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
從斯拉夫語系看台語正名:「台灣閩南語」一詞很奇怪,叫人不可以用「台語」更奇怪
「閩南語」最多就是一種分類標籤,就像南斯拉夫語一樣,但你不能說所有相關的語言都是「閩南語」或「南斯拉夫語」,除了要尊重在地人的意願也要考慮歷史和文化的脈絡。如果你打著南斯拉夫語的旗幟在巴爾幹到處「指導別人」,你高機率會葬身在語言的火藥庫之中。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馬勒《第九號交響曲》不僅是一個偉大的問題,還深刻揭示了一個答案
伯恩斯坦是一位魅力四射、才華橫溢的音樂家,更是美國首位躍上全球舞台的指揮家,在國際上享有巨星地位,同時是傑出的作曲家。這系列講座展示了伯恩斯坦廣泛的音樂興趣,讓人瞥見傳奇人物伯恩斯坦的仁慈、溫暖、智慧的光芒、精湛的演講能力和幽默感。「伯恩斯坦哈佛六講」是其職業生涯,以及調性音樂討論、大眾音樂教育的重要里程碑。
【專訪】新版《魔戒》譯者李函:住在中土世界的考證者,將托爾金這些故事再次忠實地轉譯
出版《哈比人》及《魔戒》時,托爾金在書中把自己定位為譯者,將發生在中土世界的故事譯為英文,而事實上,那些中土世界的文字語言,全是托爾金以其語言學專業,從不同神話與古文字中查考轉化而來;某方面說來,待在中土世界的李函做了類似的事——考證關於托爾金創作時的種種細節,為的是將這些故事,再次忠實地轉譯。
《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從《KANO》《茶金》到《幸福路上》,看「台灣華語」的前世今生
一九四五年以來,「國語」在政府政策推動下在台灣迅速擴張,大大排擠了台灣在地語言的生存空間,也因此近日有母語復興運動的意識抬頭。但不可諱言,國語在台灣也逐漸在地化,發展出屬於本地的獨特面貌。
一個「音」就藏著族群的DNA,中研院江敏華:客語要講得道地,虛詞、虛字不可少
早期客語文獻很少,為了做研究,江敏華運用她對漢語古音的知識,踏訪客家鄉間做田野調查,早期調查台中東勢的大埔客語,後來才擴展到南、北四縣及海陸客語,調查時用「國際音標」逐一標示客家詞彙和句子;歸納音韻,整理語詞用法,經歷一番苦工,才有今日研究成果。
洪惟仁的地理語言學:各地閩南方言在島上如洪水般「流動」,最終融合成台灣的普通腔
洪惟仁關心不同方言的差異與不同語種的分布,從而了解它們的來龍去脈。「語言學是一門關於人類語言的科學,涉及語言形式、文化、社會和地理的關係。可惜『語言地理學』卻是一門邊緣學科。」
保存其他南島語「丟失的現象」,越來越多證據指向南島語發源地是台灣
張永利逐步分析台灣南島語的珍貴之處:「考古和語言證據推估,台灣南島語至少有5000年歷史,而麻六甲海峽附近國家使用的馬來語只有2000多年而已。此外,台灣南島語還保留一些其他語言丟失的現象。」「曾有外國學者讚嘆:南島語言是上帝送給台灣的禮物!」
身為第一線教師我也反對「一字不漏」背注釋,但也能理解教學現場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要求
當然背注釋是無趣的,但哪種基礎訓練是很有趣的呢?身為教師,當然知道引發閱讀興趣進而大量閱讀,是學習語文更有趣的方式,然我們要面對的是程度參差不齊、家庭背景資源不一的學生們,要對抗的是不喜歡閱讀的學生背後,那已長期浸染於3C世界的世代文化。真的很難有一種皆大歡喜的方式。
《我說,所以我存在》:對人類而言,語言及其所有面向,正如同水之於魚
作者庫布拉是流利的多語者,她以土耳其語字詞表達的鄉愁無法完整複製到德語的經驗,精準地陳述了語言的限制和力量。除了以移民二代、多語者、伊斯蘭教信仰的多重標籤,即框架外的異己者視角來探討政治立場的形塑之外,她同時大量引用學術、實務與日常經驗來說明,人們在使用語言表達意見時會因語言限制而出現盲點,甚至因為忽略字詞的可能差異或是預設前提偏頗了論點。
