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慕尼黑啤酒/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
Fußball-Weltmeisterschaft 1974 | |
---|---|
File:1 | |
賽事資料 | |
主辦國 | BRD |
比賽日期 | 1974年6月13日至7月7日 |
參賽隊數 | 16隊(外圍賽阶段:99隊) |
球場 | 9 個(位於9個城市) |
最終成績 | |
冠軍 | 西德(第 2 次奪冠) |
亞軍 | Template:Country data NEDf |
季軍 | Template:Country data POLf |
殿軍 | Template:Country data BRAf |
賽事統計 | |
比賽場數 | 38 場 |
總入球數 | 97 球(場均 2.55 球) |
入場人數 | 1,774,022 人(場均 46,685 人) |
最佳射手 | 格尔泽高兹·拉托 (7球) |
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决赛周于1974年6月13日至7月7日在联邦德国(西德)举行。本次比赛首次采用双循环赛的规则,即16支通过预选赛的球队分成4个小组进行循环赛。之后各小组的前两名进入第二轮。8支球队被分成2个小组,每个小组再进行一次循环赛,最后积分排首位的两支球队直接晋级决赛,两小组的第二名之间进行季军争夺。
联邦德国队在慕尼黑举行的决赛中以2比1战胜荷兰队,继1954年瑞士世界杯之后第二次获得世界冠军。季军由波兰队获得,其阵中的格尔泽高兹·拉托也以7个入球获得该届赛事的最佳射手金靴奖。
1974年是德国首次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在德国的9个城市中举行。总计约有177万人次的观众在三个星期的比赛中入场观看。
主办权及比赛场地
[编辑]在经历了几次徒劳的申办后联邦德国终于在1966年7月6日于伦敦举行的国际足联代表大会上获得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权[1]。在投票中,联邦德国获得了大会的一致通过。尽管如此,其申办竞争对手阿根廷和西班牙亦没有空手而归:阿根廷被获准随后举办在1976年世界杯而西班牙则获得了1982年世界杯的举办权。西班牙提前16年便获得了世界杯的主办权,这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在此3个月之前的1966年4月16日,巴伐利亚州的州府慕尼黑刚刚获得了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1966年对于德国体育界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一年,联邦德国宣告了在二战结束21年之后,除了纳粹统治之外,还有两项为世人所熟知世界性活动,这便是获得夏季奥运会及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权。[2]
决赛周的比赛被安排在以下的场地进行:[3]
- 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这座柏林赫塔的主场可容纳85000名观众(其中有61800个座席),是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时德国最大的体育场。世界杯组委会花费2500万马克对体育场进行重修,用以举行第一阶段的三场比赛。
- 多特蒙德,耗资3300万马克新建的威斯法伦体育场是当时仍处于德乙联赛的多特蒙德的主场,可容纳53600名观众(其中座席为16500个)。这是唯一一座不设跑道设施的专业足球场,他的正常容纳量达不到60000人,虽然可以通过加盖一层的方式增加约九成的容量,但在当时仍是容量最小的世界杯举办场地。它承办了第一阶段的三场比赛和第二阶段的一场比赛。
- 杜塞尔多夫,作为杜塞尔多夫福图纳主场的莱茵体育场承办了两场第一阶段比赛和3场第二阶段比赛。这座可容纳70100名观众(31600个座席)的体育场耗费了组委会2400万马克的投入进行翻新。
