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內向

love couple

和另一半性格不同怎麼辦?MBTI如何互補成為彼此的「擴充外掛」?

心理 雞湯來了

《MBTI人格分類》書中提到,兩個人的MBTI越多碼一樣,越可能以同樣的方式看事情,容易毫不費力就和對方有一樣的想法、做法。但如果伴侶之間一個是I人,另一個是E人,彼此之間又該如何互補溝通呢?

shutterstock_328820768

《人際焦慮和解書》:社恐、內向、害羞,三者有何不同?

心理 精選書摘

作者黎瑞芳引領讀者認識真正的社交恐懼,介紹了多種類型和成因,以及社交恐懼與性格之間的關聯。除此之外,她也提供實用的心理測驗,讓讀者可以深入瞭解自己,更列舉多種實踐方法協助社恐改善慣性自我苛責、惡意揣度他人想法的思維,以正念校正自我價值,並找到合適的社交模式。

shutterstock_794028406

矽谷也有「職場綠茶」:不想要被攬功,就要勇敢站出去!

職場 精選轉載

不想要被代表,就要站出去!藉口需要更多工作資訊,直接跟其他團隊聯絡人建立連線。

shutterstock_1388661992

二元分類無法解釋多元人格,心理學家眼中MBTI只是「比較複雜的幸運餅乾」?

心理 讀者投書

當MBTI把「51%外向、49%內向」強行分為外向人格,就如同會把差異極小的多數人,推向互斥的兩個極端處,受試者也可能在這樣的自我認知之下,更少主動參與社交活動、在公開場合發言等,最後就成為了測驗中所歸類的「內向人」,忽略了人的多樣性本是不受限的多維度光譜。

shutterstock_113715040

從「全知教主」到「坦白的諧星」,你在公司開會時一定見過的八種人

職場 精選轉載

「懂 vs 不懂」、「自認懂 vs 自認不懂」、「喜歡分享 vs 喜歡安靜」,用這三個維度來分類之後,會議室能夠見到人可以歸納成這八種,他們分別有什麼特色?又可以如何「運用」他們的特質呢?

shutterstock_2196734469

《MBTI 我,和我的使用說明書》:你從哪裡獲得能量?如何接收資訊?如何做決定與執行?

心理 精選書摘

MBTI國際認證講師 雪力:「每個人心中都有16個房間,最符合的人格類型,只是你最喜歡的房間,不代表你永遠只能待在那裏。」找到並接受自我壓抑的那一面,讓自己變得完整,才不會被完美的假象壓垮。運用MBTI就像是翻開自己的使用說明書,好好了解「你」這個產品如何使用,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和升級。

shutterstock_2031737948

《安靜,也可以很有感染力》:內向者並不是高敏感族,且多半深受自己的性格所苦

心理 精選書摘

高敏感族不一定會因高敏感而困擾,但內向者多半深受自己的性格所苦。換句話說,高敏感內向者的煩惱並非出於心思敏銳,而是因為缺乏自信導致。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用「積極把自己放在優先順位」這種克服高敏感的方法來解套,而是要尋求擺脫內向者性格的辦法。

7llv5f0lsofpjux7ntn2oeh5c4ax16

「高敏感人格」難搞、毛超多?心理師:用對地方就像獲得超能力

心理 潮健康

所謂高敏感或內外向族群,感知能力往往較常人更細微,也容易被他人誤會生活上更加「吹毛求疵」。林肇賢心理師說明,高敏感實際上是一種「中性的狀態」,擁有這種特質的人,感知到不適、窘迫感就會想要調整,因此常被認為比較挑剔、對他人苛刻。然而若能善加利用高敏感這樣的特質,確實可說是一種「天賦」。

shutterstock_2079468175

《坐在對面的人》:內向的人要如何和世界相處?我的答案是「扮演」另一個人

職場 精選書摘

我知道這些都很難改變,你不能改變自己的家境,也無法改變自己的性格。但你可以「創造」一個新的性格、一個新的自己,當你在一次一次的扮演中越來越熟練後,在某些你需要的時刻,這個人造的角色會代替你和這個世界相處,讓比賽變得更加公平一些。這是我個人對於「內向的人要如何和世界相處」,這個問題的答案。

asn0yih8ec06xh0auuoyxx7n9s43dy

《害羞內向的人,這樣說話增加好感度》:幹嘛不結婚、怎麼還不生⋯⋯如何打發雞婆的人?

職場 精選書摘

很多人容易娛樂新聞記者魂上身,一聽到結婚、離婚的消息就亢奮;要是被冷淡以對就散播謠言,這點也跟娛樂線記者如出一轍。既然如此,你乾脆就開玩笑地採用演藝經紀公司式的回答吧。

readmoo_1-1140x600

【專訪】《普通人的海外求職指南》作者謝宗廷:趁年輕至少去闖蕩一次吧,年齡到了很自然就會有一百個腳麻的理由

如果看完這本書的當下,不管你現在的人生狀態,你都會立刻想要看看自己的國際求職指標,並查一下想到你的夢想國度可以怎麼做,對我而言就算成功了。請務必也把你的實踐心得來信告訴我!

iStock-1294582304

你習慣「把委屈往肚裡吞」嗎?有話不說,並非真正的和諧

生活 讀者投書

為了和諧隱藏自己的想法,這只是表面的和諧,底下其實隱藏著一顆未爆彈。適時把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講出來,這並不是自私、並不是白目,反而是一種勇敢、負責的態度。

賴佩霞老師照片23-1140x600

【專訪】賴佩霞:我一輩子做的事,其實都是在「溝通」

溝通,是賴佩霞說自己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份。但對某些人來說,溝通並非與生俱來的能力,賴佩霞亦然。

v3651g3hrca8m3x0varc5s2fmusph7

防疫關在家這麼久,你覺得自己是外向型、內向型,還是兩者皆非?

生活 方格子vocus

內向性和外向性是相當重要的性格分別,也的確存在,但我們可能一不小心對它認知有誤。如果我們停留在二分法的思考模式裡,想要知道自己「是」什麼,以便宣稱我宅我驕傲,或者是經營一個開朗陽光的形象,往往會導致很多時刻感到矛盾和自我否定。

Populism vector illustration. Flat tiny leader manipulation persons concept. Disinformation strategy to lie crowd. Political fak

《安靜是種超能力》:內向者不但可以當主管帶人,還有這七大必殺絕招

職場 精選書摘

我很喜歡的一句英文諺語Still waters run deep(靜水深流)畫龍點睛地總結她這10年來的體悟──比起顯而易見的領袖魅力,內向領導者確實一直在安靜地發揮無比深遠的影響力。

shutterstock_1246077505

《越內向,越成功》:掌握聊天的藝術,哪些是安全的閒聊話題?

生活 精選書摘

以下是大多數關於閒聊的好消息:所需時間不長。即便是沒頭沒腦的閒扯,也會不知不覺就過去。有個特質可以幫助你度過這些交談時刻:大多是觀察、大家都有的,而不是調查或個人私事。

shutterstock_596186063

開學、返新工感害怕?淺談社交恐懼症

生活 Lo's Psychology

很多人以為自己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因不喜歡和陌生人接觸和說話,但其實它與內向有差別。

self

《內向的力量【實踐版】》:「內向」與「社交焦慮」不完全是同一回事

生活 精選書摘

有些被視為「內向性格問題」的現象,可能是指「社交焦慮」或「缺乏社交技巧」,但兩者並不完全是同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