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登出
你還沒有通知

shutterstock_2317321791

吃魚真的讓人變聰明嗎?營養師公布「10大營養魚類」排行,鮭魚竟排不到前三名

健康 潮健康

與其透過魚油等保健食品補充營養,不如多吃「深海魚類」補充DHA與EPA?高敏敏營養師透過社群貼文指出,長輩常說「吃魚會變聰明」,主要原因為魚肉中含有豐富的Omega -3不飽和脂肪酸;其中DHA有助於孩童腦部及視力發育、延緩成年人腦部和視力退化,EPA則有抗發炎、預防血栓形成、保護心血管、降低慢性病風險等效果。

shutterstock_1134378479

《動物關鍵字》:海生館裡的尼莫們不只是尼莫,也是一條條真實、獨特的生命

動物 精選書摘

用「常理」推想,既然把魚當成販售的商品,還是自己必須經手「殺生」的對象,應該不太可能像「一般」遊客一樣,對魚產生欣賞或共感之類的情緒吧?「殺魚賣魚就不可能在乎魚?」或許這原本就是我們狹隘的成見吧。作者即使看似與他人眼中魚販的身分不搭,但他總是願意把魚當成有特殊性、甚至有名字的個體,而不是一隻隻尼莫。

shutterstock_756692836

《完美擺盤》:顏色對比、奇數原則,簡單又明瞭的擺盤七大秘訣

生活 精選書摘

賞心悅目的餐盤風景,講究的是:在食材的色彩、味道及質地之間取得巧妙平衡。本書提供你關於擺盤的一切基礎與關鍵:從口味搭配、架構設計等概念,到裝飾元素製作、具體菜色示範等實作,讓你一步步跟著詳細解說,建立知識與技巧,培養創意與靈感,讓端上桌的每道佳餚,都像出自星級廚房的藝術作品。

shutterstock_565369243

研究:藍鯨每天吞下43.6公斤塑膠微粒,99%早已存在於牠們獵食的生物體內

環境 中央通訊社

一般人很容易想像鯨魚在海洋中游動時會吸入大量塑膠微粒,但研究人員發現情況並非如此。事實上,鯨魚體內的塑膠微粒有99%是早已存在於牠們獵食的生物體內。卡哈尼-拉波特說,「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因為人類也會吃那些漁獲。

RTSADF7T

奧得河近200噸魚群為何大量死亡?德國稱殺蟲劑濃度過高,波蘭批「假新聞」

歐洲 德國之聲

因流經德國、波蘭兩國的奧得河發生大規模魚類死亡事件,波、德兩國政府間氣氛緊張。德國一實驗室報告測出農藥含量升高,華沙政府警告這是「假新聞」。

中國魚PCR

廈門為捕撈上岸的魚做PCR,中國網友:請問採檢陽性的魚要怎麼隔離?

中國 德國之聲

近日,中國網路上可以看到有關廈門集美區不僅對漁民進行核酸采樣,對漁民捕獲的魚也進行核酸抽檢的影片報導。影片中,有工作人員從魚嘴提取採集物,並從魚的身體提取樣本。不過很多專家都表示,至今還沒有證據證明魚會感染新冠病毒。

123

法國大西洋沿岸滿布3000平方公尺死亡藍鱈,環保組織指拖網漁船棄置10萬條兼補魚貨

國際 TNL 編輯

歐盟環境、海洋及漁業專員辛克維丘斯(Virginijus Sinkevičius)表示這件事是「比斯開灣的不幸事件」,他也指出,歐盟委員會將「立刻採取行動」,同時也正向漁區的政府當局以及馬吉瑞斯號的假定船旗國進行調查,以取得這件事的詳細訊息與證據。