- 法兰克福,森林体育场在1974年6月13日举行了巴西对南斯拉夫的开幕比赛。这座法兰克福的主场还承办了第一阶段的两场比赛和第二阶段的两场比赛。
- 盖尔森基兴,花费5500万马克新建的公园体育场曾是沙尔克04的主场,这座可容纳70000名观众(36000个座席)的体育场承办了第一阶段的两场比赛和第二阶段的三场比赛。
- 汉堡,耗资1500万马克翻新的人民公园体育场承办了三场第一阶段比赛,这座汉堡的主场可以容纳65000名观众(28000个座席)。
- 汉诺威,汉诺威96的主场下萨克森体育场承办了第一阶段了两场比赛和第二阶段的两场比赛。这座可容纳60400名观众(40850个座席)的体育场为举办世界杯赛事而耗费了2600万马克进行翻新。
- 慕尼黑,为1972年夏季奥运会而斥资8500万马克(不含顶棚费用)兴建的奥林匹克体育场承办了第一阶段的三场比赛、决赛和三四名决赛。这座拜仁慕尼黑的主场可容纳超过76000名观众(44200个座席)。
- 斯图加特,作为斯图加特主场的内卡体育场,承办了第一阶段的三场比赛和第二阶段的一场比赛。这座花费2200万马克翻新的体育场可容纳72200名观众(34400个座席)。
参赛资格
[编辑]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资格赛报名工作于1971年6月30日结束,于并当年的7月17日在杜塞尔多夫进行了外围赛的分组抽签仪式。全部99个报名参赛国中,有2个直接获得参赛权;之后又有7个国家撤回了报名申请,最终共有90个国家具备参赛资格。[4]卫冕冠军巴西和东道主联邦德国按规则自动晋级决赛周,此外的14个决赛周名额则在外围赛中晋级产生。
令人意外的是前世界冠军英格兰在预选赛中不敌波兰,无缘1974年世界杯。这样的冷门还发生在保加利亚身上,它们对阵葡萄牙,并终结了由尤西比奥领衔的葡萄牙黄金一代。同样令人意想不到的还包括西班牙被南斯拉夫淘汰以及墨西哥在预选赛中排在海地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之后仅名列该区第3。东德、澳大利亚、海地和扎伊尔是首次获得世界杯决赛周参赛资格,同时也是加勒比海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首次有球队获得决赛周参赛资格。
欧洲区的8个小组头名球队晋级决赛周,第9小组的头名苏联则需要与南美区的第9小组头名智利进行附加赛。附加赛首回合双方在莫斯科战成0比0,在次回合比赛中,由于1973年10月智利发生了拘禁反对党的军队暴动,苏联以安全理由单方面取消原本在圣地亚哥举行的比赛。根据当时的规则,任何一方擅自缺席比赛会被判0比1负,苏联上诉未果,智利得以获得决赛周的参赛资格。[5]
最后获得1974年在联邦德国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周比赛资格的球队共有如下16支:
9 支来自欧洲 | 保加利亚 | 联邦德国 | 民主德国 | 意大利 | 南斯拉夫 |
荷兰 | 波兰 | 苏格兰 | 瑞典 | ||
4 支来自南美洲 | 阿根廷 | 巴西 | 智利 | 乌拉圭 | |
1 支来自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 | 海地 | ||||
1 支来自非洲 | 扎伊尔 | ||||
1 支来自亚洲太平洋地区 | 澳大利亚 |
赛制与新奖杯
[编辑]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周采用了全新的赛制。16支球队在第一阶段首先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4队,获得小组的前两名球队晋级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比赛同样摒弃了淘汰制,使用与第一阶段相同的循环赛,8支晋级球队分成2个小组,使得每组每支球队都要面对相同的对手,2个小组的头名进入决赛,次名则争夺季军。这种赛制最大可能的体现了参赛队的真实水平,使得赛果的偶然性降低。
