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
烟雾(英语:smog)是一种空气污染现象。这个词的原意是指在英国伦敦有时别称“豌豆汤雾”的烟霞,是伦敦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的严重问题。这种烟雾是在城市内燃烧大量的煤所造成;这种烟雾中包含有烟、二氧化硫和其他成分组成的煤烟微粒。现代烟雾,例如在洛杉矶发现的烟雾,是一种来源于从机动车内燃机排放的悬浮粒子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工业废气在大气中与阳光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结合初级排放形成光化学烟雾。
词源
[编辑]英文的 "smog" 的来源为1905年亨利·安东尼·德辅在参加公共健康会议上递交的报告《雾与烟》(Fog and Smoke),第一次使用了词汇 "smog" 来指代“霾”。1905年7月26日伦敦报纸《每日画报》引用了德辅的话,“他说不用科学就可以看见大城市中产生了些以前没有的东西,就是烟雾(Smog)。”[1]第二天,报纸称“德辅博士为公共做了贡献,为伦敦雾制造了新词。”1983年1月19日《洛杉矶时报》在文章中使用了霾一词,并将其归功于“一位机智的英国作家。”
光化学烟雾
[编辑]此概念最早在1950年代由学者们提出。光化学烟雾包括以下几种污染物:
受影响地区
[编辑]伦敦
[编辑]英国首都伦敦从罗马帝国时期就曾经有烟雾污染。早在1273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就曾经临时禁止在城内燃烧煤炭。工业革命之后,这一现象更加严重。1952年伦敦发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的特大烟雾,城内暗无天日,并在数日内导致数千人因呼吸道感染死亡。于是英国随即通过了1956年清洁空气法令,在首都设立无烟区。时至今日,工业污染造成的烟雾已经永远从伦敦城消失。不过交通污染造成的烟雾仍然有发生。
墨西哥城
[编辑]由于墨西哥城的位置是在一个碗型高地,冷空气下降到墨西哥城的市区,将工业和交通所造成的污染困于其中,令墨西哥城成为拉丁美洲中最受烟雾困扰的城市。该城市的二氧化氮污染为国际标准的二至三倍[2]。
列日
[编辑]1930年12月1到5日,比利时默兹河沿岸城市列日,有60人因为烟雾、雾霾和空气污染而死亡[3]。
德黑兰
[编辑]据估计,每年伊朗德黑兰有超过5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死亡,学校和政府部门为减低交通流量而关闭。专家认为造成烟雾污染的主因为该市的300万台车中,大部分并没有安装现代汽车排气系统应有的触媒转换器[4]。
多诺拉
[编辑]1948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因为空气污染,有20人死亡,约6000人感到不适。
东南亚地区
[编辑]1997年,由于印度尼西亚发生森林大火,导致烟雾蔓延至东南亚各国,甚至南亚与非洲。其中作为邻国之一的马来西亚受到其严重影响,其中砂拉越古晋市空气污染指数一度达到800度。
马来西亚
[编辑]2019年9月初,印度尼西亚因为大量砍伐森林并用火耕开垦荒地而造成印度尼西亚至许多东南亚国家空气污染,其中印度尼西亚当地污染最严重。造成太阳因瑞利散射而呈现红色,且已有2人因为烟雾窒息而死。200人因火耕而被印度尼西亚当地政府逮捕。
健康影响
[编辑]在早期人们并不认为烟雾是有毒的,19世纪的工业家和中产阶级,都认为烟雾是进步的代价,当时有历史学家认为烟雾是“一个必要而且无害的自然结果”[5]。直到1952年,人们对烟雾的认知并没有多大提高,当年12月5到9日期间,英国伦敦被烟雾笼罩,比正常情况下死亡人数多约3000人,是平时的3倍[6]。英国卫生部将过多的死亡人数归咎于流感疫情,而1953年头三个月意外死亡人数是流感死亡人数的7倍[7]。
因应烟雾中的污染物而定,从而反映对生物身体造成的呼吸道疾病、敏感或哮喘病发的影响程度。如烟雾当中含有毒金属致癌物,大量吸收可增加致癌风险。
自然界产生的烟雾
[编辑]参见
[编辑]注释与参考资料
[编辑]- ^ Piazzesi, Gaia. The Catalytic Hydrolysis of Isocyanic Acid (HNCO) in the Urea-SCR Process (PDF) (PhD Thesis). ETH Zurich. 2006 [2019-10-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2-01).[页码请求]
- ^ Maricela Yip and Pierre Madl. Air pollution in Mexico City. University of Salzburg, Austria. 2000-12-14 [2011-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5).
- ^ Nemery, Benoit; Hoet, Peter HM; Nemmar, Abderrahim. The Meuse Valley fog of 1930: an air pollution disaster (PDF). The Lancet. 2001-03-03, 357 (9257): 704–708 [2021-06-11]. ISSN 0140-6736. doi:10.1016/S0140-6736(00)04135-0 (英语).
- ^ Hundreds treated over Tehran smog. BBC News. 2005-12-10 [2011-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 ^ Ian Douglas; Rob Hodgson; Nigel Lawson. Industry, environment and health through 200 years in Manchester.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2-05-01, 41 (2): 246 [2021-06-09]. ISSN 0921-8009. doi:10.1016/S0921-8009(02)0002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9) (英语).
|pages=
和|page=
只需其一 (帮助) - ^ Reassessment of the lethal London fog of 1952: novel indicators of acute and chronic consequences of acute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01-06-01, 109 (suppl 3): 389–394 [2021-06-11]. doi:10.1289/ehp.01109s33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1) (英语).
- ^ Bell, Michelle L.; Davis, Devra Lee. Reassessment of the Lethal London Fog of 1952: Novel Indicators of Acute and Chronic Consequences of Acute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01, 109: 389–394 [2021-06-11]. ISSN 0091-6765. doi:10.2307/34347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1) (英语).
- "When smog was a frequent occurrence". BBC WW2 People's War. 2005-08-10 [2006-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