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
《日經亞洲》:出生率下滑衝擊中國經濟,2年關閉2萬所幼兒園
根據北京智庫「育媧人口研究」今年2月發表的報告,在中國,將一個孩子從出生養到18歲的平均花費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3倍。在互相比較的13個國家中,只有韓國更高,為7.79倍;澳洲是2.08倍;美國為4.11倍;日本是4.26倍。即使中國於2016年停止實行一胎政策,生育率仍連續7年下滑,人口也在過去兩年接連減少。
偏鄉學校不僅無法解決「數位落差2.0」,人工智慧的普及恐造成更嚴重的「AI數位落差」
雖然政府增加了對偏鄉教育的資金和設備投入,但人才短缺和專業師資的缺乏才是主要問題。AI時代加劇數位落差2.0,即是學生對於科技數位技術的使用能力及高層次思考能力的差距。需要降低師生比、加強諮商和社工專業支持,對AI技術及正確應用的專業人才進入偏鄉,才有機會縮小AI數位落差,真正做到教育平等。
中國私校傳向學生收人民幣260元「午休費」惹議,校方承諾將全數退回
中國廣東東莞某學校去年8月被爆午休服務「趴桌睡一學期200元」引發熱議。教師透露,學生可選擇的午休方式有三種:趴睡(每生每學期200元),教室午休墊躺平(每生每期360元),午休室床位(每生每期680元)。校方後表示將全數退回費用。
私校退場條例上路第2波:和春、首府大等4校解散清算,學生已安置他校,校產歸公由政府價購建物償債
全國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表示,和春、中州、台首大的學校法人解散,再一次為私校教育敲下警鐘。在目前物價高漲、學費凍漲、生源減少,政府補助不足等不合理的辦學結構下,不堪虧損的私校必然先「學店化」後再走向退場,品質惡化及大量退場幾乎是不可逆的趨勢,考生及教職員要謹慎因應。
政府便宜行事「廣設大學」變爛攤子,私校被少子化稻草壓死,「學術分流」或可作為解套
「廣升格技職院校」造就今日台灣高教的系統性危機,「少子化」只是壓死駱駝的稻草,台灣的大學最大的問題是數量過多,因為擔心招不到學生,導致教育的品質一直調降。雖然政府嘗試擴大生源及大學法人化,但成效不彰。筆者認為,「學術分流」或許是解決大學過剩的方法,但仍需要長期深入規劃及調整。
【高教診療室】這些「打工博士」花了近30年取得最高學歷,卻淪為每小時575元的低薪零工
台灣教育面對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少子化導致教師數量下降,兼任教師增加,以及教育經費極度不足,該如何解決呢?若能將教育經費提升到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增加專任教師的數量、提高經費開銷的透明度、鼓勵企業投資、並且合併學校,相信台灣的高教品質定能提升,成為亞洲最值得居住的國家。
如何拯救私立大學?政府不能一邊鼓勵老師與學生創新,一邊又阻止學校創新
政府不能一邊鼓勵老師跟學生們創新,一邊又管東管西的,阻止學校創新。台灣政府拯救私立大學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拿錢去補助學校,也不是直接拿錢去補助學生,而是放手讓私立學校自己決定自己的學費,自己決定自己的辦學方式。
教員薪資單暗藏扣款,衛道中學長期違法扣「互助金」,校方強調:沒拿一毛錢
台中市私立衛道中學有互助金制度,校內教職員發紅白帖時,教師每人收200元、教職員工每人100元彼此互助。但有約僱人員在薪資單中發現,互助金是直接在薪水中被扣除,檢舉後台中市勞工局也認定此為違法扣薪,要求校方改善。
老牌私校招生兩樣情:4所大學受少子化衝擊缺額超過75%,輔大、中原、逢甲非醫大仍招滿
整體而言,文化大學招生最為慘淡,該校原先預計收2276人、最後缺額1342人,淡江大學則是預計收2209人,而最後缺額189人,其餘老牌私校也都有不少缺額。
私中校長籲漲學雜費,至少調到3萬才能付薪水
僑泰高中作為6000人的大規模學校,如果以每個班40名學生當基準,每人每學期成本將近3萬元,但教育部只補助2萬4423元,落差將近5000多元。
學費不夠付薪水、私校呼籲漲學費,高職校長:收支怎麼可能平衡?