在第一阶段比赛中,积分相同的球队将首先计算净胜球,然后计算双方对战成绩来排定座次;到第二阶段比赛时,首先计算第一阶段的结果然后再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出最后的排名。
赛会还利用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契机首先在三四名决赛中采用点球决胜制,意指双方在法定时间内未能分出胜负时,则通过互射点球的方式决出胜者。之后赛会又宣布决赛也将采用这个规则[6]。
国际足联原有的冠军奖杯是雷米特杯,巴西在墨西哥举行的1970年世界杯足球赛中第三次获得世界冠军,按照规则,南美人得以永久保留该座奖杯。为此国际足联需要为接下来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重新设计一座奖杯。共有来自7个国家的设计师提交了53份新奖杯的设计草案,国际足联最终从中采纳了由意大利设计师西尔维奥·加扎尼加(Silvio Gazzaniga)设计的方案,外观是两个象征胜利的足球运动员共同用双手托起世界之球。
新奖杯又名大力神杯,在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被首次使用,它由18k的黄金铸成,高36.8厘米,重6175克。基座用孔雀石镶成两条圆环,底部可以刻下1974年至2038年间所有世界杯冠军的国家名称。
与雷米特杯相反,新奖杯的所有权将一直归属国际足联,并且不会由任何国家永久拥有。应届冠军得主只可将其保存至下届决赛周之前,获得3届以上冠军的则可以永久保留一座重制的奖杯,但也只能是镀金的仿制品而非足金的原件。[7]
抽签
[编辑]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周的抽签仪式于1974年1月5日在法兰克福的黑森广播电台演播大厅举行,全球约有8亿电视观众收看了这次抽签过程。
取得决赛周参赛资格的球队被划分为4个档次,每个档次的球队在每个小组各一支,具体划分的决定是国际足联在经过讨论后于当天产生的。划分综合以下各方面的因素决定:包括过往成绩与现在的成绩叠加、同时考虑地理上各大洲的足球发展水平等因素。抽签当天原本应有16支球队,但当时仅确定了15支球队的参赛资格,因为西班牙与南斯拉夫之间的欧洲区预选赛的附加赛在1974年2月13日才举行。最终南斯拉夫出人意料地战胜西班牙而获得决赛周参赛资格。四个档次的球队划分如下:
- 第一档:巴西,意大利,西德,乌拉圭 (上届杯赛的前4名球队)
- 第二档:阿根廷,智利,荷兰,苏格兰 (南美和西欧球队)
- 第三档:波兰,保加利亚,东德,南斯拉夫或西班牙 (东欧球队)
- 第四档:扎伊尔,澳大利亚,海地,瑞典 (其它球队)
联邦德国和巴西队作为种子队被分入第1和第2小组,其余各球队在35分钟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分档依次抽入各小组,来自柏林的舍纳贝格童声合唱团则在一旁献艺助兴[8] 。处在第二的阿根廷和智利将不会抽到与巴西或乌拉圭同在的小组,这是为了保证在第一阶段比赛中每个小组都有一支南美球队。两支来自德国的国家队被共同抽入第一小组引起了轰动,在国际足联主席斯坦利·罗斯爵士(Sir Stanley Rous)宣布了这一消息后,现场瞬间寂静下来,随后爆发出经久的掌声。抽签结束后有消息称民主德国因不满与联邦德国同分在一个小组而抵制世界杯,但民主德国的球队发言人很快便否认了这条谣言。[9]
分组抽签的结果如下:
第1小组 | 第2小组 | 第3小组 | 第4小组 |
---|---|---|---|
智利 | 南斯拉夫 | 荷兰 | 海地 |
联邦德国 | 巴西 | 乌拉圭 | 意大利 |
民主德国 | 扎伊尔 | 瑞典 | 波兰 |
澳大利亚 | 苏格兰 | 保加利亚 | 阿根廷 |
开幕式
[编辑]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于1974年6月13日在卫冕冠军巴西与南斯拉夫进行的开幕比赛之前进行。这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次,东道主不参加开幕比赛中,而是由卫冕冠军取代。这个做法延续到了2002年日韩世界杯,直到2006年德国世界杯,才又恢复了由东道主参加开幕比赛。
