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率
學者估中國2024經濟成長率至少4.8%、上看5%也不意外,專家:明年將是振興關鍵年
相較於中國學者的樂觀評估,國際機構則相對保守。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雖然預測中國2024年經濟成長率為4.6%,但也強調仍需端看房地產業的復甦與後續表現。
楊金龍:房價居高不下,選擇性信用管制不退場;專家:央行不升息提高潛在買方購屋意願
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央行希望房市軟著陸,並密切關注兩件事,一是信用資源不要過度集中房地產,第二,房市有沒有泡沫的可能,現在逾放比很低,不過逾放比被認為是落後指標,央行會與金管會密切合作,協調再做一次壓力測試。
央行利率連3凍,楊金龍:2024年上半年持續貨幣緊縮,10大關鍵問答一次看
外界關注的降息時程,台灣央行是否跟進美國聯準會降息腳步,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單看目前經濟情勢,台灣經濟成長不錯、通膨還高,沒有降息的必要性,但若美國聯準會快速降息,影響資金流動,台灣也不得不考慮此因素,進行適當處理。楊金龍直言,台灣屬於小型開放經濟體,政策很難關起門來、走自己的路,必須隨國際變化適當調整。
易富賢:就人口結構而論,中國經濟不會超過美國,呼籲北京正視文明快速衰落
中國人口問題專家、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高級研究員易富賢表示,中國是現有國際秩序的受益者,無力建構「國際新秩序」,理應肩負起全球責任,與美國攜手避免國際秩序的崩潰。即因如此,他預測:「未來的中美關係,不是獅虎惡鬥,而將是衰老的病貓和皮包骨的瘦狗之間的嬉戲。」
龔明鑫:今年經濟成長1.5%左右,有把握第4季脫離藍燈,CPI中長期希望在2%以下
對於國發會最新公布的8月景氣燈號連續第10個月亮出低迷藍燈,追平史上次長藍燈紀錄,外界關注何時可以脫離藍燈,龔明鑫今日回應,9月出口已經轉正,9月變燈是最樂觀情況,不過變燈標準要17分,目前綜合判斷分數僅15分,還要再觀察,但「第4季一定會變燈」。
恆大碧桂園後中國房企再爆雷,中駿集團違約逾581億外債停牌;世銀下修中國明年經濟成長預估
中駿集團1987年創立於上海,2010年2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曾是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30強,並連續7年入選「財富」中國500強。至於陷入債務違約的原因,中駿集團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房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加上經營環境日益惡化及融資困難,許多民營房企面臨資金流動吃緊的情況。
【專訪】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陳博志:「失去希望」正成為中國最大問題
ECFA實施早收清單上路後,有估計至今為台灣產業界省下逾新台幣2000億元的關稅,對此陳博志認為,關稅利益不能這麼單純來看。畢竟,唸過經濟學都知道間接稅會轉嫁,有很多稅賦仍然會轉嫁到別處。他指,回頭來看,ECFA省下的關稅相較台灣一年出口數千億美元,利益規模太微小,在政經方面的損失可能更多。
央行:台灣經濟面臨4大不確定性,留意中國貿易壁壘調查;學者憂「二次通膨是現在進行式」
孫明德提醒台灣跟美國不一樣,他指出,台灣不只有外部的油價壓力,還有內部需求爆發,而且利率水準遠比別人低,建議央行第4季仍應審慎觀察國內物價走勢,不能過早放棄升息選項,否則二次通膨一旦來襲,通常會比第一次更嚴重,「好比小朋友發燒,醫生開了3天藥,如果只吃一天就不吃,後面可能燒得更厲害」。
央行利率「連2凍」下修經濟成長率至1.46%,楊金龍暗示明年暫不考慮降息,7大關鍵問答一次看
央行理監事會昨天決議不調整利率,「連2凍」,符合市場預期,但總裁楊金龍「大展鷹姿」,直言目前的利率水準可能「for longer」,暗示明年沒有降息可能。
《經濟學人》中國獨裁政府決策失誤連連,「清零」後經濟難脫泥沼
從某些方面來看,要說中國會步上日本後塵,還算客氣了。在中國,經濟成長率長期下滑的問題會更嚴重,因為中國人更窮。1990年,日本的生活水準大概是美國的6成;而中國現在的生活水準還不到美國的2成。
恆大債台高築在美聲請破產保護,中國青年失業率攀高、房市危機再起,經濟成長率保5成挑戰
中國恆大集團先前決定延後香港CEG A級和C級債權人會議,以爭取更多時間考量新的重整計畫,如今依美國「破產法」第15章在紐約聲請破產保護。中國經濟困境接踵而至、數據沒起色,加上缺乏有效刺激政策,多家國際機構下修預測數字至5%以下,令「保5」成挑戰。
陷入困難通縮氛圍的中國,會步上日本「失落的十年」後塵嗎?
