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信任度
開播72年的德國《每日新聞》為何仍是最受信任的新聞節目?「人民繳稅養媒體」是關鍵
在德國,每間公寓戶都必須繳納廣電費,費用目前為每個月18.36歐元,相當於約650元台幣。公共廣播機構,節目製作不依賴廣告或商業利益收入,而是由民眾繳納的廣電費為主要經濟支持,藉由確保經濟來源的獨立性,讓新聞從業人員在不受市場壓力的影響、商業或任何利益集團的控制之下,維持節目製作獨立性與高品質,專注提供客觀且平衡的新聞報導。
六國民眾如何看待新聞中的生成式AI?多數不認為對閱聽眾帶來實質性好處
隨著時間推移,公共辯論、社會輿論與新聞報導會是引領生成式AI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調查了6個國家民眾對新聞中生成式AI的看法。該調查收集了超過1萬2000份問卷,並分析了四大面向:生成式AI的認知與使用、預期影響、記者的應用現況,以及民眾對記者應用AI的期望。
假消息、錯誤資訊滿天飛:調查顯示僅四成民眾相信新聞報導,全球媒體面臨「信任危機」
今年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參與國家選舉,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的報告提到,大眾對新聞業的信任問題,「幾乎所有的媒體,即使未明說,要求大眾相信新聞報導」。記者與消息來源交談、受訪者的言論、以及引述數據均應可靠。然而,調查47個國家的結果顯示,公眾大多數時候並不相信大部分的新聞。
網路發展造成資訊碎片化與極端化,美國媒體正從「廣播」走向「窄播」回頭路
正因為媒體對於民主政府、對於民主政治的重要性,當現今美國社會的兩極分化也展現在媒體上時,就格外引人擔憂。當不同的政治陣營帶領其支持者愈趨極化、社會撕裂,使民眾各因立場而身處不同的同溫層「資訊宇宙」中時,異溫層就彼此眼中妖魔化。
2023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挪威7度蟬聯第一、北韓與中國敬陪末座,台灣升至35名但「媒體高度分化、羶色腥氾濫」
無國界記者組織東亞辦事處執行長艾瑋昂(Cédric Alviani)表示,台灣媒體環境雖相對健康,但仍具高度分化、羶色腥報導氾濫,加上來自媒體持有者壓力,新聞工作者進行獨立報導仍有困難,也沒足夠時間查證,仍有進步空間。
《訊號:【全視覺圖解】決定全球經濟大局的27個關鍵趨勢》:媒體去中心化造成什麼影響?
本書由擅長使用視覺方式呈現數據資料的「視覺圖解資本家」(Visual Capitalist)團隊製作,選定27個關鍵「訊號」,以兼具設計美感、清晰邏輯且易於理解的視覺方式,呈現「訊號起源→核心本質→更多角度→分析影響」,指出即將定義全球經濟未來10年的趨勢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