开幕式的地点被选择在了位于德国足协总部所在地的法兰克福,由于开幕式当天场地周边的云层较低,因此在不断的下雨,并且气温也只有13 °C。开幕式于下午3点在法兰克福森林体育场正式开始,头90分钟是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军乐团表演。接着是极具16个参赛国特色的民俗团队或艺术家出场。他们隐藏在体育场草坪中央的16个大型塑胶橄榄球内,并像花朵绽放一般打开。首先出场的是南斯拉夫剧团“格拉德米尔(Gradimir)”,此外一同表演的还包括来自佛罗伦萨的耍旗人(Fahnenschwinger),来自苏格兰的吹笛者,来自智利的高卓人(Gaucho),来自荷兰的木屐舞者,来自波兰的流行歌手玛丽拉·洛多维茨(Maryla Rodowicz)和来自巴西的桑巴组合“热情芭蕾(Ballett Tropical)”。联邦德国的表演者是来自摩泽尔的盛装团队,民主德国则请出了音乐家弗兰克·索贝尔,同时还有一个由东西德成员共同组成的芭蕾舞团表演曲目《四海之内皆兄弟》(Freunde gibt es überall)。
乌韦·席勒和贝利在场地中央象征性地交换了新旧两座世界杯,随后组委会主席赫尔曼·纽贝格发表致辞,欢迎来自全世界的朋友。当超过2000名身着白色服装的法兰克福小学生在草坪上组成象征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图案时,前德国联邦总统古斯塔夫·海涅曼在观礼台发表开幕讲话:“我们热烈欢迎来自全世界的客人,为了世界杯足球赛而来到联邦德国。我希望,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会是一届友好和公平的比赛。我宣布,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正式开幕!”[10]
比赛
[编辑]第一阶段比赛
[编辑]第1小组
[编辑]排名 | 球队 | 得失球 | 积分 |
---|---|---|---|
1 | 民主德国 | 4:1 | 5 |
2 | 联邦德国 | 4:1 | 4 |
3 | 智利 | 1:2 | 2 |
4 | 澳大利亚 | 0:5 | 1 |
(括号内为半场比分,下同)
民主德国在实力相对平均的第1小组中出人意料地获得头名。在他们以2比0战胜澳大利亚和1比1战平智利之后,小组赛最后一轮就只剩下了同联邦德国的对决。结果民主德国凭借尤尔根·斯帕瓦瑟攻入全场唯一的入球以1比0战胜了联邦德国。
被寄予厚望的联邦德国作为应届欧洲杯冠军和世界杯热门,肯定不会满意自己在第一阶段比赛的表现。他们先是以1比0吃力的战胜智利和3比0战胜鱼腩澳大利亚,之后又历史性的负于民主德国——这也是联邦德国在这届世界杯赛上唯一的一次输球。但失利也有一个正面意义:他们得以在第二阶段的小组赛被分入B组,成功的避开了与巴西、荷兰、阿根廷等强队的过早相遇。失利导致联邦德国全队当晚在下榻的酒店展开了一场非凡的检讨(俗称“马伦特之夜”[11]),事后弗朗茨·贝肯鲍尔在球队发表声明称“这让大家从一盘散沙走向了团结”。[12]
智利在该届杯赛上的表现令人失望。他们在首场比赛负于联邦德国后又接连被民主德国和澳大利亚逼平。这样两支德国球队在小组赛还剩一轮的情况下便已提前出线,智利遭到淘汰。能够引起关注的仅是困扰在球队身边的政治问题。在第一场与联邦德国的比赛就受到了反对1973年智利暴动而举行的示威游行的干扰。智利与民主德国的比赛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当时民主德国接收了许多在智利暴动中流亡的难民。
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周的澳大利亚带来了惊喜。首场比赛民主德国花了将近1小时才在澳大利亚身上取得领先,并最终以2比0取胜。在与联邦德国的比赛中澳大利亚也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并没有被对手横扫,尽管最后以0比3落败。而在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中,澳大利亚逼平了智利后庆祝他们拿到了该国在世界杯历史上的第1个积分。
