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工業革命

1

專家談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三位得主懂經濟更懂政治,獲獎具有時代意義

TNL+ 經濟 陳冠州

艾傑默魯、強生和羅賓森的理論成為今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是有其時代含意。不僅可以解釋現在世界上最富有20%國家比最貧窮20%國家財富差距約30倍,也可與美中貿易大戰、川普「高關稅、反移民」極右派政見、北韓封閉政策、中國反間諜法導致外資出逃等相連結。

《躺平,是我的權利》:一定要捍衛自己做「廢物」的權利

「垃圾時間」是人類文明的常態,經濟井噴、秩序儼然時反倒是思想僵化的開端

歷史 歪脑|WHYNOT

清末革命家譚嗣同曾說:「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對懷抱民主思想的反清志士來説,之前的文明儘管看來燦爛,但對個人而言,何嘗不是只鼓勵「躺平」的帝制「垃圾時間」。

shutterstock_2471258129

學生一窩蜂想當工程師,但AI時代來臨,人文社會領域將更凸顯重要性

教育 《思想坦克》

AI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服務每一個實際存在的人類,而人類並不是標籤、也不是演算法,而是演算預測值之外的誤差項值的總和:有人類的地方就有人文、有江湖、也有政治。

GettyImages-1354255656

中國聲學史:音律發達就認為中國古代聲學遙遙領先歐洲,這其實是天大的迷思

TNL+ 歷史 黎蝸藤

朱載堉雖然精於音律,但對音律背後的物理原則一無所知。朱載堉發明12平均律的時候,沒有用到什麼物理的方法,和物理基本沒有關係。音律本身雖然也屬於聲學,但不是物理意義範疇的聲學,而是屬於音樂範疇的音律學,或者最多說應用聲學。把音律學的成就說成是物理學成就,不免張冠李戴。很簡單,看現在中學大學的物理學教程,哪個會去教音律?

GettyImages-1497428931

中國物理史(上):中國古代科學遙遙領先歐洲,為何始終發展不出「近代物理」?

TNL+ 歷史 黎蝸藤

中國古代,不但沒有物理學的概念,就算物理學各門類比如力學、光學、電磁、熱學、聲學從未出現過系統的描述。中國物理知識也完全不講理論,能觀察到現象,但極少追求物理現象之後的原因。像亞里斯多德那些用於解釋物理學現象的理論,中國從來沒有出現過。

400426963_755005599973177_21789031037223

《中國刑罰》盧建榮導讀:旅華英國人在十八世紀末只能困居廣州城郊一隅,故梅森不曾見到「凌遲」

歷史 精選書摘

英國軍官梅森於十八世紀末來到中國,在清朝「一口通商」的限制下,生活侷促於廣州一隅,對於初接觸到中國這個異國所展示的奇風異俗,像當時一般西方人一樣,極盡蒐奇獵怪的眼光。梅森將他向外銷畫家購買的二十二幅「中國刑罰」畫作,製成銅版畫並配上文字說明,於一八○一年在倫敦出版,當時引發頗大反響。

Statue of Adam Smith in Edinburgh in front of St.Giles Cathedral at Parliament Square.

《自由與干預》:「看不見的手」到底在自由市場扮演什麼角色?

經濟 精選書摘

距今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美國政府兩度緊急干預市場,自由市場的概念遭遇嚴重考驗。曾獲頒麥克阿瑟「天才獎」的雅各・索爾,深入淺出地梳理出我們如何走到這個當前危機,以及如何通過回顧自由市場思想的千年歷史來找到出路。從古羅馬到21世紀、從西塞羅到弗里德曼,雅各・索爾追蹤了自由市場的思想演變,主張我們必須回到自由市場思想的起源,才能真正理解它,並制定新的經濟概念來應對當今的挑戰。

GettyImages-1252228540

柄谷行人《力與交換模式》:就如IT平台企業崛起所顯示的,「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出現了

人文 精選書摘

柄谷行人在經濟歷史學的貢獻,是以四種「交換模式」出發的觀點,補充、擴大了馬克思《資本論》中「生產模式」所無法涵蓋的層面。繼二〇一〇年奠定其理論體系的《世界史的結構》,十二年後,他在本書中進一步修補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說明歷史演變的原理,並以交換模式D作為對未來的展望。

shutterstock_558525793

《畢達哥拉斯的思考課》:AlphaGo對弈贏過世界冠軍李世乭的關鍵,正是因為蒙地卡羅搜尋法

科技 精選書摘

AlphaGo在與李世乭對局前,已經從好幾次的虛擬對局中獲取了重要情報。藉由這些資訊,當對方下在特定一點時,便利用機率找出對應該手最佳的一手棋。舉例來說,執白棋的李世乭在深思後選擇下在某一點時,AlphaGo便會搜索至今的資料,並得知下在該點時,白棋的勝率為,也就是說,當下在該點時,他贏了33次中的18次。

