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問題
中國《新京報》揭油罐車混油亂象反被圍攻,資深記者:一些天良喪盡的壞東西的圍攻,令人心寒
前《新京報》記者褚朝新14日以「沒有良心的人」為題發文,直指《新京報》事後遭到「一些天良喪盡的壞東西的圍攻,令人心寒」。《新京報》此前獨家披露油罐車混裝食用油醜聞,引發中國社會譁然,官方介入調查。報導此事的調查記者韓福濤,其微博帳號卻在報導推出引發關注後被註銷。
藏壽司新莊宏匯、淡水店傳食物中毒暫停營業,衛生局擴大稽查高雄分店,令3家限期改善
藏壽司淡水站前店及新莊宏匯店10天內共通報4起疑似食物中毒案,兩間分店暫停營業。藏壽司昨(12)日發布聲明表示,對於政府單位為捍衛民眾食安、確保民眾健康所執行的食品安全管理相關措施完全支持,並將全力配合相關稽查作業、加強衛生管理。
初瓦、嚮辣傳食物中毒累計22人送醫,衛生局指廚房髒亂勒令停業,王品致歉:大樓水質有問題
衛生局已證實發生疑似食物中毒案,初瓦韓式料理及嚮辣和牛麻辣鍋卻在臉書發文,稱西門店6日至8日公休3天是因大樓供水不足,引發民眾不滿批評「公然說謊」「當大家都沒在看新聞嗎」;2餐廳的Google評論也被許多網友留下1星評論,要求王品集團負起責任。
新莊頤品飯店傳食物中毒暫停營業,累計62人不適、9人送醫,春酒參雜外食實際原因仍待釐清
據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調查,屈臣氏公司3月26日及27日共2201人參加頤品大飯店新莊晶冠館春酒活動後,有62人腸胃道不適,其中9人送醫。由於食品中毒症狀人數已達暫停作業標準,已命業者自昨日下午起暫停作業。雲品國際今日表示將全力配合衛生局調查,若調查結果確認為宴會廳疏失,將負起全責,但因當天宴會廳現場有部分客人自行攜帶外食,實際原因仍在調查釐清中。
挺過瘦肉精風波,台糖豬肉銷量回升事發前8成,楊明州:努力修復品牌
台糖販售的豬肉今年2月2日遭檢測出瘦肉精西布特羅(Cimbuterol),中央、地方政府複檢後在其他批豬肉中均無檢出瘦肉精。台糖董事長楊明州今(27)日表示,台糖的豬肉銷售量已回到事件前的7、8成,目前正在努力修復台糖品牌。
民進黨在螺螄粉爭議中避談統戰,反被藍營打成「干涉民生」,論述能力讓人直搖頭
基進黨在1月16日召開記者會,提出來自中國的螺螄粉內含統戰標語,這時看似是民進黨發揮抗中保台的大好機會,但從經濟部長王美花到行政院長蘇貞昌,皆僅談論走私問題,而未上升到抗中保台論述。民進黨如此刻意的不接基進黨的球,把這個議題的主導權讓給國民黨,究竟是為什麼?
縮短日本福島食品檢驗時間,台南市投入650萬元啟用輻射檢測系統保障食安
今年2月,台灣解除日本福島核災食品的進口限制令,更祭出3項原則與3項因應措施,不過許多民眾仍存有疑慮。台南市市長黃偉哲今(16)日宣布啟用輻射檢測系統,期望增強台南市民對食安的信心。
農委會將自日本專案進口雞蛋解蛋荒,禽流感進口禁令未解,引發食安疑慮
為紓解國內蛋荒危機,農委會祭出蛋農補助措施,並宣布將自美國、澳洲及日本進口雞蛋補足缺口,但在2020年11月5日起,日本被我國列為禽流感疫區,禁止禽肉及蛋品進口,該令尚未解禁,可如今卻以「暫時性專案方式」區域進口雞蛋,引發外界疑慮。
食安事件與公關危機:頂新味全如何另闢戰場,掌握食安話語權?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隱約窺見,企業與消費者的關係,並不是單純的數字,更多的是感情上的連結,台灣的民眾在意的不是捐出多少金錢,而是企業的態度與責任。
為人民把關美豬的政客們,是否知道檳榔與口腔癌造成的悲慘現況?
與其說真的是擔心吃美豬的風險,倒不如說是「跪」不下去,大家來找碴。但是不願跟美國人下跪,卻可以跟那些毒害國人以賺錢的檳榔產業投降。
中國爆「假奶粉」事件,有嬰兒喝了罹患「佝僂病」成大頭娃娃
中國又出現問題奶粉,湖南省永興縣多名幼兒喝下號稱為配方奶粉的「倍氨敏」奶粉後,出現濕疹、頭部畸形症狀。經查發現,「倍氨敏」只是固態飲料,營養成分不符合嬰兒所需。
蘋果西打公司爆出「掏空案」,暫停交易後的「人事大地震」
依照規定,大飲必須在4月8日股票暫停交易起的6個月與會計師溝通,針對會計師無法表示意見部分,找到業界認可的模式來完成財報,未來大飲是否能在期限10月完成財報,將是股票是否終止買賣的關鍵。
「戴奧辛大閘蟹」9000公斤流入市面已追不回,業者遭罰1億破紀錄
食品保存設備、管理人力都要花錢,不可能花全國納稅人的錢幫業者要的食品保鮮,因此生鮮蔬果、水產,易腐敗、不易取樣或檢驗時間較長的食物,都會採取「具結先行放行」,讓產品先進入台灣,移置指定倉庫冷藏保存。
法院斥「重創台灣食安形象」,前味全董座魏應充將入監服刑2年
北檢日前收到卷宗後,已發出傳票,要求魏應充在下個月底報到入監服刑,依法魏應充至少須服刑1年並表現良好才能聲請假釋。
若不試著了解食物,它會像政治一樣被少數人操弄,並以另一種形式向我們討債
在美食評論充斥的今天,似乎人人都成了「美食評論家」。然而在這些評論的背後,似乎沒有讓比較多的人用心去了解食品科學、食品製程、食物背後乘載的歷史、地理與文化。而當我們只以主觀或味覺的刺激來評價食物,傷害的將是真正苦幹實幹的料理人。最終這一切將會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向我們討債。
若不試著了解食物,它會像政治一樣被少數人操弄,並以另一種形式向我們討債
在美食評論充斥的今天,似乎人人都成了「美食評論家」。然而在這些評論的背後,似乎沒有讓比較多的人用心去了解食品科學、食品製程、食物背後乘載的歷史、地理與文化。而當我們只以主觀或味覺的刺激來評價食物,傷害的將是真正苦幹實幹的料理人。最終這一切將會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向我們討債。
堅持站在農民的那邊——立委 蔡培慧:從開放美國農產品到WTO,台灣真的要「放棄農業」?
「不管是在當老師、農村社運還是民意代表,都要有一個自己的基礎立場,比如說我就是堅持站在基層農民的立場,總是要有人幫弱勢發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