第2小组
[编辑]排名 | 球队 | 得失球 | 积分 |
---|---|---|---|
1 | 南斯拉夫 | 10:1 | 4 |
2 | 巴西 | 3:0 | 4 |
3 | 苏格兰 | 3:1 | 4 |
4 | 扎伊尔 | 0:14 | 0 |
令人稍觉意外的是南斯拉夫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晋级第二阶段比赛。他们在揭幕战以0比0逼平了实力更胜一筹的卫冕冠军巴西,又以9比0的大比分战胜扎伊尔,末战则与苏格兰战成0比0平手。
巴西的表现令人失望。卫冕冠军无法找到有如四年前的贝利一般出色的世界级球星,贝利的作用不可取代,因此他们不得不牺牲攻击力以加强防守,而无法展现出漂亮的场面。两场平局以及对扎伊尔的一场胜利使得巴西人以小组第二的身份波澜不惊的进入第二阶段比赛。
苏格兰成为唯一一支没有输球却惨遭淘汰的球队,他们不幸地由于净胜球少而屈居巴西之后。这是因为他们在对阵有“足球矮子”之称的扎伊尔时只取得了很少的入球,仅以2比0战胜对手,相比之下南斯拉夫的9比0和巴西的3比0则显得游刃有余。
鱼腩球队扎伊尔在小组赛中三场皆负并且净失14球已经被人们赛前所预料到。对南斯拉夫的0比9更是创造了世界杯决赛周历史上单场比分最悬殊的新纪录。尽管输了比赛,非洲人并没有沮丧,反而赢得了许多同情。输给了“巴西式控球”和“欧洲式体质”,人们普遍理解扎伊尔缺少的只是参加国际赛事的经验。
第3小组
[编辑]排名 | 球队 | 得失球 | 积分 |
---|---|---|---|
1 | 荷兰 | 6:1 | 5 |
2 | 瑞典 | 3:0 | 4 |
3 | 保加利亚 | 2:5 | 2 |
4 | 乌拉圭 | 1:6 | 1 |
荷兰是唯一一支在第一阶段被公认为最受欢迎的球队。在令人信服的击败乌拉圭和保加利亚以及战平瑞典使得他们在第一阶段小组赛后,成为世界冠军的最热门的候选者。
瑞典,这个在分组抽签中仅列第四档的“鱼腩球队”,作为小组赛的次名,成功晋级第二阶段比赛。这得益于此前有国际比赛经验的前锋罗兰·桑德贝格、拉尔夫·艾德斯托姆,中场球员比约·诺奎斯特和守门员罗尼·赫尔斯托姆的出色发挥,令瑞典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仍以0比0的比分破坏了荷兰的连胜设想。
连续第4次入围世界杯决赛周的保加利亚依旧未能未能突破一场未胜的尴尬历史纪录,他们在与对阵瑞典和乌拉圭的两场平局中,仅由克里斯托·博内夫取得唯一的进球,随后又在小组赛末战中以1比4不敌荷兰。
第3小组的对手用实际行动告诉乌拉圭,这个有曾夺得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等辉煌头衔的传统强队在1974年不会获得更多。这支平均岁数达到29岁零3个月的“大龄球队”在速度和防守上都有明显劣势。因而作为上届杯赛的四强以及世界杯历史上的前八球队,乌拉圭也只能在保加利亚身上获得仅有的1分。
第4小组
[编辑]排名 | 球队 | 得失球 | 积分 |
---|---|---|---|
1 | 波兰 | 12:3 | 6 |
2 | 阿根廷 | 7:5 | 3 |
3 | 意大利 | 5:4 | 3 |
4 | 海地 | 2:14 | 0 |
波兰在第一阶段比赛当中的表现十分出色。作为唯一一支在小组赛中以全胜出线的球队,他们的成绩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这支1972年奥运会冠军球队非常干净利落的分别战胜了阿根廷、意大利和海地,既是在意料之外,又是在情理之中。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阿根廷的表现,他们给了像卡洛斯·巴宾顿等一些等技术优秀的球员提供了表演的空间。在以2比3负于波兰和1比1逼平意大利之后,阿根廷人需要表现得更好才有可能从小组中出线,结果末战他们以4比1战胜海地,并以较佳的得失球而获得最后一张晋级名额。
广受球迷追捧的意大利在第一阶段比赛即遭淘汰,爆出了一个不小的冷门。在首场与弱旅海地的比赛中,意大利人便已显得十分吃力:比赛进行到下半场,守门员迪诺·佐夫保持的1143分钟不失球记录即被打破,海地以1比0领先。南欧人这才如梦方醒并追终连追3球获得胜利。此后他们又尴尬的以1比1被阿根廷逼平和1比2负于波兰。进攻能力的不足使意大利失去了晋级第二阶段比赛的机会。