210923_頁面擷取自-香港釣太郎_2021_08_02_5-5

《香港釣太郎》:常見魚類指南——烏頭常在岸邊「遊憩」、黃腳鱲「釣完又釣」⋯⋯

動物 精選書摘

時常看見一群烏頭魚在岸邊或魚排上 「遊憩」,有時還會跳上水面,由於體形肥大,爆發力強,而且肉質鮮美,是香港人很喜歡的對象魚。

shutterstock_56816935

如何分辨水產新鮮度?海鮮專家教你三步驟挑出活跳鮮魚

生活 食力foodNEXT

買水產大家一定最在乎「新鮮」,《食力》邀請海鮮專家分享三步驟判斷水產新鮮度。第一是魚眼不能凹陷,第二要看垂尾度,第三聞魚鰓、魚屁股擠出之汁液的味道。

shutterstock_322907651

吃魚有餘、生菜生財:七種食物春節端上桌,讓你吃出整年好彩頭

生活 Hello醫師

在傳統的華人思想中,單單吃飯無法帶出新年的喜氣氛圍,所以我們才會準備各樣能象徵新年祝福的料理。以下舉出7個春節必吃食物,趕快趁過年前先去採購吧!

NG飲食懶人包_工作區域_1

15種飲食陷阱:「吃太少健康食物」比「吃太多不健康食物」的死亡風險更大

健康 照護線上

過去我們講到飲食陷阱,很多人會介意在總量吃太多,那這次的研究討論的是藏在藏在細節裡的魔鬼。但如果你仔細看前面的內容,會發現「吃太少健康食物」帶來的死亡風險,會比「吃太多不健康食物」更大。

Angulas-2009

「魩仔魚」到底是什麼魚?過量捕撈會影響海洋生態嗎?

生活 食力foodNEXT

台灣捕撈魩仔魚的漁業稱為魩鱙漁業,我們所吃的魩仔魚最主要以刺公鯷、異葉公鯷以及日本鯷三種鯷魚類為主。魩仔魚並非對單一魚種的稱呼,也會因不同的身長而有不同的稱呼。

shutterstock_169126661

魚也會因上浮太快而得到「潛水伕病」嗎?

科學 精選書摘

對於潛水者的建議,當然是慢慢浮上來,給氮氣分子一個漸漸離開血液的機會,將氮氣經由肺臟排出去。如果魚類從很深的地方迅速向上游到水面,同樣的事也可能發生,但有兩點不同。

外來種

外來種「侵台」如何解?日本也曾犯過一樣的錯

環境 環境資訊中心

日本和台灣都是島國,許多生物是特有種,當外來種入侵響特有種時,起出若要移除還算容易,但到建立族群量之後,想根除就會變得很困難。

uvihtgjhgo1r1lcgwh3goh4n32z8vm

吃魚頭常常啃到的那兩顆「魚耳石」,對古生物學相當重要

科學 《科學月刊》

許多愛吃魚頭的人或許曾經注意過魚頭裡那2顆堅硬、潔白的小石子,特別是在啃黃魚時,得要特別小心別把牙齒咬壞,那2顆碳酸鈣組成的石子,就是魚耳石。

uvihtgjhgo1r1lcgwh3goh4n32z8vm

吃魚頭常常啃到的那兩顆:魚類「 耳石」在古生物學上的應用

科學 《科學月刊》

許多愛吃魚頭的人或許曾經注意過魚頭裡那2顆堅硬、潔白的小石子,特別是在啃黃魚時,得要特別小心別把牙齒咬壞,那2顆碳酸鈣組成的石子,就是魚耳石。

uvcs1nt9xrb9br9w9u9573eccv9l3u

加州拯救瀕危魚類方法——在濕地放火?

環境 環境資訊中心

等了3年,火舌迫不及待的將茂密的植株吞噬,景象有如地獄中的烈火;但因規劃得當,大火最後乖乖熄滅。火焰消失後,水域看起來清爽多了,「受脅物種」的小點吻鱥也預備迎向新生。

Depositphotos_134954490_xl-20152

當鱈魚祖先丟失了協助抵禦病菌的蛋白

科學 《科學月刊》

科學家發現,大西洋鱈魚的基因體中丟失了一個協助抵禦細菌性病原的入侵的基因。不過,現今的鱈魚仍能夠抵抗細菌性病原,引發了科學家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