GettyImages-1466829173

研究:喜馬拉雅冰川到本世紀末恐消融80%,洪水將對下游20億南亞人口造成嚴重威脅

TNL+ 環境 TNL JP編輯部

由印度、中國等8個位於喜馬拉雅山周圍的國家所組成的跨政府組織國際山地整合發展中心(ICIMOD),於今年6月中旬發表一份研究結果,當中指出,全球暖化正導致喜馬拉雅山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中,預估到本世紀末,可能有達80%的冰川融解,並對居民造成嚴重的損害。

12年國教診療室

【12年國教診療室】「工業5.0」人機協作時代,學校教育應減少AI第二腦學習,著重於人類第一腦學習

從古希臘到工業革命,新技術和新科技帶來的都是新的工作機會和全新時代的改變。當AI大腦幫人類處理專業的認知,人類可以更專注的追求永續和人本價值。而自學跨域力、深度思考力、執行力、非認知能力、以及未來人才力才能真正讓人類與AI結合,有效解決社會問題。

shutterstock_2241725961

劉潤《商業簡史》:邁出左腳、右腳,然後再左腳,人類走向了「全連接型商業文明」

商業 精選書摘

「商業自古就有,未來也一定會愈來愈繁榮,它演化的方向明明白白就在那。重要的不是揣測自己是否有前途,而是讓自己在那個奔騰向前的潮流中。劉潤老師的這本新書,就是想幫你換個高度,看清大勢,讓我們跟著他一起,登高一望,看清脈絡,然後順勢而為。」――羅振宇

shutterstock_1770322289

當一切都可以用AI加速之後,還有什麼是值得我們慢下來的事情呢?

職場 方格子vocus

「意義創造」是人類最特殊的才能之一,讓我們不只是單一個體,而是與所在的環境與萬物產生連結,並給予意義。或許,「慢下來」這件事,反而是AI光速發展後給予我們最重要的提醒跟禮物。

shutterstock_524170393

陳志武《文明的邏輯》緒論:依據「勞動生產力」這把量尺,從秦漢以來的兩千多年裡,中國沒進步過

歷史 精選書摘

繼《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之後,耗時十六年研究,深度剖析一萬年人類歷史的全新力作!在《文明的邏輯》中,陳志武教授以「人類與風險的博弈」歷程為線索,使用資料量化分析和文獻研究分析,探討文明演進背後的內在邏輯——風險應對力。

GettyImages-50602997

美國經貿戰思維有其淵源,「忽略人的主體性」讓中國難以追趕上西方

TNL+ 國際 湯名暉

美中科技戰不只反映現實的國力差距,更是由於中國未能理解西方國家如何產出科技。在西方現代化的歷程中,科技發展有其對應的社會結構,橫向轉移到異質化的環境便難以產出成果。除去現有的國際政治的矛盾,中國若不能理解西方文明的語境,便難以理解需要何種土壤,才能成就發展科技的社會結構,而非以政治為目的發展科技。

sniqt7qrjd8nx6n4bhymt25n30fum4

「賽先生」是東亞社會最佳解嗎?談我們為何需要博雅教育?

教育 讀者投書

在中國古代,表彰人文學養的科舉制度,是讀書人唯一向上爬升的管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俗諺就是在此脈絡中誕生。然而這個槓桿在清朝末年被打破,在「賽先生」強勢入侵下,人文研究被打為陳舊、腐敗,對社會整體進步發展無用的學科⋯⋯。

industry revolution Machines making cotton thread by performing mechanical versions of carding drawing and roving in a mill in L

《現代世界六百年》導讀:將西方經驗放回全球脈絡,「加州學派」眼中的現代世界六百年

歷史 精選書摘

《現代世界六百年》為全球史通史名著。自二〇〇二年出版以來,因為內容扼要精實,敘事流暢易讀,廣受美國各大學世界史課程採用。為與時俱進,回應當代社會關心議題(特別是各種全球性危機),也數次改版更新,本書為最新的第四版。

shutterstock_1310446387

《現代世界六百年》:20世紀進入「大加速」時期,人類以科技改造生物圈所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歷史 精選書摘

本書作者馬立博(Robert B. Marks)的目標,就是要帶領讀者跳脫歐洲中心視角,改從更為寬廣、平等、利於展現區域互動與結構性因素的全球視野,重新理解我們現今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Microcosm_of_London_Plate_017_-_The_Coal

為何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而不是中國(下):代議制避免政府巧取豪奪,但殖民地又是另個故事了

人文 魯汶的袋熊先生

工業革命的成因是複雜的,它夾雜了英國發明家們不懈的努力、本土寬鬆的資本環境、優越的資源稟賦、不斷上升的工資壓力、野蠻的對外掠奪、或許還有一點莫名其妙的運氣。

StRolloxChemical_1831

為何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而不是中國(上):有一派說法,是因為中國煤礦產區位置太尷尬

人文 魯汶的袋熊先生

「李約瑟難題」的其中一種解釋,是中國剛好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地理格局當中——相較於工廠與煤礦產區緊密結合的英國,明清之際中國經濟中心主要在南方,煤產區卻在北方,但對煤礦資源不豐富的國家來說,真的只能承認自己倒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