海地最终没有逃脱送分者的命运。在与意大利的比赛中虽由艾曼纽·萨侬先开记录取得领先,但最后还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胜出。第二场比赛由于战术上的失误而输给了波兰。海地在比赛中忽略了防守,结果波兰毫不费力的以7比0轻松取胜。最后一场比赛中海地吸取了与波兰比赛时的教训,希望通过拖慢阿根廷的节奏,尽量减少其控球时间。但阿根廷只是在开始阶段对这种不寻常的策略稍感不适,随后便调整了相应的策略,最后海地仍以1比4告负。
第二阶段比赛
[编辑]A组
[编辑]排名 | 球队 | 得失球 | 积分 |
---|---|---|---|
1 | 荷兰 | 8:0 | 6:0 |
2 | 巴西 | 3:3 | 4:2 |
3 | 民主德国 | 1:4 | 1:5 |
4 | 阿根廷 | 2:7 | 1:5 |
B组
[编辑]排名 | 球队 | 得失球 | 积分 |
---|---|---|---|
1 | 联邦德国 | 7:2 | 6:0 |
2 | 波兰 | 3:2 | 4:2 |
3 | 瑞典 | 4:6 | 2:4 |
4 | 南斯拉夫 | 2:6 | 0:6 |
这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次在八强赛中没有使用淘汰制,而是继续分组进行循环赛。但这与1950年世界杯的第二阶段分组赛也有所不同,当时是4个小组的头名进行循环赛,积分最高者为冠军,并没有设立决赛。新赛制一方面避免了出现像1970年的英格兰那样的热门球队过早被淘汰出局的场面,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比赛场次,可以藉此获得更多的门票和转播收入。新赛制也意味着一支球队若想夺得世界冠军则必须经历7场比赛而非过去的6场。赛事总场次从32场增加至38场,对此需要投入更多的新建或翻新体育场以满足比赛需求,而相比之下1970年世界杯仅投入了5个场地进行比赛。
这个规则也被应用到了4年之后在阿根廷举办的世界杯决赛周。当时的第二阶段分组赛结束后阿根廷与巴西积分相同,阿根廷仅以较佳的得失球侥幸进入决赛。在成功的过渡到1982年世界杯之后,1986年世界杯的第二阶段比赛又重新采用淘汰制。
第二阶段的分组确定了原本作为第一阶段小组头名热门的东道主联邦德国和卫冕冠军巴西不会碰面。按照人们预期,联邦德国应在A组,巴西在B组。但由于双方在此前的小组比赛中均只获得第二,使得情况正好颠倒:联邦德国作为小组次名被分入B组,民主德国则获得小组头名,与另一小组中因为得失球少于南斯拉夫而位列次席的巴西一同分入A组。民主德国也成为第一支在世界杯上对阵巴西的德意志球队。
在第二阶段小组赛中同样不设有真正意义上的半决赛,因此争夺小组第一的比赛名次在某种意义上便造就了两场类似的半决赛。A组的巴西与荷兰相遇,在此之前双方在都取得了对阿根廷和民主德国的胜利,在最后一场比赛中,荷兰只要打平就能进入决赛。 在比赛中巴西踢得十分艰苦,最终荷兰人以2比0取得完胜。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B组的最后一场比赛前:联邦德国的状态比起第一阶段有所回升,他们先后战胜了南斯拉夫和瑞典,波兰的表现也同样如此出色。得失球较佳的德国在最后一场与波兰的比赛呈胶着状态。这场于1974年7月3日在法兰克福森林球场进行的比赛在足球史上被称为“法兰克福水战(Wasserschlacht von Frankfurt)”。赛前的一场暴雨令草地不适宜比赛,主办方不得不出动消防车来抽走场上的积水。总体而言当时波兰在技术上略胜一筹,但是由于场地的状况,他们无法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联邦德国得以1比0取胜进入决赛。射入唯一入球的是盖德·穆勒,他从此成为与朱斯特·方丹齐名的世界杯历史上进球最多的球员之一。
第二阶段的的12场比赛中共取得30个入球,联邦德国与荷兰最终进入稍后举行的决赛。
季军争夺战
[编辑]1974年7月6日 | 慕尼黑 | 波兰 | – | 巴西 | 1:0 (0:0) |
