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WTO

750dc769-6d1d-491d-9b02-a9e15bae410b

中歐貿易戰:北京「軟硬兼施」打破電動車圍剿,歐盟提高關稅終究徒勞無功

商業 德國之聲

面對中國電動車低價搶市,歐盟近期出現「消費者以合理價格購買中國電動車,不僅符合利益,也有助於歐洲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投降派」聲音,證明透過提高關稅迫使中國改變重磅補貼重點工業的政策,最後將徒勞無功。

zuo6wym8l3njyzfq3fjb19ta4h2p97

歐盟欲對中國電動車加徵17%至36%反補貼稅至少5年,特斯拉稅率9%

歐洲 中央通訊社

向媒體提供匿名簡報的執委會官員解釋,特斯拉享有本案最低的懲罰性關稅,是因為與執委會充分合作,且它在中國的投資結構相對簡單、未在中國融資,因此計算特斯拉中國廠實際受中國政府補貼的程度後,作出加徵9%決定。

GettyImages-945119430

WTO辦中國貿易政策檢討,歐盟提「10大罪狀」,台灣代表提5點批中違法舉措

經濟 中央通訊社

根據WTO貿易政策檢討機制,全球貿易量前5大會員國需每2年進行一次檢討,17日是中國的第一場檢討會議。歐盟提出約10項對中國貿易政策的建議,包括請中國別再主張享有開發中國家地位、降低不透明度等。台灣代表則提出5點批評中國對台灣農產品採片面貿易限制措施等違法行為。

_133484603_3b875f80-d391-4ac9-b85f-11635

WTO總幹事警告:全球貿易面臨崩潰,不要重蹈1930年代的保護主義覆轍

經濟 BBC News 中文

奧孔喬-伊韋阿拉說,儘管存在各種緊張局勢,但貿易已顯示出恢復跡象,她還稱世貿組織可以幫助各國解決分歧。同時,她承認世貿組織的一些規則需要改變,以幫助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她說:「我堅信我們的一些(全球貿易)規則確實需要加以審視。」「在幾十年前制定這些規則時,我們並沒有面臨今天所面臨的氣候變遷威脅」她說。

wggdbphbkk57wo201xu1vp1iywbpt5

【專訪】歐洲議會重量級議員包瑞翰:新一屆議會仍將堅持挺台,北京若採對抗路線將危及習近平崛起夢

國際 中央通訊社

包瑞翰說,「透過與台灣合作來刺激北京,並不是我們的目標」,歐盟將繼續奉行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並提醒這不等同於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我們不承認台灣可以被北京踩在腳下。台灣人需要掌握自己的未來;但同時,我們不追求、不支持、不鼓勵台灣尋求正式獨立。因此,當我們說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的措施時,這適用於任何一方。」

1024x646_wmkn_617932722863_0

設下「綠色貿易障礙」?碳關稅CBAM落實難題多,考驗歐盟「氣候外交」能耐

歐洲 中央通訊社

拉札德認為,也許所謂「布魯塞爾效應」如今需要歐盟與外界夥伴「共創」,由歐盟設計骨架、貿易夥伴填上血肉。例如對CBAM等歐盟政策較願意合作、追求同樣減碳企圖心的台灣公私部門,可向歐盟回饋落實過程中的問題,以助其實現政策目標。只是,延緩全球暖化的目標,光是促使「資優班」、「前段班」國家加緊努力還不夠,歐盟還得幫「後段班」同學課輔。

GettyImages-824008

墨西哥大獲美中貿易戰紅利力拚「近岸外包」,中墨關係「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TNL+ 國際 橫議拉美

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WTO第143個成員國後,墨西哥產品在國際市場被中國產品打的潰不成軍。根據統計,2002-2006年間中國產品使墨西哥出口美國損失150億美元。近年來美歐政學界認為允許中國「入世」是歷史性錯誤,雖尚無定論但至少顯示墨西哥當年的堅持不無道理。也難怪拉美期刊CEPAL Review,會在2013年刊登論文直指中國是「北美自貿區的不速之客」。

shutterstock_2301101687

《華爾街日報》:「中國衝擊2.0」來了!過剩商品傾銷海外,全球如何反擊?

國際 中央通訊社

面對這種全球性反彈,中國的回應一向是譴責保護主義抬頭,這表明中國並不打算改變策略。中國官媒發表了多篇文章,痛斥西方對中國工業產能過剩的指責誇大其詞、表裡不一。更重要的是,中國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聲稱排除中國零組件的規定是不公平的。

cover_0_copy-article_(2)

賴中強:1990年發生三件大事,其實已預言了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

政治 TNL特稿

從政經分離到追求台灣政經自主,是太陽花運動的時代精神,然而在太陽花運動浪潮下贏得大選的蔡政府,並未積極改正馬政府時期的對中經貿政策與法規、全面回應此時代精神。期待明確表態反對重啟對中服貿、貨貿的賴清德政府,可以全面回應太陽花運動追求台灣政經自主的呼聲。

_132778318_katherinetaimc13bbc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與中國的貿易急劇下滑可能是一個「積極信號」

