元十八年(393年)死,时年六十四,在位八年”,推姚苌生年为330年,姚苌竟比兄长早出生,疑“时年二十七”当“时年三十七”之误,姚襄或当出生于321年。
  2. ^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一九〇至一九一页
  3. ^ 历史专家:安阳“曹操墓”应为军阀姚襄墓. 凤凰网. 2010-01-11 [201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4).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晋书·卷116》,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