一名高職校長直言:「私立學校的預算都是假的啦!」教育部要求預算收支平衡,但學生數不足、老師又不可能不聘,「怎麼可能平衡?」所以當學校沒錢,董事會就要想辦法去募款。
義民中學校長質疑「每年聘書都可以修改?」,國教署:片面更動聘書內容都無效
義民中學校長陳衍財指出,既然國教署說依照《教師法》不能解聘,應聘書修改與否都是假議題,「是不是每年應聘書都可以修改?以後校內所有的規章都沒辦法規範這些老師?哪來的教學品質?」
法國34歲「政治神童」艾塔爾出任教育部長,意外揭開低調私校菁英養成的神秘面紗
與一般貴族私校不同,亞爾薩斯學校除了菁英主義,更帶有結合布爾喬亞與波希米亞的「布波族」(Bobo)色彩,巧妙地融合了資本主義和藝術文化,培育許多藝術家、記者、律師、政治人物、商界與產業領袖。
投入1%的高教經費翻轉公私校比例,結構性改善大學階級與性別系統性歧視
投入GDP1%的高教經費來翻轉公私校比例為七比三,或至少各佔50%,我們才有可能結構性的改善整體高教發展落後於OECD國家,以及國內大學生階級與性別系統性歧視的窘境。
教育部提公私校「拉近差距1+3方案」:誰可以免學費?會排擠現有教育經費嗎?
教育部提出「拉近差距1+3方案」,預計從112學年下學期開始,定額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3.5萬元,另外有加碼減免大專經濟弱勢學生學雜費1.5至2萬元、高中全面免學費及精進就學貸款等3項配套。
柯文哲批補貼私校學費、高中職學費全免「政策買票」,民進黨發言人:政治口水不會讓國家進步
柯文哲批評:「最廉價、最偷懶的公共政策,就是齊頭大撒幣」,強調民進黨是為了選舉動用國家資源政策買票。柯文哲表示,台灣面對少子化衝擊,國家應輔導私校退場、使教育資源活化,消弭學用落差、提高學生適才適所比例。
賴清德喊補助私校學生至少2.5萬學費,教育部估47.3萬學生受益
現行私校學費一年大約是11萬、公立約為6萬,差距大約5萬元,賴清德表示,從明年會開始編預算縮短差距,政府至少補助五成以上、越高越好,「也就是2萬5000元以上」。
新榮高中、大成高中遭列專輔學校,已11所私中列入專輔、5都全都還沒審
新榮高中目前有9位教職員、23名學生,學校現設有餐飲科及照顧服務科;大成高中有2位教職員、沒有學生,該校於2022學年度因剩4名教師無法開學,而由國教署協助在校生轉學。
教育部補助、世新性別所停招危機解除,學生批校方罔顧性別研究價值
性別所學生認為,世新校方在事件中,不顧推動性別主流化、性別研究及高等教育的社會責任,與世新性別所一樣以「不賺錢」為由停招的人文社會科系並不會是最後一例。世新大學校方則表示,由於少子女化的衝擊,已經有7所高教機構被教育部列入專案輔導名單,為了因應高教的變化,各校紛紛調整經營策略,尤其私立大學,勢必提出更有吸引力、競爭力的課程,才能獲得考生的青睞。
「陸生是兩岸和平天使」,疫情阻斷教育交流,私校校長呼籲兩岸促進陸生來台
陸生的開放對正逢招生寒冬的私校而言,形同看見一絲曙光。對此,海峽兩岸教育交流促進協會舉行陸生來台就學座談會,,邀請立委及私立大學校長與談,呼籲政府及中國方面能擴大陸生來台。有媒體詢問,我方一直都歡迎陸生來台,關鍵是否在說服對岸讓陸生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