1974年7月6日,卫冕冠军巴西与表现出色的波兰在季军争夺战中相遇,这场比赛是在决赛的前一天于慕尼黑的奥林匹克体育场进行,并吸引了77500名观众到场观看。比赛的高潮出现在波兰右边锋格尔泽高兹·拉托在79分钟的一次个人突破,他在距球门前30米处晃过泽马利亚,沿右中场将球带入禁区边缘,在距球门约13米处推射入网,将比分定格为1比0。拉托凭借他在的第7粒入球帮助波兰获得世界杯季军,并且由于在其后的决赛中无人超越他的进球纪录,他最终以7粒入球获得该届赛事的最佳射手金靴奖。
决赛
[编辑]对阵双方 | 联邦德国 – 荷兰 |
比分 | 2:1 (2:1) |
日期 | 1974年7月7日 |
场地 | 奥林匹克体育场, 慕尼黑 75.200 观众 |
裁判 | 约翰·泰勒 (英格兰) |
入球 | 0:1 内斯肯斯 (2.) 1:1 布莱特纳 (26.) 2:1 穆勒 (43.) |
联邦德国 | 迈耶 – 福格茨 ,贝肯鲍尔 ,施瓦岑贝克,布莱特纳 – 邦霍夫,霍内斯,奥弗拉特 – 格拉波夫斯基,盖德·穆勒 ,霍岑拜恩 教练: 赫尔穆特·舍恩 |
荷兰 | 永布罗德 – 苏尔比尔,里耶斯伯根(68. 德容),哈恩,克罗尔 – 扬森,内斯肯斯 ,范哈内根 – 雷普,克鲁伊夫 ,伦森布林克 (46. 范德克霍夫) 教练: 里努斯·米歇尔斯 |
决赛一开球随即便成为荷兰球员约翰·克鲁伊夫施展个人表演的舞台。克鲁伊夫带球狂飙至德国的禁区附近,并博得对方球员乌利·霍内斯的犯规,而此时德国球员仍未有过一次触球的机会。当值主裁判英格兰人约翰·泰勒果断的判罚一个有争议的点球——争议的焦点在于,犯规地点是否处于禁区线内。内斯肯斯主罚这个点球并一蹴而就,荷兰在开场后仅两分钟便取得1比0领先。德国人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逐渐恢复,并且显得更加强大:第25分钟,霍岑拜恩带球至对方禁区内晃过两名荷兰球员,并在突破第3个名防守球员(扬森)时摔倒。英国裁判再次判罚了一个有争议的点球。
布莱特纳主罚点球将比分改写为1比1。联邦德国在将比分扳平后表现得更为积极。贝肯鲍尔射出的任意球被对方守门员永布德罗扑住,而福格茨而加布罗夫斯基也同样获得反超比分的机会。第42分钟邦霍夫将球传至埋伏在中路的穆勒。虽然穆勒被两名荷兰防守球员夹攻,但仍然能带球突破,他用一个转身起脚的假动作骗过门将,永布罗德醒悟时为时已晚,足球平缓的滚入球门左下角。德国队凭借这一入球将比分反超为2比1。
下半场德国将战术调整为防守战。第48分钟邦霍夫在荷兰门前左侧的头球攻门差之毫厘。此后荷兰逐渐占据场上优势,雷普和范哈内根却在德国守门员迈耶面前浪费了不少机会。而盖德·穆勒的一个进球几乎将比分改写为3比1,却被判罚越位在先。第85分钟裁判对霍岑拜恩的一次明显犯规拒绝判罚点球。内斯肯斯在终场前的一次射门未果,德国队终于将领先的比分保持到最后。盖德·穆勒攻入的制胜球是其第14个世界杯入球,也是他的最后一粒国家队入球,使他成为世界杯入球最多的球员。这个纪录直到2006年世界杯才被巴西人罗纳尔多打破,他以总共15粒的世界杯入球成为新的纪录保持者。
世界冠军
[编辑]对于1974年世界杯决赛的媒体评论[13] “虽然比赛有争议,但这胜利是德国人应得的。” “如果球队保持住自己一开始的节奏,就很有可能成为世界冠军。” “荷兰人为他们纪律上的弱点付出了代价” “球队的胜利,展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求胜欲望。” “德国队举起了冠军奖杯,但是舆论却都偏向荷兰队。” “德国队找到了对付克鲁伊夫的武器:贝尔蒂·福格茨。” “荷兰队必须为骄傲和愚蠢付出昂贵的代价。” “德国—飓风!迈耶—巨人!” |
随着决赛的完场哨在1974年7月7日的17点47分吹响,联邦德国国家足球队继1954年之后第二次获得世界冠军。这支由主教练赫尔穆特·舍恩和助理教练尤普·德瓦尔共同挑选的国家队共有22名队员,其中18名参与比赛轮替:
- 门将:塞普·迈耶(Sepp Maier)
- 后卫:弗朗茨·贝肯鲍尔(Franz Beckenbauer),保罗·布莱特纳(Paul Breitner),霍斯特-迪特·霍特格斯(Horst-Dieter Höttges),格奥格·斯瓦岑贝克(Georg Schwarzenbeck),贝尔蒂·福格茨(Berti Vogts)
