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
公立學校不應以招生率作為審視指標,「公立幼兒園」才是幼兒教育公共化的主體
現今的幼教工作圈內能提供最好的勞動條件與薪資的,就屬公立幼兒園,不論是即將畢業的幼教系學生,或目前在非營利、私幼的老師們,都會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進入這個穩定的公職場域。而這一點,正是維持幼教人才的關鍵。
《0~6歲育兒全指南》:因幼兒說謊、罵髒話而震驚的家長,可以參考這些應對方式
孩子會時刻聽著大人所說的話。周遭大人的談話及電視節目所說的字句,也都會傳入它們的耳裡。他們所理解的並非這些話語的內容,而是話語本身的力量。
幼托整合已經十年,請還給「教保服務人員」一個合理的職業名稱
幼兒教育一旦淪為服務業,那我們的職責就只需要討好幼兒與家長就好,盡可能讓他們開心、玩樂,減少挫折感,不予訓練、不求改變,讓學校、家長與幼兒彼此「共好」,畢竟「討好顧客」比「教育幼兒」來得簡單很多。
大灑幣的幼教政策遺毒:「準」公幼為何不是「真」公幼?
當政府將人民的稅收投入不具公共意義的私立業者,這些稅金將無法累積成為公共的能量,一年一年的稅金只是補給特定群體的利益,無法反饋給社會,未來如果政府將這些補助款收回,不難想像會對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當我換了一家幼兒園,孩子才終於不哭了
如果看到園裡的小朋友都乖巧懂事,坐好好,老師說故事時,小孩都靜默無聲圍坐在老師前,沒有小朋友跑來跑去,那間幼兒園不要去!因為幼兒園的小孩不應該安靜不動!
心照不宣的灰色地帶(下):隨著凌虐幼童案,爭議多年的《補習及進修教育法》重新浮上檯面
翻開各公聽會的會議紀錄,原本期待作為意見蒐集的會場,卻始終在正反兩方難以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成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的戰場。
幼教老師反對強制裝設監視器,不是「不愛孩子或作賊心虛」
從家長的層面來看,沒有信心的托育品質與不透明的資訊揭漏,還有不彰的公權力,讓家長有了極度的不安全感。於是乎,監視器就是在這樣的脈絡底下,產生的最好的短期因應方案。但這個方案也確實讓幼教現場產生惶恐與不舒服。
兒虐案件令人痛心疾首,我們可以有怎樣的積極作為?
當然,除了師生比之外,我們也必須承認教保人員的素質、領導階層的管理品質、政府單位的稽查效率、不適任教保人員/機構的掌控……等,也都是預防兒虐案件的重要因素。但這些因素在商業化的現場當中,卻無法被有效的處理。
福祿貝爾《人的教育》導讀(下):教育的本源、使命與十大重點
本書完整地表達了福祿貝爾的「幼兒園哲學」(kindergarten philosophy),而後人如想要深入了解他的教育思想,了解幼兒園建立的基本構想及理論基礎,也一定要透過這本經典名著。
德國幼兒園的小小孩自我表達課:延遲滿足訓練,讓孩子不再情緒大暴走
在3歲以下的情緒發展時期,生氣、挫折、嫉妒……對孩子都是新的情緒體驗,孩子不是不聽話,而是這些情緒對他來說不僅陌生且強度也高,在尚未學習如何控制情緒的狀況下,哭鬧反應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為什麼「不可以」這個警語對幼兒失去效用?
如果爸媽總是說「不可以」,然後先等著看看孩子會怎麼做,孩子只會學到:如果我去摸這裡,爸爸就會大聲說一句話!真有趣。我馬上就再做一次──沒錯,爸爸又說那句話了。
孩子容易動怒,其實是觸覺太過敏感?
面對觸覺過度敏感的孩子,不適合針對他的特殊行為進行處理,我們應該找出他對於何種觸覺刺激過於敏感,進而減少刺激、克服刺激,才能夠真正解決孩子的困擾。
孩子靜不下來、坐不住,是不是過動兒?
凱凱總是精力充沛,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心,每次要他好好坐著看書或寫功課時,老是坐不住,過不了幾分鐘就會站起來,或者東摸西摸一下。望著老是在家裡爬上爬下的兒子,凱凱媽媽真的很擔心他是不是過動兒?她很想知道,有沒有方法可以改善孩子過動的情況?
孩子容易動怒,其實是觸覺太過敏感?
面對觸覺過度敏感的孩子,不適合針對他的特殊行為進行處理,我們應該找出他對於何種觸覺刺激過於敏感,進而減少刺激、克服刺激,才能夠真正解決孩子的困擾。
「四季」做課表、「危險」當課綱——通泉草幼兒園讓孩子更有自信
這樣的做法能讓孩子的「記憶」與「感官」結合在一起,所學到的不會在離開學校之後就沒有了,因為我們給的不僅是教學,而是「經驗」。
提前剖腹、提早入學,就能如父母所願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嗎?
為了不要有偃苗助長之嫌,請各位準爸媽耐心等候,讓寶寶包袱款款,準備妥當。別讓孩子們只是贏在起跑點,卻在這漫長的人生旅程節節敗退。
人工智慧來臨,要如何教育出「能夠生存」的下一代
未來的世界,小朋友將會比我們更加辛苦。以前的時代,創意、創新和創業是為了要成功或是變得有錢,將來的世界,這些將成為一個人生存的必要條件,要維持人的尊嚴唯一的選擇。