安德魯所羅門《比遠方更遠》:身障者的烏托邦?人人通手語的印尼峇里島「聾人村」
在《背離親緣》裡,臨床心理學家安德魯.所羅門讓我們看見接納異於我們的孩子有多難,以及接納可以如何發生。在《比遠方更遠》中 ,身兼報導者的他前往過去近三十年發生劇烈變革的地域,點出接納異己之難,以及此一艱難所透露的寶貴訊息。
【閱讀博物館】林語堂故居不見「幽默大師」偌大影像,但無處不充滿林先生精神
位居陽明山上的林語堂故居沒有五星旗酒店、沒有天地溫泉和商業街,但故居透過其博物館精神及姿態,向人們展示真正重要的並非建築物、富麗堂皇的應提設備,它關切的核心命題為「人」。
《古代中國與越》:關於「越」的語言學研究——原始南島語系與侗台語的關係
何謂越?越人又是誰?越人和中國人之間又是何種關係?本書可謂是首次全面、深入地分析「越」這個漢字標籤背後所隱藏的歷史真相。透過作者錢德樑(Erica Fox Brindley)的精彩研究,解答了很多與越相關的歷史文化上的疑問。
紀蔚然《我們的語言》:是我有「語言潔癖」,還是你得了「語言癌」?
24堂趣味十足的哲學課,以日常情境剖析語言的真相與迷思,從親身體驗回溯話語的源頭,一面舉起修辭刀,殺殭屍,解痙攣;一面提醒自己語言不停改變,或可選擇不隨波逐流,倒也不必口誅筆伐。
【專訪】孫天心院士解密「示證式」語法:這幾種語言「講話自帶證據」,用聽的就知道可信度多高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民族在講話時都特別「實事求是」呢?在大量的田野調查及資料分析後,學者們發現,越是小而封閉的社會,人們彼此熟識、互動頻繁,你早上講話不實在、可能下午就被抓包。這種氛圍下,為了避免被指責和質疑,對於訊息交流時的「言語誠信」就會要求較高。
中英夾雜不是故意的:大腦如何駕馭我們說雙語或多語?
無論如何,使用語言可以說是人類通過學習掌握的最複雜的技能之一。許多研究表明,必須駕馭多種語言與認知能力的提高有關聯,不過這種關聯會因工作任務和年齡的不同而有異。
聽到別人說「客語好好聽」的時候,我只能用「奇怪」來形容這種感覺
不過,對於台語或是客語好不好聽這件事,我一向沒有太多的個人好惡,畢竟每一種語言聽起來都有其獨特之處。然而,當我真的聽到有人稱讚客語是一個好聽的語言時,我卻不禁疑惑:「客語真的好聽嗎?」
德國人「缺乏幽默感」的刻板印象到底是從何而來?
無論別人覺得是否有趣,幽默是當你還是選擇笑的時候。再進一步地想,在忙碌與充滿挑戰的生活裡,有時候確實會感到辛苦。但在一些不如意的狀況裡,如果我們卻仍然能夠選擇以幽默的方式應對,會讓人生輕鬆很多。
《馬、車輪和語言》:想要征服世界、建立文明?你得先找匹馬!
無論是支持墳塚假說也好,反對也好,只要談到原始印歐語、印歐語族在歐亞大陸的擴散、馬的馴化和車輪的發明,一定繞不開《馬、車輪和語言:歐亞草原的騎馬者如何形塑古代文明與現代世界》這部經典。
【專訪】語言學家徐嘉慧:「過去」是比左邊還是右邊?開不了口的,讓「手勢」幫你說
研究手勢的徐嘉慧教授說:「手勢更能表達你的mind(心智),可以即時表現你關注的焦點,還有你對這個概念的理解,也代表比較主觀的面向。」那如果手勢和語言想要表達一個概念,哪個會先開始動作呢?
【專訪】語言學家戴浩一的手語拓荒之路:靜默無聲中,仍有傳達無限意義的方法
就像常見的口語都具備一定的語言規則,各國手語也非任意、無規範的比手劃腳,而是同樣擁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詞義規則。遵循這些語言規則所打出來的手勢序列,才算是「打手語」。戴浩一統整多年研究成果,為我們介紹幾項關於臺灣手語的基本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