- 中场:莱纳·邦霍夫(Rainer Bonhof),本哈特·库尔曼(Bernhard Cullmann),海因茨·弗洛赫(Heinz Flohe),乌利·霍内斯(Uli Hoeneß),金特·内策尔(Günter Netzer),沃尔夫冈·奥弗拉特(Wolfgang Overath),赫尔伯特·维默(Herbert Wimmer)
- 前锋:尤尔根·格拉波夫斯基(Jürgen Grabowski),迪特·赫尔佐格(Dieter Herzog),尤普·海因克斯(Jupp Heynckes),本德·霍岑拜恩(Bernd Hölzenbein),盖德·穆勒(Gerd Müller)
后备门将沃尔夫冈·克列夫(Wolfgang Kleff)和诺伯特·尼格布尔(Norbert Nigbur)没有获得出场机会,同样没有出场的成员还包括赫尔穆特·克雷默斯(Helmut Kremers)和尤普·卡佩尔曼(Jupp Kapellmann)。
联邦德国队展示了干净简练的技术风格,却不是传统的华丽足球。与两年前在比利时获得欧洲杯冠军的那支国家队相比,它在比赛中的技术特点并不显得华丽,却更具攻击性。因此从1974年世界杯的第二阶段比赛开始,球队更为注重自身的战斗力,决心和取胜欲望。
这支球队在1974年最为强大的是防守。球门前的安全保障是塞普·迈耶,他在赛事中的表现令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守门员之一。而在他前面的后卫,也同样能相当负责的全面完成任务,比如拦截、组织进攻和射门。
奖项
[编辑]组织及其它
[编辑]Organisationskomitee
[编辑]Visuelles Erscheinungsbild
[编辑]Sicherheit
[编辑]Schiedsrichter
[编辑]Unterkünfte und Transport
[编辑]Finanzierung
[编辑]Zuschauer und Stadien
[编辑]Berichterstattung
[编辑]总结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注释
[编辑]- ^ (德文)fifa.com: 《世界杯的举办者的公告》
- ^ (德文)迪特里希·舒尔策-马梅林: 《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历史》 出自 “Das Parlament”, 2006年第19期
- ^ (德文)哈里·瓦列连: 《1974年世界杯和1974年世界杯体育场》, 第166页
- ^ rsssf.com: World Cup 1974 finals
- ^ spiegel.de: Chile gegen UdSSR 1973: Das absurdeste Spiel der Fußballgeschichte
- ^ Kicker Sonderheft WM 74: Nur das Endspiel wird wiederholt, S. 131
- ^ fifa.com: Der FIFA WM-Pokal™
- ^ zdf.de: Ein Elfjähriger schreibt Fußball-Geschichte
- ^ Karl Adolf Scherer: Die Deutschen in einer Gruppe: Die Auslosung am 5. Januar 1974 aus Fußballweltmeisterschaft 1974, S. 114 ff.
- ^ Harry Valérien: Fernseh-Show im Dauerregen aus Fußball 74 – Weltmeisterschaft, S. 24
- ^ Nacht von Malente,因联邦德国队下榻的酒店位于德国北部城镇马伦特(Malente)而得名。
- ^ faz.net: Angestrengter Jubel nach einem selbstverständlichen Titel
- ^ Harry Valérien: Fußball 74 – Weltmeisterschaft, S. 232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