當西方國家受到通膨困擾之際,中國卻在擔憂通貨緊縮:消費價格停滯,生產價格低迷,而房地產行業的頹勢尤其令人擔心。眼下的中國,不禁令人想起1990年代陷入了長達十多年長期危機的日本。
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熄火乏力,民生消費降級成趨勢,《紐約時報》:疫後復甦前景黯淡
紐時報導說,雖然各方低估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但美國股市的表現遠勝於中國,像是標準普爾(S&P)500指數今年漲幅達12%。目前,投資者繼續拋售中國股票,網上零售商京東和火鍋連鎖店海底撈最慘,今年跌幅平均超過20%,導致香港恒生中國企業指數,1日收盤跌至今年以來最低。
主計總處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至2.04%創近8年新低,通膨上修至2.26%
「要經歷一段痛苦的過程」,蔡鴻坤表示,疫情期間,大家拼命買各式耐久財,讓台灣享受到疫情紅利,但這種情況不可能一直持續,現在各產業都得面對存貨調整的挑戰,使得今年第1季景氣「築底整理」,但第2季起可望緩步復甦。
中國CPI漲幅持續徘徊低點,專家分析恐陷實質通貨緊縮,人行否認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16日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通貨緊縮必須符合CPI增幅呈負值等條件,中國經濟目前未達通貨緊縮定義;不過中國持續超發貨幣,理應物價會上漲,增幅卻很和緩,可解讀中國名義上未達通貨緊縮,實質上已陷通貨緊縮。
3月CPI年漲2.35%通膨壓力大,雞蛋飆26.52%連17個月雙位數走揚;IMF下調台灣2023經濟成長率至2.1%
主計總處公布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35%,持續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而外食費漲幅擴大、重要民生物資年增率也飆至6.12%,均使得民眾對物價上漲感受深刻。雞蛋的物價指數年增率已經連續17個月呈現雙位數上漲,不只推動外食費漲幅擴大,西式早點也跟著漲價。
央行升息半碼,全年CPI估2.09%高於通膨警戒,千萬房貸族估每年多付4萬,楊金龍決策QA一次看
中央銀行昨天召開今年首場理監事會議,宣布升息半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超出外界預期,為去年3月以來,連續5度升息,累計升息3碼。楊金龍表示,美國與台灣同樣都是升息,聯準會會後聲明有些措辭調整,台灣也是,都釋出政策視狀況調整的訊號,「(我跟鮑爾)好像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態度上應該可以解讀為偏鴿。
台灣人均國民所得毛額(GNI)時隔20年反超韓國,學者:匯率與出口支撐
2021年國民所得數據雖受匯率影響表現不佳,韓銀仍對達成人均國民所得毛額4萬美元的目標樂觀以待。韓國政府去年底宣示將在2027年現任政府卸任前,將人均國民所得提高至4萬美元。
台灣將公布2月出口恐連6黑,台股需留意中國經濟政策、美總經數據
檢視主要出口市場,台灣1月對中國與香港出口衰退33.5%,光是這部分的萎縮,就影響總出口年減幅度逾6成;不過,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指出,中國疫後解封帶動生產製造指數重回擴張區間,為台灣帶來的出口紅利可望慢慢浮現,將是一大觀察點。
印尼經濟重返疫情前水準,2022年經濟成長率逾5%創9年新高
印尼統計局(BPS)6日公布了2022年印尼經濟成長率為5.31%,大幅超過前一年的3.71%,未能達到2013年的5.56%,但這樣的表現已恢復疫情前的水準。 統計局負責人尤渥諾(Margo Yuwono)向媒體表示,受惠於全球大宗商品熱銷,印尼主要出口的煤炭、棕櫚油、鋼鐵價格攀高。另外,家庭支出是印尼經濟支柱,也是經濟成長的主要來源,對整個GDP成長率貢獻了2.61個百分點。而防疫措施鬆綁,允許更多民眾享受交通和休閒活動,進而帶動國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