經濟 BBC News 中文

近年來,美國一直在呼籲世貿組織進行改革。在川普擔任總統期間,美國通過阻止任命該組織新法官的方式,使機構癱瘓因此不能去處理爭端事件,川普政府並稱世貿組織的及其裁決偏袒中國,損害了美國利益。儘管現任總統拜登的團隊很少透露出希望WTO改變的訊息,但這種封鎖WTO機制和改革呼聲在拜登擔任總統期間仍然持續存在。

GettyImages-2031582924

WTO正式通過「促進服貿」新規則,場邊美中主管部長互表關切

國際 中央通訊社

帶頭推動倡議談判工作的哥斯大黎加,稱此次的結果是意義重大的里程碑,「這是逾25年來WTO在服務領域達成的首個成果,真正可說是這個組織的成功事例。」

zuo6wym8l3njyzfq3fjb19ta4h2p97

英國《金融時報》:中國產能過剩出口商品降價,開始向世界輸出通縮

中國 中央通訊社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通縮可能會對新興市場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與中國有重要貿易關係的市場。FIM Partners宏觀策略主管羅伯森(Charles Robertson)表示,中國花了20年時間來破壞新興市場競爭者的製造業,或至少將它們擠出世界市場,目前中國對先進經濟體的製造業作出同樣威脅。

_132530310_gettyimages-1231527009

賴清德勝選後面對的利劍:走向「清零」的ECFA,與台灣出口的未來

經濟 BBC News 中文

隨著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轉移,早收清單中產品的重要性越來越小,並且即便ECFA優惠的每年8-10億美元關稅消失,相較台灣整年4300億美元的出口額來說,還是可以承擔。雖然相關產品佔台灣出口比重僅有5%左右,但面對的都是台灣的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其重要性難以忽視——如果取消,對兩岸都不是一件好事。

51jhj88demfmczkesnl1pjx7os9vcc

中國駐歐盟高官回應「秦剛去哪兒了?」:做錯事被免職,不足為奇

國際 德國之聲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接受媒體採訪時,罕見就前外長秦剛下台一事發表公開評論,他表示這種人士變動不足為奇。他還提到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認為調查「不公平」。

1mpydyke8gyvkpuojxjj4fowqt8hid

中國擬再取消ECFA關稅減讓,機械紡織業估影響小、石化業盼正視衝擊,經貿辦:經濟介選適得其反

經濟 中央通訊社

談及對中出口比例,經貿辦表示,台灣去(2023)年1月至11月對中國出口占比已達21年來同期新低,農產品、化學品、紡織品等成功分散至美國、日韓、歐洲及新南向國家,對中國出口已全面減少,且事實上中國對台灣高科技產品進口的依賴,遠超過台灣傳統產業對中國市場出口的依賴程度。

3gcl5zxq4b4vjtvy3iquxco56642ju

《德國之聲》專訪吳欣盈:我來自比較優越的背景,被稱為「公主」我一點也不介意

政治 德國之聲

藍白合破局之後,吳欣盈出線成為柯文哲的副手搭檔。出身台灣顯赫家族新光集團第三代,在DW專訪當中,吳欣盈提到了柯文哲與民眾黨的觀點,認為台灣是中美之間的乒乓球,要求北京對台開啟新的對話框架是唯一選擇。

s5u2u1lbofs2ufif6t2mg0usi25eat

「貿易壁壘」是中國介選最露骨的一招,但坐下來和共產黨談真能捍衛台灣利益嗎?

政治 《思想坦克》

就像夏立言說的,國共之間有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而民進黨政府不願說出九二共識這個通關密語,因此也就沒得談。用習近平的話,這叫「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的主導權與主動權」——說白了就是:北京單方面決定要不要施捨台灣、何時給、給多少?沒得商量。

shutterstock_2285996915

中國認定台灣對中構成貿易壁壘,會影響ECFA嗎?中國的下一步為何?

經濟 中央通訊社

中國商務部昨(15)日公布對台灣貿易壁壘調查結果,認定台灣對中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貿易法專家李柏青認為,若中國後續對台採取報復措施破壞原本平衡,就有可能逼台灣向WTO提訴。ECFA、中國下一步與台灣未來的兩岸貿易該如何解?

shutterstock_2226438041

中國認定台灣構成貿易壁壘,經濟、農業部籲在WTO架構下處理,學者:下一步涉及台灣政局演變

經濟 中央通訊社

對於中國商務部提前1個月宣布調查結束,且距台灣總統大選已不足1個月,是否涉及「介選」,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認為,在這個時間點上,中方一切對台作為都會被解讀為「介選」,很難討論。但他認為,中方完全終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可能性並不存在。

nykrbh2wodudv9jgh24b9nbmav6zhc

侯友宜:當選後大量開放陸客陸生,重啟溝通ECFA服貿;陳博志籲政策重質非重量

政治 中央通訊社

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陳博志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兩岸是否要更開放或是如何開放是一個要仔細討論的方向,在野黨喊出朝向要更密切往來,但很遺憾這麼多年來思維還是停留在「只有量的口號而沒有質的政策」,就像喊出要更多觀光客、開放更多航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